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憤怒會讓人失去理智,但也會一定程度增加敵人戰力。 司馬昭憤怒,但陳泰、陳騫這些人一定保持著理智。 五萬騎兵對十六萬堂堂正正的步軍,正面決戰,五萬騎兵仍是機會不大。 這也是司馬昭敢打這一仗的原因所在。 十六萬大軍,武剛車、騎兵、弓弩、長矛大陣,完全沒有懼怕楊崢五萬騎兵的道理。 事實上,此時決戰,對司馬昭而言仍是有利的。 即便兩敗俱傷,楊崢在戰略上依舊是敗了。 所以要么不打,要么一戰定乾坤! “繼續拖!”楊崢望了望陰云密布的天空。 這場大雪也醞釀了不少時日,孟觀說就在三日之內。 “唯!”眾將領命。 曠野之上,武剛車在前,弩兵矛手在后,左右兩翼各一支三四千人的騎兵,魏軍猶如黑色的潮水,洶涌而來,掩蓋了大地原本的蒼白顏色。 仿佛一把巨大的鐮刀橫亙在關中大地上,鐮刀的刀鋒朝著北面。 武剛車如墻而進,無數支長矛豎起,中軍士卒在朔風中堅如磐石。 凜冽的殺氣,已經壓住了寒風。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即便是你死我亡的敵人,楊崢卻依舊佩服士卒們的勇敢和堅韌! 華夏土地上從來不缺勇敢的人。 這種氣勢,這種氣魄,令人心生敬意。 陳泰的統兵水平不需要懷疑,趁怒而來,陣勢卻絲毫不亂。 十幾萬大軍有條不紊。 反而是涼州軍有幾百羌騎、胡騎因為軍紀散漫,退走不及,被成倅的騎兵咬住,淹沒在黑色的潮水之中。 蒙虓、文鴦、劉珩數次請戰,都被楊崢拒絕了。 “繼續退,繼續拖!” 五萬騎兵緩緩向北撤退,十余萬大軍在后追。 只要中軍停下,楊崢就令劉珩領著千余騎兵舉著尸體前去誘敵。 但司馬昭追了一天,進入黃陵地界,便不再追了。 地勢越來越高,天氣越來越冷。 便又開始安營扎寨,構筑營壘。 似乎敵人喝了一天的西北風,人也清醒多了。 莽莽黃土高原,溝壑縱橫如龍蛇過境。 這時代的高原還基本維持蔥翠模樣,到處是森林、草地。 只是,草地上隱隱可見匈奴人的氈蓬。 黃陵乃黃帝之陵,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卻早已淪落胡塵。 秦始皇于此地置上郡,中平六年,漢朝剛剛經歷黃巾之亂,又迎來董卓之亂,匈奴大舉南下,上郡、北地郡皆廢。 “司馬昭至此,必不會再走,不可讓其立下營寨,當以騎兵襲擾之?!饼嬊嘟ㄗh道。 陰云依舊在頭頂浮動,大雪不是今日就是明日。 “蒙虓、文鴦、龐會,各引三千騎,沖擊敵陣,不可令其立起營寨!”楊崢緊了緊貂皮大氅,他不是出身西北的羌胡,有些受不了這無處不在的寒氣。 關中的寒冷只是依附在皮膚之上,這里的寒冷卻是深入骨髓…… “唯!”三將領命,神色各不相同。 蒙虓聞戰而喜,文鴦一臉淡然,無悲無喜。 只有龐會抬了抬眼看了楊崢一眼,似乎在品咂楊崢這道命令的深意。 不過楊崢臉上只有威嚴。 深意自然是有了,龐會身為后將軍,位列諸將之上,不能天天吃白飯。 而且龐會的本事,楊崢還是知道的。 在打仗上,頗有其父龐德勇武之風。 “君侯,大公子在文將軍麾下!”龐青低聲提醒道。 “我能護得了他一時,能護他一輩子嗎?沾了血的狼崽子才是真的狼!”事到如今楊崢也看開了,不經歷生死,人永遠不會得到磨礪。 自己何嘗不是如此,從駱谷大戰中一次次在生死邊緣徘徊,才有走到今天。 第五百零五章 異心 漢中的雪先關中一步而來。 寒風吹了幾日,山川城池皆銀裝素裹。 習慣于蜀中溫潤的蜀軍,對這種嚴寒天氣略有不適,在山壘上瑟瑟發抖。 姜維守住了劍閣,便守住了蜀國的半壁江山。 漢、樂二城和黃金圍依舊在堅守。 鐘會大軍屯于陽安關,按兵不動,以王濬領三萬眾對峙劍閣。 和姜維一樣,鐘會也在等待著什么。 “公侯以文武之德,懷邁世之略,功濟巴、漢、聲暢華夏,遠近莫不歸名。每惟疇昔,嘗同大化,吳札、鄭喬,能喻斯好。以伯約比中土名士,公休、泰初不能勝也?!?/br> 鐘會的信中對姜維大表仰慕之情。 這是對峙以來,鐘會的第五封來信。 “鐘會滿嘴阿諛之詞,必有所圖!”董厥看了信之后,臉上表情怪異起來。 自從鐘會拜祭諸葛武侯之墓后,荊州系將領對鐘會頗有親近之感。 蔣斌、王含等將常與其書信往來。 “不過是驕兵之計爾?!苯S無所謂。 鐘會喜結交名士,人盡皆知。 戰爭是戰爭,交情是交情。 “伯約不可再與鐘會書信往來,此事若是傳入黃皓耳中,又生是非,于前線不利?!倍侍嵝训馈?/br> 姜維長嘆一聲,“前線還能如何不利?” 蔣舒投敵,傅僉戰死,陽安關失守,斂兵聚谷之策付之東流,姜維早已心力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