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1
沒有多少人買繡品,她們母女只能艱難維生,可是成都府卻不一樣,那里錦繡發達,商貿繁榮,在哪里,顯然她們能過得更好。 周阿婆心里感動不已,她拉過女兒,立刻就要給蕭景鐸行大禮:“蕭縣令大恩,老婦人沒齒不忘……” “哎阿婆……”秋菊驚呼一聲,蕭景鐸也連忙把人扶住,“阿婆,不必如此,你的手藝無雙,這本就是你該得的。” 好容易安慰好情緒激動的周阿婆,蕭景鐸松了口氣,讓秋菊將人送回后院。等秋菊和周阿婆走后,院子里只剩蕭景鐸和陳詞等人,蕭景鐸端正神色,對陳詞說:“陳姑娘,在下有一個不情之請。” “蕭明府客氣了,你有什么吩咐直說就好。” “我想托你勞碌一些時日,教縣里其他女子學習雙面繡。” “好。”陳詞痛快地點頭,說道,“這不是什么大事,全憑明府安排。只是,蕭明府,你也知道,刺繡這一道很講究天分,我并不能保證教會所有人,只能保證盡力而為。” “這是自然。”蕭景鐸笑道。明府是民間對縣令的美稱,陳詞一直以明府稱呼他,蕭景鐸覺得受之有愧,推辭了好幾次,都被陳詞執意推回來。蕭景鐸見說不動陳詞,便也沒有再管,而是由著她去了。 “明府,你讓其他人學習雙面繡,可是想日后販賣這種繡品?” “沒錯。” 陳詞皺了皺眉,小心措辭說:“我不通商貿,只是聽別人說過,沒有門路,生意是萬萬做不成的。而且蜀地多刺繡,我們的繡件耗時長,花費高,恐怕蜀地沒有多少人愿意買。” “確實,蜀地很少有人買。”蕭景鐸頓了頓,然后抬起頭,望向東北方向,語氣中頗有些懷念,“但是長安不一樣。” 陳詞沒聽懂這其中有什么聯系,只好試探地問道:“明府可是有計劃了?” “倒也不算計劃。”蕭景鐸說,“現在談這個為時過早,現在最要緊的,是成都府那邊的意思。” 若是成都府同意,雙面繡可以作為賀禮赴京,那他的計劃才有實施的余地,若是成都府不愿意冒險,那再多的計劃都得擱一擱。不過盡人事聽天命,無論結果如何,事先的準備都要做好。 蕭景鐸這人說做就做,沒幾天,他就在縣衙后面置辦了幾套院落,供陳詞和其他繡女白日工作。為此,蕭景鐸派人向全縣宣傳,只要心靈手巧、賦閑在家的女子,不拘年齡身份,都可以來繡坊學習,繡坊里免費提供針線,白日里還管一頓飯。 晉江縣周圍土地稀缺,所以女子們大都留在家里,用不著到外面幫忙種地。蜀地的百姓極為吃苦,婦女們也是一樣,聽說繡坊里管吃管用,晚上也不耽誤回家,所以好多人都來繡坊報名,畢竟能掙一點是一點。 其實蕭景鐸的這個決策頂著眾多壓力,繡坊的一切花銷都是公款,主簿等人非常不贊同,縣衙本就沒什么積蓄,現在還要這樣浪費,那入冬了可怎么辦?最重要的是,讓這么多女子學刺繡,有什么用?主簿等人猜測蕭景鐸想學著成都府販賣蜀繡,可是晉江縣桑蠶產量不豐,道路難行,最重要的是在內沒有門路,在外沒有名聲,他們晉江縣效仿成都府,豈不是東施效顰? 但是架不住蕭景鐸執意如此,即使主簿再反對,繡坊也如期開張了。每日白日,陳詞從府衙后門出門,過一條街去繡坊里教其他人繡雙面繡,秋菊和惜棋只要忙完了手里的事情,也會過去旁聽。 繡坊剛剛步入正軌,戎州的消息就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又一個月結束了,全國各縣調研情況已出,是否查看? 蕭景鐸心情沉重地點了【是】 本縣農業狀況:大概興許將將能吃飽 本縣經濟狀況:沒有經濟 本縣文化產業:那是什么? 縣衙目前財政情況:在破產的邊緣試探 一句話總結:請盡快制定致富計劃!!! 第73章 致富 戎州刺史很快傳來了消息,召蕭景鐸去戎州議事。 在議事廳, 刺史說:“成都府刺史大為贊賞, 當時就同意了我們的提議, 估計過不了幾天, 他就會派人來接那對母女了。” “極好。” “到時候你估計要隨著隊伍一起去, 如果不出差錯, 這會是我們劍南道最重要的賀禮,萬萬馬虎不得。你親自去見刺史, 有些東西也好商議。” “謝刺史賞識。”蕭景鐸知道這必然是戎州刺史給他說了好話, 當時毫不馬虎地拜謝。 戎州刺史揮揮手示意他起來, 繼續說:“到了成都人多眼雜, 你一定要謹言慎行, 少說少錯。而且記著,成都刺史已經答應了,屏風大概有一到兩扇由我們戎州接手,你可不要被人誆了去。” 竟然拿下了兩扇, 蕭景鐸對這個結果大為意外, 如果戎州或者晉江縣能爭取到貢品的籌備, 無論是朝廷論功行賞還是后來的行商創業, 都大有裨益。蕭景鐸原先想著, 成都府肯讓出一扇就頂頭了,沒想到戎州刺史談判的本領相當不錯, 居然爭取下兩扇。 “屬下明白,請刺史放心。” 戎州刺史說的沒錯, 蕭景鐸回到晉江縣沒多久,成都府的馬車就到了,蕭景鐸反復叮囑了繡坊的事情,又提前安排好縣中各項公務,然后就帶著周家母女,再次前往成都府。 上次來成都府還是為了考績,這次他的身份大為不同,府衙之人對他的態度也殷勤了許多。蕭景鐸安置好周氏母女后,連著幾天都在刺史府內和諸位上官議事。 都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何況這些人還不是臭皮匠。官員們齊聚一堂,你一言我一語,屏風一事就越敲越明。 “畫各地風景這個主意妙計,正好天下十道,不如就設十扇屏風,每一扇對應一道。” “這個辦法好。可是繡娘們沒見過其他地方,怎么辦?” “這樣吧。”成都府刺史發話了,“我去讓手下拿授官名錄,挑選幾個祖籍在此,或是熟悉當地,在其他各道做過官的善畫官員,讓他們把當地標志風景畫好,然后交給繡娘去繡。” 蕭景鐸有些疑問:“繪畫有沒有什么限定?繡娘繡的出來嗎?” “沒事。”成都府的人對此非常自信,“讓他們隨意畫,我們府的繡娘繡得出來。” 好吧,蕭景鐸服氣了,默默閉嘴。 沒一會,名冊拿來了,眾人捧著名冊討論了大半天,終于把繪畫之人敲定了個七七八八。 有一個官員翻了好幾頁,突然說:“好像沒有河北道的人,諸位有誰去過河北道?” 在座眾人都搖頭,河北道非常靠北,許多官員都有故土情懷,派官時都會提前打點,好離家鄉近些,河北道和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