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今昔
第二十八章 今昔
今天的天氣屬實涼爽,正午飯后的太陽也不灼目。宋敬元拗不過林喬,只能領著林喬往那秧地走。 之前新開的地不遠處就是一個荔枝林,宋敬元沒想到林喬也不愿意到林子里歇息,一定要下田與他插秧。 林喬已經很久沒有做過農活了,見宋敬元始終彎著腰將那秧苗一根根插進泥里,還要時不時將歪倒的小禾扶正,盡管天氣不熱,可這樣頻繁的動作還是讓人很快流下汗來。小禾幼嫩,但仍擋不住它時常刮過手腕,雖然因為兩人手上的皮膚都不再嬌嫩,那劃痕并不明顯,但隨之而來的瘙癢卻讓人難以忽視。 林喬模糊的記憶慢慢變得清晰,她兩手指捻了捻小禾粗壯的莖,跟宋敬元說:其實我們這很久之前就不怎么插秧了,我們都是用拋的。說完,直著身子就將手上的秧苗往空位扔過去。 因為宋敬元沒有工具犁地,用鋤頭將地鋤松怕也來不及了,因此他只能讓這田地泡了整整一晚上的水,雖然如此,宋敬元仍然覺得委屈了手上的苗。 怎能預料林喬那一拋,雖準頭很好,水花泥花甚至都很小,但宋敬元,自小生活在精耕細作的古代,從來就沒見過這么糟踐作物的。 換句話說,在他們那,這樣拋秧可是要被胖揍的。 他猶豫了一下:這樣真能活么? 林喬沒直接回答,反而問他:難道你去年收成的時候沒發現什么不一樣嗎? 宋敬元方才醒悟,原來去年的高產可能不是偶然?他原以為,這地沒人耕種、雜草叢生,加上谷子放置許久,他只能將每畝的產量往低了算,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每株開花抽穗都比他想象中的要多得多,哪怕是收成時突然刮來鬼風,壓到一片稻田,勻下來的畝產也讓人欣喜。 他當時也懷疑過,經歷過那么多年,也因為地域原因,導致品種不同,產量自然也就大相徑庭,但當時只是懷疑,現在貌似終于有人能解答他的疑惑了。 我去年插秧時,就發現這秧苗雖幼嫩,但是分岔卻一般有三根,且那成活率高得出奇,我一次只插三株,但最后的一叢卻擠擠攘攘,我只能趁早拔出一些來,種到另一塊田里。但即便是這樣中途換地種的稻禾,長勢也依舊很好,產量比我預計的要好上太多...... 宋敬元噼里啪啦地講了一大通,好叫林喬知道了他心底里所有的疑惑了,這才肯停下來。 林喬也這才知道雜交水稻與古代的稻禾竟然有這么多不同的地方。 不過這一點也不妨礙林喬向宋敬元科普現代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林喬一邊拋著秧,一邊跟他講末世前大多數人都因袁隆平爺爺而吃上飽飯的盛況。 兩人一個說一個聽,手上的功夫都沒耽誤。偶爾看見秧快沒了,林喬就停下,也不用旁的示意,宋敬元就會默契地再將秧禾鏟出挑過來。 林喬對袁隆平爺爺的事跡記憶也已經模糊,但因為末世時常要從末世前歲月靜好的日子里尋求安慰,所以她對五六年前的盛世仍記憶猶新。 因為挑秧,故事講得磕磕絆絆,零碎的記憶被零零碎碎地闡述著。 林喬喜歡回憶往事,但不代表她抵擋不住回憶的誘惑,往昔與今日的對比,只讓她更珍惜當下,而非沉迷于過去。 但宋敬元出生且長大于落后的古代,穿越在末世時蕭條的小城,雖然他也見過皇宮宴席的盛況和建筑的輝煌,也曾在穿越后游歷過這個陌生的地方。但經歷多少限制了他的想象,他聽著林喬的講述,從一開始的連連贊嘆,最后又開始有些沉默失落。 如果當時能夠像這樣富足,百姓就能吃少很多苦,大概也就不用再去行勞苦的兵役了吧。宋敬元說話時聲音不大,林喬甚至不知道這句是不是他的自語呢喃。 (下章應該就是rou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