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草色a免费观看在线,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综合激情五月丁香久久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龍嘯大明在線閱讀 - 第349節

第349節

    李定國是在息縣以東的地段渡過淮河的,因此率先視查的是中華軍東面的防線,在息縣東面駐守的是第十一軍和第二十軍,因為這時清軍在中路的進攻正打得激烈,而東面的中華軍正在搶挖戰壕,修建防線。

    清軍會馬上選擇突圍,這一點早就在李定國的預料之中,只是這一次中路的突圍進攻,是不是清軍的真實突圍方向,或者還是虛張聲勢,聲東擊西,都難以判定。單以作戰經驗而論,李定國在中華軍的諸將之中,可以說是無出其右的,早在他加入中華軍以前,就巳跟隨著張獻忠,不知經歷過多少生死戰斗了,由其是突圍戰,更是家常便飯一樣。

    因此李定國也立刻下令各路部隊,都要嚴加防守,不能因為清軍向北方發動進攻,其他地方就可以放松警惕。同時李定國也對東面的防線加緊調整,并且繪制好詳細的陣地兵力分布示意圖。同時也準備調動兵力,主動向清軍發動進攻,以牽制清軍的突圍。

    布置好這些事情之后,李定國就準備趕到中路去,指揮那里的防守,并且建立自己的戰前指揮部。因為在中路坐鎮,有利于對全局發號施令。

    就在這時,十一軍的軍長程培經來向李定國報告,原來在清軍中間,有人來與中華軍進行聯絡,想要進行火線起義,希望中華軍能夠予以接納。

    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后,李定國也不禁十分高興,如果這個消息是真的,對中華軍來說,當然是大有利處,因為在這個時候,清軍中間如果有一部份人馬發動火線起義,向中華軍投誠,不僅對清軍的士氣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同時對打擊清軍的這一次突圍計劃,穩固住中華軍的包圍圈,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于是也立刻下令,接見來與中華軍聯絡的人。

    想發動火線起義的,就是原來耿仲明部的人馬。

    耿仲明被抓的時候,部眾大約有四萬余人,其中自己的本部人馬和原屬于吳三桂部的川軍各有二萬,因為當時耿仲明部下還有川軍的主要將領,也都被抓,或者被遣返回川,只剩下一些中下級的軍官,也無人站出來帶頭,而且又迫于清軍的壓力,只好全部都愿意聽從清廷的命令,被劃歸阿濟格部。而阿濟格也對耿仲明部并不放心,因此將耿仲明部全部打亂分散到各軍之中。

    不過清軍的各軍建制本來十分完整,而且時間緊迫,因此這四萬多人馬也不可能被完全分散,安插到各軍之中去,只是分散成二三千不等的隊伍,并仍然還是由原來耿仲明部的將領統領。

    當然按阿濟格的想法,四萬大軍分成十幾個二三千的隊伍,也確實翻不起什么大浪來。而且在隨后開始豫南戰役中,這批耿仲明部的軍隊也確實不敢違抗阿濟格的命令,讓他們干什么,都老老實實的干什么,絕不敢有絲毫的怨言,因此像一些沖鋒、送死、充當炮灰之類的活,清軍就全部分派給耿仲明部的軍隊干,結果仗打到這一步,耿仲明部的軍隊陣亡的人數已經超過了萬人,占清軍總陣亡人數的一半以上。

    但這是在豫南戰役的開始階段,從表面上清軍連戰連勝,長驅直入,因此原耿仲明部的士兵們就算心里不平,但也不敢有任何的反對意見。

    而清軍打到淮河邊的時候,中華軍開始加強了抵抗力度,逐漸扭轉了局勢,由其是在昨晚一夜之間,中華軍全面出擊,一連攻破了清軍左右兩翼的陣地,并且將清軍包圍起來,戰場的局勢出現了大逆轉,于是一些原來耿仲明部的將領士兵們也開始有了別的想法。

    在阿濟格制定了突圍的計劃之后,付責東路突圍的士朝璘手下有三支原耿仲明部的軍隊,三名主將分別叫李江、陳作偉、張中鴻。他們原來在耿仲明部,都是游擊將軍,其中李江和陳作偉都是耿仲明的本部部將,而張中鴻是川軍部將、這時三人合兵,大約有五千人馬。

