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229節
而曹變蛟與王廷臣則是心中一動,二人也將率部防守五道嶺一帶,到時候同樣可以如此設置防線,二人小聲探討了幾句,便決定等弘螺山工事完工后,立即派人過來參詳。 即便二人學去的防線不如虹螺山防線強悍,也一定可以給清軍造成不小的打擊,大大提高防御力。 眾人商議完虹螺山防線的事情,洪承疇又囑咐曹變蛟、王廷臣也依樣布防,二人自然領命不提。 隨后眾人前往五道嶺實地勘察了一番,還去了臨近的大興堡與東青堡等處,甚至還遠到筆架山一帶巡視。 筆架山作為明軍從海上運糧的中轉之地,這里警戒極嚴,不但筆架山一帶駐防了大量的遼東本地兵馬,遠處的海面上也不時有大明水師巡弋。 此時眾人站在筆架山的一處山坡上,遠眺海面,只見依然有大批海船從遠處駛來,準備停靠在碼頭上。而碼頭四周,大批的民夫和遼東本地明軍頂著烈日忙碌著,將堆積在碼頭上的糧草和各種輜重裝車運走,一幅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遠處大海波濤洶涌,海濤不時拍打在礁石上,濺起陣陣銀花,很多第一次看到大海的官將。臉上都露出驚駭的神情。 此時隨著明軍各路兵馬出關參戰,遼東戰局的天平開始向大明一方傾斜。此時杏山、松山等處相繼解圍,只有錦州還在清軍的包圍之下。 在今年五月聲援斷絕前,祖大壽曾遣一卒向朝廷報告,言城內糧食足以支撐半年,而材薪則有不足的軍情。現在還沒到半年之期,以祖大壽的能力,再加上城內兩萬多守軍,錦州在短時間內應該是丟不了的。 于是在劉衍的強烈建議下,洪承疇下令各路明軍暫時駐守在筆架山,一面囤積錢糧補給輜重,一面征調民夫,立即開始修筑虹螺山和五道嶺的后路防線,先將大軍的后路穩住守好,然后再揮師北上馳援錦州城。 對此,楊國柱、王樸、曹變蛟等人都覺得沒什么問題,如此國戰穩扎穩打才是正理。 馬科、唐通等人也不好說什么,只有吳三桂漲紅了臉,見錦州已經近在咫尺,但是大軍卻依然要等到后路防線完工才肯北上,幾番要開口反駁劉衍。 洪承疇見狀急忙以目示意,待到劉衍等眾將各自返回營中,洪承疇才將吳三桂叫到中軍大帳內,少不了一番好言寬慰,同時也許諾,只要虹螺山、五道嶺的防線有了眉目,便會派兵立即馳援錦州城。吳三桂這才怏怏不樂的返回營內。 當日,洪承疇就命一眾幕僚招募民夫,前往虹螺山與五道嶺,具體的挖壕、筑墻等煩累的工作,自然是隨軍民夫丁壯,還有一些遼西當地軍戶負責,由于人力充足,所以進展也算迅速。 曹變蛟與王廷臣也各率兵馬前往五道嶺駐防,劉衍也派前營都指揮使、游擊將軍陳勛率部進駐虹螺山,并且從洪承疇的中軍大營領走了不少小佛郎機炮和百子銃等火器。 虹螺山上,來自天南地北的民夫云集到這里,在烈日下辛勤勞作著,而且從關內到關外,一路上還有絡繹不絕為大軍運送糧草輜重的民夫,總數部下數十萬人! 這些民夫們也是有工錢的,按照大明修邊墻城堡工役價錢來算,大概是每日給食米銀一分,鹽菜銀五厘,遼東沒打仗的那些軍戶青壯也是如此。 只不過朝廷發下的這點銀子,按現在物價來說,民夫們一般都是吃不飽的,還每日累死累活的勞作,非常辛苦。 