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節
下一次再能看到它,又會是什么時候呢? 當日文會,楚凌絕自曝的直接,走的痛快,這段時日民間的議論幾乎炸了鍋似的。 “那楚世子是真的瘋了還是怎得?好端端的說那樣的話!” “臨安侯府不是說了,他們世子那天酒喝得多了,神志不清了。” “嘖,那你也信?當時我就說,這等有益我大盛讀書人之事可不是那些冷心冷肺的勛貴子弟可以想出來的。” “嗐,甭管誰想的,咱們有的用不久行了?” “吃水不忘挖井人,那標點符號不知讓多少只能憑借先生粗陋指點的學子獲益,這等大功績之人,豈能默默無聞?” 隨著百姓對于這件事的討論越發激烈,連朝中大臣也不由好奇起了這想出標點符號之人究竟是誰。 尤其是左都御史應青山,他生于微末,太知道自己當初所受到的苦楚了。 在未曾進入東辰書院之前,他曾經為了一句話的句讀,走了幾十里路去請教一位據說每日會公開講學的先生。 句讀不明,無以通其意! 倘若這標點符號在大盛舉國通用,寒門學子不知要少吃多少苦。 這標點符號帶來的好處也遠非如此,應青山曾經將其各種符號的作用一一看過,其精妙之處簡直讓他都不由拍案叫絕。 在沒有看到那標點符號之時,他從未想過只是句讀都可以用那么多的符號來劃分。 可偏偏……其又是那么的恰如其分,貼切的仿佛這些符號本應該存在! 渾然天成,不外如是。 這樣的好物,若是能尋到它的發明者,會不會還有更多的驚喜? 這日大朝,馮卓一如既往的高聲唱到: “有本啟奏,無事退朝——” 朝臣先是一陣沉默,隨后應青山站了出來,拱手道: “啟奏圣上,近日民間有關標點符號一事風波不斷,臣以為這標點符號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乃是造福后人之大事。 但此事因臨安候世子之故,其發明者模糊難辨,實屬不該,為天下讀書人之心,臣懇請圣上查清發明者,供吾等受益之人敬仰供奉!” 應青山輕易不奏,若有奏,便是大事。 成帝聽了這話,卻不由好奇道: “何為標點符號?” 成帝這些日子不但要出銀子還要cao心,又因為皇莊貪墨之故,他變得十分警醒,這便請張煜秘密教導出了一批可用之人,這才能讓成帝暫且安枕。 應青山隨后從袖中取出了一本冊子,雙手呈上: “臣已經將其整理成冊,還請圣上過目。” 成帝微微頷首,馮卓將標點符號冊子接過,并呈給成帝一閱。 若只是單純的標點符號,只怕成帝也得看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幸而應青山每一個符號都有舉例,等成帝仔細看完后,也不由發出一聲喟嘆: “從古至今,凡讀書者必先學句讀,可句讀之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古有始皇帝統一文字,度量衡,若我大盛能一統句讀,也當是名垂青史! 應愛卿此言有理,能有這等妙思之人,合該得到朝廷的嘉獎和天下讀書人的景仰!” 成帝這話一出,群臣也沒有在這個時候找不痛快的,都齊齊一禮,山呼: “圣上圣明!” 左右臨安候府鬧出那么一個笑話,這會兒這標點符號的發明者那就是個燙手的山芋,輕易無人敢冒領。 否則若是被人發現,只怕要被人戳著脊梁骨罵遍祖宗十八代! 現在,也就只有其真正的發明者可以來領受這份榮譽了。 這種過手連油水都沾不上的事兒,朝臣們并不樂意搭理。 但成帝卻覺得這事兒十分重要,所以特意派給了自己的心腹,刑獄司主司林寒肅去查。 林寒肅動作很快,沒過三日,直接便領著人入宮了。 于是,就有了接下來徐瑾瑜和成帝在御書房大眼瞪小眼的一幕。 成帝盯著徐瑾瑜看了許久,這才慢吞吞道: “徐瑾瑜啊徐瑾瑜,你還有多少驚喜是朕不知道的?標點符號竟也是你想出來的? 再者,這標點符號乃是一項無比偉大的發明,你倒是藏著掖著的。” 徐瑾瑜卻搖了搖頭: “雖然是經學生之口傳揚,可其真正的發明者卻不是學生,而是學生……夢中之景的創造者。 此乃旁人智慧結晶,學生如何膽敢隨意領受,倘若沒有此番事宜,學生倒希望世人只需受用這標點符號之益,在心中默默感念其真正的發明人也就夠了。” 徐瑾瑜這話一出,成帝卻不由眼神復雜起來。 到底還是個孩子,才能說出這等不摻雜一絲私欲的話。 