    因為出身相同,三個人也常聚在一起,議論局面,同時也發泄自己對清軍的不滿。而這一次士朝璘奉命在東線突圍,也下令他們三人付責第一批進攻部隊,首先向中華軍發動攻擊,目地當然還是拿他們當炮灰使。在得知自己將隨士朝璘突圍之后,又被派去打頭陣之后,三人又聚在一起,而這一次商議的,是向中華軍投降。

    李江和陳作偉是耿仲明的舊部,對中華軍也了解得便多一些,因此兩人也認定,清軍現在敗局己定,自已不能跟著清軍送死,主張馬上向中華軍投降,根據中華軍投降制度的規定,現在還能算一個火線起義。而張中鴻還有一些顧慮,因為清軍突圍,還是有可能成功的。

    但李江一句話:“突圍成功了又有什么用,咱們在清軍里面,也還不就那樣,就算這一次不死,指不定后面那一場戰斗還是當了替死鬼。”

    聽李江這么一說,張中鴻頓時也無語了,于是三人立刻商議了一番,因為現在馬上就要開始發動突圍了,因此三人各自派出一名心腹親隨,去找中華軍聯絡投誠的事宜。并且請中華軍派兵接應他們。

    聽完了三人的講說之后,李定國也基本能夠判斷,投誠有七成以上是真,不過也不能全信,說不定這是清軍使的詐降計,首先騙取中華軍的信任,以為清軍是真的投降,所以放松警惕,等接近了中華軍的陣地之后,發動突然襲擊,打中華軍一個措手不及,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必需要作好一切的預備,即能夠接納清軍的投降,又要防止清軍使詐。

    于是李定國和三人約點好了接應的地點,同時也提出自已的要求,一是對李江、陳作偉、張中鴻三人的投誠,可以按火線起義標準,并享受相應的待遇,中華軍絕不會食言,二是在投誠的過程中,在清軍到達接應的地點前,絕不許開槍,一但聽到了槍聲,中華軍將視清軍詐降,并對清軍發動攻擊;三是在中華軍接應到清軍之后,清軍必須放下所有武器,空手進入中華軍讓出的陣地通道;三是在進入中華軍的陣地之后,將接受中華軍指定的地點駐扎二到三天的時間,等待中華軍的整編,但沒有中華軍的命令,絕不許離開。

    為了表示中華軍的誠意,李定國也派了三名偵察兵,隨三人返回清軍,和李江、陳作偉、張中鴻三人面談,同時一但他們決定投誠,也由這三名偵察兵付責在沿路上與中華軍進行聯絡。

    等這六個人返回到清軍的駐地之后,李江、陳作偉、張中鴻等得都有些著急了,因為這時輪了東路發動突圍的時間已經到了,士朝璘已命人來催了兩次,由其是第二次,語氣十分嚴厲,要求三人馬上出兵,否則就立刻以軍法從事。而且來使就在三人的軍營里,等著三人出兵。

    得到了中華軍的明確回復之后,三人也終于松了一口氣,不管怎么說,中華軍是接受了自己的投誠,并且也同意算火線起義的標準,這就非常不錯了。至于中華軍提出的另外三條要求,李定國派來的偵察兵也再三向他們保證,這些要求是是為了防止萬一,只要是三人真心投降,就不必擔心自己的安全。而現在三人也別無選擇,只能全部按受,是福是禍就聽天由命了。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九十三章 合圍(四)

    就在這時,士朝璘又派來了一名傳令官,來催促三人立刻起兵,這次來的,是士朝璘部下的一名親兵頭目,并且還帶來了二十名士兵,表示如果三人再不起兵,就立刻將他們拿下。

    到了這個時候,三個人當然也就毫無顧忌了,于是李江首先動手,抬手一刀,將士朝璘派來的傳令官給砍死,而陳作偉、張中鴻兩人也馬上下令自己的,將傳令官帶來的二十名士兵全部殺了。隨后三人立刻下令全兵開拔,馬上出營去向中華軍投誠。

