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6
的發,穿過頭頂的冠紐。但又不像后來的大彣朝一般,把全部的頭發都盤起來。大楚朝的男子,是“半散發”式的梁冠。陶清風披著長發,頭頂貫一根古樸的木簪,玉紐后還飄著兩條綬帶。他身上穿的,是大楚的低級文官服制。大楚尚青,官員服飾以青為主色,低級文官衣袍是雪青色,一概以鳥類圖案來指代品級。陶清風身上繡的是黃鸝,這是七品、八品的文官圖案。嚴澹思考,想必是看了預告片后,對小陶古裝印象深刻。而歷代朝中,最有君子氣質的朝服,是大楚朝的緣故吧。大概可以建議小陶以后,接一點大楚背景的古裝劇去演,扮相會很美觀。自己在夢里,杜撰著,和陶清風成為了古代的人,制造了一場藏書樓的偶遇。還特別有邏輯,把夢里沒有表現出來的細節,都想得非常清楚——比如,把陶清風夢成了一個家世清貧、卻刻苦上進的學子,殿試欽點了探花,被分進吏部等待栓選,禮部的弘文局尤其看好他,陶清風也特別喜歡那些書……至于自己,嚴澹則把自己夢成了一個鐘鳴鼎食的國公府家的公子,和陶清風同榜同科,也在吏部等待栓選,自己更想去的是禮部的司儀部,可以接見很多外國使節,還可以教大臣們御前行止規范,多么有趣……而在夢里,自己和陶清風的關系,夢成了時常相見,也彼此欣賞,卻始終離朋友差那么一點的距離。陶清風似是不敢與自己相從稠密,而自己,也小心翼翼地,顧慮著他的自尊心……所以自己叫他“廣川兄”,他卻始終沒叫自己的表字,只稱呼自己為“燕兄”。等等,嚴澹心想,為什么自己的姓變成了“燕”?姓燕?大楚?嚴澹覺得,莫名有點熟悉之感,卻一時沒往那方面想去,在腦海里像線頭一樣一閃而過。另一點讓他覺得真實到有些慚愧的是,夢里攬住陶清風的手感。因為他之前的確把陶清風抱起來過兩次,知道他的重量、柔軟度和……腰線的輪廓。因為這個原因,嚴澹把這個夢,當做了自己被現實影響后的想象。是因為自己昨天在浴室里把小陶抱回床上去,才會做這樣的夢?夢里趁著陶清風睡在書架邊,還攬著腰把人抱得怪緊的,這到底是什么訴求啊?即便已經從夢里醒來,想到那景象還是稍微有些臉紅心跳。隨即他又被自己嚇了一跳,不可思議地想:自己終于,終于會“臉紅心跳”了?對著某個人?真實地產生了,“心跳”這種反應?他定了定神,暗地對自己說,不要那么早定論,說不定只是一種應激……一種生理性方面,動物神經都會有的……雖然嚴澹心知肚明,哪怕是生理反應,對自己來說,也非常……罕見了。難道自己對小陶……嚴澹定了定神,不會的,應該是想多了。是因為抱著小陶時,身體產生了某種溫暖的記憶,俶爾對某人升起一種短暫的好感,會在夕陽或者薄藹中像是柳絮般,短暫曖昧一星半點的東西。然而那種東西,很快地,又像煙花閃過就熄滅了。雖然是很美妙的經驗,但也非常短暫。人的一輩子里,會有許多次這種風一般抓不住,又確實存在過的奇妙感受。嚴澹披衣下床洗漱,進客廳時,陶清風已經起身了。陶清風今天可以自己從床上坐起。但還是做不了早餐,就坐在客廳里,看那本,共有一百八十卷,分為三冊。陶清風是想去看燕澹生更詳細,包括他成了國子監祭酒的記載,卻看到了很讓他困惑驚疑的東西。第39章史料&見律師&不要死,這本書的作者,是大楚乾歲年間的弘文局內閣學士秋行安。乾歲皇帝是崇安皇帝的兒子,這本書成書時間,是乾歲十二年。編纂此書的秋行安搜羅的很多資料都非常有價值。有當時的官書,包括時事記載和起居注、也有很多有名的私家記載,包括文集,傳記,行狀,碑銘等。加上秋行安以兩朝老臣,當世大儒的智慧,去粗取精,甄別遴選,這本,在史學界非常有價值。雖然,記載的就只是崇安一朝的大事,但由于崇安帝在位時間很長,所以內容加起來甚至比幾位皇帝在位時期的事件都多,故而獨立成冊。三十六年,指的是從崇安五年,至崇安四十一年所歷經的,基本上算是全方位展示崇安年間的風貌了。陶清風在其中找到了燕澹生更為詳細的描述。燕澹生在二十二歲的時候,就更名為燕澹,沒有說明理由,另外:最讓陶清風驚訝的卻是——燕澹,一生未留任何可考的文墨傳世。就連學生記錄老師語錄的記載都不曾有。之所以這樣篤定,是因為秋行安明確的注疏:惋惜燕公厚才,未留文墨傳世。嘗聞著書三百卷,藏于內室。燕公病中曰:焚之。亦不許學生錄其言語行狀。著書三百卷,焚之……雖然只是個聽聞,也并非確有其是,陶清風依然內心充滿著震驚、惋惜、甚至讀書人的捶胸頓足的無聲抗議。燕澹為何要這樣做,讀書人一輩子,又官至太子少師的官位,卻連一點文墨都不留給后人嗎?甚至還規勸弟子不要錄他的言行舉止。還是說——陶清風心想,燕澹官居高位,如履薄冰,不著書立說,是為了避免被政治攻訐?可就算是那樣,在交代身后事時,應該并不需要顧慮這些了吧,還是說為了防止子孫后代受牽連,甘愿把自己筆墨付之一炬?燕澹的這篇傳記,收錄于中,每個姓氏分別代表臣子姓氏縮寫,也不只是單人,如果是同族、同宗也會錄在一起。“燕”姓氏下方,除了燕澹生之外,就是他同族的兩位兄長,燕放生和燕宇生,一個最后官封兵部尚書,一個做到中書省又辭官了。后輩錄了兩人,是燕澹族弟的孩子。他自己的子嗣,似乎并沒有出現在列傳記載里?陶清風剛才看記載掃得很快,很多地方沒有細看,他重新從頭翻起,很認真地一字一句地讀。他首先細讀的是燕澹升遷歷程。秋行安著說:“澹,少敏,博學有俊才,左太師舉賢良為方正,以對策為議郎,后遷諫大夫、左曹中郎。每奏,進可博群書,上器其能,賜以中書監之副。澹固辭,左遷國子監祭酒。※”陶清風心想,原來在皇帝準備封燕澹很有實權的中書監之職時,他推辭了,自請了國子監祭酒職務。雖然品級相同,但是中書監比國子監權力大得多,所以是“左遷”,相當于變相自請降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