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之士[科舉] 第91節
他們讀書時關系就很不錯,到現在依然有許多話可聊。 柳賀中舉時兩人很是羨慕,等柳賀成了狀元、當了官之后,兩人心態反倒平和了,畢竟他們如何用功也到不了柳賀那一步。 “我到如今還覺得跟做夢似的。”出了柳府大門,湯運鳳揉了揉自己的臉,“當年和澤遠一道讀書時,我從未想過他會有這般大的本事。” “縣試過后,我就知曉澤遠不是一般人了。” 于遙抬起頭,柳府的門匾在日光下顯得分外氣派。 清風橋這棟宅落他來過許多次,和鎮江府許多人家相比,柳府無論位置還是建造都稱不上十足的富貴。 然而這座宅落外,三元碑細寫著柳賀中隆慶元年丁卯科鄉試解元、隆慶五年辛未科會試會元和殿試狀元之事,即便再樸素,這也是整個鎮江府、整個南直隸、整個江南唯一一座三元碑,商文毅公早已故去,柳賀就是天底下唯一的柳三元。 于遙早已知曉自己這位同窗并非凡人,但柳賀的造化還是遠超他想象。 除了湯運鳳和于遙外,柳賀在丁氏族學、鎮江府學的同窗們也有上門拜訪的,如和柳賀關系一般的馬仲茂,因他與楚賢沾點親故,當年待柳賀就有些冷淡。 馬仲茂秀才倒是早已考中了,就是在鄉試上時時卡著,他上門時攜了厚禮,似有請柳賀幫他和下任鄉試考官說說情的想法。 畢竟這幾科南直鄉試主考都是翰林,萬歷元年的主考是何洛文,他與柳賀既是翰林院的同僚,也是同一年晉升的日講官。 柳賀自然不會收下馬仲茂的禮,一是兩人之間并沒有那么深的交情,二是他本就因為會試未錄張敬修而被貶官,又怎會隨意插手鄉試之事? …… 柳賀此次回鄉,該見的人見了,又將鎮江府里里外外逛了一圈,同窗舊友們倒是待他熱情,但鎮江府上下卻很冷淡,柳賀猜,想必是鎮江知府不待見他的緣故。 他也未將對方此番作態放在心上。 官場上人情冷暖是常態,何況柳賀在京里已經低慣了頭。 像陳知府這樣的三甲進士,考中之后往往先外放一任知縣,知縣頭上雖有府官及布政司衙門壓著,卻不必每日抬頭不見低頭見,衙門一關,他就是一縣的老大,整個縣衙都受他指派。 在京中則不同,翰林院中有侍讀學士、掌院學士,六部的尚書、兩位侍郎,還有內閣學士……進宮面見天子時,連伺候天子的公公都必須以禮相待。 柳賀算著時日,再過兩日他便要前往揚州了。 他此次前去揚州,是打算把紀娘子和楊堯都留在家的,反正他日后主要在淮安、徐州幾地,治河又是苦差,讓她們在家陪著妙妙就足夠。 …… 鎮江府衙。 陳知府問周翰:“柳澤遠可是要去揚州了?” “聽說就在這兩日動身。” “他可派人來尋過你?” 周翰道:“下官未聽家人說起,衙門中也無人向下官匯報此事,柳澤遠應當不曾派人來尋。” “人家畢竟是狀元出身,傲氣一些也是應當的。”陳知府冷哼一聲,“京官個個都以為地方官好做,可讓他們來和本官換換試試?恐怕連其中的門道都摸不清。” 周翰拍馬屁道:“府臺大人的辛苦,鎮江闔府百姓都是知曉的。” 當然,府臺辛苦,他這個同知更辛苦,只是這話不能當著陳知府面講,他這位上官可不是心胸開闊之人。 “府臺大人,京中的消息。” 聽到師爺來報,周翰很自覺地退到一邊。 陳知府卻未讓他離去,伸手示意他坐下。 