    其實這時并不是所有的士兵都知道三人的決定,知道的只是三人的親隨士兵,一共也就只有三百余人。其他人還以為自己這是出進攻中華軍的陣地的。

    息縣東面清軍大營離中華軍的陣地大約有三里多的路程。等清軍走出了二里多之后,有一名偵察兵先行趕去和中華軍的接應部隊聯系,而李江等人看看身后還沒有清兵追出來,這才下令暫停進軍,并派下哨兵,然后招集全軍的士兵,宣布了他們三人投降中華軍的決定。

    其實在這段時間的戰事中,耿仲明部的士兵都對阿濟格的安排十分不滿,而且現在幾乎所有的清兵心里都十分清楚,這次派自己打這突圍的第一戰,就是讓自己去送死,因此聽三人說要向中華軍投誠,基本上都沒有人反對。因此李江、陳作偉、張中鴻等人也十分高興,立刻又向全軍宣布了中華軍的提出的要求,命令全軍一定要尊守,這支清軍里的火銃兵人數極少,只有二百多名,當下李江也下令,把所有的火槍全部都收隴起來,以防有人錯誤開槍,使中華軍造成誤會。

    這時哨兵趕來向他們報告,后面有清軍追擊上來了。

    原來士朝璘見派去傳令官之后,但久無回音,又打發人來探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到了三人的駐地之后才發現,三人早己帶兵出營了,而在空營中留下了上一次派來的傳令官以及士兵的尸體。

    士朝璘頓時明白,三人這是要去投降中華軍了,這還得了,如果讓阿濟格知道,自己也有重大的任務,因此趕忙下令,親自帶領著士兵追擊了出來。

    李江、陳作偉、張中鴻三人一聽說清軍追擊出來了,也趕忙帶領著士兵,又向中華軍的方向趕去了。好在是這里己離中華軍的陣地很近了,因此走了不過一里的路程,就發現了中華軍的接應部隊。來的是第十一軍的第七師。

    因為這時清軍已經追擊上來,雙方也來不及詳談,只是簡單的說了幾句,清軍依照約定,放下了所有的武器,然后繼續向中華軍的陣地走去。而等他們離開之后,追擊的清軍也趕到近前,第七師立刻出擊,向清軍發動了進攻。

    而李江、陳作偉、張中鴻三人帶領著降兵,又走了沒有多遠,終于趕了中華軍的陣地,這時中華軍在陣地上已經沚出了一道通道放行,并且有人過來,帶領著他們趕到指定的駐扎點去,不過在降兵通過的時候,左右兩側均有荷槍實彈的中華軍士兵守衛,以防不測。

    等他們到達了指定的地點之后,按照中華軍的要求停駐,中華軍也派遣了一個團的士兵監視他們。當然李定國也接見了三名降將,對他們的起義行動表示了贊揚,并且再三保證他們的安全,只是現在戰事緊急,暫時還顧不上對降軍進行整編處理,因此請三人約束手下的士兵,不要輕舉妄動,等戰斗稍微綬和一點之后,馬上解決降軍的問題。三人當然也是受寵若驚,連連點頭稱謝,于是就這樣在中華軍的陣地后方暫時駐扎下來。

    這時在戰場上,第七師已經和清軍展開了激戰,雖然士朝璘帶出的清軍有二萬余人,兵力比中華軍多了一倍有余,而且中華軍也沒有排列陣式,進行防守射擊,而是直接沖上去與清軍進行短兵相接的作鉞。

    但現在清軍的全軍都有些心散,因此在交戰之后,清軍只和中華軍打了一個勢均力敵,而且隨后中華軍越戰越勇,清軍卻有些后勁不足,竟然開始向后退卻。而就在這時,第二十軍的兩個師也趕來參戰,這一下清軍頓時抵擋不住,而這時在戰場上,又有一支清軍向中華軍投降,結果清軍被殺得全線潰敗。中華軍也趁勢追擊,一舉殺到了清軍的陣地前。

    這時清軍本來是想發動突圍,因此在陣地里的防守兵力并不多,加上還有敗軍在前面開路,守兵也不知道該不該開槍射擊,而就在這么一猶豫的功夫,中華軍已經尾隨在敗軍的后面,殺入了清軍的陣地中,和清兵展開了白刃作戰。

