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9
迎和感謝。 第三批回來的人是李庚和三旺,李青除了表示對他們遲遲不歸的擔心,也讓所有人做了歡迎和感謝。 最后一隊是四喜帶隊,他回到李青地界已經是春耕開始后半個月。他去的是淮南道,部分沒有糧食的百姓已經開始逃荒了。他們回來的路上遇到了一批難民,難民搶劫糧草。還好李青讓張成提前帶人接應,才無一人死亡。 四喜帶人回來后,李青問了整個路上的過程。開始他們是打算準時回來的,因為遇見了一個北上的糧商,四喜才決定留下收糧的,四喜覺得他們收的最多,以后才會得到李青的重用。 在李青地界不管何時,李青重要的事都是找吳天,張成,李仁商量。就連吳石,李庚和鄭林都比他們三兄弟做的事情重要。三娘總在他跟前讓他多管點事,以后家業不能給外人,是要李家繼承的,張成只是個姑爺,吳天更是外人。 所以在有人提議多收些糧食時候,四喜就動心了。可是仍有少數幾人反對,其中一人叫李斌,見反對無用后寫了信回李青地界,信被四處接人的張成攔截到了。 張成看到信后,趕緊帶人前往淮南道接應。在河南道與淮南道地界處,張成等人遇見了和難民對持的四喜一行人。多虧了李斌一路上的聯系,才能讓張成帶人找到他們。 李青得知事情經過后,沒有生氣,也沒有做任何的處罰。就連天天跟在李青身后的王文生,見到如此冷靜的李青都感到害怕。他們老大這是暴風雨的前奏嗎? 李青吩咐人進城里請醫館大夫過來,還讓打聽一下有沒有哪個醫館愿意入住李青地界的。如果有原意的,全部醫館家人都接過來,李青送房子,簽長工契約。 李青還親自帶了禮品,去看了受傷的人,并且履行了契約條款。等他們傷養好后,那幾個反對四喜當初決定的人都得到了重用,尤其是李斌。那些鼓動四喜留下收糧的人都安排在了不重要的位置上。四喜被李青徹底遺忘了,李青對為了一己之私,不顧他人死活的人,要給予最嚴厲的懲罰。 山上的寨子建設完成了,李青讓所有老人孩子都搬去李青山去住。山寨的哨崗由吳石帶領的孩子組成的少年民兵把守。李宅由三旺帶人把手。李青地界周邊算上大門,總共有四處需要把守。河上架了橋,橋上的哨崗由吳天帶人把手;李青地界正門的城樓由王文生和李仁把守,李仁為主。剩下兩處在張家村和吳家村的外側,雖然那邊正常是過不到人的,但是李青怕萬一,那兩處地方就由李庚和鄭林把守。 由于張族長提出跟李青合作抗旱不成,那八家人抱成了一團,要和李青據理力爭,李青怕張成難做,就讓張成去了縣城,張成住在縣衙里,跟縣令商議后續的合作。 現在旱災已經開始了,臨安縣縣令由于提前做了防范,和遞交上書,被上峰狠狠的表揚了一番。如果這次臨安縣能挺過去,他最少官升兩級。縣令很是感激李青,也知道這次的旱災,臨安縣是要依靠李青地界的。所以熱情款待了張成,表示他們愿意聽李青的吩咐做事。 從入春開始,一場雨都沒有下過,四月份開始就有其他村子的難民到臨安縣避難了。臨安縣是個中下縣,人口在一千兩百戶左右。臨安縣治理的有八個村子,除了李青地界的三個村子,其他的五個村子都有難民陸續的來到臨安縣避難。 ------------ 第八十五章 防衛力量 臨安縣的大戶多數都逃往去了府城或是其他地區。臨安縣存糧和救濟糧有限,不只是臨安縣,災區的各縣救濟糧都有限,尤其是他們重災區。糧食由朝廷救濟,可是水怎么辦呢。縣令沒了辦法,只能請張成代為轉達臨安縣現在的情況,希望李青能出手幫助。 李青聽張成說難民的事,給臨安縣縣令寫了一封信。 信上的內容是:他只管當初的承諾,管衙門里所有人的吃喝;其他百姓他是無能為力。但是他有一個建議,就是讓縣令公開縣里的存糧和官府賑災下發的糧食。李青地界現在拿出一百擔糧食和一百擔水出售,難民可以拿著戶籍到縣衙處登記,凡是有地契房契的人,可以拿房契地契換取一定的糧食和水。 也可以用房契地契作為抵押,借糧食和水,但是抵押換取的會比較少,而且抵押有風險,如果一年內還不上,抵押物就會歸李青所有。有戶籍沒有房子和地的,可以賣身,只要是八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壯年,都可以賣身。 他們賣身還可以換取糧食和水給家里人。如果一家人有壯年不想與家人分開又想要賣身的,可以拿房契地契,或是糧食錢財買‘賣身的名額’,一個賣身的名額算一老的和一小。也可以是你自己賣身,賣身后不要任何錢糧,一個賣身人可以帶一老一小。算是賣一送二,不要賣身錢。 臨安縣縣令看到李青的書信時,發呆了半盞茶的時間。臨安縣縣令說道:“李青小友不愧是能建立李青地界的人啊”。 李青寫信的時候,張成就在一旁,當時他就有勸李青別這樣做,這樣不是占百姓便宜么。他們就設個粥棚做個善人多好,李青沒跟張成解釋,就讓他照辦。張成沒想到縣令大人既然答應了。 縣令能不同意嗎,現在看來是李青占了便宜,可是這旱災要多久才過去,李青能救災多久,憑什么一直救濟他們。如果李青突然停止救濟,難民會不會造反鬧事。人要死的時候,是不會管什么是對什么是錯的。李青這樣做,加大了自己的財力和人力,又保障了臨安縣災民的吃食,簡直是一舉兩得。 臨安縣縣令頒發了一道命令貼在城門處,還讓人時不時的念給大家聽。窮苦的百姓都要餓死渴死了,聽到有人愿意買他們回去,帶著戶籍去了縣衙。 縣衙主簿核對了戶籍,沒有問題的,就按照李青說的,賣一帶二的方式,給那些人開具了證明,寫上了一家的信息。賣好的人就先住在縣衙,滿了十人,張成就派人趕著馬車把他們送回李青地界。 不愿意賣身的人就拿銀錢地契換取糧食和水,李青的家底在無上限的增加。 王文生在李青地界大門處嚴查這些人的證明,然后安排他們的住處。原來村子里的人,都住到了山上。村子里現在住的只有民兵團,守在各處哨崗的人是就近住的。剩下的房子都被李青征用了,就給新買來的人住。被買來的人看到有如此好的待遇,心里更放心了。 李青地界之前不愿意配合的那八戶人家又開始鬧上了,他們也沒有水了。李青在上游河道干涸的時候,就切斷了水源。張族長找了兩天,李青都以上游水源枯竭為由給他堵了回去,而且還讓他們去上游查看。李青現在用的水,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