劉衍在巡視了虹螺山防線的工地后,見這些民夫都沒有什么干勁,工程進展很慢,心中也非常焦急,畢竟時間不等人。 于是劉衍下令前營的輜重兵每日要多做些飯食,青萊鎮新軍的伙食遠比一般的明軍要好,每天都有葷腥,主食管飽。除了朝廷發下的糧草外,劉衍還讓商會的商賈組織大規模的馬隊,源源不斷的向前線這邊運送物資,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腌rou和糧食。當然,這筆花銷自然也要劉衍自己支付,不過為了能讓新軍將士吃好吃飽,劉衍也豁出去了。 此時輜重兵們忙個不停,很快大摞的大餅便做好,還有一鍋鍋的rou湯在火上翻滾著,濃郁的香氣不時飄出,看得一旁等待的民夫軍壯垂涎欲滴。 “老天爺啊,別處官軍吃的都是豬食,而且還時常吃不飽,這些山東兵為何能頓頓吃這么好,難道朝廷的錢糧都發給山東兵了?” “你懂個屁!那是因為人家山東兵的上官好,想辦法搞來的這些rou食。要不然為什么山東兵的戰力強,就連奴賊也不是對手?” “我可是聽說了,山東鬧饑荒的時候,只有青萊鎮人人有飯吃,這樣的災年里,竟然沒餓死一個人!” “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你看那些青萊鎮新軍官兵,一個個紅光滿面的,比城里那些士紳還要好看。真想到青萊鎮去過活,那才是人過的日子!” 劉衍站在旁邊,聽著那些排隊打飯的民夫議論著,心中也涌起一股自豪感:“這幾年的辛苦終歸是沒有白費!” 第三百三十章 北上松山 在弘螺山防線的工地上,正午時分,所有的民夫都開始三班倒休息,休息的民夫聚集在后面空地上,正排隊領取午飯。 一張張比海碗還大的大餅遞來,一大勺滾熱的rou湯倒來,頓時將大碗裝得滿滿的。雖然rou湯里面只有一些碎rou,而且也都是腌rou做成的,但是對于這些民夫來說,已經是上等美味了,就連家中過年都喝不上這樣的rou湯。 在這種美味的吸引下,人群中有些不安份的開始插隊,甚至直接搶奪前面領完午飯的民夫,周圍維持秩序的青萊鎮新軍將士見了,直接沖上來將那些不守規矩的人抓起來,就當著所有民夫的面一頓暴打,打得他們哭爹喊娘連聲求饒。 周圍的民夫見了都是紛紛叫好,心中也徹底踏實了下來,如此講道理的官軍,還真是頭一次見到。 陳勛剛剛送走劉衍,此時修建事宜已經步入正軌,劉衍自然不會在這里一直盯著,只有當主體工程完畢后,劉衍才會回來視察。 這時,陳勛見維持秩序的將士開始喊話,讓上一班差不多吃完飯的民夫接班干活,那些民夫軍壯吃個肚飽,被吆喝了幾聲便都站起身來,干勁十足的開工干活。 服役的民夫們大聲喊著號子,揮舞自己的鋤頭鐵鎬,不斷的用力挖壕掘土。還有人挑著簸箕、籮筐,負責擔土的,又有筑墻之人,使用夾板投土于板內,以杵極力夯筑,囊囊聲響不斷,場面熱火朝天。 由于弘螺山上的民夫人數眾多,所以看似浩大的工程,只用了兩天就基本結束了,剩下的事情便是前營將士的具體布防了。 陳勛當即給所有民夫結清了工錢,然后便命將士將所有民夫送下山,移交給總督府的幕僚進行安排。 