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150節
書迷正在閱讀:斗羅從重生朱竹清開始、戲中意、釣系美人嫁給大佬后[年代]/家屬院的漂亮媳婦重生了[六零]、穿成反派的作死白月光、溫度差、警察叫我備案,苦練絕學的我曝光、誰說老二次元不能結婚!、分手后被高冷校友追求了、偏吻嬌矜、女配在體院挨cao的N種姿勢
邵青哈哈大笑。 眾人就都半是開玩笑半是認真地稱他為“邵小爺”。 他安然接受。 巡檢司的不敢怠慢他們,徐大人親自指使纖夫給他們挪船,好讓他們快點靠岸下貨。 之前占用他們船位的福船上的人不停地朝著他們探頭探腦的,等到他們的船靠了岸,下貨的時候,昨天那位朝著邵青不屑一笑的管事點頭哈腰地要求見邵青,還道:“我們是太倉王家的人,和你們家老太爺五百年前是一家。” 大伙兒都望著邵青。 邵青“呸”了一聲,道:“亂攀什么親戚?我們老太爺祖上湘潭,和太倉千里迢迢,就五百年前也沒辦法是一家啊!” 說著,他大手一揮,道:“我們進城!” 眾人直笑。 宋積云卻知道有種東西叫“世家譜”。 她低聲問邵青:“真沒關系?” 邵青不屑地撇嘴,道:“不過是家里出了個三品大員,圣恩正隆,就敢來南京撒野,我看他們家 官位也坐不長久。不用管他們!” 這不是宋積云擅長的領域,她只好聽邵青的。 等她下了船,上了岸,早有管家帶了馬車來接。 那馬車式樣很尋常,是普通民眾都用的齊頭平頂,只是車身雕花十分精美,四角都用了黃銅包邊,擦得锃亮,圍幔是青色,門簾兩邊還掛了間夾著金絲線繡的銀螭繡帶。 青幔、銀螭繡帶,都是三品以上大員才能用的東西。 宋積云非常震驚! 她知道元允中出身不凡,可沒想到這樣的不凡! 再看管家,四十來歲的樣子,皮膚白凈,相貌端正,穿了身鸚哥綠潞綢棉袍,若不是在這種場合看到,任誰都覺得他像個頗有家資、養尊處優的大老爺。 元允中到底是誰? 去景德鎮干什么? 他能自由行動之后明明可以離開,為什么還要賴在她那里? 他會不會與寧王走私案有關系? 宋積云腦子里一團亂麻,她此時卻又只能把這些困惑都壓在心底。 邵青介紹,這位管家姓王,單名一個升字:“您稱呼他為王管事就行了。年輕的時候曾經服侍過老太爺,如今管著南京這邊的庶務。您有什么事,直接吩咐他就是了。” 服侍過老太爺,貌似還和老太爺一個姓,宋積云再沒有常識也不可能把他當成個尋常的管事。 她落落大方地上前給王管事行禮。 王管事連忙避開,客氣又不失謙遜地道:“您是四少爺的貴客,可不敢當您的禮。” 說一口京片子。 前世宋積云到處跑,精通好幾國語言和方言,遇到什么樣的人就會說什么樣的話,京片子一溜就出來了:“麻煩您介!” 王管事難掩詫異,卻沒有多問一句,但對宋積云的態度明顯的熱忱了不少。 周正幾個要押貨進城,王管事留了個人幫忙,還意有所指地道:“有人帶路,進城也方便些。” 下關碼頭已經讓宋積云見識了一番,她自然不會推辭王管事的好意,道過謝,邵青和香葉護著她進了城。 前世交通便利,大型的城市分散,南京早已沒有了之前的繁華。 如今一路走來,人群擦肩接踵自不必說,萬鋪林立,店幌招展,吆喝聲此起彼落,還是讓宋積云左顧右盼,飽了個眼福。 馬車過了國子監,拐過一個彎,就進入了一條到了冬日卻依舊林蔭蔽日的青石甬道,鬧市的喧囂一下子就被擋在了甬道之外,安靜、寧謐。 馬車直接在一處粉墻黛瓦的垂花門外停下,三層的滴水檐紅木頂的如意門,雕著步步高升、四季如意、馬到功成等七、八個立體的圖案,雕工已不能用精巧需要用鬼斧神工來形容。 宋積云不動聲色,問邵青道:“我要住在內院?” 寶子們,求個推薦票…… 第212章 宋積云進來的時已仔細地觀察過了,這宅子外面不顯,只是個普通的廣亮門,可進來了才發現,像個大甕,內有乾坤,占地面積極大。這樣的宅子, 通常都會有專門的客院。 安排她住進內宅,未免太過親近。 王總管卻笑道:“這是四少爺的意思。” 他怕宋積云不自在,還道:“家里平時沒人住,您住進來了,家里也熱鬧一些。” 宋積云住進了內院的東邊一處僻靜小院。 黑漆如意門進去,墻角的太湖石旁有兩株盛放的朱砂梅, 兩層的三間小樓,地兩三畝的庭院,小橋流水,亭臺樓閣,半映半掩在參天的古樹間,非常的有意境。 邵青指了小樓后被竹林遮擋的黑漆角門:“出了夾巷,就是周正他們住的院子。出了院子的側門,一射之地就是國子監。國子監旁邊就是孔廟。