    守在陣地里的清軍到是還想要抵擋一陣,但這時清軍已是敗兵如山倒山,根本就無法抵抗中華軍的進攻,很快就被中華軍殺得大敗,放棄了陣地,向息縣縣城的方向逃竄。

    而在息縣城里,阿濟格正覺得時候差不多了,正準備下令,開始向西面發動正式的突圍,就在這時,東面陣地的敗軍已經退到了息縣的外圍。

    阿濟格聞迅之后也不禁大吃一驚,想不到自己還沒有發動正式的突圍,中華軍反而已經突破了自己的陣地,殺到了息縣近前。現在那還能再向西突圍,只能先抵擋住中華軍的進攻,把息縣守住才是當務之急。

    好在是這時清軍突圍的人馬都已經準備好了,到是可以立刻出戰,只是改變了方向,由西門轉向東門,變突圍為抵擋。幸好這一次出戰的都是清軍中的精銳人馬,而且又是作好了充份的戰斗準備,因此在出戰之后,立刻就穩住了戰局,擋住了中華軍的進攻。

    雙方激戰了近三個時辰,一直打到了下午四時多,互相都損失了不少的兵力,而中華軍見清軍的作戰頑強,不能輕易取勝,也就收兵撤退。而向北線突圍的清軍也無法突破中華軍的防線,也退了回來。清軍的第一次突圍,也以失敗收場。連同投降中華軍的士兵,清軍總計損失了一萬二千多的兵力。而中華軍也陣亡了兩千余人。

    這時阿濟格也知道了是由于原來的耿仲明部反水,導致清軍的東面陣地失守,才使這次突圍作戰以失敗告終,也不禁又氣又恨,立刻招集眾將,商議下一步的計劃。

    有人認為雖然這一次突圍失敗,但清軍別無選擇還是應該繼續突圍,否則一但等中華軍的防線建立起來,就只能束手待斃了。但這個主張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反對。因為第一次突圍,是最好的時機,這次突圍失敗,對清軍的信心和士氣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在這個時候,馬上發動第二次突圍,未必就能取得成功。而且這時東面的戰線推到了息縣的城邊附近,中華軍已經兵臨城下,如果還不盡快。在城外加緊修筑防地,先把息縣守好,說不定不等清軍突圍成功,息縣就已經先失守了。還有一點就是,在這次突圍戰中,出現了數支小股部隊反水投降的事情,誰敢保證下一次突圍作戰中,不會發生這類事情,畢竟現在的清軍中,還是以漢軍占多數。這次阿濟格出兵時的十六萬大軍中,漢軍大約占了近九萬的兵力。

    另外就是,清軍現在仍有救兵,只要堅守二三天,等尼堪、韓岱部的人馬趕到救援,然后雙方里應外合,就可以一舉突圍成功。而且以現在清軍的兵力和在息縣城里屯集的物賃,別說是等到尼堪、韓岱部趕來,就是等著多爾袞從開封發救兵來,也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因此阿濟格也認為,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留在息縣一帶防守,等待援軍。于是也立刻下令,全軍就地加強陣地,固守待援。

    這時中華軍在東線已經逼到了息縣城邊,而在北線和西線,清軍還控制著城外三到四里以內的地區。清軍轉突圍為防守,因此各處的陣地都在搶修加固防線。

    而中華軍當然也沒有閑著,李定軍也抓緊時間,在淮河北岸調整中華軍對清軍的包圍圈,由第六、十三、十七、二十這四個軍在息縣的外圍,形成一個半圓形的包圍圈,同時也日夜搶工,挖戰壕修陣地,一連經過了兩天的搶修,終于建好了陣地,牢牢將清軍困住。第十一軍作為機動兵力,并且付責阻擊清軍的援軍。同時中華軍也在淮河上架起了五座浮橋,加強了南北兩岸時聯系和交通。直到這時,中華軍對阿濟格的包圍,才算是真正的穩定下來。

    不過同樣的,在這兩天的時間里,清軍也在息縣的外圍構筑好了嚴密而堅固的防線,而阿濟格這時也完全放棄了靠自己的力量突圍的打算,全力的防守,一心等著著尼堪、韓岱部的人馬來救援自己。

