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4
疼。 還是鄧智林告訴他,剪開了拖也是用,還省力,你不剪了扎起來,還是要用,最終都是要用布的,所以為啥不省點力呢?哪怕為了這地磚,也使得是不是?!反正不管趙玉和聽進去了沒有,最終還是都扎好了。扎的又好看又結實,還特別耐用。只是看那架勢,恨不得要用十年的樣子。 這屋里確實是亮堂堂的。天天灰一擦,地一拖,那屋里,是真的特別敞亮。 鄧智林這樣才覺得不委屈自個兒。愛呆家里了。 關開華道:“該叫親戚們來瞅瞅咱家這亮堂,一個個都得直了眼去,爹現在是真的養老了,這屋,這院兒,這個條件,妥妥的地主老爺家……” 鄧智林聽了樂,道:“家里再亮堂,也是土壕,真正的門第,在于氣蘊,與這些可沒個關系。” 關開華道:“那倒是。” 門第就是現實存在的,所以關開華也是深為認同的。 清貴人家不講窮富,而在于門檻,而門檻有時候就是一種資源。 關開華嘮了一會天,才離開去,當天便與關開富他們說了方子的事,算是無聲無息的妥協了。這一次倒也清凈,是真沒鬧。 鄧智林晚上算了算日子,估摸著蔡氏也該到府城了,雷哥估計也在安排了。為了避開被人查到,只怕路上得轉折幾趟以避人耳目。 所以到府城的日子,只恐要耽擱幾天,不能用正常的天數來算。 左不過是安排好了,雷哥就會回來有消息了。到時候再商議肥皂的事情。 眼看天要涼,中秋也快到了,開涵的書院估計要組織秋天游學的事了。希望這一次能近城府一兩日,他也好去看看蔡氏。 認女兒這個事,總得露個面的。 也安撫一下她,叫她安心的呆著那過好自個兒的日子。 不然那蔡氏怕是忐忑的很。雷哥那雖然好安排好,卻也不好靠近說太多的。所以這些事都得辦。 她閑著也是閑著,左不過在城府弄個繡活啥的做做也挺好,只當打發時間了,人一閑,就容易得心病。 鄧智林琢磨著,就等著雷哥能早日回來了。 趙玉和第二天就有人來給他遞話,說是撈著鯉魚了,他吃了午飯就跑出城去了,直到傍晚才回來,挑了一大擔回來。 “叔,錦鯉魚,紅色的,”趙玉和高興的很,道:“可好看?!有七條呢,也是巧了,昨兒說了,今兒撈魚就撈著了,還是七條,我看這是好苗頭……” 鄧智林上前來看,笑道:“不錯,放缸里去養著,喂點魚食啥的,魚食好尋,街上有的賣。” “哎,”趙玉和道:“我以后一天喂三頓,保管餓不著它們。” 他小心翼翼的將魚放進去了,看它們游的挺正常,心里就高興兒,還好都活了。 “這藕挺嫩的,”鄧智林道:“辛苦了,先去沖個澡再弄吧。” 家里弄了洗澡間,真別說,沖澡還真的特別方便,夏天干活多了,一天能沖個幾回澡都不麻煩。特別方便。 趙玉和聞言忙去沖澡了,沖了個干凈,把衣裳一搓一洗一晾,麻利的換了衣服就過來擔水洗藕,“這藕我挑的都是嫩的擔回來的,其它老藕就沒要了,老鄉們自個兒在家要做粉呢。叔,這么多咱也吃不完,要做粉嗎?!” “把有根的另放,不用洗,我有用,”鄧智林笑道:“其它的洗出來吃,這個特別好,當水果一樣吃極好。” 趙玉和聽了便忙分類,道:“這一擔半,加上魚才花了一百二十文,我都覺著占便宜了,還好帶去了糕點給了,老鄉們都道客氣,很高興。我尋思著下回要再去弄,還是再帶點糕點去給好。這個老鄉們特別珍寶。” 糕點太常見,至少鄧智林這是常見的,鄧智林也不大愛吃,基本不碰,小凡人小,哪能吃得了這么多。 所以也不大能吃得動了。 但是這樣在關家尋常的東西,在鄉下卻是只有年節里才有的。趙玉和帶去,老鄉們是真的覺得客氣又高興,人相處呢,一來看客氣,二來是看是否將彼此看在眼里,鄉下人覺得城里人看得起他們,將他們當平等的人看待,就十分熱情和客套。 所謂投桃報李,就是這個意思。 這些藕就巴不得把嫩的全給趙玉和,若不是趙玉和挑不動,估計全能塞給他挑回來,甚至還有說幫著挑了擔回來的。 這個時代,農產品到處都是,一般不缺糧米吃的時候,什么菜啊,藕啊之類的,都是家里產的,一般又常見,所以便是要賣到城里去也有不少鄉下人不賣的,一來進城門要交錢幣二文,然后一通賣,若是賣的不好,又花時間又浪費精力,結果挑到一天都未必能全賣出去,再加上進城,肯定得在城里吃個午飯,哪怕只是吃個素面,也要幾文錢,所以鄉下人寧愿是留自家吃,也懶得賣了。 主要是現在的車馬費,進城賣東西花的時間和精力,是與現代不能比,所付出的投入產出,性價比不高,基本上都花沒了,還不如不賣,自家吃呢。 這種情況,鄧智林也能理解,所以很多好東西,都得自個兒出城去找,如同那湯老板要找好木料就得自己下鄉去收,而不是等人來問,那基本歇菜,人家老鄉有好木材的要么做家里老人的棺木,要么就做喜木了,你還等人上門,那就別做生意了。 所以城里人要吃好東西,要么等商販販上來加價賣,要么就自個兒到鄉下去尋,那包管能尋到好的。就說雞蛋和老母雞啥的吧,鄉下人一般也很少舍得吃的,基本上就留在家里,等著人進村收呢,或者是帶點鹽啊,糖啊啥的到鄉下去,給換雞蛋,一般一進村都能搶光了這種。 鄉下有現錢的人也少,一般以物易物特別多。 鄧智林是很能理解的,這留谷縣城多數都是商販做生意,很少有自產自銷的村里的人進城賣東西的。車馬費是真的高,便是擱現代,有種了西瓜的老農,拉一車瓜到城里去賣,結果是賣不少錢,但把車錢一付,回了家,發現兜里沒幾個子兒。 所以這種人常見的很,多數是什么情況呢,能留得住的農產品都自家吃,留不住的,一算成本,賣不掉的話爛掉也行,總比白忙活一場,結果全付了車馬費的強。 鄧智林笑道:“那你是占便宜了。就這幾條鯉魚,等人販上來賣,少說一條也要三五十文。” “可不是嘛,”趙玉和十分高興,將藕都倒了出來,笑道:“還有一些蓮蓬,叔嘗嘗。” 鄧智林用水把泥水沖干凈,剝了一個嘗了嘗,笑道:“倒難得了,挺甜。這嫩的剝出來等小五和小凡回來吃,老一些的就曬干。” “哎,”趙玉和道:“叔別忙,我來就行,這點活,我一會兒就干完了。” “行,”鄧智林手腳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