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387節
六月初,行唐縣。 這段時間以來,因為新軍、駐防軍各營折損嚴重,有八千多將士的傷亡,所以劉衍一直率部逗留在行唐縣,一方面為了補充各營損失的兵力,盡快讓各營恢復戰力,另一方面,劉衍還在謀劃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整編新軍、駐防軍各營! 如今天下初定,按照劉衍的謀劃,大明各地都需要仿效新軍建制,建立新式的官軍駐防各地。 所以劉衍計劃將駐防軍第一營到第六營全部整編為新軍營伍,然后將所有的新軍營伍統一整編為大明國防軍。 在全面推行新政的同時,劉衍準備仿效后世紅色掌權,在大明內部推行兩套軍事體系: 一個便是以新軍、駐防軍為主體籌建的國防軍,主要用于對外作戰,是大明帝國對外征戰的主要力量。 另一個便是新建的各地駐防軍,主要用于對內,是大明帝國駐守各地的主要兵力。 這樣一來,就涉及到許多難題,首要一天就是錢糧,其次就是兵源。 于是這段時間,劉衍便在行唐縣謀劃這件事情,幸好有后世現成的榜樣在,劉衍也整理出一份比較詳細的《大明軍務整編方略》,不過劉衍卻并沒有急著對外公開這份方略,甚至沒有對陳勛、許銘、苗紹等心腹部下透露任何消息。 此時在行唐縣城內,最后一批從青州府調集過來的新兵抵達了城中校場,這批新兵主要是兗州府、東昌府的青壯,全部都是從鄉野百姓中,以及可用的軍戶之中選拔出來的,人數有一千三百余人。 加上這一千三百余人,新軍各營的缺額便全部補齊了。 在校場內,陳勛看著剛剛集結完畢的新兵,苗紹正在高臺上給眾人講話,然后便是各營主將派人前來選兵。 陳勛的新軍前營在之前那批新兵抵達城內的時候,已經補足了缺額,所以這次選兵并沒有陳勛的事情。 不過新軍前營也初步完成了整頓,所以陳勛便過來看看熱鬧。 “苗總兵!” 苗紹回頭看去,咧著嘴笑著走過來,說道:“怎么,陳總兵有和指教?” 陳勛將苗紹拉到一旁,左右看去見周圍沒有什么人,便低聲說道:“聽說沒有?” 苗紹詫異的問道:“聽說什么啊?” 陳勛說道:“閣老啊,這么長時間在縣衙內,到底在籌劃什么事情?” 苗紹啞然失笑,說道:“我說陳總兵啊,你沒事就去寫寫信,給嫂子捎回去,也免得嫂子掛念,別老想著跟我這里套話,我也沒有稍息可說啊!” 陳勛一副“鬼才信你”的表情,說道:“你少說我,你給老婆寫信了?” 苗紹的妻子就是即墨營城那個棉布坊主的女兒,現在也住在濟南府城內,平日里常與王蕓禾走動。 苗紹大笑著說道:“放心,自打戰事結束后,我已經寫了好幾封信了,rou麻的話說了一大堆!” 陳勛正要笑話苗紹一番,忽然聽到城中響起號角聲,緊接著一名傳令兵策馬趕來,大聲說道:“魯國公有令:各營主將立即前往縣衙參加軍議!” “得令!” 陳勛和苗紹頓時收起了笑容,紛紛招呼隨行護衛,策馬前往縣衙。 待到縣衙門口的時候,沈拓、汪博、張義、許銘、錢樰等人也陸續到了門口,眾人來不及寒暄,便急匆匆的進入縣衙,直接來到了正堂內。 見眾人齊聚,劉衍直接說道:“本公決定:大軍今日整頓一日,明日大軍開拔!” 眾人詫異,為何突然如此著急? 劉衍繼續說道:“親衛營、騎兵營、炮營隨本公直接返回北京城駐守,前營前往宣府鎮駐守,后營前往真定府一帶駐守,左營前往順天府各地駐守,右營前往永平府一帶駐守,中營前往保定府一帶駐守。