    只是阿濟格萬萬也沒有想到,戰局發展到了這個時候,尼堪、韓岱部的人馬已經永遠也不可能趕來救援自己了。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九十四章 撤兵

    其實阿濟格被中華軍包圍的消息,尼堪和韓岱很快就巳經得知了。他們這一支人馬的任務就是跟在阿濟格部的后面接應,但兩人在奪取了陳州之后,離阿濟格部略遠了一點,這時正駐扎在項城一帶,離息縣大約有二百三十余里的距離,原以為阿濟格部在前一階段打得還不錯,因此也沒太在意,沒想到突然之間發生了逆轉,阿濟格部被中華軍包圍了。因此兩人也不敢怠慢,立刻組織兵力,準備來援救阿濟格部。

    而且兩人的行動速度也相當的快,根本就不像耿仲明援救碭山縣時那么拖沓,當下由尼堪率領二萬人馬立刻出擊,而韓岱率領剩余的三萬人馬,隨后接應,這樣的安排,也是怕中華軍的圍點打援戰術,一但前部遇到中華軍的襲擊,后部也可以馬上趕來救援。

    尼堪的進軍速度很快,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競走一百八十余里的路程,由項城一直趕到了真陽縣。在真陽縣休息了一夜之后,尼堪馬上又出兵趕奔息縣。

    這一次走了還不到三十里的路程,就遇到了中華軍的阻擊人馬,尼堪立刻下令,向中華軍發動進攻。而這里離息縣己不足三十里的距離了。

    付責阻擊清軍的是中華軍淮南軍區的第十一軍,這個軍為第七、二十兩個師,而需要阻擊的道路不止一條,因此軍長程培經分出三個步兵團和一個炮兵團,分別守住三條主要的道路,剩余的一個步兵團和一個炮兵團做為預備兵力,隨時支持各個防線。同時又派出大量的偵察兵,打探清軍的動向。而現在清軍進攻的,正是其中的一個防線。

    尼堪、韓岱部的人馬是平定了甘肅的叛亂之后,趕到中原戰場來的,全軍里沒有新軍,火銃兵只有六百余人,另外還有二十余門小型火炮,因此全軍的火器實力相當的弱,但到了這一步,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就算是拿人向上墊,也要攻開中華軍的防守陣地。

    于是在尼堪的指揮下,清軍冒著中華軍猛烈的火力,集中了步兵、騎兵,弓箭手、火銃兵,向中華軍的陣地發動了潮水一樣的進攻。而中華軍同樣也接到了命令,一定要守住陣地,絕不能后退一步,因此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攻防對戰,清軍的進攻被打退一輪之后,馬上又發起了一輪新的攻勢,而中華軍以各種火器,組織成一道嚴密的火力網,不斷的打擊清軍的進攻,收割著清兵的生命,等清軍突入中華軍的陣地后,立刻展開白刃作戰,始終牢牢的守衛著陣地。

    戰斗在雙方的反復爭奪中進行著,一直打到下午五時左右,清軍付出了傷亡近四千人的代價,仍然無法攻開中華軍的陣地。

    尼堪見狀,也只好下令收兵,而這時韓岱也帶領著后隊的人馬趕到,兩人商議了一夜,決定明天一面繼續進攻,一面尋找其他的道路,爭取能夠繞過中華軍的防線,去救援阿濟格部。

    但就在第二天一早,兩人聚集人馬,正準備再出擊的時候,忽然有人來報,收到開封的多爾袞發來的急令,要求兩人見令即行,不可耽誤。兩人趕忙接過了急令,撕開火漆,打開一看,只見寫著:全軍撤退,返回開封,十萬火急,不得遲誤。

    兩人互相看了一眼,都覺得有些不理解,如果在這時全軍撤退回到開封去,也就意味著阿濟格部將陷入徹底無援的困境中,難道多爾袞打算放棄阿濟格部了嗎。如果阿濟格部被中華軍殆滅,也就意味著清廷基本已經輸掉了這次中原大戰,不過這個念頭是只一閃而過,兩人很快就明白過來,多爾袞當然是不會扔下阿濟格不管,這一定是開封那邊發生了重大變故,多爾袞才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來,而開封發生了什么重大的變故呢?