好日子這么快就結束了,讓所有民夫非常低落,幾乎所有人心中都在想,要是這里的工程干上一年半載就好了,只是這只能是一個美好的愿望。 當天,陳勛便帶著魏漢、郭銘緒、沈東來三個指揮使巡視各處,開始部署防線內的兵力,前營一萬兩千余名將士,以及大量的小佛郎機炮、百子銃、虎尊炮等火器也一一部署到位。 當天黃昏時分,劉衍接到消息趕到虹螺山防線,在陳勛的陪同下巡視一番后,心中非常滿意。經過大量人力的修筑,再加上弘螺山的地形優勢,這是注定是一個比巨鹿防線、濟南城下的防線還要恐怖許多的地方,如果清軍敢來攻山,這里將會成為清軍的敗亡之地! 第二日一大早,得到消息的薊遼總督洪承疇也領著龐大的官將,到達弘螺山防線巡視,眾人打了這里都全都是吃驚不小,這還是弘螺山嗎? 僅僅兩、三天的時間,弘螺山就完全變了一個模樣,整座山的樹木雜草,全部清除干凈,使得山上山下,視線極為開闊。 眾人從山腳往上走,山道似乎變得更平緩了,路更好走了,眾人開始還不明白怎么回事。這不是方便敵人進攻嗎? 洪承疇也不明白,便詢問起來,劉衍解釋,這是讓韃子在這段山地盡量集中兵力,以便山上火炮更好集中殺傷。 眾人心頭涌起寒意,這個劉衍也太狠了,竟然能想到這種主意? 隨后眾人快到山腰處,坡地就不好走了,到處是深深的壕溝陷阱,壕溝下皆有尖銳的木刺,讓人望之心寒,萬一掉下去,定然成為rou串。 而且這些壕溝陷阱掩飾得頗為巧妙,前面都有一道緩緩的矮墻或是土堆遮掩,視線從后看不清,不過一跳過去的后果…… 而且更毒的是,這些壕溝陷阱都是連環套,跳過一個還有另一個,有時連著七、八個,不摔死也要累死。 這些壕溝陷阱,還都是不規則的,在各個坡地間呈之字形,使得各處坡地極為難行。若以盾車掩護進攻,則哪個方向都無法順利推進,不挖開前面無數矮墻,不填好無數壕溝,就別想逼到前面去。而如果清軍真的這么做了,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看著偽裝巧妙,卻又深深令人恐懼的壕溝,還有下面的尖銳木刺,除了楊國柱之外,便驕狂若薊鎮總兵白廣恩,都下意識離劉衍遠一些,這家伙,太陰毒了,麾下也都什么人?這種鬼點子也想出,不是人啊。 吳三桂更是饒有深意的看向劉衍,自問這種防線,就算自己想破腦袋都是設計不出來的。 隨后眾人便看到了許多可以通行的通道,大概有十條通道,各寬差不多二十步左右,從山下直達山腰處,沒有任何障礙,方便敵人進攻,也使他們蜂擁擠成一團,成為后方鳥銃手的絕佳目標。 而青萊鎮新軍將士展開反擊,也可以從這些通道沖出來,作用很大。 此時眾人心中已經大受震撼,而這些布置卻只是第一道防線而已。當眾人到達第一道矮墻前面時,就見前面忽然陡峭了許多,可以看出該段山坡明顯被改造過,沿著山體從北到東,從南到西,全部削成斜坡形。 在斜坡之上,一道不高的矮墻聳立,約只到各人胸口處,不過卻夯筑得非常厚實,矮墻后的士兵,可以依托矮墻對前方的目標進行射擊。 連斜坡帶矮墻,該墻事實高約二丈,矮墻前有一道深深的大壕溝,前又有兩道小壕溝環繞。大壕溝深一丈,寬一丈,小壕溝深半丈,寬半丈,壕下皆置尖利木刺,木刺前端用火烤過,尖硬無比。 三道壕溝間隔二步,之間的平地上,都是層層置放狼牙怪石般的拒馬鹿砦,上面尖利的倒刺,有若要擇人而噬。 