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2
,白依依飾演的表妹劇情也逐漸豐滿起來,開始天天做壞事,陷害北國的主和派。南國和北國有意締結合約。然而合約大使在半路就被表妹領著的“血凌坊”鷹犬們殺害。東君駱瑯寧與合約大使中的一位翰林有交情,主動探查此事,刺殺的手筆無一不指向大內。駱瑯寧一氣之下,踏金鑾殿,撞鐘鳴冤。劇集播到皇帝表兄屏退所有大臣,和駱瑯寧面談。他一直想讓這位桀驁又武技高超的表弟為其所用。“只要你去考武舉,狀元就是你的。”“一旦有了功名在身,我立刻下詔給你封實職,另賜一座宅邸,你也不用待在你不喜歡的濟昌王府了。”“這件事你也不必多管,皇城內有很多無主案子,如果你想為國為君分憂,不妨從那些事著手。”“你的朋友我會替你討回公道。”這番軟硬兼施的話,打動了單純的駱瑯寧。對方言下之意是支持他管民間之事,因為民間案子除了少有幾位為民著想的清官之外,其他人都不愿意去管。這恰恰激起了駱瑯寧的俠義心腸。帝王心術無所不用其極,成功地把駱瑯寧對大內的懷疑,打消為“大概是以前皇城背叛出去的殺手”。這也催生了一批“邪教cp”,就是駱瑯寧的皇帝表哥。很多人開始磕“霸道鬼畜帝王攻”。很多骨科兄弟黨也紛紛催促“虞山海快掉馬啊,不然你弟就被拐進皇宮金屋藏嬌”之類的說辭。駱瑯寧被他表哥忽悠上當,直到重新回到小院中,請教“虞先生”之后,才意識到不對勁。然而又陷入了情義糾結。“可嘆這天家親情,也如此涼薄。宗親之間,本是骨rou,然骨rou間待我誠者,也唯有表妹一人而已。”而看官皆知,他表妹恰是血凌坊殺手。虞山海本就懷疑駱瑯寧身世,聽到對方說及“骨rou”時,內心受到感召,不由道:“王爺盛年,為何子息不旺,給你留些作伴的兄弟姐妹也好啊。”進一步深究駱瑯寧的身世,打聽濟昌王爺的內幕。而這一幕的音樂背景,正是之前“絲竹音樂小筑”請教陶清風之后用詠嘆兄弟感情的BGM,名字也改成了。普通觀眾只覺得情景動人、音樂悅耳,情不自禁沉浸劇中。發燒一點的劇粉在搜到這背景音樂名之后又激動了一波,骨科CP黨觸目之處都是糧。更別提那些原作黨的“氣質神秘讀者們”了,這些很多年前暗搓搓開過腦洞的書粉們,那時候的審美就已經不錯了,否則也不會去看木飛客原作。很多年后,這些“新武俠圈”的小讀者們,基本都已經長大成人,審美水漲船高,早就過了追星瘋狂的年齡,也輕易看不下去什么小學生電視劇了。卻還是被重新勾起情懷,在豆瓣等評分制度的網站上,平均七分以上,并且下面大片大片書粉真情實感……造成了人數似乎很多的假象,其實論數量來說倒是不占優勢,恰好那部分人都非常能說會道,嘴皮子存在感比較高而已。周五第二集斷在虞山海試探駱瑯寧身世這一幕戲上,下一集要等周一晚上。因為長鯨衛視周末是固定播放綜藝節目。無數觀眾紛紛哀嚎,怒斥長鯨衛視的剪輯小哥:你們剪輯視頻的是魔鬼嗎??對此長鯨衛視的工作人員好心酸,本來想著能偷個懶,結果還是要被罵。他們無辜表示:“其實每集斷點,都是他們自己剪的樣片。加上不怎么需要刪減,基本上一刀未動。”又把鍋給推出去了。陶清風無暇關注電視劇熱播情況,這段時間,他天天在地里刨土。自從村支書傳授脫貧經驗后,他留心觀察這個村和一開始住的貧困村對比情況,發現人家脫貧還是有道理的。在這個村里,看不到靠在門下抽根大水煙的懶漢子,早晨太陽不曬的時候,村子里的田埂上都是辛勤勞作的身影。基本上沒有荒田,也沒有廢土。只在中午日頭毒辣時稍微歇息。陶清風他們拍戲用的那幾塊田地,租借給劇組,可是田地主人都會守著,盡量讓他們不要踩踏破壞,也不要荒疏農時,每天該施肥除蟲照樣做。后來陶清風和劇組工作人員商量,主動把這些活路攬過來做,也算是切身體驗。劇組大家都很忙,也不可能每天都盯著田地。于是大家也想了個“合作化”辦法,把田地按照“天數”“承包”給不同成員,大家輪著去照看。像陶清風兩周輪到一次,他也趁機學習了很多農時知識,有些是他以前就知道的。陶清風發現,除卻那種聽聞的“機械自動化”(這要在大平原上才能實現,但是這是個山區小村,大型機械不現實),和務農工具的“改善”(比如鋼鐵的產生,使得工具足夠輕便、堅固又結實。),但是耕作的基本思路,和農時分布,千年來并沒有多大變化。這一天剛好輪到翟艷去照顧秧苗。六月中午日頭毒辣,翟艷中午吃了飯過來一看,秧苗在日頭下都蔫了,彎在田里,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她頓時急得不行,生怕這些經全組成員精心照料的小苗有個什么閃失,就想加大滴灌流速,多放些水進去。她趕到滴灌系統邊,琢磨著怎么開閥,陶清風剛好在旁邊看宣傳板報。一看翟艷的動作,陶清風立刻驚了:“你想做什么?”翟艷仿佛看到救星,把陶清風帶到農田邊,急切道:“你瞧這該怎么辦,我想給里面多澆些水……”陶清風連忙制止道:“千萬別加。一加就澇死了。更不能潑水上去……”翟艷疑惑問:“為什么?”陶清風道:“天氣熱,水溫會成霧,鎖住它們。就像是人在高溫里蒸桑拿。人可以蒸,植物蒸不得。而且適當控制,讓這些秧苗處在一種‘渴水’狀態,有利于早日變青……”翟艷驚異道:“你怎么什么都懂啊?”陶清風道:“我不是給你們說過……我以前真的種過地。”若他科舉不中,沒有功名在身,也就只能返回鄉下當個耕讀先生,幾畝薄田了此殘生了。這也是那個時代,沒有成功魚躍龍門的落榜學子們,很多人不得不走的生計之路。晚上劇組吃飯,他們吃飯都是桌飯,由村里“食堂”統一供應。說來這個食堂,是村支書為了改良“大辦宴席鋪張浪費”而造的。定下規矩,紅白事才能辦宴席,菜色也有標準,什么“抓周宴”“百日宴”“七天流水席”等巧立名目的請客項目,統統禁止了。上面領導來村里視察,學習經驗時,也只能吃這里固定的桌菜。陶清風他們劇組大約有四十人,每天開四個桌菜。菜色七天不同。原生態味道吃著,陶清風是沒有什么意見的。只不過劇組成員吃得久了,還是嘴饞想念城里的牙祭,畢竟這個小村子連個館子也沒有,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