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舉青云路 第4節
就這么一丟丟,讓他覺得不能那么隨緣等待白鷺書院的顧世安院長來召喚他了。 他得主動去召喚讀書的機會啊。 他想著衛景明他們,衛景平心一動:要是能先說服衛長海和孟氏,讓他們四個一塊兒去讀書就好了。 至于讀了書,以后做什么,或考科舉,或者別的什么,就容易多了。 他聽說,在上林縣,讀書人連說親找媳婦兒都格外容易呢。 想到這兒,衛景平啞然失笑,讀書在古代本來出人頭地最佳的捷徑,要不古人怎么會連番上演囊螢映雪、鑿壁偷光都要讀書的勵志故事呢。 衛景平豁然扼腕:等什么白鷺書院,這大好的時光,不念書求知,耽擱掉就太可惜了。 至于錢嘛,他他……來想想辦法好了。未必要花大價錢進白鷺書院念書,要是能找個啟蒙的私塾,或者請一位西席來家里教書,只要收費夠便宜,能夠教他們讀書認字就好了。 可是怎么請先生,去哪兒請,請誰,成了很大的問題,他全然沒有頭緒。 這么一琢磨,衛景平浮躁的心氣下去,又急不起來了,還是得一步一步徐徐圖之啊。 熄燈睡覺前,他問衛景明:“大哥,你想念書認字嗎?” 要是擱以前,衛景平這么問,衛景明定然會吃驚地搖搖頭,說一句“不想。”,讀書有什么用,不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嗎。 他有武藝傍身,將來自然是要考武舉當大將軍的。 可現在,他愁腸百結地撓了撓頭,說道:“老四,我……” 他想,念書。 說完,他也盤算上了。和衛景平想的差不多,他也算著要是他們四個一起去白鷺書院念書,一個月光學費就得花出去4兩銀,他爹那點俸祿銀子是無論如何都供應不起的。 比白鷺書院收費低的,上林縣還有鄭秀才和祝秀才開的私塾,每年才收4兩的學費,兩家一共收了十多個學生,但據說不是交學費就那么容易進去的,一來祖上要是讀書出身,二來要看是否和先生投緣,否則,不管多少錢都會被拒之門外的。 像他們哥兒四個,他都十五歲了,開蒙太晚,老二是衛景英則是上林縣出了名的刺頭,沒人敢惹,老三衛景川憨憨傻傻的,一看就不是拿筆桿子的手,學起東西來還不得抓耳撓腮的,想要讓秀才看上他們,恐怕很難。 算完帳,衛景明搖頭嘆了口氣:“不想,咱們家祖上又沒有讀書人,都是靠武藝掙軍功吃飯的。” 衛景平覺得他大哥的神色有些異常,聯想起那日他嬸子蘇氏說的“嫌王家大姑娘不識字”“明個兒還想娶個秀才家閨女”之類的話,猜他這是有喜歡的姑娘了,而衛景明喜歡的姑娘,八成是個認字的。 那姑娘家里頭,鬧不好是個讀書的。 衛景明才因此不同意同不認字的王大姑娘的婚事。 是以衛景明才會在被他提問時下意識地說想讀書,可能是心念一轉,想著家里的情況,只能面對現實,違心地說他不想念書了。 好家伙,這么繞來繞去地繞了一圈,衛景平險些把自己給繞暈了。 得知了衛景明的心思,衛景平忽然心血來潮:找什么老師西席啊,不就認個字嗎?自學,帶著仨哥哥自學吧。 “哥,我認得一些字。”想了想,衛景平突然大放厥詞。 經常和孟氏上街的時候路過小書攤,滿眼的繁體字看著很暈,乍看一個都不認識,但多看兩遍,多琢磨琢磨,漸漸的就和后世的簡體字一一對上了,他這大半年已經認出三十多個繁體字了呢。 得益于上輩子學生時代的語文教育重視古文,衛景平淺淺地記住的一些經典句子,比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月之恒,如日之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等等,他幾乎沒費什么功夫,就把一些繁體字,從《詩經》上比照著后世的簡體字認了下來。 倘若上點心,多找幾本書每天琢磨,假以時日,衛景平覺得自己不用進私塾也能自學到認字的地步。 “老四,”衛景明趕緊伸出手摸了摸他的額頭,微涼的,沒發燒:“說說,你都認識什么字?” “大哥,我認得字可就多了。”