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9
是小事無足輕重,重要的是誰會是下一任坐上皇帝寶座的人,做到成功拱衛心目中的人被擁立上位。 “當今勾結外敵引狼入室,甚至不惜賣國割城,如此視百姓如草芥,這種無家國族祖宗的人怎么配稱孤道寡坐擁天下?這樣的皇帝我們不想要,也不敢要,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被他賣了。”秦超揚聲道,“我們要朝廷換一個皇帝,一個能保家衛國心懷百姓的皇帝!” “對,這樣的皇帝我們不要!”立時有人出聲贊同。 “換一個,換一個!”群情激憤,異口同聲的贊同。 韓縝幽深的視線掃過情緒激動的眾人,心中冷然一片,他知道秦超挑動眾人對帝皇的怨恨之情,在萬人面前將嘉安帝徹底踩到了腳下,將幾萬士兵徹底的拉到了嘉安帝的對立面。當‘廢帝’的話一出口,也表示在場的所有人都沒有了退路。 很多人都是一時受到了情緒的裹挾,如果是理智清醒的話未必會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從眾吶喊,然而如今已經遲了,不想被朝廷清算懲罰,只能將一切進行到底。 這些經過鮮血歷練的士兵將是推倒嘉安帝的最有力支持者,也是下一任皇帝人選最忠心的支持者。 當韓縝默許秦超拋出嘉安帝的時候,就預料到了此刻,如果孟朝還是需要一個皇帝,人們還是慣常的抬頭仰望天子;如果‘皇帝’的存在不可避免,那他希望是永寧侯。 這也是能最快減輕動蕩,鎮壓四方的選擇。 皇帝被廢,徒留一個無主的寶座無非是引人垂涎,本沒有心思的恐怕也忍不住要動一動心,想要出手掙上一掙。 最好的辦法就是就是給它重新找一個主人,穩定人心,壓住蠢蠢欲動的勢力,讓他們不敢動彈。 而永寧侯是別無選擇的選擇,韓縝不可能讓另一方勢力上位,人心異變,誰能擋得住權勢的渴望?到時永寧侯一系就是他們欲除之而后快的對手,不但情勢生變,也是將永寧侯府拖入危險之中。 只能是永寧侯,而眼前也是最好的時機,在各方反應過來之前順勢而為,徹底收服軍心。 而果然,秦超出聲道:“孟氏皇族自相殘殺子嗣滅絕,留下的唯一男丁也是個昏君,這是老天要絕孟家皇朝。我等當順應天意另立明君,本將決意推舉永寧侯為帝,永寧侯一直忠心為國守衛邊關,更是不顧安危嘔心瀝血抵抗外族,這才是明君所為。” 他高聲喊道:“立永寧侯為帝!” 秦超精明的抓住了時機,雖然他追隨的是韓縝,但是先永寧侯后韓縝,他想得很清楚。唯一遺憾的是,目前永寧侯不在京城,不能當即黃袍加身,一舉而定江山。 不過沒關系,有韓縝在,可以代表永寧侯。 “立永寧侯為帝!”符合贊同的聲音如山崩海嘯般,一般下層的士兵是很容易受到煽動的。而且一想,永寧侯當皇帝有什么不好的,人家可是他們的頂頭上司大元帥,上司升級做了皇帝,對他們自然不會差。 拜韓縝一直努力的洗白黑名,樹立好形象的努力,除了上層官員心知肚明內里的本質,在普通人眼中永寧侯確實一直在做好事,對百姓盡心盡力。 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只能得到表面的一層淺薄,永寧侯沒有做過什么出格的壞事,在他們眼中也會當個好皇帝。更何況,永寧侯確實軍功卓著,守護百姓。 所以,當甄太師等官民看到戰事結束,匆匆打開城門出城來的時候,就聽到那震耳欲聾的呼聲:“廢掉昏君,改立明主!” 他們都懵了,發生什么事了? 就像是一場兇橫的大浪,打得人措手不及,一場對皇朝的嘩變就在眼前生生的發生。 對著血氣撲面,滿懷仇恨躁動充滿戾氣的士兵,甄太師默然了! 他踉蹌的退了一步,看著攤開在眼前的圣旨,曾經做過嘉安帝的老師,自然認出是嘉安帝的筆跡。 圣旨從一個個朝臣手上傳過,心情各異。 “所以是真的嗎?皇帝真的勾結外敵割讓城池,就是因為他蒙古人才來的。”出身的是背后緊隨而來的百姓。 知道蒙古人被消滅了,他們紛紛出城慰問救助和蒙古苦戰的士兵,蒙古人被消滅了,將士們都辛苦了,接下來的一切可以交給他們收拾。 百姓不同于在城墻上的守軍,并沒有聽到岱欽的話,現在才知道真相。 “這樣的皇帝不要也罷,昏君!”受到激動的士兵感染,有人狠狠的‘呸’了一聲,因為蒙古人他的家毀了,不得不逃難。為什么這樣人會當皇帝?就該廢掉啊! 人都是有從眾心理的,換了平時老百姓哪個敢言及皇帝,都是避而不談的。可是不得不說秦超選擇的時機太好了,共同面對過蒙古的威脅,一樣懷著對戰爭的恐懼,對保衛城池士兵的感激。看著幸存下來的士兵們一個個憤怒得紅了眼,不由感同身受,同仇敵愾起來。 這么多條人命啊,多少家庭家破人亡,這是血海深仇啊,就是皇帝一樣要償命!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士兵的吶喊聲中,他們要廢帝,他們要愛民如子的皇帝! 民心如水,也如刀,當他們平靜的時候甚至會忽略,可當他們爆發出來的時候,就如泰山壓頂,令人戰顫汗出如漿,不敢違抗! 甄太師手足僵直,他的目光穿過層層激動的人們,對上了韓縝平靜的雙眸。 沒有喜悅,沒有惶恐不安,韓縝只是漠然的看著發生的一切,好像是說:就這樣吧! 甄太師苦笑,當真是天意如此嗎?如果韓縝有心阻止的話,是可以避免掉的,是不是他也認為孟朝該就此終結? 一朝改朝換代的戲碼出乎意料的在全城軍民的支持下進行,這或許是史上最和平的政變,得到了百姓的支持。 都說得民心者得天下,然而決定最終方向的永遠不是底層觸摸不到朝堂的平民,而是上層人物。 在一般人看來順理成章的政變是經過了無數的博弈,權利交錯的爭鋒,勢力的更迭才最終達成的。 有支持者,必有反對者,朝堂明槍暗箭陰謀層出不窮,而后塵埃落定。 一紙宣告通傳天下,風起云涌,孟朝嘉安七年廢孟氏最后一位皇帝孟庭軒,經朝堂大臣決議,共同推舉兵馬大元帥永寧侯韓重為帝。故,召永寧侯返京承繼大統,共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