前日劉衍說每三道矮墻壕溝為一道防線,清軍每攻一道矮墻,便要面對上下三道火力猛烈打擊,當時洪承疇等人還想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個打擊法。 此時洪承疇、吳三桂等人看著眼前的防線,終于明白了劉衍的意思。 就見該道矮墻不遠后又有一道斜波,斜坡上有墻。隨后又有斜坡,又有矮墻。三道矮墻,順著山勢,一道比一道高,一波波聳立在眾人眼前。 看著三道斜坡矮墻,眾人算明白了什么叫上下三道,立體式火力打擊。 此時青萊鎮新軍前己將士經入駐弘螺山,看他們已經分部進駐到三道防線各處,洪承疇等人已經可以想象,當新軍將士從三道矮墻同時射擊的時候,進攻的清軍將會是何等的慘狀。 此時所有人都在議論紛紛,對劉衍的這套防線非常推崇。東協總兵曹變蛟與前屯衛總兵王廷臣更是興奮,二人一番盤算,隨即便向劉衍討教了一番,劉衍當即答應派人前往五道嶺,指導二人部下修筑防線,曹變蛟、王廷臣大喜,對劉衍再三感謝。 洪承疇也對劉衍稱贊不已,甚至將劉衍贊為軍中防御第一人,劉衍笑著領下,其余眾人都是眼紅不已。 隨后眾人由通道進入后方,往右面走了數步,進入第二道矮墻,又往左面走了十數步,進入第三道矮墻之后,這是一處較為平緩的坡地,約有數十步之寬。 在這里已經有了許多的營帳,在營帳的四周還堆放了許多裝滿泥土的麻袋,壘成了半人高的墻體,以阻擋清軍可能的炮擊。這里是作為前營士兵的屯兵及休息之處,所以防御工事也不可缺少。 看著那些麻袋,洪承疇說道:“這些就是劉總兵說起過,可以防止奴賊炮擊的東西?” “正是。” 隨即劉衍又簡單的解釋了一下,眾人也都記在心中,暗道回去之后也要準備一些備用。 眾人繼續行進,坡地后方又是壕溝矮墻,與先前防線一樣。如此連續三道之后,快到山頂時,眾人看到一個正在修建的炮臺,炮臺建在山石凸出處,四周視野開闊,從這里可以俯瞰全山,料想在這里開炮,定可以有效對山腳,或是平川處的敵人壓制轟擊。 隨后眾人到了山頂,弘螺山山頂頗寬頗長,還有些起伏,由幾個小山嶺合成,所以稱為弘螺山。在這里,圍繞火路墩前后,眾多的青萊鎮新軍前營戰士,正在忙碌地建造城寨。 這處城寨的寨墻、寨門、居所,基本上都是用大塊堅固的山石修砌,寨墻也是凹凹凸凸的,每隔一段距離,還在修建塔樓,料想必形成交叉火力多重打擊。 不過這個工程浩大,不是一時半會可以完工的,好在前方防線建成,后方的城寨,就可以從容不迫了。 主寨之內,還將建許多糧倉,弘螺山這里本就是明軍的屯糧之地,洪承疇見狀也很高興,隨即命監軍張若麒再運幾批糧草過來,這里防線堅固,可以盡可能多的囤積糧食,自當萬無一失。 張若麒也是點頭贊同,隨即便對身邊眾人吩咐了起來。 眾人最后又到山的東北處,那邊同樣有多道矮墻壕溝,順著河流蜿蜒到山的西北面。而西北面則依地勢,砌了數道石墻。 當眾人看完弘螺山防線之后,不管是洪承疇、張若麒,還是吳三桂、楊國柱等總兵官,眾人都一致認為此地固若金湯。有弘螺山防線在,大軍后路當萬無一失。 次日,洪承疇率主力大軍回營,準備開拔。