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8
,專屬于皇后。人數定在兩百。由溫常勇任統領,馮三保任副統領。不足的人數,讓他們自個兒到各處去挑,朕給他們特旨,只要是大清的子民,隨他們挑選。朕琢磨了些日子,一直在想好給這只隊伍起個什么名字。前兒把這事兒跟軍機大臣們一說,還真給起了一個,就是這朝凰衛。皇后可滿意?”咸豐獻寶,一臉等表揚的表情。 “皇上,怎么能給臣妾特設衛隊呢,這可不合規矩。臣妾怎么受得起。” “朕說的就是規矩,朕說皇后受得起,皇后就一定受得起。皇后還沒說,可喜歡朝凰衛這個名字?” “朝凰衛……何解?”誰起的呀? “焦佑瀛想出來的。他是這么解釋的,說皇后是萬凰之王,百鳥朝鳳,皇后的衛隊,就像是朝拜鳳凰的百鳥一樣拱衛在皇后周圍。所以叫朝凰衛。朕覺得意思不錯,配得上皇后的身份。” “那臣妾就多謝皇上的賞賜啦!”看來焦佑瀛不只有才,拍馬屁也很擅長嘛,有機會得謝謝他。 就這樣,婧瑜有了自己的朝凰衛。 英法兩國老實了很多,還有俄國人,美國人等其他國家的外國人還占著便宜呢,而且英法兩國雖說是簽了和約,根本就沒想履行,磨磨蹭蹭的不動地方,天津的兵是撒走了,只是撒到香港又不動了。下面的小動作也是不斷。打得他們是挺疼的,但是還沒有傷筋動骨呢,還是不老實啊! 還在太平天國,鬧了五六年了,占了半個中國,曾國藩他們在前邊兒剿來剿去的就是剿不干凈,還有回、民叛亂,捻軍,白蓮教什么的,都沒個消停的地方,想想就夠鬧心的了。咸豐是個軟弱的人,他要是趕上太平盛世,沒準還能當個守成之君,偏偏趕上了這么個亂時候,他就跟不上趟兒了。可不就要逃避嘛!婧瑜特別看不上這種軟弱的行為。 溫常勇跟馮三保兩個人馬不停蹄的招攬人手,人選有的是,誰不知道朝凰衛是精兵中的精兵,武器比洋人的還要先進數倍,兩軍對壘都不帶死人的,哪個不是打破了腦袋的往里擠。被選上了個個歡天喜地,跟中了狀元似的。 婧瑜沒有再從系統里兌換新的槍只,不只沒兌換新的,原來的,還分出來十只步槍,送給了咸豐,只留下三十五只步槍,八只狙擊槍,兩百人共用,主要是讓他們先學會怎么用就行,總不能皇帝剛給了她兩百個衛隊的名額,轉臉她就弄出來兩百只槍吧!咸豐皇帝那十只,婧瑜也不管他怎么用,反正每只槍給配了十個彈夾之后,再沒問過。婧瑜還在系統內精心制作了兩把手、槍。精鋼的質地,亞光銀的顏色,陽剛霸氣的外觀,配上精致的雕刻龍紋,配上每盒一百發的子彈兩盒,送給咸豐做為私人收藏。咸豐轉手就分給了恭親王一只,這會兒想起來當個好哥哥了,這人情賣的,可真順溜兒…… “jiejie,meimei可算是把您給盼來了,您是不知道,這些個日子,可把meimei難為死了!”懿妃早早就來給婧瑜請安,上來就是訴苦。 “meimei這話,本宮可不相信,誰還能難為得了你懿貴妃?莫不是生了熊心豹子膽不成?”大姐您有多彪悍,咱心里門清兒,您可別裝什么小白花了,人設會崩的。 “jiejie可真是高看meimei了,meimei哪有那個本事啊,要不是仗著和了淳兒,還不是讓人揉圓搓扁的想怎么折騰就怎么折騰?”這還越說越嚴重了,還真有人敢給她氣受不成? “還有人真敢為難meimei不成?meimei跟本宮說說,本宮看看誰這么有能耐……” “還能有誰啊,還不是那個肅順,他一面鼓動麗妃魅惑皇上,臣妾想見皇上一面都難。一面又把持著朝政,哄騙著皇帝,拖延回京。meimei看著,他就沒安好心眼兒……”懿妃說起肅順,咬牙切齒的,這時候已經掐上了嗎? “這個主,本宮可做不了。meimei,肅主堂可是軍機大臣,后宮不得干政,咱們可管不了他。”這事兒,婧瑜可不想參和。 懿妃還想再說,被婧瑜阻止了,她不想聽他們這些爭斗的爛事兒,也決不會參與其中。 兩個月后,朝凰衛已經熟悉了步槍的使用,婧瑜才給他們配齊了裝備。聲稱是剛送過來了。因為誰也沒看到有人給皇后送過東西,那位姑娘在眾人心中是越發的神秘莫測了。 咸豐皇帝糜爛的生活作風迅速得吞噬著他的生機,十一月底,他已經無法起床了,太醫說,不過是拖日子,拖一天算一天了。 咸豐知道自己的情況,開始交代后事了。 “皇后,朕要走了。朕愧對列祖列宗,沒有把祖宗的基業治理好。以后,皇后你一定要幫朕好好看著淳兒,讓他平安長大,教育他做個好皇帝。”又從枕頭底下拿出來一個盒子,“懿貴妃愛權,朕擔心她以后會挾子干政,肅順囂張跋扈,老六恃才傲物,都不是好相與的,朕給你留下這個密旨,日后,但凡有人不守本分,你便拿著它,相機處置。你身邊有朝凰衛,誰也欺不了你。” 這就是那份傳說中的密旨了吧…… 第59章 老佛爺別想吉祥了(7) 咸豐十年, 十月三十。咸豐皇帝駕崩。 臨終前,他留下了圣諭,把皇位傳給了唯一的兒子載淳, 并指派了八位顧命大臣, 給皇后鈕祜祿氏留下“御賞”印,給小皇帝載淳留下了“同道堂”印(由懿貴妃代掌), 并發下明諭,此后新皇帝親政以前所頒一切詔書, 必須印有兩枚御印才能生效。 第二天, 以小皇帝的名義, 尊嫡母皇后鈕祜祿氏為母后皇太后,尊生母懿貴妃葉赫那拉氏為圣母皇太后。 恭親王奕欣剛剛在京城的和談中立在大功,可不但顧命大臣的名單里沒有他, 甚至遺詔中連提都沒提一句他的名字。有人為恭親王報不平,比如同樣是道光爺皇子的醇郡王奕譞,比如手握“同道堂”印的懿貴妃,再比如京里那些恭親王的鐵桿們。可惜, 都沒有什么用。咸豐皇帝已經死了,八大臣拿他的遺迢說事兒,死活不給恭親王進中樞的活扣兒。甚至恭親王上了好多次折子要到承德奔喪, 他們都不同意。 “明兒個給六爺下旨意,讓他來奔喪。”大臣們向兩宮太后匯報大行皇帝喪儀的準備情況之后,婧瑜開口。 “太后,不可啊!京城剛剛回穩,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片刻也離不得恭親王。”肅順話回得可硬氣呢! “怎么就離不得了?奔個喪,左右不過三五天的功夫,和洋人的和議都已經簽完了,剩下的不過是些具體的事務,還需要恭親王親自處理不成?”圣母皇太后立馬就不同意了。 “總之,恭親王就是不能來承德。”肅順都不帶廢話的。 “肅順,你不要太囂張了。”惱羞成怒了。 “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