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4
為大明江山付出一生的馬文升馬老大人最后還是這樣的結局。那他們呢?他們這些人又會有怎樣的結局? 眾人看著尖聲含著“有事啟奏,無事退朝”的司禮少監。看著那張囂張得意的面孔,心里憤恨。而謝棠也是第一次對天家失望透頂。 他是一個現代人,但是他深知活下去的規則。他不能夠特立獨行,要按照規則辦事。 弘治帝英明神武,又有心提拔他,待他一直不錯。支持他天馬行空的想法,也做他強大的□□。這讓他產生了一種錯覺——好像忠君也沒有什么不錯。只要他是要守護江山,讓大明強大的話,皇帝一定會給他一個施展的舞臺。 可是現在他發現他錯了,正德帝從本質上來說甚至算不上一個壞人——至少他對熟人很好。也知道對錯是非。 可是他是封建帝王家的孩子。他對平民百姓是沒有同理心的——他根本不可憐那些連飯都吃不飽的百姓。 謝棠想,或許他自己早都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總是不由自主地要壯大謝家的勢力,所以他不會用百姓饑饉的可憐、他在北疆時的感受來教導皇帝。 因為他知道沒用。所以他才會和皇帝說,饑饉會引發民亂,民亂動搖統治。 無非是要告訴皇帝,若是你真的肆意妄為過分了,那你就坐不穩皇位。 不是所有人都是弘治帝,謝棠心想。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心懷慈悲的。 縱是生在富貴錦繡之中,這世間人也少有人心懷大愛。更何況像弘治帝一樣,生在泥沼里,卻能成為最耀眼的北辰。 他看著身子都在顫抖的馬文升,心里蒼涼。馬老大人這次是一定要離開的。 他是五朝老臣,受不了這樣的折辱。 果不其然,大朝會結束后馬文升就回府命人收拾行李箱籠。第二天就要帶著家眷離開京城這片是非地。 謝棠跟著李東陽和謝遷一起來送馬文升,他折了一枝青青柳,送到了老大人的手上。 老大人喝了一盞謝遷倒的花雕酒,然后道:“諸位保重。” 謝遷和李東陽眼中有淚,對這位提攜了諸多后輩的老大人作揖道:“愿老大人一路順風。” 作者有話要說:大明皇帝廣告:不是一個皇帝,都是朱佑樘。 感謝在2020-08-15 18:10:28~2020-08-16 13:34:0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獺兔易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93、第 93 章 馬文升和劉大夏離開朝堂后, 有許多清流出離憤怒了。 尤其是馬文升和劉大夏的學生,更是義憤填膺。 劉大夏還好,馬文升歷經五朝, 門生故舊滿朝。 如果一開始他們只是想讓皇帝遠離太監, 現在卻是真的想要這些太監的命了。 于是在馬文升和劉大夏致仕返鄉后, 文臣上諫的力度和頻率更大,用詞也更加激烈。 甚至有人道, 皇帝荒yin, 堪比漢朝桓靈二帝。 朱厚照氣得直接命人打那人的板子。那人卻絲毫不懼, 即使最后被扔進監獄, 也信誓旦旦地說自己絕對沒有任何錯處。 文官清流的整個集團表達不滿的意思愈加明顯, 而皇帝與他們作對的態度也一直不變。 現如今的大朝會皇帝說不來就不來,經筵講學也是說停就停。 除此之外,皇帝批復下來的奏折中有許多毫無道理的批復。而內閣諸公看了這樣的奏折直接就把它們放到一邊擱置,當做沒看見一般,根本不會按照奏折上的意思處理事務。 但是這些老大人沒有想到, 他們的內部已經有所瓦解。 任何時代都不缺少為了往上爬而不擇手段的人。很顯然, 有一部分文官看到了太監這條通天梯。從而搭上了內宮宦官的線。焦芳就是其中之一。 謝棠已經很多天沒有見過皇帝了,這一天皇帝終于沒有在該聽講學的時候派人過來傳達所謂的因自己身體不適要停了講學的消息。因此到了時辰后謝棠就去了謹身殿。 這次的謹身殿里沒有像上次謝棠來的時候那么混亂。想來是在他來之前就收拾好了。 但是謝棠眼尖, 一下子就看到了桌子角的玉骰子。 “陛下萬福金安。”謝棠請安道。他對這位皇帝已經毫無希望, 因此并不覺得有絲毫難過。 “夫子請起。”朱厚照道。 謝棠落座, 道:“今天我們講。” 朱厚照點頭,謝棠開始講的與篇。 謝棠承認他有私心,他給皇帝講經濟生產,就是為了讓皇帝了解戶部的重要性。 同時也是為了日后他若真的護不住戶部的時候,他可以慢慢收集證據扳倒對手。 而讓皇帝了解貨殖,就是為了以后他拿出證據的時候, 皇帝能夠看懂,而不會被旁人的花言巧語騙過去。 講到最后,謝棠突然道:“陛下,當年開中法被先帝停止。除了防止鹽引成為貴族斂財的工具。還有一點,陛下知道是什么嗎?” 朱厚照有些不耐煩:“夫子也要像那些老頭子一樣來訓斥朕嗎?!說朕放縱外戚專權,呂氏之禍就在明天?!” 謝棠道:“陛下,臣之所言,皆是為了天下。絕非有排擠國舅之心。” “不過區區幾千的鹽引哪里稱得上是外戚專權?陛下連重要職位都沒有封賞給國舅爺,心里也是有數。” 朱厚照自己也是這么想的,謝棠的話里又有幾分承認他的觀點意思。 挨罵挨了這么多天,雖然說那些大臣沒人敢當面罵他,但是白紙黑字也讓人看了不爽。 今日謝棠這般說,倒是讓他冷靜了一些。也有心思聽下去了。于是他道:“夫子請講。” “陛下,鹽與鐵,國之重器。當日遼人占領幽云十六州,送各色鹽于宋朝國君。是為顯示自己占據權柄之意。 “鹽引歸于商戶,商戶販鹽于民,運糧于兵,乃利國事。然鹽引歸于大臣,大臣為利出售鹽引。不受朝廷管控。鹽引歸于何方,朝廷不知。如若藩王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