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由來
第一章 由來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卻說某年某月某日,京畿宛平縣西郊,東莊鎮聞道書院內,正是辰時早課之時。 那教授先生從門外進來,神童詩念罷,眾生平坐,先生高坐于上,攤開備課教材,輕捋唇下美髯,嘴里念到,今日我們治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那先生念罷一句,作釋一句,搖頭晃腦,臺下眾人不僅不聽,反倒嗡嗡作響。 先生放下教材,微含慍怒,蹙眉道,爾等有何不解? 堂內頓時肅靜,先生靜默片刻,正要繼續,忽而有一人起身拱手道,學生有一事想請教先生。 先生頷首。 請問先生,何為明德,何以正心? 吾等儒生,德者不過上不愧君父,下不愧百姓,立身持正,至于正心,宋張子厚橫渠四句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那學生敢問,先生可曾做到立身持正,不愧本心? 天地君親師,臺下學生竟敢當庭質問,先生登時就要變色,放肆二字就要出口,那學生又問道。 至正四年,先生得中一甲第三,蒙今上恩賜,以探花之身得授翰林院編修,如今十余年過去,久不升遷,先生聽聞永平侯府招婿,慕其貴胄,為求功名,竟想將庶子送與侯府作贅,傳為全京師笑柄,敢問先生,可曾聽圣人教誨,立身持正? 這本是先生晦澀難言之處,此刻卻被公然揭露,室內哄堂大笑,只見那先生臉色青一陣白一陣,指著發問的學生,氣得胡須顫顫。 你 學生絲毫不懼,上前一步,拱手又朗聲道,敢問先生! 話一出口,滿堂童生俱皆起身,大聲附和道,敢問先生! 那先生羞得老臉通紅,再也待不住,揮一揮袖,掩面而去了。 京師近來有兩件家喻戶曉的大事。 一是北方韃子叩邊,今上親點了世襲永平一等侯為主帥,率領三軍,將韃子殺得丟盔棄甲,揚我國威。 而第二件,也與其一密不可分,請諸位聽我細細道來。 那永平侯有勇有謀,乃是舉世難尋的蓋世英雄。韃子聽聞其為主帥,嚇得恨不得聞風而逃。可韃子雖愚者眾,也有一二詭計多端之賊,知將軍難以力敵,特意買通監軍太監,意圖暗地加害侯爺。 天下誰人不知,閹黨無君無父,眼里只有利祿,又與將軍有宿怨,在戰事之末,韃子得了閹人暗信,伏兵于道上,后縱有副將率兵解圍,可將軍與其獨子身受重傷,在回京路上一同歿了。 消息傳來,聞者傷心,見者流淚,可憐此忠君體國之良將,江山社稷之帥臣,竟歿于王事! 侯府失柱,留下一堆女子守家,獨木難支,廟堂無人,眼見就要敗落了,圣上聞之,心懷喟嘆,特賜永平侯嫡妻為一品誥命夫人,其子之妻為四品恭人,為保其門庭,允其嫡女之后襲爵,奪情成婚。 那永平侯之女年方二八,生得花容月貌,國色天香,一時之間,趨之如騖。可侯府自不會平白為他人作嫁衣裳,貼出告示,若要迎娶小姐,需入侯府作贅。 男兒膝下有黃金,豈可自斷雙腿,做這令人恥笑之事?盡管仍有人愿意,可也不敢公然宣告,出風露面。 久而久之,獨留下一人揭了告示罷了,眾人一看,竟是翰林侍講,沈縉沈官人。 那沈縉年過三十,家中已有妻妾,自不會是他做那侯府之婿。 眾人一問,又暗地思忖,不由嘆道,沈縉使得一手好技倆。 沈縉才華既高,又中了至正四年春闈進士及第,生得俊美非凡,今上殿試親點其為探花郎,授了翰林編修。這本是清貴之官,可那沈縉一次酒后失言,惡了內閣大學士,如今十余年過去,才由正七品的翰林編修升了正六品的翰林侍講。 遷官無路,俸祿又低,沈侍講除了翰林內務,只在京郊的書院里做個先生,賺些外快。 如今侯府招婿,沈縉轉念一想,不若將庶子寄在發妻名下,充個嫡子的名頭,送與侯府作婿,不說將來作個小侯爺的外祖,只要侯府在圣上面前美言幾句,升官豈不是易事? 送一庶子,升官發財,眾人不由嘆道,真是一石二鳥之計!盡管儒生罵其卑鄙,可清濁合流,比起升遷又算得了甚么呢? 至于那庶子是否愿意,就不在眾人的考量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