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9
嫁去京里的尋常人家,更自在的呢。 石氏在東宮,和探望她的石老夫人,抱著小乳豬言笑晏晏。而御史臺的張瓚,已經愁的嘴角起泡,上火上的,喉嚨都紅腫了。 張瓚不知道這事兒,該怎么辦。他雖性子嚴肅,卻不是迂腐的人。從太子和他說了纏足會限制女子行動等,他回家就和母親說了此事。 張老夫人聽明白了,后悔不迭,哭著說是自己害了女兒。她當場表態,明兒就投帖子去榮國府,去告訴女兒放腳。 等長子走了以后,張老夫人又哭了半晚上。等張英回房,見老伴哭的兩眼紅腫,禁不住就問。 “這是怎么啦?是閨女那又出了什么事兒啦?” 除了女兒那里,家里的大兒子、大兒媳婦,就是二兒子倆夫妻也是準成人,家里就沒有能惹老妻傷心的人。 “相爺,當年我讓貞兒裹腳,現在看是大錯特錯了。” 張老夫人抹了一把眼淚,繼續說:“太子和瓚兒說那樣的話,是為咱們女兒好,我這當娘的,明兒就去榮國府,去給姑娘放腳。” “嗯,去吧。” 張英一貫只管兒子的讀書,其他的家事,他全交給妻子打理。至于女兒,更是完全放手給妻子。他對女人裹腳,持反對的態度。好好的天足,能自在行走,偏要硬拗成尖尖翹翹的樣子,才算美?! 沒見誰耳朵大了一點兒,就削掉一塊兒的。 張瓚解決了,讓母親給meimei放腳的事情。可太子交給他的事情,卻是完全沒頭沒緒的,無從下手。 不辦?行不行?肯定是不行的。 太子敢來找他,就是圣人準了的。他憋得團團轉,憋得自己上火了三天,也沒想出法子來。 張英看從小就特有主意、一向穩重的長子,如今那找不到出路的艱難樣子,忍了三四天,終于忍不住了,把張瓚叫去書房。 “瓚兒,說說是什么事兒吧,讓你難為成這樣。” “父親,太子前幾天找兒子,讓兒子問問喜歡纏足的男人,纏足有什么好?還有,凡是認為纏足好的人,可以詩、賦等各種形式上奏本。太子將擇其優秀者,給與獎賞。” 張英皺眉,給獎賞?他可是從老妻那里,聽說過了,女兒放足,是太子的主意的。 “說吧,還有什么?” 張瓚苦著臉,艱難地對父親說:“太子他說、他說,獎賞是賞詩賦寫的好的,與女子,同享纏足之好處。還讓兒子不得說出去。” 張英大笑,張瓚愣愣地看著父親。他很快發現,父親是真的笑了,是那種從心里往外笑出來的大笑,是真正的高興。 “父親?您還笑?!太子這明明是要挖坑,陷害人啊!您……” 老父親高興,張瓚也不想掃了父親的興致。等父親笑夠了、笑完了,才謹慎地問。 “瓚兒啊,為父教導太子和恩侯多年。他倆小的時候,為父認為他倆心思純凈,是赤子之心。可這幾年,為父是日夜發愁啊。這樣心思純凈的人,以后可是沒法登基做圣人的;這么純粹的人,也是沒法對付朝臣中,那些老jian巨猾之輩的。幸好太子大婚晚了幾年,讓他在朝堂上觀了幾年政。如今看來,太子不再是原來那個純凈心思的尺子啦。好,好,好!” 張英連贊三聲好。 “瓚兒,那位置,非得有謀略,才能坐得的。可哪些帝王心術,只能圣人教。為父這個太傅,要是教導太子多長些心機,萬一太子用到圣人頭上了,為父一人,死不足惜,就是怕連累到全家人啊。” 張瓚默默聽著。 “瓚兒,你的性子去御史臺,是不錯。可為父還以為,你會選擇去翰林院呢。” “父親,兒子想做點實事。” “我明白,明白的。戶部是做實事,工部也是做實事,還有刑部,你咋不去呢?” “太子還說兒子該去刑部呢” “太子發話了,那你就準備去刑部吧。先把御史臺呆明白了,以后去刑部。” “是,兒子明白。” 張瓚知道,太子那話就是要他去刑部的。 “那太子交與你的事情,你準備怎么辦?”張英捋著長須問兒子。 “父親,兒子想不出來。”張瓚向父親求助。 “你去禮部還有翰林院、國子監,這幾個地方,征求太子要的詩賦。然后偷偷把太子讓你meimei放足的事情,透露出去。” “父親,這涉及了meimei聲譽的事兒。” 張英恨鐵不成鋼,敲了兒子一記。“時間,你要掌握好透露的時間。太子妃請所有的、官宦人家的內眷進宮,你再把你meimei的事情,連到一塊想想。” 張瓚須臾抬頭,“父親,太子夫妻要拿那些女眷做文章?” “對。勛貴出身的姑娘,基本是不纏足的。世家出身的姑娘,基本都纏足。可惜咱們家,沒有適齡的姑娘,不然就可以讓她們進宮,一探端倪了。” 張瓚的女兒還不到五歲,沒有入宮的資格。所以,這次張家女眷,不必進宮。 “父親,兒子明白了。” “明白就好了。太子交代下來的事情,你要好好去做。為父致仕的事兒,也就在這幾年了。你入了太子的眼,等你沖的上去了,為父就可以回家休息了。” 張英疲憊地閉目撫額,兒子雖是狀元,到底是讀書花的功夫太多,不如老二張鈺靈活啊。罷了,老大要是靈活了,也考不成狀元的。 第359章 廢太子63 太子妃的花會辦的獨特,持請柬的外命婦, 帶著自家所有的適齡女孩兒, 進宮后, 先去給太后請安。人都到齊整了, 太后說去御花園賞花。 八月初的時候,天氣少了夏日的炎熱,當季的桂花, 已經飄香。而另外的一些當季鮮花, 像月季、百日菊、玉簪花、大牽牛花、石蒜、蔥蘭等,正是開得絢爛的時候。 太后在前面領頭走,太子妃和成嬪, 一左一右地,虛扶著太后, 后面就是湊熱鬧的太妃和外命婦的長隊。再后面, 那些跟著母親進宮的姑娘,就被拿著簽子的慈寧宮和東宮侍女,分成了兩隊。一隊是勛貴出身的, 一隊是清流出身的。然后按二歲的年齡差, 分成幾個級別。最后按個子和年齡, 編成倆人一組, 先去慈寧宮的花園。倆人合伙摘一朵、她倆共同認為的、最漂亮、最適合送給太后等人簪發的花;再合伙做一首有關該花的詩詞, 聯袂送去御花園。由太后和所有的命婦一起賞評, 優秀者有獎勵。 留在慈寧宮寧宮排隊的這些姑娘們, 雖然沒人敢出頭炸翅, 可慈寧宮和東宮的宮女,就辛苦了。勛貴的和清流的,不用分,天然的涇渭分明,就是兩堆。 可按年齡差、分級別,就忙了好一陣子了。小姑娘扯著jiejie的衣袖,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