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我的外甥是雍正 第338節
親耳聽他老人家這么說,胤禛那提到嗓子眼的心才終于緩緩放回原處:還好還好,這真是皇阿瑪送給自己的生辰賀禮,而不是又一次考驗又一個坑。 但是…… 雍親王無奈地笑:“天無二日,國無二主。龍袍這等至高無上之物,豈是兒子區區一個親王可以沾染的?皇阿瑪這個厚愛,兒子委實招架不住,更不敢輕易配合呀!” “好一個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康熙微笑頷首:“早在法富爾申比他們大敗李氏,凱旋歸來的時候,朕其實就已經開始準備了。只是皇帝龍袍工藝繁復,制作起來殊為困難。竟是忙到九月底,才終于完工……” 解釋完其中原委之后,康熙長長一嘆:“早在五十七年,朕犯了風疾幾乎不治的時候就已經,著人傳旨讓你登基。只是你這孩子孝順,幾次三番拒絕。趕著朝廷對李氏用兵,這時候皇權更迭可能會影響前線戰事,朕便也沒有堅持。” “如今戰事已熄,天下承平,這個事兒自然也要重新提起來。趕著今天這吉日,不如……” 康熙這話還沒說完,胤禛就噗通一聲跪了。 含著眼淚說自己如今只想好生侍奉皇阿瑪,爭取康熙七十年、八十年。絕不可能在此之時,自己登基做什么皇帝。 態度堅決到連康熙都服了,只好退一步說話。 讓他穿上這龍袍,父子兩個一道坐著龍輦往太和殿。 胤禛還要說于禮不合,康熙卻只道:“孝順孝順,重點在順。朕特意吩咐能工巧匠辛苦半年多,才終于見著成品。如今巴巴送到你府里,就想看看你穿上之后的效果。這點小心愿,你當兒子的都不肯滿足嗎?” 生讓胤禛無話可說,只能乖巧配合。 于是,已經云集在太和殿的諸皇子親王貝勒、宮妃、公主、文武大臣與三品及三品以上命婦們就瞧見了讓他們震撼不已的一幕。 頒金節宴匆匆出現了一會兒的皇上被雍親王小心翼翼地扶著,一步步往龍椅方向。 父子兩個皆是一身明黃,而且…… 一二三四五,膽大的老莊親王瞇著老眼細數了數,確定自己沒看錯之后悚然一驚:所以,皇上和諸皇子忙忙碌碌許久,直接擺宴太和殿。 除了慶祝雍親王這個散生之外,更主要的是禪位大典么??? 長生天啊! 時間真的能改變人。 想當初太子兩立兩廢,群臣之間暗潮洶涌。都盼著跟自己有姻親或者有利益瓜葛的皇子能脫穎而出,最后榮登大寶。 一次次試探,各種國不可一日無君,儲君之位關系江山穩固、國祚傳承,宜應早立以安民心的說法紛至沓來。 卻都悍然不懼,直接下詔言說死生常理,朕所不諱。唯天下大權,當歸于一統的皇上啊! 居然還就一改秉性,直接行起了禪位之道了? 雖然但是,真的很不康熙。 他都這么震撼,諸王貝勒與文武大臣們自然更加呆若木雞。 眼瞅著雍親王仔細將皇上扶上龍椅,還耐心地幫他整了整袍腳,然后下一息,就被皇上直接扯住了手:“今兒是你生辰,你可是主角,還往哪兒去呢?再者說你這身衣裳,也不好屈居人下啊!” 胤禛:!!! 不知道為什么,有種已經掉進圈套的感覺。 從被自家皇阿瑪商量著,穿上這明黃龍袍的那一瞬間開始。 但沒等他開口說點拒絕之語,就被他家老阿瑪按著坐在了龍椅上:“來來來,今日你我父子同座,好好與你慶生,讓諸臣與你我一道銘記這百載難逢的一刻。” 胤禛小小掙扎了一下,卻被自家皇阿瑪按得更緊。眼看著他喘息聲都變粗了,胤禛還哪里敢再用力? 忙苦笑求饒:“好好好,除了禪位,兒子都聽皇阿瑪的。您可千萬別激動,太醫說了您這身體且得好生靜養呢。” 日常被囑咐太多,康熙早就習慣性左耳出右耳冒了。 只勝利勾唇:“嗯,朕就知道,你是個乖巧孝順的。打從將宴會地點設在太和殿的那天起,朕就已經想好這一幕了。自從康熙五十七年巡幸塞外,朕半途染恙而歸的那一天起,朝中政務悉數托付于你手中。人說康熙盛世,可這海事成法、愈發蒸蒸日上,打李氏再度開疆拓土,實際上都是你的功勞。” “如今這海晏河清有你一半,龍椅自然也有你一半。