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舉青云路 第83節
到了學堂,他展開來一看,是從《論語·述而》中摘取的一句“詩書執禮,皆雅言也。”,題目將上半句中的“詩書”截去,僅留兩個字“執禮”,而后與下半句合在一處,即為“執禮皆雅言也”,以此作為題目讓他寫八股文。 衛景平反應了下,才回想起來這是八股文小題里的題目種類之一,叫做上偏下全題。 嗯,古人的科舉就這么會玩,服不服氣。 衛景平心中理清楚了脈絡,將題目壓在書桌的鎮尺之下,找方不語吃晚飯去,說是晚飯,這會兒大概下午的三四點鐘,是這天的第二頓飯,但是據說南院的伙食比北院要好,說是咸州府每年多撥上百兩銀子,專門用以給南院的生員們改善伙食。 衛景平憧憬好久了。 “南院飯堂的文昌雞很有名氣,”方不語和他一樣,早打聽清楚了這里有什么好吃的:“對了這個季節該吃蟹了吧?也不知道有沒有菊花酒。” 衛景平:“……” 您老人家比我想的還好呢,他只要求米飯煮軟和點,饅頭蒸得有嚼勁一點兒就滿足了。 到了飯堂,才發現,嗯?南院的飯堂只有一丟丟大,打飯的窗口只有兩個,一個菜,一個給主食,今天的菜只有一葷一素,一個烤鴨,一個涼拌青菜。 說好的文昌雞呢? 方不語看了半天,汗道:“文昌雞是雞,雞和鴨長的也差不多,嘗嘗看?” 不吃這里還能出去吃嗎?除了這兒反正他是找不到免費的下午餐了,加上看著那烤鴨片的不錯,聞著也香,他就頭一個遞過去食盒打了飯。 “這鴨rou好,可能用的是本地的土鴨子,脯大、皮薄、骨軟、rou嫩、脂肪少,食之肥而不膩,”方不語在北院生活了十多年,頭一次進南院,什么都新鮮,端著飯坐下就嘗了一口,完全忘了“食不言寢不語”的教條,跟衛景平評論道。 “這道烤鴨確實是燒得好吃,”上輩子他不知道吃過多少次烤鴨,大概是后世的鴨子生長環境不行,吃了那么多回也沒有今天這一口來得印象這么深刻,rou質肥而不膩,外酥里嫩咬一口齒間溢滿了香氣,反復□□味蕾,及至有種興奮的、飄然欲仙的一瞬間的錯覺,他都懷疑他魔幻了。 再一看,方不語也吃的這副模樣…… 果然,好的菜品不限于什么花里胡哨的樣數,只要有個好廚子,最簡單的食材也能烹飪出人間至味。 四人圍著桌子對菜品贊不絕口,為此,從來不怎么吃主食的徐泓還特地二次去添了一個饅頭。 “北院的米飯和饅頭真把我給吃傷了,”徐泓捂著胃道:“想起來這里還疼呢。” 衛景平給了他一個“我贊同”的表情,再看方不語,手里用筷子戳著饅頭,掰了許久才送到嘴里:“我怎么覺得這饅頭有點硬?” 其余兩人:“……” 得,把老人家牙口不好的事情給忘記了。 “吃些米飯吧。”衛景平善意地道:“這兒的米飯蒸得軟和。” 其實他們這一天的安排遠比上輩子一節課接著一節課的上要少的多,尤其是進了南院之后,兩位夫子不會再講授經了,也不會抽背,只有每隔七天抽一次八股文,或許給改文? 衛景平十分迷茫。 所以吃了飯,差不多也該放松一下,三個人就盤算著,到街上去逛一逛找點樂子。方不語來得久了,對于當地好吃好玩的沒什么新鮮感,他們兩個來的時間雖短,該逛的也都逛完了,一時想不出新鮮的玩法,徐泓提議道:“聽說咸州城里有個廟會,賣書的特別多,去逛逛?” 作者有話說: 平哥兒:我不理解,顧夫子濃眉大眼的一個怎么口味就是這么重呢。 第93章 當差 ◎“大人,衛兄弟年歲雖小,但人極是伶俐,有他在,便不缺小的一個了。”◎ 上回在上林縣吹了大話, 說要給顧世安弄兩本離奇曲折的話本子,結果回到甘州之后踅摸了一圈, 也沒看見哪兒有故事新穎點兒的話本子, 畢竟這會兒落第士子的心都被時間撫平了,一個個都重振旗鼓準備下一場應試呢,誰有心思去寫這個。 “賣話本的多嗎?”衛景平問道:“多的話我去尋兩本好看的瞧瞧。” 好看的。 方不語一咂摸,想歪了, 立馬拉著他道:“平哥兒咱還是不去那地方了吧。” 廟會上賣的那個書啊, 多少都帶點兒春, 容易教壞小孩子的。 衛景平一看他緊張成這樣, 立刻明白廟會上賣的是什么書了, 沒錯了,那邊肯定有他要找的話本子:“方老友, 徐兄咱們快走吧。” 冬日天短,一會兒天就黑了。 到時候人家收了攤子, 就沒處尋話本子了。 方不語痛心疾首地看了徐泓一眼:“……” 這小子定然不是個好的。 衛景平與徐泓心照不宣地對視了一眼, 笑嘻嘻地一邊一個架著方不語去了廟會。 …… 京城。 過了冬至日, 日晷漸長。 大徽朝廷有在冬至歲節行恭謝禮的習俗, 這一日在早朝上皇帝賜大臣簪花,宰相等人簪8朵, 大學士等人簪6朵,依官序賜花簪戴,唯獨皇帝一人不簪花,而后率百官出宮,到天壇去祭祀祈降瑞雪。 這天京城人為了瞻望今上容顏, 一早便要起來去皇宮前的大街上排隊蹲守, 在清平盛世的瑞光中, 渺祝皇帝萬壽,遙盼邊關無戰事,戍邊的兒郎能早日平安歸家來。 行恭謝禮的頭一天晚上,新上任的京兆尹曾文將京兆府的功曹、司曹、差役等人召集到一處,說道:“明日圣上與百官出行,萬萬不可出岔子。” 這陣子他親自向今上討人,除了左馮翊、右扶風兩輔的職位外,京兆府空出來的缺幾乎被他填滿了。 如今是烏泱泱一京兆府的人頭。 功曹參軍趙明雙眉凝成川字紋:“曾大人,咱們京兆府和裴家結了仇,您說這回裴家不會趁機搗亂叫咱們京兆府領罪吧?” 曾文曾大人啊,可真是個大猛人。 前不久,他從江西調任京兆尹,到任的第一天進宮面圣,就在早朝上參了北衙六軍的頭子揚武將軍裴駿一本。當是時,曾文站在勤政店的臺階上,一昂首一摔袖子,開啟了控訴裴駿有罪的腔調:“……其一裴將軍身為北衙六軍的將軍,卻暗地里攪合京兆府奉命勘察的案子,若非本官一進京就赴案發地,竟不知北衙六軍這跟攪屎棍還杵在里頭呢……其二裴將軍先前尚遼東郡主,身受皇恩浩蕩,背地里與其表妹陳氏有染,致使郡主抑郁而終,郡主死后,裴家為掩蓋丑行,以大辦喪事來邀功……其三……” 眾臣嘩然。 今上睿元帝秦韜輕咳一聲,喝了口茶潤潤嗓子,示意曾文接著往下說。 “還有……”曾文越發激揚文字,咣咣咣,幾乎不帶停頓地一個人說了大半個時辰:“陛下,此等惡人,您還要留著他嗎?” 睿元帝:“……” 裴家啊。 那個四世三公的裴家啊。 他掃了一眼階下手執玉笏直挺挺站著,面上隱隱帶著一絲冷笑的裴暉,這人是裴駿的親叔父,如今任兵部侍郎,藹聲道:“裴愛卿,曾大人說的裴將軍,是朕認識的駿兒嗎?” 裴駿這孩子,也算是他看著長大的,如今聽曾文所說,怎么覺得有點對不上號呢。 裴暉若有深意地看了曾文一眼:哦,曾文啊,這是個靠彈劾臣僚沽名釣譽的老胚子。 當年曾文在御史臺任職時,站在這兒的老狐貍們誰沒被他咬過,習慣了就好。 “陛下,”他立刻長跪不起:“是臣疏于管教駿兒,等下了朝細細審問他之后臣帶著他進宮領罪。” 睿元帝最厭人狡辯,因此裴暉趕緊先領了個“疏于管教”的罪責。 “曾愛卿啊,”睿元帝十分滿意裴暉的態度,他敷衍了曾文兩句,就命退朝了。 這不,曾文上來一通猛咬,把裴家得罪了個干凈。 眾臣心中想的那個一致啊:曾文蹦跶不了多久了,等著瞧好吧。不過也有那么一兩個城府尤為深沉的老狐貍想著:這曾文先在御史臺任職10年,后又赴任江西知府,僅僅是5年的功夫又坐上了京兆尹的位子,這要不是陛下看重,能升遷得這么快? 裴駿和曾文誰要倒大霉還不好說吧。 …… 京城京畿小到打架斗毆、偷竊搶劫,大到治安、流民,全是由京兆府的差役負責的,明日睿元帝率百官去天壇行恭謝禮,要是遇上有人搗亂,京兆府上下不得全領個殺頭的罪責啊。 “裴家不敢。”曾文冷哼道:“你多慮了。” 趙明碰了個釘子,當晚就出去“擒拿”的兩個地痞小混混,還光榮地受了傷,便以休養為由告假回家,避開了次日的行恭謝禮。 他心道:這姓曾的蹦跶不了多久,我何必跟著他倒霉。 告假時,他把衛景英推給曾文:“大人,衛兄弟年歲雖小,但人極是伶俐,有他在,便不缺小的一個了。” 曾文在心中罵了句“滑頭”,沒好聲氣地對衛景英說道:“你跟我來。” 有學趙明的,陸續撂挑子幾個官差之后,曾文從京兆府里點出200多名大小差役,他鋪開京城的地圖說道:“京兆府所轄戶口數為二十萬四千六百七十戶,七十二萬人口,明日陛下與百官所經過之路2644米,所在坊大約有900戶人家……” 京城仿唐制,分為78坊市,而在城內的有29坊。按照舊年的慣例,睿元帝明日所過之處2644米恰好是沿著十里禁街的11坊,這些地方往往會由左右羽林衛看著,他們京兆府不用cao心,需要盯著的就是這11坊外圈的18坊之中進行活動的人群了。 一坊按照80來戶人家算,共有1400戶左右的人家。 他們京兆府要盯著的,就是這18坊的1400戶人家,以及一些寄居在客棧的、流落在街頭的少部分人等。 經過斟酌分配之后,衛景英和另外兩名差役分到了偏遠的永安坊內的15戶人家。 曾文最后吩咐道:“明日,只要保證你們手上分到的這些人家安分即可。” 眾差役們拱手說“是”。 翌日清晨,御輦出宮,群臣簪花隨其后。 有文人作詩形容行恭謝禮時的京城盛景:繡衣花帽挨排砌,十里禁街滿錦仗。反正這會兒只要上街一瞧,滿眼看到的都是人,聽到的都是歡呼聲。 永安坊內。 衛景英蓬頭垢面地窩在墻角,一副衣不蔽體,潦倒街頭的小可憐相,有人扔了個銅板給他:“喂我說小花子呀,你怎么不去擠一擠瞧一瞧圣上的龍顏呢,望一眼能讓你就地翻身,明個兒就討到半兩碎銀子呢。” “謝了。”衛景英收了施舍,拎著討飯碗流竄到別處去了。 日頭爬上三竿時,有個小花子跑過來對他擠眉弄眼:“大燦哥,東頭那戶人家竄出個賊眉鼠眼的男人,褲*腰里藏著玩意兒奔天壇那頭去了。” …… 衛景平過著極自律、極枯燥的鄉試前的沖刺。每日卯時起,他先用冷水敷了面,之后穿著夾衣在府學里跑上小半個時辰的步,而后溫習一通在家中時衛長海教他的長拳,為的是強健體格。 不過沒有什么功夫是白費的,日復一日堅持下來,衛景平明顯地感覺到自己身形挺拔,一日脫了上衣照鏡子,還隱隱有了腹肌的影子,完全褪去了書生身上那種明顯的文弱,臉面雖然沒兒時那么白皙了,但氣色好,整個人精神奕奕,非常的有朝氣。 府學放寒假時,晏升那邊來了好消息,說他在外地做官的伯父伸了冤,保住了官職,晏家大宴賓客,邀請他和徐泓去上溪縣晏家做客。 衛景平跟著二人去了上溪縣,一路賞雪看松,視力得到了極好的修補,連從未奢望過的詩性都大發起來,走到晏家時,竟也能隨口吟上兩句景物了。 可能被晏升和徐泓他們同化了吧。 晏氏是大家族,在當地七大姑八大姨的有百來口人,他們一去,晏家就隆重地擺了宴席,吃席面的時候,好家伙,五進院子里烏泱泱的全是人口,就這,說是還有一些遠房親戚沒到呢。 只能說晏家老爺多子多孫多福壽! 說來慚愧,除了上輩子參加婚宴和同學同事聚餐,衛景平還沒見過這么大的場面,一下子被鎮住了,連連跟晏升說道:“不要跟你家老爺子介紹我們,我們找個角落坐著就行了。” 晏升吃驚:“衛四,就在咱們回來之前,我就寫信告訴我爹說這次院試的案首要來了,他準備了好多學問要和你切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