陳知府拆開信,神色一開始還很平靜,但隨著他往后看,他臉上便是止不住的訝然之色,周翰想問,但若陳知府不說,他也無從得知。 過了許久,只聽陳知府長嘆一聲:“柳澤遠還未離開吧?” “立刻備轎,與本官前往柳府宣旨。” 見周翰目露疑惑,陳知府道:“這柳澤遠著實有些運道,他離京時,天子特賜飛魚服。” “當真?” 飛魚服乃是二品賜服,非天子極信重之臣不能受賜。 柳賀去治河明明是分配,卻受天子如此重賞,足見他仍在天子心上。 陳知府這樣的官場人精又讀出了另一層意思。 天子年幼,政事全由張居正一人決斷,賞五品官飛魚服之事,即便天子有心,若是張相不贊同,這飛魚服恐怕也賞不到柳賀手中。 這柳澤遠究竟有沒有得罪張相? 朝野上下已傳遍,便是他身處江南也有所耳聞,得罪之事應當不假。 可這飛魚服與圣旨又是哪一層意思? 若是早些得到消息,陳知府必不會如此冷待柳賀。 知府出行,聲勢自然浩蕩,府衙中遍布著耳目,眾人皆是知曉柳三元此次歸鄉被知府大人冷落的消息,如今見知府的轎子浩浩蕩蕩往清風橋去,眾人都是疑惑。 “周兄,咱們府臺大人又在唱哪一出啊?”掌管錢糧的同知喬興問道。 他與周翰一貫不對盤,這也是陳知府刻意制造的結果,手底下兩位同知若是齊心協力,他這個知府的權勢就要被架空了。 “這我又如何知道?” 周翰上了轎,心情還有些憋悶。 前幾日他還得意洋洋地和柳賀稱兄道弟,原以為柳澤遠是龍困淺灘了,結果人家不聲不響地被天子賜了飛魚服。 鎮江府上下的官員,即便是陳知府,到現在都未見過天子真顏,更不必說被賜飛魚服了。 柳賀如此年輕,被刻意冷待不僅沒發怒,連天子賜飛魚服之事都未提過一句,足以見其城府之深。 自己這邊還以為人家當真失了勢,眼下又得大張旗鼓地去挽回。 這官果真不好做,前倨后恭之事也難為。 盡管心中不愿,周翰還是不得不緊跟在陳知府轎后,丹徒縣衙那邊大約也是得了消息,知縣同樣乘轎往清風橋的方向趕去。 看到這一幕,道路兩側的百姓議論紛紛。 第121章 陳知府 東西收過后,柳賀才難得有了些空閑。 天氣很好,他懶洋洋地躺在院子里曬太陽,院中擺了一張竹椅,柳賀靠了一會兒,就感覺到一團毛絨絨的身軀湊了過來,過了一會兒,他家閨女咿咿呀呀地過來了,柳賀伸手接過,妙妙便在他身上爬來爬去,順便捏一捏滾團玩。 小人和老貓的相處可謂極其融洽。 妙妙身邊有人看著,她平日也不是很愛找柳賀玩,過了會她便膩了,被抱去找紀娘子和楊堯,滾團自然也隨她走了。 柳賀清凈下來,又開始讀昨日未讀完的書。 科舉早就不用考了,可柳賀愛讀書的習慣還是保留了下來,他這幾日一直在忙,到這時才有空重新捧起書。 最近柳賀讀的最多的就是技術類書籍,他自己去文淵閣找了一部分,而去張府見了張居正之后,張居正又替柳賀尋了數冊書籍,不僅有歷朝歷代治理黃河之書,也有淮河、海河等河流治理的經驗,其中甚至包括郭守敬開挖通惠河的記載。 郭守敬于天文地理無一不通,順天府衙門中竟藏有他治水的典籍,有了張居正首肯,柳賀下手時一點也不客氣,順天府尹見了他都頭疼。 柳賀認真回想了一下,在前世時,他有個學弟曾經找他模擬過河流水域,柳賀是直接去了大廠,他的學弟則進了研究院,柳賀記得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制作黃河模型。 