第539章
夫妻倒是并無抱怨處,只是三太太雖出閣前學過管家事,只是享了十幾年清閑,早忘得差不多,加上沈家如今是尚書府,這里里外外的事也夠她為難。 徐氏也不是全然不管,每日里將三太太與玉姐請過去,時時指點。 三太太羞愧不已,倒是越發用心學習處理家務。 有成例在,加上三太太與玉姐嬸侄兩個齊心合力,在經過最初的紛亂后,倒是也管理得有模有樣,沈家上下平平和和過了一個新年。至于西院“養病”的喬氏,則因未病愈的緣故,始終沒有露面。 新年伊始,萬物更新。 弘治皇帝發現太子年長了一歲,沉穩了不少,每日給皇后請安時不再別扭,提起張家人時也平和許多,頗為欣慰。不過皇帝心中也擔心,生怕有人背著自己教導太子什么不好的,就叫了大太監仔細盤問太子身邊事。 得到的結果,就是太子近日不再那么厭煩上課,不僅能從頭到尾聽完當值老師的授課,連老師布置的作業也開始跟著做了。 弘治皇帝聽了,倒是并不覺得意外。 太子雖聰敏,卻不愛讀書。早年弘治皇帝并不樂意拘束兒子,這兩年眼見他大了,開始沉迷武事、依舊不愛讀書,才開始有些急了。 對于太子出宮結交新交沈瑞等人,弘治皇帝之所以沒有反對,就是存了一點小念頭,想著“近朱者赤”,希望太子與年紀相仿的士子親近后,不再那么排斥讀書。 如今心想事成,弘治皇帝心里除了高興也莫名酸楚。身為人父,他希望兒子能無憂無慮、天真無邪地長大;可身為帝王,卻需要為國家教導出一個合格的太子。 不管怎樣,對于幾位太子師,弘治皇帝還是很滿意的,便借著上元節,給幾位給太子授業的老師都送了賞賜。 楊廷和身為左春坊大學士,就是幾位老師之一。 他拿了賞賜,面上不顯,心中卻不免澎湃。 東宮即便人多眼雜,可楊廷和作為太子的老師之一,想要單獨尋太子說話,也并非難事。沒人知道,太子的蛻變,是因他幕后指點,他也無意去跟誰表功。不可否認的,在與太子兩人有了師生兩個的小秘密后,彼此的關系親近了許多…… 第三百零四章 改惡遷善(四) “國朝開國以外第一位嫡長皇子,仁宣兩位皇爺不能及也”。 午夜的皇城,一片寂靜。 壽哥躺在床上卻是瞪著眼睛看著帳子頂,嘴里念著那一句。這是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榮耀,自己半歲就被冊封為太子,得天下人認可的原因,是因為自己是“元子”身份,既嫡且長,這個嫡顯然是放在長后面的。 否則自己要是庶長子身份,父皇在那么寵愛發妻的情況的下,怎么會早立太子? 要是自己不是嫡子,那二皇子這個嫡子就是名正言順地太子人選,自己即便年長,也要退避三舍,這就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皇室嫡長子繼承制度,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臘月里一次聽講,楊廷和尋了機會,與他私下說了幾句話。 壽哥想著楊廷和會勸誡自己,畢竟對于自己不愛讀書幾位老師都比較頭疼。對于自己與皇后之間的微妙關系,幾位老師也都看在眼中。可是自己自己心情混亂,實靜不下心來讀書,只能接著玩耍發泄自己苦悶。 父皇雖寵愛他,可有些話卻是連父子之間也不能問的。 關于宮中流言,幾位老師出入皇城,又哪里能不得耳聞?李東陽話里話外,都是用孝道提點他,可是壽哥一句都聽不進去。 楊廷和并未有就宮中謠言多說什么,卻贊了壽哥的身份一句。 在過幾日的作業上,楊廷和讓壽哥讀《史記·孔子世家》。 世人推崇禮教,尊孔丘為圣人,壽哥看了這圣人的來歷卻只覺得可笑。 不過一古稀老地主在野外強了村姑所生下的私生子,長大后卻同旁人說起了禮。真要論起來,他這個人從出身的根子上就不守禮。 天下的讀書人尊奉孔丘為師,能學出什么來? 等到下一次趕到楊廷和的課時,壽哥就說起這個問題來。不過他腹誹歸腹誹,說出口的話還是帶了分寸。大明朝是文官治國,壽哥即便心中不喜孔丘,也不會直白地說嘴里說出輕鄙圣人賢師的話。 這宮廷里沒有秘密,這是他六歲時就曉得的。 楊廷和卻似沒有聽出壽哥口氣中對圣人的不敬,反而由孔圣人出身的另外一種夢兆傳說起。 古人帝王圣人的身世,有夢兆的不少。 有的是為了抬高身份,有的則是能看出在上古時代,先民只知母不知父的風氣。即便是史書上,也是只知母,對于父親的身份多是神話。 旁邊陪侍的內官聽了,都覺得云山霧罩,這楊大學士還真是飽學之士。即便其中有知書的,在御前有了報備,會留心一些太子與先生的對話,也并不覺得楊廷和這話有什么不對頭。 只有壽哥,正為自己到底是不是皇后子敏感,加上感覺楊廷和望向自己的目光大有深意,就愛多思多想,想到最后背后出了一身冷汗。 如醍醐灌頂一般,他終于不再糾結流言是真是假,也不再去想這流言到底旁人放出來離間他與皇后,還是皇后當年生下二皇子后有了旁的念頭才放出來 南昌府,布政使衙門駐地,沈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