步行到下關有點遠的,可我們這邊有條路專通下關碼頭,出行非常的便利。坐馬車過去,兩刻鐘即到。若是去南京最繁華的秦淮河,那就更近了, 只要一刻鐘。去應天府辦事, 也只要兩刻鐘。” 他們來賣瓷器, 少不了要和這些地方打交道。 宋積云靠在二樓的窗欞前, 沉吟道:“你可知道南京城最大的銀樓是哪家?在哪里?” 她要把她的瓷器當珠寶賣。 * 遠在江西的景德鎮,一進入臘月,家家戶戶殺豬宰羊,年味漸濃。 宋家在孝期, 本應該一切從簡,可錢氏卻不想委屈了元允中。 她不僅讓鄭嬤嬤親自盯著廚房,灌了香腸,熏了熏rou,還專門借了嚴老爺家從蘇州請來的廚子做了八寶鴨、炸了rou圓、攤了蛋餃,打了桂花年糕,訂了油面筋、油豆腐,泡了冬筍,采了薺菜,為他準備了一桌子正宗的蘇州菜做年夜飯。 而窯廠里的事交給了羅子興,外面的事托付了嚴老爺,可宋氏家族的事也不少。族學的子弟要放假,明年族學的費用要怎么撥?祭田的收入各家都要怎么分派?族里的孤寡幼童怎么補貼?祭祀各家要出多少錢……林林總總,宋積云不在,錢氏挺著個大肚子,不方便參加,都是元允中代替她去的。 特別是江縣令來參觀族學時,不僅是元允中陪的, 他還通過江縣令為宋家族學爭取到了每隔三年就可以選拔三個學生去蘇州鶴山書院學習的機會。 宋家族學一下子成了梁縣人人羨慕的私塾。 宋家的族老們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親自來了宋家, 當著錢氏好話一籮筐一籮筐的往外倒,直夸宋積云找了個好女婿,娘家也跟著沾了光云云。 錢氏瞧著元允中平日對人很冷淡,沒想到宋積云不在家了,他卻事事都周全,還有這等本事,自然是越看他越喜歡。 宋積玉和宋積雪受錢氏的影響,也對這個姐夫敬重有加,不僅打了絡子送給元允中,還親手做了紅燈籠,剪的各式各樣的窗花,讓六子帶去蔭余堂。 六子得了這差事,咦咦呀呀地叫了一群小廝,掛燈籠,貼窗花,爬上爬下的,好不熱鬧。 元允中嫌棄院子里太聒噪,干脆關了書房的窗欞,任由他們在外面沸反盈天。 鄭全見了,就抱了一大堆白色的蠟箋紙請他寫春聯——宋又良是今年去世的,按風俗,宋家過年的春聯得帖白紙。 誰知推開書房的門一看,元允中正在把玩宋積云送給他的那幾個礬紅雪景六角盒。 寶塔狀、石碑狀、拱門狀……酒盅大小的瓷器,被他擺弄成了各種模樣。 鄭全有點懵。 元允中抬頭,烏黑的眸子定定地望著他:“有事?” 莫名的,鄭全感受到種他被打擾的不悅。 “沒事,沒事。”鄭全忙道,“就是外面賣的都是紅色的春聯,想請您幫著寫幾幅春聯。” 元允中點頭,示意鄭全把紙放到大書案上。 鄭全一轉身,卻看到掛在屏風上的水域輿圖。 那小紅圈圈已經劃到了南京城,旁邊還畫了幾朵小梅花,有的填了色,有的沒填色,像是那九九消寒圖似的。 他不由數了數那填過色的梅花花瓣,一共十四個。 “大小姐已經到南京快半個月了嗎?”他把那些蠟箋紙擺放好,感慨道,“也不知道大小姐現在怎么樣了?” 元允中抿了抿嘴角,目光順著鄭全落在了屏風上那紅色的梅花花瓣上。 在路上的時候還有消息傳回來,到了南京城,反而沒了消息。 他頓時覺得有些心煩意亂。 吩咐鄭全道:“你去把臺階上那盆山茶花換個方向。” 是要讓花曬曬太陽嗎? 可外面陰沉沉的,像是要下雪的樣子。 鄭全撓了撓頭,想到自己是代替邵青來照顧元允中,邵青平時對元允中言聽計從,他自然也應該像邵青一樣,不能為這點小事違背他的意愿。 他去給那山茶花換了個方向。 鄭全這才發現這山茶花的花盆是四方形的紫砂盆,有的面題著字,有的面畫著花。 有沒有給花換方向,一目了然,不會混淆。 這念頭從他腦海里一閃而過,就被他拋到了腦后。 他這段時間在蔭余堂當差,蔭余堂大部分小廝都是后來買回來的,邵青的規矩卻教得很好,從沒見過有誰違背過元允中吩咐的。 他想的有點多。 鄭全拍了拍手,回了書屋。 元允中讓他幫著裁紙:“準備寫多少幅春聯就裁多少幅?準備帖在哪里就裁多大?” 大門和二門春聯的大小肯定是不一樣的。 鄭全平時還真沒有注意的。 他道:“我去看看馬上就來!” 元允中點了點頭。 過了一會,有個身材瘦小,看上去只有十三、四歲的小廝輕手輕腳走了進來,恭敬地給他行了禮,低眉順目地道:“公子有什么吩咐?” “邵青還沒有消息嗎?”他問。 小廝道:“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