    想到了這里,兩人也不禁心里一顫,甚致不敢再想下去了,這個后果實在是太嚴重了,因此趕快下令全軍,撥營起寨,立刻轉向北行,返回開封。

    原來多爾袞收到阿濟格被中華軍包圍的消息之后,雖然有些吃驚,但也并沒多少緊張,早在出兵以前,多爾袞也預計到了會有這一點,安排尼堪韓岱部跟在阿濟格部身后,也正是預備這一點的。而且現在也可以肯定,中華軍集中了主力大軍,準備在汝州府南部圍殲阿濟格部。如果在這個時候,清軍能夠再集中一支大軍,趕去救援阿濟格部,然后里外夾擊,一舉擊敗中華軍。

    因此多爾袞也立刻開始計算,現在尼堪、韓岱部有五萬人馬,自己在開封府一帶大約還有十六萬左右的兵力,分別在大名府駐守五萬人馬,在歸徳府駐守著四萬人馬,開封府還有七萬多的兵力,那么現在還能夠抽出多少兵力,投入到豫南戰場中去。

    就在這時,一份告急發到多爾袞的手里,中華軍的山東軍區已經攻克了大名府。

    這一下多爾袞也不禁大驚失守,滿頭都是冷汗,原來中華軍在這里還留著一手。大名府是清軍北返的退路,大名府這一失守,那么清軍在中原地區的三十幾萬大軍將徹底被切斷了歸路,極有可能全軍覆沒。這么看來商毅的目地并不是只想打嬴這場中原大戰,或者是圍殲阿濟格部,而且要將所有的清軍全都一網打盡。現在清廷可以說是集傾國的精銳之兵在中原戰場,一但全軍覆沒,那么大清也確實就是亡國滅宗不遠了。就算是逃回關外也沒有用,因為清廷已經沒有可以御敵之兵了。

    而且就算現在自己出兵去救援大名府,那么勢必將放任阿濟格部的人馬被中華軍圍殲,如果阿濟格部就這么被中華軍殲滅了,對清廷來說,也同樣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也就意味著清廷在中原戰場徹底失敗,就算多爾袞能夠救回大名府,并將剩余的人馬都帶回北京,清廷也一樣元氣大傷,情況和比清軍被全殲在中原戰場,也好不到那里去,不過是五十笑百步而已。到時候商毅再揮師北伐,清廷同樣難以抵抗。只不過是把清廷的滅亡推延幾年時間罷了,總之一句話,無論怎么樣,清廷離全面失敗,都只有一步之遙。

    想到這里,多爾袞心里也禁不住生出一種恐懼的情緒,當年大清初入關時,是何等的威風榮耀,平定北方,完全就是一付摧枯拉朽之勢,仿佛平定天下,建立新朝都指日可待了,但卻沒有想到,商毅在南方橫空出世,竟硬生生的擋住了清廷的前進步伐,僅僅只過了六年多的時間,清廷竟然被商毅逼到了亡國的邊緣,這么看來,當初清廷入關,是一個極大錯誤嗎?或者說在清廷平定了北方之后,根本就不該急于發動南征,還是這一次自己根本不該發動這場中原大戰,而是聽從洪承疇的意見,放棄中原,退守京師。

    多爾袞也不禁越想越后悔,越想越窩火,一時怒火攻心,忍不住嗓子一甜,噴出了一口鮮血,然后兩眼一黑,昏了過去。

    左右的幾名親隨人員見了,也嚇了一跳,趕忙過來搶救,七手八腳的把多爾袞扶到床榻上,然后又趕著去請軍醫來給多爾袞把脈調治。

    過了好一會兒,多爾袞才慢慢緩醒過來,軍醫已經給他癥完了脈,連藥方都開好了,只說是因為勞累過度,以致于精力衰竭,只要好好休息,慢慢調養,就會康復起來了。多爾袞聽了,也苦笑了一聲,喘了幾口氣,擺了擺手,道:“我沒事的,你下去抓藥去吧。”