另外調駐防軍第六營前往河間府一帶駐守,調駐防軍第五營從北京城出發南下,駐防順德府、廣平府、大名府一帶!” 眾人聞言,劉衍直接將新軍、駐防軍全部展開,如此一來,北直隸盡在劉衍掌控之中,再加上山東已經被劉衍打造得鐵板一塊了,大明最為核心的地帶全都是劉衍的地盤。 “如此,閣老想要干什么?” 一時間眾人都沉默了,雖然眾人都是劉衍的死忠,就算是劉衍宣布自己要取代崇禎帝,眾人都會率部跟隨。 只是如今劉衍突然如此部署,眾人多少也有些疑惑。 劉衍不等眾人開口詢問,便直接說道:“本公準備對大軍各地軍隊進行改革,所以為了防止萬一,必須要保證北直隸和山東的穩定,各營將士抵達預定駐防區域后,務必盡快掌控當地的要害地帶和城池,任何人膽敢反對本公的新政和軍改,一律予以鎮壓,不論是誰!” 眾人紛紛起身抱拳,大聲說道:“尊領!” 次日,新軍各營按照劉衍的部署,陸續從行唐縣開拔,劉衍則是率領親衛營、騎兵營和炮營一路向北,朝著北京城的方向開去。 由于有炮營的拖累,劉衍部大軍一路上用了四天多的時間才北京城。 當劉衍策馬進入北京城的時候,陳新甲、王炆鎮、岳明、趙民等十三尚書率領滿朝文武在城南宣武門外等候。 劉衍見到眾人,便翻身下馬,笑著說道:“諸位都在?好啊!” 眾人紛紛拱手說道:“恭賀魯國公凱旋而回,平定李賊、安定天下,實為大明柱石,百姓之福!” 劉衍大笑起來,對眾人說道:“你們真會給本公戴高帽,如今雖然李自成的百萬大軍被殲滅,但是朝廷仍是多事之秋,本公還指望著諸位幫襯,繼續在各道推行新政,以及隨后要進行的軍改!” 眾人聞言大為震驚,推行新政的事情眾人都知道,如今除了北直隸以外,其余各道、府、縣的推廣情況都不容樂觀,特別是南直隸以及江南各道,基本上都被抵制了。 面對如此局面,劉衍竟然還要推行軍改,這軍改是要改什么? 一時間眾人滿腹狐疑,劉衍卻不理會眾人的反應,直接招呼眾人說道:“好了,諸位隨我進城,一同進宮面圣吧!” “是!” 隨后新軍親衛營、騎兵營、炮營開入北京城內,而駐防軍第五營、第六營也已經提前接到了劉衍的命令,此時已經整裝待發,同時從崇文門出城,前往各自的駐防區域。 隨后劉衍率眾入宮,在御書房見到了崇禎帝。 此時崇禎帝依舊是板著臉,但是氣息上已經不像之前那樣冰冷。 內閣眾臣再次向崇禎帝恭賀了定州大街,劉衍隨后稟報道:“啟奏陛下,臣已經將李自成、谷可成、夏國相、王屏藩等人的尸體帶來,另外將定州大戰前后的斬首也一并帶回京城,陛下可選定時日,正式向天下宣布:李賊已經覆滅!” 聽完了劉衍的話,崇禎帝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哪怕是當著劉衍的面,崇禎帝依然淚崩,嚎啕大哭了好一陣,哭聲之凄慘、悲涼,即便是劉衍也是忍不住動容,這么多年積攢在心中的苦悶、恐懼等情緒,在一瞬間全部爆發了出來。 陳新甲等十三尚書此時也是紛紛淚目,對于崇禎帝哪怕不是那么的忠誠,但是在情感上也是非常同情的,崇禎帝不管能力如何,至少在勤政方面、愛民方面,還是可圈可點的。 隨后御書房內安靜了下來,崇禎帝控制住了情緒,然后重重一聲長嘆,對劉衍說道:“劉閣老此戰立下大功,朕有意冊封劉閣老為異姓王,不知諸位尚書以為如何?” 眾人都是渾身一震。 大明的異姓王有一個慣例,那就是“活著不受封”! 