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
么對付,行事卻不會沒有半點分寸和城府,長孫愷年紀(jì)雖只比他大兩歲,輩份上卻是他的長輩,有他在旁,再加上長孫晟有意示弱,今日他想再為難自家這個滑溜的堂弟已無可能。 既然不能落長孫晟的面子,長孫寬自然不想自己給族人留一個不敬尊長的不良印像,意念落到這里,長孫寬眸光微微一轉(zhuǎn),便笑著對長孫愷開口道:“既是五叔有此雅興,佑寬自當(dāng)遵命。” 長孫晟眼見長孫寬不再刻意刁難自己,他自不會主動挑事,面對長孫愷和長孫寬詢問的目光,長孫晟微微一笑,開口回答:“我與五叔、二兄一別多年,今日大家難得碰到一起,五叔和二兄又有此雅興,季晟自當(dāng)舍命陪君子。” “好,好,不愧都是我們長孫家的得意子弟,今日咱們叔侄幾人定要一醉方休!”長孫愷見狀不由放聲大笑,待長孫晟見過族里的幾位長輩和族兄弟之后,他們一行男人便喝酒敘話去了,少了父親長輩在旁,長孫無忌很快帶著幼弟和族中同輩的郎君們打成一片,高氏和長孫二姑娘則留在屋里與祖宅的女眷們說話。 吃過午飯,高氏母女好不容易有了獨處時間的時候,長孫姑娘終忍不住拽湊到母親身旁,開口問了一句:“阿娘,我瞧那三房的二伯似乎不太喜歡咱們,這是怎么回事?” “此事一言難盡,三房自你祖父那代起就與咱們二房有些嫌隙,再加你二兄的生母乃你二伯母親娘家的堂侄女,有這層關(guān)系在,你二伯在感情上偏袒你二兄一些也屬正常。”高氏嫁入長孫家已有十幾年,對長孫家二房和三房的恩怨多少知道一點,不過她本不是喜歡道人是非的人,這長孫寬又是自家閨女的長輩,她自然不會在閨女面前多說對方的不是,長孫姑娘一臉若有所思的看母親一眼,沒有再繼續(xù)追問。 朝廷遷都一事剛剛完畢,事務(wù)繁多,長孫晟身為煬帝倚重的重臣,自不能在家里休息太久,他在祖宅只住了一日,次日一早,吃過早飯便攜妻女告辭,臨行之際,長孫愷和他說起長孫姑娘入學(xué)的事,長孫氏是洛陽排得上號的世族,族中子弟眾多,不僅有男學(xué),也有女學(xué)。 族里一般滿六歲的娘子就可以到族中上學(xué),長孫晟初聽之時,頗有些意動,畢竟自家閨女一個人在家有些孤單,若在族里上學(xué),就能多些玩伴,可他旋即想起自家閨女雖只有六歲,卻生來聰慧過人,四歲開始啟蒙至今,許多十歲的孩子才開始學(xué)的課目她都讀完了,字也寫得比許多十一二歲的小姑娘還好。 若讓自家閨女去和她同齡的孩子一起上學(xué),根本學(xué)不到東西,若讓她和那些十一二歲的小娘子們一起上課,又顯得太扎眼,意念落到這里,便婉拒了長孫愷的提議。 “觀音婢,關(guān)于你上學(xué)的事,我本打算讓你回祖宅的族學(xué)讀書,后轉(zhuǎn)念一想,以你的天賦基礎(chǔ)在這里和同齡的孩子們一起上課,實有些浪費,為此,為父決定為你挑個好夫子,讓其專門為你授課,你可同意?“回程的路上,長孫晟將自己的打算說出來征求閨女的意見,至于輔機,陛下把朝堂都搬到洛陽來了,國子監(jiān)馬上就要開起來,他自然是繼續(xù)去國子監(jiān)讀書,玄同還不滿六歲,先在家里接受啟蒙即可,等滿七歲周歲再去國子監(jiān)不遲。 “二娘沒有意見,一切憑父親定奪即可。“長孫姑娘聽得十分感動,忙接口道,長孫晟得了女兒的許可,回到家后便四處幫她尋訪合適的夫子,長孫晟知道自己閨女聰慧過人,與一般人家的小娘子不太一樣,有心幫她找個真正有學(xué)問,品行又出眾的好夫子。 只不過真正的好夫子不管在什么年代都不大好找,一晃兩個月時間就過去了,長孫晟一直未找到令自己滿意的人,兩月后的某日,舅兄高士廉突然來找他,說山西名儒王通歷游到了洛陽,可能會在洛陽住上一年半載,讓他將家里的幾個孩子帶過去,看能否入王大儒的眼。 長孫晟自然知道王通,此人年紀(jì)不大,一身學(xué)問卻稱得學(xué)究天人,開皇三年,年僅二十歲的王通歷游來到長字,初見文帝,便向文帝獻湊太平十二策,震驚朝野,文帝大喜之下立即對其許以重任,后因王性格不羈,不適應(yīng)官場,不過為官數(shù)年便棄官回鄉(xiāng),在家鄉(xiāng)的白牛溪正式開堂授課,到了開皇末年,王通的大名已傳向無數(shù)州郡。 長孫晟實未想到這樣一個大牛居然游學(xué)來到洛陽,并與高士廉相熟,有這樣的機會,他當(dāng)然不愿放過,立即帶著家里的三個兒女去見王通,王通與高士廉頗有些交情,得他引薦自不會拒長孫晟于門外,不過他在見過高孫晟的三個孩子后,最后指著長孫姑娘開口:“這孩子不錯,頗有靈氣,很合我的眼緣,你們?nèi)敉猓勺屗S我聽課半年……“ “同意,當(dāng)然同意。”長孫晟一聽,不由大喜過望,兩個兒子沒被人看上,倒是閨女被人一眼向中了,長孫晟對此卻無絲毫不悅,以王通現(xiàn)在的聲望,愿收一個年僅六歲的女童為弟子,實乃莫大的榮幸,長孫晟打自內(nèi)心疼愛自家這個閨女的,眼見她有這樣的造化,哪有不高興之理,就這樣,長孫姑娘成為了一代名儒王通不記名的弟子。 (備注,史冊上并沒有記載王通是長孫姑娘的老師,此段純屬作者君自己杜撰猜想,作者君想,長孫能成為一代名傳千古的賢后,其視野見識、心胸韜略和學(xué)識,總不能全靠自己自學(xué)來的,幼年之時定然從過名師,只是不知道這位賢師是什么人,作者君根據(jù)某些雜文記載魏征、房玄齡等都聽過王通這個年紀(jì)比自己還小的大儒講過課,或許長孫皇后也與其有過師徒之緣也說不定,要知道,長孫成為皇后之后,對房玄齡和魏征都是極好的,沒準(zhǔn)有同門之誼的原故在,咳咳,純是作者一廂情愿的猜測,若與史事不符,望大家勿噴。) 第二十三章 父逝(上) 王通并非洛陽人,在洛陽沒有固定居所,他既然答應(yīng)了要教導(dǎo)長孫姑娘半年,自然是住進將軍府,入府之前王通和長孫晟父女約法三章,每日只為長孫姑娘授二個時辰的課,其它時間是屬于他自己的,任何人不得隨意干擾。 面對王通這等大儒,肯留在自己府中為閨女授課半年,長孫晟心里早已激動之極,自然不會不允,雙方很快達成協(xié)議,王通說自己目前尚有些瑣事要處理,三日后再入府,長孫晟便帶著閨女離去,回家專門去為王通準(zhǔn)備院子了。 “王兄,多謝了。”待長孫晟離去之后,高士廉抱拳對王通長揖了一禮,別人不知王通的性格,與王通相知多年的高士廉則清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