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一套猙獰厚重,披在身上,提起刀矛,感覺自己就是個鋼鐵禽獸。 這些年對鐵坊的持續投入,終于有了不小的成果。 灌鋼法、百煉法不斷改良,盔甲更加輕便堅固,刀劍長矛更加鋒利。 有了這支鐵騎,楊崢對最后的決戰更加期待了。 隨著時間的推進,形與勢一分一毫的累積。 楊崢的實力在暗中增長,郭淮卻在明面上增長。 每隔幾天,河東的羌胡部落就會加入其中。 郭淮威名赫赫,重兵云集,背后有整個關中支撐,還有洛陽司馬家的支持。 只看紙面上的實力,郭淮勝算八成以上。 歷來大戰,羌胡都積極踴躍參加,從中分一杯羹。 到了十月,河西人馬已經聚集到了五萬。 蒙虓、周放、劉珩等人大喜,五萬就意味著達到了上陣要求,沒有絲毫懼意。 尤其是劉珩,在楊崢的授意下,每天帶著鑼鼓隊早中晚三次,敲鑼打鼓對著黃河東岸破口大罵:“郭淮老賊受大魏重恩,不思報國,反助紂為虐,有何面目見文帝與先帝?” 郭淮舉孝廉之后,只是平原郡的一個府丞,卻是被時任五官中郎將的曹丕看重,召入麾下,用為心腹,由賊曹逐漸轉任丞相兵曹議令史,參謀軍機,由此發跡。 曹丕代漢,立即擢為雍州刺史,封射陽亭侯。 這種知遇之恩,全被郭淮忘的一干二凈。 歷史上高平陵之變后,郭淮立即起兵,攻打夏侯霸,雖是與夏侯霸不合,但也是向司馬懿交投名狀。 當然,郭淮混到今天,一張老臉早就不要了,自然也不會在意劉珩這幾句不痛不癢的話。 可惜韋竺不在鹯陰,不然弄幾句打油詩,觸及一下郭淮的靈魂還是不錯的。 但韋竺不在,還有另一位高人在。 衛瓘陰仄仄道:“郭淮孝廉出身、智勇雙全,以污言穢語相激,非但不能挫其銳氣,反令其同仇敵愾,不如將文帝、先帝之恩德,陳于眾軍之前,雍涼將士自會離心,郭淮亦無顏見人?!?/br> “伯玉真高士也!”楊崢稱贊道。 人人心中有一桿秤,雍涼將士不是聾子瞎子。 司馬懿司馬師這些年的所作所為誰人不知? 殺曹爽情有可原,殺王凌就讓天下震動了,司馬師掌權以來,比司馬懿更激進,腰斬夏侯玄、張緝、砸死李豐,弒后廢帝,兇名赫赫。 關鍵,楊崢打著清君側、誅除司馬師的旗號,又不是要造反。 郭淮這次在大義名分上就占著三分弱勢。 “建安四年,郭伯濟以忠孝節廉而被推舉,建安十六年,受文帝拔擢,用為門下賊曹,建安十七年,被武帝用為丞相兵曹議令史……延康元年,擢為雍州刺史,封射陽亭侯……” 一條條、一件件,全部被劉珩手下的鑼鼓手吼了出來。 換來對面的一波箭雨。 但鑼鼓手們早有準備,盾牌及時舉起,傷了十幾人,被立即換下。 如果高平陵之變,郭淮不動,還情有可原,畢竟曹爽那幫人搞的天怒人怨。 但司馬師弒后廢帝,郭淮一個屁都不敢放,就有些說不過了。 “昔漢川之役,幾至傾覆。淮臨危濟難,功書王府。在關右三十馀年,外征寇虜,內綏民夷。比歲以來,摧破廖化,禽虜句安,功績顯著,朕甚嘉之。今以淮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持節、都督如故!” 鑼鼓手們連曹芳的恩詔都念了出來。 這道恩詔曾經被曹芳廣傳天下,以彰顯郭淮的功績。 “大魏歷代皇帝未曾虧待過都督,現司馬師弒后廢帝,腰斬國家棟梁,欺凌社稷,此莽卓之行也,郭都督非但不舉兵向東,還大魏朗朗乾坤,反而驅大魏忠勇將士向西,自相殘殺,阻撓平西將軍之義舉,助紂為虐,以雍涼將士之血,換郭家一門之榮華,敢問郭都督,爾之忠孝節義在何地?” 鑼鼓手們一字一句的把衛瓘的結語吼了出來。 一百多個字,仿佛一百多把利劍刺向東岸雍涼軍中。 風聲呼嘯,黃河怒吼。 東岸忽然變得沉默起來,連箭雨都沒有了。 雍涼軍你看我我看你,再無之前廝殺之銳氣。 言語之利,不在刀劍之下,不僅能殺人,還能誅心! 但郭淮仍舊是茍著,沒有動靜。 楊崢讓劉珩敲鑼打鼓的再來一遍。 你郭淮不要臉,當沒聽到,沒關系,雍涼軍人人都長著一雙耳朵。 會聽,也會想。 公道自在人心。 雍涼是曹魏的雍涼,而不是郭淮的雍涼,司馬師的雍涼。 這天下,也還是曹魏的天下! 只要曹魏還在一天,這種大義名分就能被楊崢用一天。 誰是逆賊,誰是“忠臣”,一目了然。 當年在武功城門口,郭淮以身份欺壓,欲借上下名分殺楊崢,現在這口惡氣全被還回去了。 第三百三十章 決戰前 東岸,百余騎沖出,一員老將在馬上怒吼。 聲音微弱,但他身邊的親騎齊聲吼了出來,“楊崢小兒,吾必親手將你碎尸萬段!” 楊崢亦領百余騎迎了上去,“郭淮,你這不忠不義不孝之徒,皓首匹夫、蒼髯老賊、守戶之賊,你枉活六十有七,一條斷脊之犬爾,只會在司馬父子胯下搖尾乞憐,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