當然你若同意的話,還可以現在就把禪讓搞起來,朕也試試做太上皇的感覺。” 這可不興亂試啊! 胤禛慌亂擺手,求皇阿瑪莫來玩笑。 而康熙卻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特別鄭重地道:“不開玩笑,朕所說的每一句都發自肺腑。若說以前,朕夙夜焦慮,唯恐托付不效誤了祖宗鴻業,常說唯天下大權當歸于一統。每日里兢兢業業,恨不得事必躬親,敢有絲毫怠慢。可那次病后,瞧見你雖初生疏,卻一日千里般的進步,為父便已經漸漸放心。早想著如老莊親王一般灑脫,將家業盡賦與你,自己過些個悠哉悠哉的日子了。” 被點名的老莊親王博果鐸樂:“皇上若真能撂挑子成功,必然比奴才更加瀟灑肆意。畢竟,就算再怎么莊稼別人的好,孩子自己的乖,奴才也無法昧著良心說自家寶貝金兒子比四阿哥還厲害。” 接下來,自然是滔滔不絕一頓彩虹屁。 從四阿哥胤禛在無逸齋時就成績優異,名列前茅,又至賢至孝開始說起。初入朝堂就立下大功,戶部清欠事不但阻止了戶部的繼續虧空,給許多臣子敲了警鐘。 還直接充實了國庫,給皇上出兵噶爾丹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支持。隨扈出征,從剿噶爾丹。協同推廣土豆,使天下再無饑饉。查鹽政,整治江南官場,設海事衙門,平刑部冤獄…… 足足說了盞茶時候,全方位立體化沒有半分死角地把雍親王夸了個遍。 連幾個小皇孫都沒落下。 眾所周知,婦人生產猶如一腳踩在鬼門關上。娘奔死,兒奔生,兇險萬分。再怎么小心在意的人家,也難免有孩子夭折。可雍親王府前頭六子一女,現在府中又有三名姬妾有妊,竟是零流產、零夭折。又何嘗不是雍親王治家有方,府上妻妾相得呢? 世子頗有乃父之風,辦事認真嚴謹。雖入朝時間短,但所經歷的差事件件圓滿。賢郡王孝名滿天下,連皇上都頗為贊許云云。 言說教一子成才易,子子成才卻難如登天。 這一點上,雍親王就隨了皇上您。 一記龍屁拍爺倆,在場之人無不又怒又服,高高對老莊親王豎起大拇指:還得是他老人家。 只是這么一來,好話都讓他給說盡了,大家伙還能怎么著呢? 唯有是是是,老莊親王說得是。 四阿哥至賢至孝,能力超群,有此賢王,的確是我大清之福、天下之福。 無限贊同之中,康熙滿意而笑:“的確,若不是胤禛三番五次反對,朕早就將皇位禪讓于他了。還是那句話,經過這幾年的實際觀察,朕覺得這大清天下交與雍親王胤禛,才是最正確的選擇。若朕百年之后,他這年號就叫雍正吧。” “以此來激勵與他,也讓他自勉。時時警惕自身,以天下萬民為重,莫辜負了朕此時對他的萬般稱許與無盡期望。希望他年父子泉下相見的時候,我兒可以昂首挺胸地跟朕說一句,皇阿瑪,兒未負您期望。” 胤禛被感動得熱淚盈眶,當即雙膝跪地:“皇阿瑪切莫出此不吉之言,兒子……” 康熙擺手,笑容中無限通透:“生老病死,人生常事,有什么可忌諱的?比起三緘其口,導致群臣云里霧里,日后都懷疑你這繼位的合法性。還不如朕現在就捅了這層窗戶紙,給群臣一個明白。也讓他們能像擁護我一樣,好好擁護你。日后你們君臣同心,將大清帶上一個新臺階。” 那滿眼‘此我之愿,我兒愿意助為父達成么’的期盼眼神,硬讓胤禛那些個拒絕反對之語梗在喉頭,一句也說不出來。 只能重重點頭:“皇阿瑪之命,兒子敢不聽從?唯有盡心竭力,不負您老人家期盼。” “正該如此。” 康熙微笑,親手將眼眶通紅的兒子扶起來,笑了句都多大人了?還動不動就哭鼻子。 胤禛帶著nongnong鼻音回說兒子便七老八十,在您面前也是兒子。做兒子的與老子撒嬌,那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 若蒼天憐憫,就讓兒子八十歲還與兄弟們吵架,求皇阿瑪主持公道。 康熙大樂,只說自己一定努力。 至于其他的,卻得看上天愿不愿意給面子了。