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78
滿意,畢竟是外行拿DV和手機拍的,不成想,沒幾日,甚至入圍了了阿丹國際紀錄片獎。 華國已經有四十八年沒有人入圍這個紀錄片國際大獎了。 第四百五十一章 組團現代游(62) 其實,大順娛樂這一部剪輯很粗糙,拍攝手法。…那就是沒有手法的紀錄片,在阿丹紀錄片獎評委組評選時,爭議也非常大。 可是評委能給這部片子挑出一百個毛病,他們看著這部片子的時候,其它紀錄片就再也引不起他們的注意,腦子里想不起其它任何東西。 最后,大家思來想去,實在沒辦法放棄讓這部片子入圍。 評委之一,著名的紀錄片導演阿方索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特意提起這部由華國,大順娛樂公司,岳東樓導演拍攝的紀錄短片——‘神殿’。 “導演和攝影師都有一種別樣的冷酷和理智,在神殿廣場的那一段,圣子飛起,無數人激動得熱淚盈眶,群體狂熱帶來的震撼讓人難以言說,但攝影師的手穩定得讓人心驚,這種穩定,帶著種說不出的漠然。” “就是這一點,特別吸引人。我一個晚上本來是打算審五部片子,就因為欣賞它欣賞得時間太長,回味的時間太長,把其它四部退后了兩天。” “之所以需要兩天,是因為我擔心第二天就開始看別的作品,會讓我變得不夠客觀。” 記者表示沒有聽懂。但是看表情還是會看。顯然這位著名的影評人對這部紀錄片非常推崇。 大順娛樂拍攝的這部紀錄片,講述的到不光是神教里的事。 整部片子除了記錄了圣子誕生的全過程,還拍攝到妲宗國奇妙的風土人情,以及戰爭狀態下,F地區難得的和平區域里人們的生活。 線索人物是以一種游玩的心態,來這里尋人的大順娛樂老板楊玉英。 看過這部紀錄片的人,感受到的東西都有所不同,大家都能看出主人公在尋找一些東西,但是每個人的理解卻是大不一樣。 所有評委都給出各種解讀,報紙上關于這次入圍的紀錄片,都給出了專題和評論,對的評價頗高。 入圍的消息傳入國內,國內媒體也是十分重視。 幾十年沒有紀錄片能入圍阿丹獎,所以都不必得獎,媒體已經很認真地去宣傳報道。 雖然紀錄片電影在華國始終屬于小眾,可近年來市場也有了,尤其是三年前,可謂出現了好幾部相當優秀的紀錄片電影,票房甚至過億。 對那些大制作的電影,票房過億是基本cao作,但是對這類紀錄電影,過億就是很難達成的目標。 雖然紀錄片純粹是偶然弄出來,根本沒人上心,但既然入圍了,楊玉英干脆就同麗妃一起,帶著國師大人一起去一趟阿丹紀錄片電影節現場。 “沒想到,咱們第一次出席這類活動,第一次入圍獎項,竟然是岳東樓隨便拍出來的紀錄片。” 麗妃很是不可思議。 難道不該是她先獲得最佳女頻一類的獎項? 應該能給她帶來一個電視劇方面的獎項才對。 楊玉英失笑:“大概是題材原因。” 這一次只是機緣巧合拍的片子,姜微微覺得有趣,所以就拿去參加阿丹獎的評選。 可楊玉英對自家的片子能入圍這事,并不會感覺奇怪。 一來,取材比較能打動阿丹獎的評委。 華國的紀錄片多年來難以入圍,并不是華國的紀錄片不夠好,而是帶有華國傳統的片子,很難被那些外國評委們理解。 再來,導演兼攝影的岳東樓,技術方面沒得說。 他們家這位國師大人,學習能力一流,他書讀得一向雜,在雜學上從來天賦出眾,這陣子他自學導演,剪輯,拍攝等東西。 最開始主要是因為喜歡和網友們互動,所以自己拍點短視頻什么的。 哪怕是拍著玩,岳東樓也要做到最好,就去學了各種專業技術。 感謝互聯網,感謝現在的教學環境,只要大家想學習,無論是什么樣的技術,總能找到學習渠道。 岳東樓以前在大順時就是這么一副脾性,除了在正經的儒學方面,學來學去也就是普普通通,其它方面,但凡他喜歡,就沒有他學不成的。 最后的成品,楊玉英看了都覺得很不錯,很有禪意,也富有詩意。 只不過這種華國人才能理解的詩意,她覺得那些外國評委們根本理解不了。 楊玉英現在拿著那些報紙,看過上面的評論,遲疑了下失笑,到底沒說話。 好吧,她覺得人家理解不了,人家自然人家自己的理解。 還是和岳大國師學一學,自己的東西拍出來,別人理解成個什么,就別去管了。 他們就是管天管地,也管不到旁人的腦子。 到了赴電影節的這一日,楊玉英很是輕松。 反正入圍對他們來說已經是贏。 院線都聯系好了,排片十分不錯。 這部片子幾乎沒什么成本,如果不算人工的話,只要上映,肯定是賺。 楊玉英請好了假,也幸虧她成績好,短短時間已經發表了好幾篇論文在核心期刊上面。 其中關于人工智能的兩篇文章,計算機系的方教授看過,還推薦她投了國際頂級的期刊,剛剛投稿,不過大體上應該能發表。 處理完學校的事,楊玉英和麗妃各自帶了個行李箱,定制了中規中矩的禮服就要出發的,結果剛一說出口,皇帝就搖頭。 家里那五位大人都很是不贊同。 “既是去異國參加典禮,如何能這般隨意?” “楊大人和娘娘,代表的可是我大順的顏面,必須體體面面才成。” 他們家這位陛下喜歡提拔年輕人,幾位大人里除了吏部尚書年過五十,其他的都是三四十歲,正當壯年,大理寺少卿來之前更是只有二十七歲,年輕有為,按理說應該不像那些老大人似的,動輒禮儀,動輒規矩,奈何現在不是在大順,身處別人的地盤,大家就難免有諸多擔憂。 吏部尚書輕聲道:“若是在咱們大順,娘娘喜歡,哪怕圍一條草席去見藩國使臣,那些使臣也要說這草席天然好看。” “可如今到了人家的地盤,鄭重些才是正理。” 楊玉英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很快定制了專門的禮服,根據大順的正裝禮服改的,就是把所有繁復的裝飾都去掉,只留下最基本的東西。 改到最后,她和麗妃一黑一紅的長裙,只以金絲銀線繡上靈芝仙草,整體顯得十分低調,可穿在她們身上就是極合適。 看著同這個世界的禮服相差無幾,但穿上才知其中的不同。 配上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