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第三百二十四章 黨爭(2) “說到這江南諸省走私海貿,先前被大明鄙夷的歐羅巴各國,倒是比想象中的要富庶很多啊。” 溫體仁放下奏疏,看向閔洪學說道:“從天津開海通商后,被陳延生治理的井然有序,往返天津的各國海商,所轄海船規模也是不斷增多,這些西夷購買走大宗的絲綢、瓷器、茶葉等。 本輔心里就奇怪了,他們哪兒來的這般多銀子? 像這些來天津的西夷海商,運的最多就是糧食、銅料、香料、玉石等物,他們又是從何處得來的?” “這個下官還真了解一些。” 閔洪學笑著說道:“據一些江南籍商賈說,往返大明的歐羅巴各國的人,多在南洋諸國占著土地。 而南洋諸國那邊,并不像大明所想的那般貧瘠,甚至還很富庶,像糧食、銅料、鐵礦、香料、玉石,甚至是金礦,都有很多。 恰恰是這樣的原因,江南諸省治下的很多人,都偷偷地背著朝廷,組織名下的海船,千里迢迢的跑去南洋諸國。” “難怪當初在天啟朝時,那幫東林黨人,非要和魏閹他們一決高下。” 溫體仁雙眼微瞇道:“只怕有部分原因就在于此吧,明明私底下干著此等勾當,國朝遇到問題,國庫空虛,想多征收一些賦稅,以緩解所面臨的的問題。 現在想想啊,這背后都藏著真相啊。 如果說是這樣的話,那咱們想扳倒韓爌,也并非沒有可能,既如此,那你就先安排些人手,在朝中預預熱吧。” “喏。” 閔洪學當即作揖道。 權力斗爭,向來沒有對錯一說,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源,就是利益使然,位置就那般多,你占著位置,就影響到我升官發財。 既然不是同一派的,那就休怪我無情了。 “等等。” 溫體仁伸手道:“最近在京的那些勛戚,一個個表現得都很快,對天津那邊很關心,找些可靠的人手,去天津打探下情況。 過去本輔總覺得開海一事,陛下會受朝局的影響,而被迫再做出讓步,現在想想,這一設想是不現實的。 只怕那些勛戚啊,也被陛下組織起來了,如果開海通商真有暴利的話,咱們的人也要秘密跟進。” “喏。” 閔洪學再度拜道。 一直以來崇禎皇帝就堅信一個準則,只要在大明的境內,形成某些小的改變,并且堅定不移的支持,那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影響到越來越多的群體。 神州這片疆域上,向來都是領先于世界,不管是哪一時期都是這般,這也使得目空一切漸漸形成風氣。 在韃清之前的閉關鎖國,多數是覺得神州之外的疆域,就是一片片貧瘠所在,主動去開海,去對外接觸,那純粹是勞民傷財之舉。 可事實上并非是這般。 開海,代表著一種擴張的先驅,特別是對現階段的大明,內部矛盾激化,所面臨的問題眾多,如果不設法疏導出去,靠著靠海,靠著戰爭,去轉移相應的矛盾和問題,那只會形成傾覆的結局。 乾清宮所在。 “這個李自成啊,還真是夠有野心的啊,連天佑殿、樞密院都鼓搗出來了。”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看著金州呈遞的密奏,似笑非笑道:“這是生怕朕會惱怒,繼而斷掉和他們的貿易啊。” “皇爺,要不要司禮監這邊,譴派人手去天津?”王承恩微微欠身,開口道:“這李自成野心勃勃,竟敢背著國朝,背著皇爺,做出這等事情來,要是不稍加懲戒的話,只怕他也會像建虜一樣。” “不必了。” 崇禎皇帝淡笑道:“朕先前還有些擔心,李自成所領的遼東義軍,會被黃臺吉所領的建虜八旗,給干掉。 要是這樣的話,遼地的制衡就確保不了了。 現在好了,李自成有這些野心,代表著他不會輕易屈服,有遼東義軍的存在,孫承宗他們的壓力,才會相應的減少。” 王承恩露出不解的神情。 一直以來對崇禎皇帝扶持李自成所部,王承恩就存有不解,倘若任由李自成這般在遼地發展,那最后真的膨脹起來,豈不是會讓大明國威受損? 可是王承恩不清楚的是,崇禎皇帝需要像李自成這樣的勢力,來幫大明分擔遼地壓力,順帶幫著推動大明的軍工產業發展。 刺激產業發展的核心,那就是源源不斷的訂單,畢竟有了訂單,就有了貿易往來,有貿易往來,就存在錢財流轉。 或許李自成所占地域,所存金銀儲備不多,但是拿建虜的腦袋,搶奪的戰馬,甚至治下的礦藏、木材等,都是能進行等額交易的。 有了這一驅動下,李自成想要維系住所轄勢力,就必須要不斷擴張,到時遼地的戰爭就會更加頻繁,而大明的各部軍隊,也能相對應的展開行動。 這就會形成畸形的戰爭貿易,不過崇禎皇帝并不在意,不管是何種形式的發展,只要能推動大明的產業發展,都是好的趨勢。 “司禮監擬份密旨,派人去遼地一趟。” 崇禎皇帝想了想,伸手對王承恩說道:“考慮到遼地的復雜形勢,倘若到后期遼東義軍,無力再拿錢財來交換火器、火炮、火藥等各項軍需,朕不介意和你們用從建虜手里搶回來的土地進行交換,當然此項約定,要等到崇禎六年才能生效,所以趁著現在建虜勢頹,就好好的發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