不過,就算是孩子,那也是自己早就盯好的菜地里的菜,哪有人把好處往出推的? “徐瑾瑜,你的心思朕明白,但若是沒有你,標點符號永遠也只不過是夢中之景。 你雖未發明它,可你將它帶到了我大盛,我大盛讀書人受益于它,也該感謝你! 馮卓,擬旨:徐氏瑾瑜,傳揚標點符號于我大盛,乃利國利民之壯舉,今朕特賜其——” “徐瑾瑜,你想要現在入朝嗎?” 成帝勾了勾唇,看著徐瑾瑜,這個孩子過五關斬六將,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六元及第的狀元之才。 那他能耐得住這短暫的寂寞嗎? 徐瑾瑜聽了成帝的話,斟酌片刻,遂不好意思道: “學生,還是想要考一考。” 這科舉入仕、蔭補入仕、特招入仕等等為官方式之中,徐瑾瑜最中意的還是前者。 他本可以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踏上屬于自己的青云路,為何要貪圖一時之便? 成帝聞言也不由一笑: “朕就知道,那日朕觀你對家人頗為看重,隱約聽聞你家中皆為女眷,那朕便提前敕封你祖母和母親為六品安人、七品孺人。 而你徐瑾瑜,你這么聰明,定然知道此番臨安候府折騰這么一出張冠李戴為了什么。 宣撫使之職朕已經給了鎮國公家的小子,但他年少,心思不及你細密,朕便特封你為欽命大臣,可與鎮國公世子同理撫慰事宜!” 成帝此言一出,徐瑾瑜愣了一下,隨后拱手稱是。 雖然只是一個沒品沒級的欽命大臣,可圣上又說了最后一句話,其意思不言而喻。 足見,圣上之心。 第133章 成帝御旨一下, 滿朝嘩然,誰能想到這標點符號的提出者竟然只是一個少年郎。 是的,提出者。 徐瑾瑜從未想將前人功績加注于自己之身, 他從始至終都堅定的表示標點符號的發明者應該是夢中之人。 成帝無奈,只得將其以標點符號提出者的名義加以賞賜。 但即使如此,滿朝文武也在這一刻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可思議。 這等足以名留青史之功,那少年竟也不肯擔實,他究竟是自信還是自負? 應青山在人群中聽說了此事,一時沉默,半晌才緩聲道: “后生可畏, 所謂長江后浪推前浪, 大盛能有如此少年郎, 興起有望!” 而在應青山身側, 束手而立的楊掌院這會兒也頗為復雜道: “是啊……” 他與徐瑾瑜定下三年之約,本以為他若是木秀于林, 若被摧之, 自己也可以庇護一二,可人家小小年紀便已是多少人一輩子也未可達到的境地啊! 朝中大臣驚詫有之, 捻酸有之, 可最終也只能嘆一句年少有為。 畢竟, 那少年郎人家可不只有那標點符號點子聲望,聽說他還是本次鄉試的解元。 且其還編了一本什么學子中流傳甚廣的五三,倘若將其名字說出去, 京中的讀書人怕是五個里頭有三個都知道! 是以, 就算是有人酸, 那都酸不過來,只能感嘆圣上竟然將撫慰邊疆的重任都能交給那少年郎, 還給了他和鎮國公世子同等的權利,只怕心里早就已經看重極了他。 而遠在京郊的小石村可是熱鬧的不得了,眼看著臨近徐老爺子的忌日,徐老婆子和徐母帶著姐妹倆提前便回到了小石村,準備徐老爺子的祭奠。 說起來,當初徐老爺子走的時候,家里正是窮困之時,只隨隨便便一幅薄棺下葬,之后徐家也一直不景氣,倒是沒有給老爺子好好祭奠一番。 去歲,徐瑾瑜雖中了小三元,可也不過是個秀才,并未如何大肆慶賀。 可今年就大不相同,舉人老爺那可是都可以隨時被朝廷提前請入朝中,入朝為官的! 最最重要的是,徐家大郎那可是解元! 還是京城的解元! 徐家人可不要好好的祭奠徐老爺子,告訴他老人家家里這么大的喜事兒? “志平家的,我就估摸著你們這些日子要回來……呦,大郎沒回來? 前不久我上墳的時候,看到志平墳上的草都老高,花了一上午給拔干凈了,還給志平修了修墳,改明個你們去瞧瞧!” 族長頗為熱情的歡迎著徐家人的回來,要知道,別看這段日子徐家人沒有在村子里,可也因為大郎的名頭受益匪淺呢。 人家一聽是出解元那個村兒的,有時候一毛半厘的零頭都直接不要了。 最重要的是,之前在官府交稅的時候,官差待他們小石村人的態度那都不是一個樣! 總而言之,村子里出了一個解元,大家都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