    軍醫離開之后,多爾袞才命人去請洪承疇來。

    等洪承疇來到多爾袞的住處之后,也不禁嚇了一跳,道:“攝政王,您這是怎么了,昨天還好好的。”

    多爾袞重重吐了一口氣,道:“我死不了。”說著將放在枕邊的那份急報遞給洪承疇,道:“你自己看吧。”

    洪承疇接過來一看,也不禁嚇得臉色蒼白,怪不得多爾袞一下子就又病倒了,然后又小心翼翼道:“攝政王,現在……”

    多爾袞苦笑了一聲,道:“老洪,當初沒有聽你的話,才有現在的結果,別的都不說了,你認為我們該怎么辦才好呢?”

    洪承疇也不禁苦笑了一聲,多爾袞這是把自己當救命稻草了,當初自己給多爾袞獻三策的時候,明明把拒守中原定為下策,但多爾袞偏偏就選中了這個下策,現在又來向自己問計,但自已又不是神仙,還能有什么回天之力,而且仗打到現在這一步,就是真的大羅神仙來了,恐怕也沒有辦法了。

    但看看多爾袞的樣子,洪承疇又有些不忍心,畢竟多爾袞對自己有知遇之恩,因此想了一想,道:“攝政王,唯今之計,只能先集中兵力,復奪大名府,將現在還剩余的大軍撤回京師,這樣尚有一線之機。”

    雖然洪承疇沒有直說,但意思已經十分明確了,就是放棄阿濟格部,盡力保住現有的人馬。同時洪承疇也打定了主意,如果這次能平安回到京師,自己話什么也要辭職不干了。

    多爾袞閉著眼睛,沉默了半響之后,才道:“下令,調尼堪、韓岱回開封。”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九十五章 豫北戰場(一)

    周少桓建議,開辟豫北戰場,攻占大名府,切斷清軍的退路,實現商毅預想的,就在中原戰場殲滅清軍主力的計劃得了南京統戰部的批準,發動豫北戰役,并且將這戰役交給山東軍區來完成。

    收到統戰部發回的命令之后,周少桓也十分高興,立刻在山東分派兵力。現在山東軍區的四個軍分布的位置為,第四軍駐守東昌府,第五軍、第九軍駐守兗州府,第十軍駐守濟南府。同時山東軍區又新編制了一個師二個旅,但并沒有得到統戰部的批準,因此還沒有組成一個新的軍。

    周少桓招集各軍的主將開軍事會議,重終決定這次豫南戰役,將動用第四、五、九三個軍以及第十軍的騎兵師和一個新編師參加,總計兵力約在十萬左右,留下第十軍的二個旅,可兩個新編的旅留守山東。因為在攻取了徐州以后,山東和江蘇徹底連成了一片,只用防住山東北面就足夠保證山東地區的安全了,而且以目前的清廷,也很難出動五萬以上的大軍來進攻山東,因此有四個旅就完全可以勝任。

    分派完閉之后,周少桓,一面將自己的作戰計劃以及新編制的幾個部隊都上傳到南京統戰部,一面下令分兵兩路,向大名府進軍。

    大名府位于河北北部,是山東、河南、河北三省的交界地方,本來是一個地方的戰略要地,但在北宋時代,因為當時的大宋王朝定都在開封,而且一直未能收回被遼國占領的燕云十六州,因此大名府的戰略價值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有“控扼河朔,北門鎖鑰”之稱,在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以大名府為大宋的北京,也將大名府也得以升級為京城級的城市,與洛陽、開封、金陵并列。在古典小說《水滸傳》里,有許多故事情節都與大名府有關。

    但現在的大名府城,已經不是北宋的那座大名府城了,而是明朝重建的大名府,當年的那座大名府城,在明朝初年被黃河泛濫的大洪水淹沒了。

    不過在北宋被金朝擊敗南遷之后,大名府也失去其戰略意義,并逐漸衰落,明朝建立之后,設立南北二京,雖然仍在這里設府,但大名府已經不是河北的主要城市,也不復當年的光彩了。但現在清廷和南京之間展開中原大戰,清軍將開封府設為中原戰場的總指揮部,因此大名府的作用也立刻突現出來,成為清軍退軍,以及運輸補濟線的重要地點。

