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這讓朝中的不少大臣,都下意識的聯想到駕崩的神宗皇帝、熹宗皇帝。 難道天子受朝中局勢的影響,厭煩了朝中的這等紛擾,想效仿神宗皇帝、熹宗皇帝,欲要深居內廷,而不臨朝不理政? 不過對溫體仁、畢自嚴等人而言,包括近期歸朝的徐光啟、周延儒來說,都不覺得今上會不臨朝不理政。 畢竟當前朝廷所面臨的境遇,和天子御極之初相比,那已然有了很大改善,特別是不少崇禎皇帝乾綱獨斷下,所明確的詔命和部署,的確讓朝廷減輕不少壓力。 盡管說這些決斷和部署,不少都引起朝中有司大臣的不滿和質疑,甚至是反對,不過成效的確就擺在那里。 在溫體仁、畢自嚴、徐光啟、周延儒等人的眼里,他們并不會覺得當今天子,會受到朝中局勢的影響而屈服。 特別是對畢自嚴來講,不久前剛和天子明確鹽稅改革諸事,崇禎皇帝所表明的態度和決心,讓畢自嚴根本就不相信崇禎皇帝,會效仿神宗皇帝、熹宗皇帝之舉,要深居內廷而不臨朝不理政。 崇禎皇帝深居西苑不出,必然是帶著極強的政治意圖。 只可惜從崇禎皇帝特設京衛都督府,逐步整頓皇城和宮城的禁衛體系,使得外朝的文官群體,無法再像先前那樣,通過內廷獲取有用消息,繼而揣摩天子的意圖,或想著做些別的事情。 內廷如同篩子般四處漏風,已然成為了歷史! “內閣諸公都在,這倒是省得咱家派人去傳了。” 就在眾人沉思之際,身著大紅蟒袍的曹化淳,面露笑意的走進殿內,身后跟著幾名內廷宦官。 嗯? 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東輯事廠的曹化淳,此時前來文華殿,這讓韓爌、溫體仁、畢自嚴、徐光啟、周延儒等內閣大臣,無不露出各異的神情。 “內閣接旨!” 對于內閣諸臣的反應,曹化淳沒有過多理會,臉上笑意不減,壓著嗓子就喊道,身后跟隨的內廷宦官,恭敬的捧著一份中旨,就朝曹化淳走去。 這是有大事發生啊。 聽聞此言的眾人,無不朝曹化淳走去,心里卻生出驚疑,在天子深居西苑數日不臨朝不理政之際,譴內廷太監曹化淳頒旨,那肯定是不簡單。 在眾人行跪拜之禮接旨,曹化淳內心卻有些復雜,打開所捧中旨,朗聲道:“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朕于西苑悟道數日,深感治理大明社稷之難,于朝于民而言,想秉持公心以治天下,是何其困難之事……” 西苑悟道? 跪地接旨的韓爌、溫體仁、畢自嚴、徐光啟、周延儒等一眾內閣大臣,聽著天子所頒的中旨,神情卻變得不一樣了。 “……為治理大明社稷,朕愿為天下表率,收控內廷十二監四司八局職權,特設內務府以總攬宮廷事務,遴選我大明棟梁,擢授內務府職官,所派宮外各處內廷太監宦官,悉數召回內廷,內務府自成體系,與外廷職官無涉,欽哉。” 文華殿內安靜極了。 韓爌、溫體仁、畢自嚴、徐光啟、周延儒一行人,無不臉色微變,內心是極度的不平靜。 天子所頒這份中旨,簡單總結就是文官群體所一直厭惡的太監干政,被天子徹底限制起來,今后的內廷太監宦官,甚至都不能隨意出宮,只具備服侍內廷的職責,像天啟朝那等權閹之事,今后是斷不會發生了。 可是特設的內務府,這一全新的權力機構,代替了內廷太監宦官對外職權,特別是內務府自成體系,與外廷職官無涉,這分明就是再造一個文官班底,且獨效忠于天子,面對這等特殊的境遇,讓韓爌、溫體仁他們,一時間也不知此事究竟是好是壞,特別是對韓爌而言,他都不知該說些什么。 第三百六十一章 內務府(2) “內廷有司職權的收控,內務府的特設,必然會在朝野間引起不少的爭議。” 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環視著正襟危坐的內務府群臣,神情自若道:“不過反對也好,質疑也罷,將內廷的太監宦官外派地方鎮守、干預朝中政務的弊政,徹底堅決的逐步給摒棄掉,是朕要做的事情。 朕不希望萬歷朝的舊事,再度重現崇禎朝。 你們是朕遴選的第一批內務府諸臣,身上所肩負的擔子和職責很重,可別讓朕失望,讓朕最后廢除內務府,重回過去那條老路。” “臣等遵旨。” 錢肅樂、李長祥、張肯堂、沈廷揚、黃道周、何騰蛟等內務府大臣,紛紛站起身,神情肅穆的拱手作揖道。 身為大明天子,所經歷的事情多了,崇禎皇帝也清楚文官和太監兩大群體的對立,究竟是因為什么。 溯本求源之下,就是為了拱衛皇權,打壓臣權,以確保朝綱秩序的安穩。 要知道大明時期的太監掌權,并非一開始就存在的,明初時期的太監,那就是服侍內廷的奴婢,別說掌權干預朝政了,稍稍有做的不對的地方,那就會被隨意打殺,一點保障權都沒有。 大明太監群體開始掌權、開始干涉朝政,要追溯到大明戰神鬧出的土木堡之變,導致大明精銳損失慘重,政局遭到嚴重破壞,皇權遭受嚴重打擊,勛戚群體凋零,文官群體勢起,使得先前形成的制衡遭受破壞。 面對這等特殊局面,為確保皇權的鞏固,以制衡文官群體的勢起,在勛戚武臣被逐步壓制下,出于統治的考慮,保證大明社稷安穩,預防皇權被逐步架空,圍繞太監群體掌權的解禁之路,就在克繼大統的歷代天子中逐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