歷史上的明代異姓王,全都是在死后追封的,比如明代“開國六王”: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岐陽王李文忠、寧河王鄧愈、東甌王湯和、黔寧王沐英。 這些人生前功勞很大,死后封王,是大明對他們最大的肯定。需要說明的是,不僅跟隨朱元璋的將領有這種待遇,在后期帝王身邊,也有這樣的臣子,例如,跟隨朱棣的“靖難四公爵”之一的朱能,他死后被追封為東平王等。 當然朱能雖然姓朱,但他和朱元璋家族無任何血緣關系,同樣屬于異姓王。 此時眾人都不敢說什么,劉衍則是平淡的說道:“封王非吾意,唯愿天下平!” 崇禎帝聞言不由一愣,這句話便是效仿當年戚少保的那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可見劉衍的心中意思。 崇禎帝嘆息一聲,說道:“如此大功,不封賞,難以安撫天下臣民,朕也會寢食難安!” 崇禎帝這就是在敲打劉衍,當然是在影射之前德勝門外的兩次不愉快。 劉衍見狀,便趁機說出自己要以鐵腕推行新政、軍改,以讓垂死的大明帝國重換生機的決心。 “陛下,臣推行的新政可以讓百姓休養生息,為大明積蓄國力,而軍改則可以讓我大明軍隊重新恢復開國時候的強悍,兩者缺一不可,臣都是要大力推行的。” “期間,臣肯定會遇到想象不到的艱難,甚至會面對舉國上下的責難!臣愿意放棄此番封賞,只希望陛下能夠始終與臣站在一邊,這已經是大明最后的希望了!” 其實劉衍說的沒錯,雖然如今已經對內剿滅了李自成的百萬大軍,對外重創了滿清韃子,可是大明也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除了劉衍所部,以及山東稍稍恢復了生氣,整個大明兩京一十二省,其實已經沒有了多少周旋的余地,再不進行改革,大明就真的沒希望了,到時候即便沒有李自成,也會有王自成、張自成再冒出來! 崇禎帝聽完之后,卻認為劉衍這是要當曹cao,要篡奪大明的江山社稷,今日劉衍帶著內閣十三尚書前來,其實就是在逼宮! 劉衍見狀也不氣惱,知道崇禎帝一時半會定然不會明白自己的理想和決心,今日將自己的抱負,以及下一步的舉措挑明也不是壞事。 于是劉衍傲然言道:“如果當權臣曹cao能夠拯救大明,能夠振興華夏,能夠讓天下億萬百姓安樂、富足,那臣也不介意做一個當世曹cao!” 第五百五十二章 新的生活 濟南府,堰頭鎮西十三里,鏵山東麓山腳下。 這里原本是山下的一處平坦之地,土地肥力還算可以,只是因為遠離周邊的村鎮,堰頭鎮和其余地方的百姓過來開墾荒地很是麻煩,再加上百姓單獨開墾土地的花費太大,如果不是幾次跟著幕府開荒,是沒有人到這邊來開墾荒地的。 不顧如今,這片原本無人問津的山下平地,卻是熱鬧非凡,數百口百姓在數十撫標營士兵的指揮下,正在各處忙碌著。 那些百姓分為兩隊,一隊在靠近山腳的地方,按照事先用白灰在地上畫好的規劃,正在挖掘地基、修建房屋,這里便是濟南府規劃的上百處新村莊的其中一處,官方給出的名稱是鏵山東村。 而另一隊百姓則是在外圍,正在忙著開墾耕地,周圍五千多畝被圈進來的荒地,全都是鏵山東村的,平均分到這數百人、上百戶的手中,每戶都能分到五十多畝,足夠一家人在這里生活下去了。 這些百姓原本并不是濟南府治下的百姓,而是從行唐縣遷徙過來,被安置在濟南府城的流賊老營家眷。 