    當然多爾袞其實也十分注意對大名府的保護,在進入開封駐軍之后,在大名府設下了五萬重兵把守,其中有新軍神工營的一萬人馬,各種火炮一百五十余門,雖然不說是固若金湯,但絕不是一座能夠被輕易攻克的城市。而且從開封到大名府只有三百多里的路程,一但大名府遭到了中華軍的攻擊,從開封出兵,最多三天,就可以趕到大名府了,就算把從大名府向開封告急的時間算上,也只用四天就夠了。而以大名府的防守力量,堅持四天時間,是完全能夠做到的。

    因此這是令多爾袞和洪承疇百思不解的地方,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收到大名府的告急,直接就收到了大名府失守的消息,這也說明大名府根本就沒有堅持多長時間的抵抗,就被中華軍給攻破了。先前多爾袞和洪承疇只是震驚于大名府的失守對全局造成的重大影響,而忽略了這一點,等兩人決定放棄阿濟格部,全力收復大名府之后,才開始冷靜下來,仔細詢問大名府是怎樣失守的。

    原來大名府的失守,和一個人有重要的關系,這個人的名字叫做趙岳。

    在差不多三年以前,趙岳被迫投降了清廷,洪承疇和清廷都一心想收伏于他,為己所用,幫助清廷訓練新軍,因此也對趙岳多方加以籠絡,也給他很高的官爵奉祿,但趙岳卻不為所動,投降清廷只是權宜之計,主要的目地還是想找機會重新回歸到南京政府的一邊去。

    后來趙岳與南京政府設在北京的一個情報點取得了聯系,將自己的心意轉達到南京,商毅得知以后,也立刻批準接納趙岳重新回歸,但也在暗中對趙岳進行觀察考驗。經過了近一年的考驗之后,基本可以認定,趙岳是真心想要回歸南京政府,于是商毅也做出決定,暫時不布置給趙岳俱體的任務,而是讓他在清軍中繼續潛伏,慢慢提升,等待機會,并且盡力幫助其他混入清軍內部的南京政府情報人員站穩腳跟,在清軍內部滲透。

    清廷在中華軍里混進了人,南京同樣也派了不少情報人員混進清軍里去,雙方實際是在互相滲透。但清軍的管理和晉升制度雖然沒有中華軍那么完善和嚴格,但清軍一向重視滿蒙以及關外的漢軍,關內的漢軍想要晉升,在清軍中獲得一定的地位,可并不容易,必須要建立大的軍功,而這樣一來,又必須和中華軍為敵,因此這是一個十分矛盾的問題。現在終于找到了這么一個合適的人物,雖然是關內漢軍,但卻是教官的身份,地位超然,當然要好好利用,留到關建時刻再發揮他的最大作用。

    而在這近兩年的時間里,趙岳一方面非常盡心的教導清軍的訓練,加上從南京那邊得到一些支持,向清軍透露一些并不太重要的戰術知坊,也逐漸取得了清廷的信任,他的作用和地位,實際已經超過了另一名降將李本深,這時已經晉升為神工營統領,下面管著三千士兵;另一方面,趙岳又利用自己教官的有利身份,暗中提拔混進清軍里的南京情報人員,在神工營軍,在趙岳管轄的軍隊中,已經超也了一百人,有兩人出任參領,五個出任校尉,其本將這支部隊牢牢控制住了。而在其他軍中,也混進了不少人去。

    不過趙岳的這些工作有南京政府的情報人員直點,而且這些提拔的人員也確實是名副其實,因此也不露任何痕跡,清廷對此絲毫也沒有懷疑,多爾袞還曾兩次單獨招見趙兵,對他的訓練,以及提拔有用之兵進行了表彰。

    南京方面雖然沒有給趙岳分派過具體的任務,但對趙岳的動向一直都十分并注,中原大戰開始前,被派駐商毅就派人通知趙岳,準備在這次戰役中接受重要的任務,同時也在考慮,在什么時候讓這顆棋子發揮最大的作用。而趙岳一直根隨洪承疇,先是在開封駐守,后來被派到了大名府駐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