而曹變蛟、王廷臣也率部上了五道嶺,同時遼東鎮總兵官劉肇基、協同總巡立功參將竇承烈、杏山路副將鄭一麟諸人,率領遼東守軍二萬余,分兵駐守在杏山堡、大興堡、東青堡內外周邊,與弘螺山的青萊鎮新軍前營將士一起,為入援大軍守住后路。 曹變蛟、王廷臣二人在五道嶺同樣征集大量的民夫軍壯挖壕筑墻,依地形地勢,仿效弘螺山之舉。 此時清軍斥候也開始出現在五道嶺、弘螺山一帶探查,不過新軍前營與兩鎮夜不收都很得力,將清軍斥候陸續趕走,雙方很是交手了一番。 與此同時,在大營中的洪承疇也收到各部急報,得知奴賊主力在離五道嶺十幾里的女兒河北岸,似乎也在大興土木。 當日,薊遼總督洪承疇、監軍張若麒、監軍馬紹愉,隨同青萊鎮總兵官劉衍、宣府鎮總兵官楊國柱、大同鎮總兵官王樸、援剿總兵左光先、山海關鎮總兵官馬科、薊鎮總兵白廣恩、密云鎮總兵官唐通整軍出發,各部大軍步騎炮軍交加,浩浩蕩蕩逼向松山一帶,經由松山前往錦州城馳援。 待到明軍各部開出大營,各自列陣有序向北進發,明軍軍容極盛,連此時身在松山的山西總兵李輔明,寧遠總兵吳三桂在內,一共有大軍二十一萬之眾,如同紅色浪潮似乎直達天邊。 第三百三十一章 韃虜齊聚 就在洪承疇率領二十一萬明軍主力北上松山的同時,乳峰山這邊也是旌旗招展,清軍各旗旗主、奴酋也紛紛趕到這里匯集。 乳峰山之名源于女媧補天的傳說,當年老奴努爾哈赤逃難,逃到乳峰山峰頂一塊巨石上,連困帶累睡著,而這塊巨石傳聞就是女媧補天剩下的一塊靈石。 因此,滿清入關后,便將這塊巨石命名罕王殿,乳峰山就成罕王殿山了。好好一座歷史文化名山,愣是因為老奴睡了一覺,就被活生生的玷污了。 乳峰山由無數大小丘陵山嶺合成,面朝錦州一面大多地勢平緩,面對松山一面,則是山嶺起伏、丘陵不斷,不過快到主峰處,山勢卻略顯陡峭,且嶺前多荒草山石,只可行精銳步兵,騎軍與戰車是上不去的。 此時乳峰山東側數百米的山脊上,女媧補天處三塊險峻的巨石聳立,有若擎天柱般傲然不倒。 在巨石旁,一桿高大的黃龍大傘高高撐起,大傘下,皇太極驅動著非常肥胖的身體站在山頂,正向遠處眺望著,再搭配著皇太極那黝黑、長滿胡須的臉龐,當真是如同野豬皮一般,生動而又形象。 在黃龍大傘的旁邊,一眾滿清貴族、滿蒙八旗旗主、固山額真、貝勒王爺不等恭敬的站著,眾人在烈日爆曬下,已經全都汗流浹背,衣服都已經全部濕透,但是此時眾人卻都一動不動,也如同皇太極一樣,朝著山頂下面眺望。 而沿著山脊處,又布滿了滿清精銳的巴牙喇營韃子兵與葛布什賢韃子兵,這些精銳士兵全都身披三層重甲,即便是在烈日之下,也是一動不動,如同一座座鐵甲雕塑一般,與周圍獵獵作響的旌旗一起,給乳峰山平添了幾分蕭殺之氣。 皇太極看著山下許久,忽然問道:“洪承疇、劉衍等明軍各部,從杏山方向進軍了嗎?” 鑲藍旗主濟爾哈朗急忙出列,來到皇太極身旁跪下,回答道:“啟稟皇上,洪承疇各部已經出發。根據哨騎回報,明國兵威極盛,二十余萬大軍步、騎、炮交加,來者不善!” 皇太極此時松了一口氣,明軍主力終于來了,萬般準備就是為了這一天,只要將洪承疇所部擊敗,明國就是待宰的羔羊,大清終將天下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