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五章 耽羅來附
/ 耽羅(dano)這個鳥地方,實際上就是后世的濟州島,中原文明對這個地方的記載,最早見于舊唐書劉仁軌傳。 此外,在《新唐書·流鬼傳》中,記載著此地“居新羅武州南島上,俗樸陋,衣大豕皮,夏居革屋,冬窟室,地生五谷,耕不知用牛,以鐵齒杷土。 此外,關于耽羅國的紀錄,隋書《百濟傳》稱‘聃牟羅國’,新唐書稱‘儋羅’,其他還有耽浮羅、托羅、屯羅等稱呼。 根據朝鮮三國史記的紀錄,耽羅國曾于北魏孝文帝延興六年(476年)臣服屬于百濟,并遣使朝貢。朝鮮半島三國統一后,耽羅轉服屬于新羅,當時耽羅國王號稱“星主”,據說此稱號為新羅文武王所賜。 不過在這個時代,不管是遠在天邊的隋人,還是近在咫尺的高句麗人、日本人,對于耽羅和耽羅島上的情況所知都是不多,甚至都沒有能夠指出這個島明確方位的海圖,也就是李淳風和董耀漢的手上有一份黃小剛提供的海圖,上面大致畫出了所在的方位,并且黃小剛還按照思維慣性隨手在地圖上將此處標注為“濟州”。 而根據海圖剛把六分儀給研究明白的李淳風自然不會去多想什么,看見海圖上既然標注著有,那就肯定及一定有,因為天鳳軍的監軍大人沒必要拿他們開玩笑對吧! 所以,在確定了航向之后,船隊便從福岡出發,順著北風一路向西,借助六分儀的指引不斷修正航向,終于在十五天后抵達了耽羅的北岸。 那么,從日本的福岡往濟州島西去,為什么會抵達它的北岸呢? 這事說起來就有些復雜了,首先大家想過沒有,從后世的海圖上看,這濟州島也不算小了,又懸浮在朝鮮半島的外海,可為什么在人類文明進入大航海時代以前這個地方都屬于莽荒地帶,就算是古高麗人也要到北魏時期才發現和控制這個地方,這里就牽扯到一個后世可以拿來寫成好幾篇學術論文的自然現象,那就是日本海洋流! 簡單點說,在古帆式船和古槳式船的時代,行船看似主要靠天氣,也就是風向,但實際上還跟洋流有很大的關系。 而濟州島所出的位置,正好處在日本海的洋流出口位置上,因此如果要從中原地區的渤海甚至山東一帶出發直航,在沒有明確的航向指引情況下,船只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被迎面而來的洋流沖到北面的遼東灣或者沖往南邊的江浙、福建沿海,而如果從日本北側出發的話,又會順著洋流快速的繞過濟州島,還是被沖到別的地方去。 所以,在沒有導航技術的時代,想要登島難度極大,也正是因為有這個原因,才使得濟州島的人跡和比文明活動大陸地區要晚上許多。 當然,在古代想去濟州島也不是沒有辦法,比如說就有一種意外可以讓人抵達,那就是自然災害。 而恰好李淳風他們就遇到了這樣的好事,自福岡出發的第七天,也就是船隊剛剛離開日本大陸架進入深海區間的時候,好巧不巧的便遇上一股從東海的外海北上的冬季風暴,這個時代也沒形成什么臺風命名的機制,所以也不好給這股臺風命名,反正在這股強度不是很強的臺風吹襲和洋流的幫助下,船隊在日本海岸與濟州島之間整整畫出了一個類似“∽”形狀的軌跡,也才終于登陸。 然后在北島登陸上去一瞧,先是發現這濟州島果然如野史記載的一樣是個蠻荒之地,島的北面直接沒有人煙,后來繞道南島才找到耽羅的國都三姓xue城(也稱毛興xue),也才瞧見一些人煙,不過很快發現當地居民很少、沒有工農業、人民很貧窮、產出很匱乏,甚至連個像樣的碼頭都沒有。 要知道此時的耽羅還不是后世那個耽羅國,只是一群聚居在島的野民自給自足,有一個類似于部落首領的人在此管理。 傳說此地是由從濟州島中部的漢拿山北麓的毛興xue(這是指山上的山洞)下來的三位神人高乙那、梁乙那和夫乙那所創,因此世代由高乙那部所統治,而如今的高乙那部的首領名叫高乙那都羅木,是個年僅十七歲的少年。 然而,更為巧合的是,也即在船隊停駐在三姓xue城近海的第二天,包括董耀漢、李淳風等人正坐了小船上岸,前往高乙那都羅木的王宮(就是個大帳篷)與他見面的時候,突然在三姓xue城外海的海面上出現了一座由各類垃圾還有船只、舢板以及各種殘骸組成的,大小據說有一個小縣城那么大的海上垃圾山,并且垃圾山上還有為數不少的人在大聲呼救和引燃狼煙。 船隊自然二話不說展開救援,然后居然從垃圾山上和周圍海面上救下了一千七百多人,隨后經過簡單的甄別和詢問才知道,這座垃圾山上的人既有日本長崎、鹿兒島的漁民,也有隋朝江浙、福建一帶的漁家,甚至還有閩越一帶的疍民,都是被臺風弄到這里來的。 而剛好,此時李淳風他們的船隊可是滿載而歸,船上別的不多,糧食可都是堆得差不多爆了艙,于是作為船隊指揮的董耀漢和副指揮史耀元都不用多想,連忙命人打開船艙取糧賑濟,并且組織人手對垃圾山進行清理和打撈,居然弄出了不少完好或稍事修繕也能使用的船只。 而在這之后的事情,不用說大家也能猜到了,在休整了十幾天之后,船隊將要起航歸國時,這些被救的災民都自愿尾隨在后,浩浩蕩蕩跟著返回中原,畢竟一來災民自己肯定是沒辦法各自遠航回歸家園的,其次此時的耽羅又不是什么樂土,也不可能把他們都安置下來,再說天鳳軍的船隊又好像是被刻意安排的樣子,偏偏裝滿了糧食于此時出現在耽羅,不跟在后面吃大戶豈不是傻么? 甚至,也不知道李淳風他們在耽羅島上還干什么事兒,居然還隨船帶回了五六百的耽羅人來,其中領頭的還不是別人,正是如今的高乙那族長都羅木。 然后的然后,十七歲的少年族長在海邊的瑟瑟秋風之中,挺起打著赤膊的胸膛,用非常生澀的頓首禮向黃小剛下拜,然后用學得蹩腳的中原河洛話唱道“化外野民高乙那氏,愿從此歸附天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