衛景平大言不慚地說道:“要不往后我教哥哥們認字吧?” 他知道自己的路子是個半吊子,可半吊子又怎樣,那也比四個人都目不識丁要強得多。要知道,據說古代的文盲率高達百分之七八十,據他估算,上林縣還要更高些,能識字就超越一大半的人了。 衛景明怔了怔,一下子站起來跑出去:“你等著,我去找本書來。” 不大一會兒,他從衛長海屋里頭找出一本發黃的,幾乎被經年的潮濕浸染得字跡模糊的書籍來,在衛景平眼前晃了晃道:“你認得這是什么書嗎?” 衛景平拿起那書翻開來,他本以為這個朝代的書都是“之乎者也”的拗口的文言文,其實不是,很多本子都是用白話寫成的,比如這……并不算話本,是一個粗糙版本的行軍注意事項。 雖然有的字是他不認識的繁體字,但聯系上下文,他還真能磕磕巴巴地看懂。 他把看到的內容跟衛景明說了:“怎樣,我沒蒙大哥吧,我就是認字。” 衛景明頓時眼含驚喜,搓著手道:“我們四兒竟識字啊……” “我不光會認字,”衛景平決定再讓這個驚喜更上一個臺階:“我還會寫我自己的名字呢。” “你寫一個給我看。”衛景明不相信地看著弟弟。 衛景平折了一截樹枝,在地上寫下一個“衛”的繁體字,“衛”,“景平”兩個字的繁體字和簡體字一樣,他在衛長海那里看到過。 衛景明一看四弟寫字寫的有模有樣的,更驚訝了:“你在哪兒灌了一肚子墨水?” 衛景平自然不能告訴他自己是穿越過來的,高中三年為了拔高語文成績死背了一堆文言文吧,支支吾吾地道:“我在爹那里看過就記住了。” “四弟真是太聰明了。”衛景明再次感嘆道。 有這么聰明的弟弟,難道文曲星投他們老衛家來了。 衛景明頓時覺得臉都大了,丟下衛景平就去找他爹衛長海:“爹,老四認字。” 他想說,老四習武不行,干脆送他去白鷺書院念書吧。 “啥?”衛長海拎著一把刀試了試:”……老四怎么了?” “老四,能認字。”衛景明昂頭說道。 “老四,能認字?”衛長海怔了一下又笑了。 長子沉默寡言,從來不在他面前說一句半句閑話的,衛長海突然覺得,衛景明這么說,是不是今天在較場上聽了提起念書之類的話,起了心思。 衛景明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眼神。 “明哥兒,”衛長海嘆了口氣道:“咱們家祖墳上沒那根蒿子桿,讀書,讀書那是要去考秀才考舉人才能出頭的。” 要是有錢,他比誰都想送兒子們去念書。衛長海何嘗不知道,兒子們哪怕將來考武舉、參軍,肚子里有墨水,也比旁人容易撈到更高的軍功、官階,可問題是,他拿不出送兒子們去念書的錢。 卸甲歸田時朝廷劃分給他的田地,前年賣了60兩銀子,還有這些年摳搜出來的積蓄,減去老四生病花的銀子,算來算去的,也還是60來兩,全拿出去,也不夠送四個兒子進私塾念幾年書的。 何況,這錢他和孟氏本想著留給大兒子衛景明娶親的,左右算著都不夠寬裕,要是再送他們進私塾念書,只怕更沒有人愿意嫁進來當長嫂了。 衛景明聽了他爹的話,知道說不動衛長海,便打消了念頭,默默地從堂屋退了出去。 旋即,他心中又有了一個主意。 “老四,明日,你能跟哥哥出去一趟嗎?”折回來,衛景明又問衛景平。 “大哥,”衛景平迷惑地望著他:“去哪兒?” 總不能像衛景英一樣,還帶他進山去掏狼崽兒吧。 作者有話說: 平哥兒得意:繁體字也就四分之一門外語吧,我也就半吊子水平。 科舉:小子,你想多了,有虐哭你的時候。 第6章 鄉飲 ◎“明天縣太爺在孔廟請秀才公們吃飯,舉辦鄉飲。”◎ “孔廟。”衛景明道。 孔廟。 “去……去孔廟做什么?”衛景平疑惑地問。 “明天縣太爺在孔廟請秀才公們吃飯,舉辦鄉飲。”衛景明言簡意賅地道。 鄉飲。 這不是衛景平第一次聽到“鄉飲”這件事,只是沒有看見過,彼時他還不清楚,“鄉飲”是和科舉直接掛鉤的一件事,就是說,在大徽朝,每逢科舉大考選才之年,考生在通過院試以后和去省城鄉試以前,地方官有義務請他們吃一頓飯,這頓飯叫作“鄉飲”。科舉每三年舉行一次,所以地方官至少要每三年舉行一次鄉飲。 