經過甄別,以及一路上的說教、觀察、整頓,這剩下的四十多萬人全都服服帖帖的,然后被顏繼祖分散安頓在濟南府各個地方,在濟南府各處新規劃了上百處村落,專門用于安置這些百姓。 同時因為有劉衍調撥的錢糧作為保證,所以前期修建村子、開墾荒地等費用,都是官府代為墊付的,這些百姓來年收成之后,便分五年逐漸償還官府的墊付錢糧,然后從第六年開始,一直到第十年,朝廷還給眾人免除賦稅。 如此豐厚的條件,讓這四十萬人全部安下心來,如果不是因為活不下去了,誰愿意去過之前那種朝不保夕的作亂生活? 眼下有了新家,有了耕地,有了活下去的希望,所有人都不愿意再去過動蕩的生活,這四十萬人迅速的安頓了下來,然后便在撫標營將士的指揮和監督下,熱火朝天的開始建設屬于自己的新家園。 老李也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被分配到了鏵山東村,并且在村子靠里的位置,分到了一處宅院,雖然只有三間正房、兩間廂房的大小,而且現在宅院也只是地面上畫著的白線,還沒有建起來,父子三人還只能住在臨時的帳篷里。 不過這些都已經沒有關系了,在老李看來,地面上的白線就是自己的家,就是自己和兩個兒子活下去的希望! 所以每天天還不亮,老李便和其他百姓一樣,根本不用監督的撫標營將士過來督促,紛紛自發的拿起各種各樣的工具開始干活,眾人心中都明白,再苦再累,這也是在為自己干活,所以沒有人惜力。 “爹!” 這一天清晨,老李正和幾個老漢在村子里挖掘排水溝,挖出來的土要被運到周邊,用來作為修建房子的用料,一舉兩得。 老李忽然聽到身后有人在叫自己,回頭看去,只見二兒子李富貴、三兒子李喜樂跑了過來,每人的手中還提著一個不算太大的竹筐。 老李的三個兒子分別取了平安、富貴、喜樂,只是大兒子李平安卻并不平安,被流賊選取做了死兵,直接死在了戰場上,到現在連個尸首都見不到,也不知道爛在了哪里,老李每每想到這些,便是止不住的哭泣。 好在還有兩個兒子在,老李也只能期盼在山東這里安家后,兩個兒子能真正的富貴、喜樂。 “你們怎么來了?” 李富貴大聲說道:“爹!我們可以幫著裝土。” 李喜樂說道:“對,我們裝土。” 旁邊的眾人見狀紛紛笑了起來,臉上洋溢著nongnong的幸福,其中一個老漢說道:“我說老李啊,你生得好兒子,真是體貼,就讓他們幫著裝土好了,少裝一點,別白了孩子的一片心意。” 老李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只是憐惜的看著兩個兒子,嘴里還不斷囑咐著“少裝一些”、“不要亂跑”之類的話。 李富貴今年只有十三歲,李喜樂只有十歲,而已經戰死的老大李平安,今年也才十五歲而已。 老李四十多歲的年紀,原本也是精壯漢子,只是因為活不下去了,三十歲才娶到婆娘,剩下三個兒子后,婆娘也沒了,隨后沒幾年便遇到了流賊作亂,這半輩子都是渾渾噩噩,幾乎年年都有苦難,也讓老李活得像是五、六十歲的年紀,臉上滿是風霜。 不過現在好了,在這鏵山東村落腳之后,只要咬牙過五年,將欠朝廷的錢糧還上,然后就可以免五年的稅,家里的日子肯定一年比一年好過,這下也有盼頭了! 一旁的老漢有五十多歲了,此時干得有些累,便停下來擦汗,對老李說道:“老李啊,我聽說咱們村子建成之后,各家各戶要編戶齊民,到時候你說咱們是民戶還是軍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