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喏!” 王承恩忍著驚疑,當即作揖道。 既然李自成存有這樣的野心,那崇禎皇帝肯定要添把火,加把柴,讓李自成帶領遼東義軍,好好的和建虜掰掰手腕,沒事就打打仗,爆發一場沖突。 倘若建虜擴張的趨勢,能被這樣一直約束著,那時間拖得越久,對大明就越有利。 畢竟建虜八旗雖強,可他們的戰爭潛力太差了,特別是內部矛盾同樣不少,崇禎皇帝就是要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優勢,繼而讓大明逐步收復遼東,并在這一過程中,讓大明實控的遼東推動改變。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明不缺做官的 “皇爺,這是司禮監所收,通政司轉呈,涉及到彈劾的奏疏。” 王承恩捧著一摞奏疏,走進東暖閣,對伏案忙碌的崇禎皇帝稟道:“合計有67封,都是……” 嗯? 崇禎皇帝放下御筆,皺眉看向王承恩,這好端端的,朝中為何出現這般多彈劾奏疏。 畢竟周延儒、徐光啟他們,雖說就地方火耗、清查賑災等事,奉旨巡察北方諸省,不過查明的情況,呈遞進京的奏疏多轉到都察院、廉政公署。 “都是什么情況?” 看著御案上的奏疏,崇禎皇帝拿起一封,皺眉道:“都是哪些人所呈,又牽扯到哪些人了?” 王承恩微微欠身道:“啟稟皇爺,據司禮監整理所查,和地方火耗、清查賑災相關,牽扯到戶部、工部、兵部等有司。 這些被彈劾的官員,多是些東林黨人,也有一部分……” 黨爭?! 崇禎皇帝雙眼微瞇,當即就聯想到了什么。 通過王承恩所稟明的情況,讓崇禎皇帝敏銳的覺察到,這次所掀起的所謂黨爭,矛頭將會指向韓爌。 “閔洪學?” 看到一封奏疏的署名,崇禎皇帝似笑非笑道:“這個溫體仁啊,只怕是不滿足于次輔之位,又見周延儒、徐光啟他們,在地方所查成效頗多,所以有些安耐不住了。 王伴伴,近期周延儒在北直隸治下,清查地方火耗一事,揪出多少碩鼠?” 王承恩微微欠身道:“啟稟皇爺,因清查地方火耗而牽扯的官員,合計有73人,其中知府1人,同知7人,知縣16人。 由這些被查出的官員,所供惡紳jian商合計134家,涉及到的火耗銀子,高達197萬兩之多。 不過當前周閣老已不在北直隸,而趕赴到山西治下,司禮監這邊,匯總有相應的奏疏和案牘。” 還真是不少啊。 崇禎皇帝放下奏疏,神情變得凝重起來,大明官場的吏治整頓,并非是朝夕間就能扭轉過來的。 現在還沒到大刀闊斧的地步。 想要對付文官群體,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文官出手,暫時用所謂‘黨爭版吏治革新’,清查出部分表象弊政。 周延儒這把刀,要是誘惑得當,要是利用好了,能幫崇禎皇帝省去不少煩惱,繼而讓崇禎皇帝能專心落實,他所謀定的那些部署。 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崇禎皇帝就算是大明天子,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索性就利用周延儒、溫體仁他們的野心,來幫著自己完成些事情。 處在當前這等境遇下,崇禎皇帝首要做的事情,是給大明引來新的改變,并通過這些新改變,吸引更多的群體增補進去。 這遠比親自下場,去和整個文官群體為敵,要來的實際多了。 大明文官群體的背后,所聚攏的眾多群體,他們所在意的是土地,是土地附加的各項產出。 現階段崇禎皇帝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充分的避重就輕,用最少的土地,來聚攏最多的破產群體,繼而增強大明治下的各領域底蘊。 等到北直隸這邊,北方諸省治下,皆能達到崇禎皇帝預期目標,國庫相對充盈,以京營為首的軍隊徹改,那轟轟烈烈的新政改革,就能旗幟鮮明的亮出來了。 “所牽扯出的火耗銀子,是否都足額追繳回來?” 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伸手對王承恩說道:“所追繳的火耗銀子,要以戶部的名義,都押解到西山去,悉數制造成新制錢,繼而推動新制錢流通。” “據司禮監所掌情況,當前已追繳回來6成。” 王承恩拱手作揖道:“剩下的那部分火耗銀子,有司還在抓緊追繳中,可能會拍賣部分田產,才能補齊這部分。” “司禮監盯緊了,有任何情況,要第一時間呈遞御前。” 崇禎皇帝微微點頭道:“另外給刑部去一道口諭,告訴刑部的人,所查明的這部分貪官,要全部奪去功名,譴派到遼東戍邊,包括他們的親眷也要跟著。 此外讓司禮監譴派人手,去遼東一趟,向寧遠平虜前指傳達口諭,所流放戍邊的罪官群體,以后歸他們直轄,讓這些戍邊者以勞贖罪!”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道。 別看崇禎皇帝沒親自出手,去整頓大明吏治,而是讓韓繼思、溫體仁、周延儒他們,代替自己去整頓。 不過所查出的那些罪官,可不會像過去那般,簡簡單單的免職、奪籍就了事了,崇禎皇帝要將這些人,都分批的流放到遼東、琉球鎮等地去。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 想徹改大明腐敗的吏治環境,這沒十年八年的高強度整頓,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可現階段大明還要穩定,還要發展,所以要一步一步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