可惜他再有本事也變不出一臺筆記本,不過當時的模擬中,柳賀也是看到了一些數據的。 需要他慢慢回想才行。 “賀哥,你在家歇就好好歇著,成日捧著這些書,不怕壞了腦子。” 見柳賀仍捧著書不肯撒手,紀娘子瞪他一眼:“明日都去揚州了,你還不趕緊和堯娘說說話。” 柳賀:“……” 他是呆了。 也的確,他這一去治黃不知要到何年何載,雖然徐州離鎮江府也不算遠,但真到了奔波忙碌的時候,他恐怕根本沒有回家的時間,就像他在翰林院中的時候,雖然每五天就能休一日,但有時候衙門有事,有時候有約要赴,留給家人的時間很少。 仔細想想,這是因為他娘和妻子都太偏愛他了,久而久之,柳賀就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 進后院時,妙妙已經累了,正躺在她的小床上呼呼大睡,楊堯則替她掖著被子,臉上滿是溫柔。 柳賀一直清楚自己的妻子很好看,來京這幾年,楊堯替他cao持家里、陪伴紀娘子、照顧妙妙,花在自己身上的心思反而少了。 楊堯聽到柳賀的腳步聲,喊了一聲“相公”,柳賀伸手抱住她的腰,在妻子耳邊說了好一會甜言蜜語。 他本以為自己不會說甜言蜜語,但成家之后,他發現有些事是無師自通的,只要他心上記掛著某人就可以。 當然,柳賀依然算不上什么風流才子,就是在翰院中,柳賀也屬于那種對待學問嚴肅謹慎的類型,旁人找他吃飯可以,別的娛樂活動他參與一向不多。 夫妻兩人靜靜說了會話,楊堯是很有主見的人,柳賀朝堂上的事她了解雖然不多,但柳賀有煩惱和她傾訴的話,她總能細細給柳賀分析一二。 在自家娘子面前,柳賀就可以抱怨:“若是你和娘一道陪我就好了。” “那我便和娘一道去,反正揚州也不遠,我家有幾個親戚就住在揚州。” 柳賀搖了搖頭:“治河日期不定,地點也不定,你們在揚州哪里都不熟悉,我也不常去揚州,何必再讓你們勞累?” 但畢竟習慣了和母親、娘子一同生活,柳賀還是很眷戀家的溫暖的。 …… 柳賀和自家娘子才說了會話,就聽 門外一片嘈雜聲,他出了后院,管家來報:“老爺,知府大人到了!” “陳知府?他來做什么?”柳賀體己話還沒說夠,突然被打斷,他不由看陳知府有些不爽。 “說是上門宣旨,兩位同知、府通判、丹徒縣令等人也一同到了。” “我去看看。” 雖遭陳知府冷待,柳賀卻并未將這人放在心上,沒辦法,他們翰林官別的見識不多,四品以上的官員倒是想看多少看多少,尤其在誥敕房輪值的時日,柳賀幾乎沒和四品以下官員打過交道。 一日翰林,終身翰林,柳賀如今雖不在翰林院混了,但在官場上的見識還是足夠他靜靜裝個逼的。 “見過府臺。” “澤遠客氣了,我年長一些,澤遠稱我為兄便可。”陳知府這時哪敢受柳賀的禮,柳賀開門時,他甚至上前一步去迎,面上笑意吟吟的,仿佛前幾日冷落了柳賀的并不是他一般。 喬同知和周同知都是一臉“……”的表情。 陳知府來柳府前還在罵柳賀,怪他有天子特賜飛魚服還不告知,但他眼下卻親熱得仿佛柳賀是他的親生兄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