大徽朝的科舉程序大抵是這樣的,讀了書,頭一次下場是參加在縣城,由縣太爺主持的縣試,通過之后再打通關就是去府城參加府州官主持的府試,要是運氣不錯又晉級了,就能去省城參加省學政主持的院試,考過之后,榜上有名的,就是生員,民間俗稱的秀才了。 在上林縣這種地方,秀才是有一定的地位的,比如說每個月都能從官府領到2兩銀子,見了縣太爺等地方官不用跪拜,不用服朝廷的徭役等等,總之,好處很多。 等考中了秀才,能去府學或者省城的貢院念書,三年之后取得下一場科考資格的,可以在省城參加由朝廷派大員主持的鄉試,這次要是考中了,就不得了了,那以后就是舉人的身份了,遇上朝廷擇優,是有官兒做的,即便不做官,也是一縣的名流,見到縣太爺不僅不用行大禮,還有座位能坐。 就連經濟上都有保證了,每個月能從地方財政領紋銀2兩,米兩斗,舉人養活自己是綽綽有余的。 鄉試之后,加上去京城參加的會試、殿試,一共六次考試,這還是在每次都榜上有名的情況下,否則,光院試一場就考一輩子幾十次的也大有人在。 衛景明說明天在孔廟舉辦的,正是上林縣每三年一次的為讀書人舉辦的鄉飲,碰巧讓他趕上了。 “縣太爺請秀才公們吃飯……咱們去了看著他們吃飯嗎?”衛景平還是不解。 “不,不是,”衛景明漲紅了臉說道:“我想給你請個老師,教你認字。” 有個人,或許可以不收學費給他四弟衛景平當老師。 “……”輪到衛景平一頭霧水了。 他揣摩著:他大哥衛景明先是聽孟氏說非要娶個識字的媳婦兒,又上趕著要送他念書,這是受了什么刺激吧。 不過,若不是身臨其境,衛景平難以想象,官宦之家的長子,十五歲的少年竟然是個不識幾個大字的睜眼瞎,可見在大徽朝,享受教育是一件多么稀缺的東西。 正想些有的沒的,就聽衛景明說道:“縣南頭韓秀才家欠了我個人情。” 上林縣南頭四十來歲的韓端,是從外地遷居過來的落第的老秀才,長的一副斯文模樣,手不能提,肩不能抗,據說祖上曾在外省做過大官的,他一連數年在科舉中考不中舉人郁郁不得志,就攜全家來到這里隱居避世,他來的那一年,見這里的人都習農桑,讀書一脈,竟無人理會,痛心疾首之下,開辦了縣里的第一家私塾,這家私塾,就是現在上林縣大名鼎鼎的白鷺書院的前身,私塾開辦起來后一直沒有招收到學生,直到后來另一名落地秀才顧世安來了之后,常在縣衙里走動,和歷任縣太爺都搭上了交情,這才一年年興辦起來,有了如今的規模。 六年前的臘月,大冬天的,天寒地凍,韓端喝醉了酒,躺在路上嘴里說著胡話,把新到任的喬裝去逛青樓的縣太爺武念恩給沖撞了,那天要不是衛景明恰好經過那里,在縣衙的官差們認出人之前背著他一溜煙跑沒影兒了,他哪里還能在上林縣混得下去,早被縣太爺砸過來的小鞋子給攆走了。 韓端醒來后對衛景明是千恩萬謝,這人情就這么欠下來了。 他跟妻子陳氏養了一兒一女,兒子韓素清今年開春考過了縣試,正摩拳擦掌準備明年的府試呢,女兒韓素衣和衛景明一般大,十四五歲,據說已經有人上門給說親了。 “韓秀才欠了大哥的人情?”衛景平好奇地道,忽然福至心靈,他問:“大哥的意思是讓他教我認字抵了這個人情嗎?” 自從他生出念書這個念頭之后,已經想了兩條路了,第一打的是白鷺書院資質上等學生免學費的路子,想來想去連顧世安還沒見著一面呢;第二,他打算自己看書帶哥哥們先脫離文盲階段,這不還沒開動呢,衛景明給他找了第三條路讓韓端教他念書。 衛景明點點頭,卻不愿意詳說他和韓端韓秀才的事:“我也說不好他同不同意,這樣,明天鄉飲散場的時候我帶你去找他,行不行的總要試一試才知道。” 這件事他想過了,直接帶著衛景平登門去請韓端教他四弟念書,好像太突兀了,跟挾恩圖報的一樣,要是在外頭碰見了,寒暄起來順帶提一嘴,似乎看起來比較體面。 彼此也好有個回轉的余地。 衛景平沉思片刻:“好。” “早點睡吧。”衛景明松了口氣:“我去和咱爹說一聲。” 說完,把衛景平提起來摁到床上,起身出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