才這么一會兒,就有許多疲憊的康熙想著。 父子兩個重又在龍椅上坐定之后,跪了許久的諸王貝勒、宮妃、內外命婦與文武大臣們才得以起身。 鼓樂響,壽宴開。 如同正經的皇帝壽宴一樣,也有群臣獻禮,百官朝賀。 為此次壽宴特別燒制的杯盤碗碟,如皇帝壽宴一般的規格菜品,還有皇上萬壽才可以演奏的宮樂。 除了計劃中的禪位被取消外,其余種種都如皇上壽宴規格。 胤禛百般推辭,一臉誠惶誠恐。 康熙卻只笑,言說這都是他應得的。皇父雖老,卻不糊涂。把所有兒子們的表現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再不會讓任何一個受委屈。 這一波,不止胤禛,所有皇子都微笑行禮,言說能生成皇阿瑪之子,是他們此生之幸。 觥籌交錯之間,好一番父子和睦、君臣同樂的場景。 酒過三巡之間,淑寧一身一等公福晉吉服,親手端著雕龍鳳黃花梨木托盤緩步走來。將其上那碗熱氣騰騰的長壽面放在胤禛面前的桌案上:“祝雍親王生辰歡喜,愿您一口氣吃完這碗面。未來一年順順溜溜,此后福壽綿長,身體安泰。” 胤禛又驚又喜:“前頭間姨母未在大殿之內,我還以為您有什么不適,心里正惦記著,卻不料您……” 淑寧福身一禮:“回雍親王的話,皇上說生辰這天用上一碗至親長輩親手所做的長壽面,過生辰之人一定大吉大利。臣婦雖算不得至親,卻是所有親戚長輩里廚藝最佳的。于是雀屏中選,得了這個巧宗。您且嘗嘗,可還合胃口?” 胤禛還未動筷,就連說了幾個和字。 若非顧著德妃娘娘就在殿內端坐,說多了對自家姨母有害無利。胤禛恨不得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就糾正她,告訴她,在自己心里姨母便是至親。是比生母、養母都更加重要的存在。 真心話不得說,他就用行動來表示自己的歡喜。 執筷穩穩夾住那根又細又長的長壽面頂端,小心翼翼送到口中。不但一口氣兒把那柔韌又有嚼勁兒的面條都吃了,連面湯都喝了個涓滴不剩。 康熙直樂:“看來朕命阿靈阿家的親自辛苦一回,與你做長壽面的決定沒有錯。轉眼經年,阿靈阿家的廚藝還是那么精湛。當年太皇太后、皇太后跟先皇后都對你的手藝念念不忘,頗為嘉許。” 淑寧微笑行禮,直說皇上謬贊。 可事實上,皇上沒有沒有謬贊,是真的也想嘗試一下了。 而對此淑寧早有準備,上過給壽星的長壽面之后,就有數名宮娥也端著托盤而來。 給皇上,德妃娘娘跟幾位皇子公主與四福晉、跟四阿哥府的阿哥、格格們每人上了碗面條。意思是讓所有與他至親之人同享福壽。 真·小小面條,大大意義。 讓每一個收到的人都萬分感動,吃得特別小心翼翼。 除了康熙身體實在不適,用不了許多之外。連德妃都連湯帶水,用了個干干凈凈。 霎時間,大殿內外都在夸獎淑寧的廚藝。吃過的直說滿足,沒吃上的滿眼垂涎。求指導,求開店,這里許許多多朝臣都愿意為了帝王同款面條而積極花錢。 而事實上,淑寧都已經當了瑪嬤、郭羅mama的人了,可沒有年輕時候那個好體力。還能親力親為,讓這么老些人都吃上她親手搟的面條。 除了她大外甥、嫡姐與皇上之外,其余人等的面條都是來自御廚手藝。 倒是那煮面條的湯是來自于同一個大鍋。 也算是‘同根同源’了吧。 一頓讓胤禛萬般驚喜而又滿足的壽宴之后,康熙還準備了煙花盛宴。 從晨起一直到三更,這一天的每一幕,每一事都讓胤禛無比新奇而又驚喜。牢牢印在他的心板上,此生不忘。 而從這一天起,再也沒有人說已故理親王胤礽是皇上最疼愛的兒子了。 因為就算他還在,沒被廢除太子之位。也必然不能像雍親王那樣,被允許穿龍袍、坐龍椅,與皇上一樣接受群臣朝拜。 更無法在太和殿里辦生辰。 唔,事實上,因為仁孝皇后崩于難產故,廢太子胤礽的生辰從未認真辦過。倒是皇上會在那一天懷念亡妻,不是在鞏華城,就是往鞏華城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