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92節
劉衍扶起了他,在戴璟彬歡喜地的坐定后,劉衍沉吟半晌,說道:“千戶所城敗壞如此,己是回天乏術,只有推倒重建!不過首先的,我要全盤了解城內外的情況。老戴,這些時日,你便帶我到城外走走,等詳細計議后,再作定奪。” “屬下遵命!” 二人又說了一陣之后,戴璟彬便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而劉衍則是陷入了沉思,夏河寨前千戶所存在的問題超出了自己的預料,現在看起來,劉衍已經完全放棄了之前“改造”夏河寨前千戶所的想法,而是打定主意要推倒重來了。 就在劉衍準備仔細思索對策的時候,陳勛在外面稟報道:“大人,古鎮巡檢司宋巡檢求見。” “嗯?” 劉衍說道:“讓他進來。” “是。” 經過一開始的沖突,劉衍與宋功明也算是不打不成交的,后來二人的交際也只是限于生意上的往來而已,其他的方面,二人并沒有太多的來往。 在這個時候,劉衍從一個火路墩的總旗官,一躍而成為夏河寨前千戶所的千戶防守官,成為巡檢宋功明的上官,這樣的局面讓宋功明有些坐不住了。 于是宋功明在準備了一份重禮之后,直接趕到夏河寨前千戶所城,準備拜見劉衍。 片刻之后,宋功明滿臉堆笑的走了進來,朝著劉衍遠遠的行禮。 “屬下古鎮巡檢司巡檢,宋功明,拜見防守大人!” 劉衍笑著一揮手,說道:“宋巡檢,咱們都是老熟人了,不必這么多禮,坐吧。” 宋功明又是抱拳,然后找了個座位,只坐了半個屁股,噓噓的坐下了。 隨后劉衍與宋功明寒暄了幾句,便問道:“今日宋巡檢前來,是有事嗎?” 宋功明說道:“呵呵,是這樣的,屬下聽聞大人入主夏河寨前千戶所,心中甚是歡喜,這不,準備了一份薄禮,還望大人笑納。” 劉衍笑著說道:“宋巡檢這就客氣了,咱們都是熟人了,還弄這些做什么?” 隨后劉衍便接過禮單,略略看了一眼,這份禮單大概值個百八十兩銀子,便笑著手下了。 “咱們也都是老熟人了,宋巡檢有事盡管直說。” 既然劉衍不喜歡繞彎子,宋功明便笑著直說了:“大人,屬下主管古鎮巡檢司,始終沒有太大的建樹,心中甚是不安,所以今日過來,向大人討教一二,回去之后也好上進一些,為大人多多分憂。” 劉衍算是聽明白了,這個宋功明翻來覆去的說了許多,無非就是過來投靠自己的。原本劉衍與宋功明算是生意上的合作關系,可是隨著劉衍從下級變為平級,現在又成了宋功明的上級了,這種生意上的合作關系,也就不復存在了,宋功明必須要做出選擇,或是投靠劉衍,或是放棄海鹽、肥皂、燒鍋酒的生意,畢竟天底下沒聽說過,有跟上官做生意分一份銀子的。 劉衍笑了笑,說道:“我明白了。既然如此,那宋巡檢準備如何治理古鎮巡檢司?” 宋功明此番是有備而來,說道:“大人,屬下知道大人麾下只有兵丁而沒有家丁,所以屬下決意效仿大人,在過來之前,已經將屬下的家丁,以及族中子弟召集的游手全部遣散了。” “哦?” 宋功明這樣一說,劉衍還真有些吃驚了,對于宋功明也有些刮目相看了,此人決心之大,實在是出乎自己的預料。 “嗯,你能有此見識,確實不容易,我很高興。” 宋功明頓時笑出聲來,說道:“大人滿意,屬下心中就很高興了。” “屬下下一步準備效仿大人,對古鎮巡檢司的兵馬進行整頓,等到訓練一段時間后,屬下會邀請大人前去檢閱,大人放心……” 劉衍抬手攔住了宋功明,只見宋功明恭恭敬敬的停下,看向劉衍等候下文。 劉衍笑著說道:“我準備在夏河寨前千戶所城內增設一個百戶官的職位,專門替我打理酒坊、曬鹽場和肥皂工坊這些生意,不知道宋巡檢有興趣嗎?” 宋功明頓時傻了眼。 “大、大人,屬下是不是做錯什么了,還請大人明示!” 劉衍說道:“你不要誤會了,我沒有處置你的意思,只是在征詢你的意見。” 劉衍隨即起身,走到宋功明的身邊,宋功明見狀也急忙站了起來,臉上的表情很難看,不知道劉衍要做什么,難不成要免去自己古鎮巡檢司的巡檢職務? “咱們也是老相識了,之前的事情早就已經翻篇了,我不會再提。只是我覺得你的本事不在于治政、帶兵,而是在于經營,你宋巡檢是善于與商人打交道的,也懂得賺錢之道。” 劉衍招呼宋功明坐下,說道:“這一點我已經了解清楚了,你與王炆鎮大人一同管理著一條商路,可是你賺取的銀子卻比王大人多了兩成不止,這就是本事!” 宋功明若有所思的看著劉衍,說道:“大人要將屬下調到夏河寨前千戶所來,真的不是要處置屬下?” “自然不是!” 劉衍隨即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你到夏河寨前千戶所來,依然是百戶官,專門負責管理肥皂工坊和曬鹽場、酒坊的生意,只要干得好,這些生意有一成利潤歸你,按月結算,如何?” 宋功明大喜,雖然只有一成的利益,可是核算到肥皂工坊、曬鹽場、酒坊的生意上面,具體的金額也是非常可觀的,這可比自己在古鎮巡檢司苦哈哈的經營強多了。 于是宋功明當即答應下來,并且稱諾自己會將古鎮的事務整理好,等候劉衍派人前去交接。 劉衍大笑起來,拍著宋功明的肩膀說道:“這就對了,你宋百戶是明事理的人,我很是欣慰。這樣,三天后,我派百戶官汪博率部過去,你與汪百戶交接一應事宜就好,你與汪百戶的告身,我會盡快辦好。” 宋功明抱拳說道:“大人放心,屬下自當配合。” 送走了宋功明,劉衍又叫來汪博,說道:“我任命你為古鎮巡檢司巡檢,你能干好嗎?” 汪博聞言先是一愣,緊接著便狂喜,說道:“大人如此抬舉屬下,屬下一定替大人治理好古鎮巡檢司,請大人放心!” “你與張義一樣,都是我外派到地方上的百戶官,你要嚴格按照步兵cao典的要求,帶好兵、守好地,聽從我的號令,凡是我推行的新政,你和張義一樣,都要不折不扣的執行,明白嗎?” 汪博原本就是墩軍出身,被劉衍一路提拔到百戶官的級別,心中早就對劉衍忠心不二,自然不會有二話,當即說道:“大人放心,屬下一定銘記在心,大人說一,屬下絕不說二!” “好!” 劉衍這邊囑咐好了汪博之后,便命汪博在三天之內必須率部趕到古鎮巡檢司,與宋功明做好交接,并且要仿效自己在王家莊的所作所為,在古鎮巡檢司核實兵馬、兵備、錢糧、耕地等賬目,各處弊政、裁撤庸才,要是缺乏人手的話,可以向劉衍這邊稟報,需要支援也可以提出來。 而劉衍唯一的要求,便是在半年之內,將古鎮巡檢司整頓出來,與王家莊一般無二。 這樣的要求其實已經非常高了,可是汪博卻充滿干勁,當天便回去整頓兵馬,準備第二天便率部出發。 次日一早,劉衍送走了汪博一哨兵馬,隨即便找來副千戶戴璟彬,命百戶許銘率部隨行,一起前往各處軍屯、耕地視察情況。 第一百三十七章 到處視察 “這么好的地方,軍民卻如此貧苦,真是讓人嘆息!” 此時劉衍站在南河岸邊發出這聲感嘆,這十來天,劉衍的腳步踏遍了夏河寨前千戶所各地,千戶所城內外,境內各個軍堡和火路墩,各地的屯田礦山,他都有去看過,城內外軍民的貧苦,深深震撼了他。 諷刺的是,當地的條件卻是如此優越,特別是千戶所城附近,大片大片的都是良田土地。 只是為何這眾多的土地,軍民的生活卻是如此貧苦? 聽了劉衍的感慨,身旁眾人一齊嘆氣。 在劉衍身旁,站著千戶所城管屯官戴璟彬,還有許銘,以及騎兵哨的一旗鐵騎將士。 離他們身前不遠,是一條叫南河北惠民渠的水渠,蜿蜒從南河內引出,灌溉了南河北岸的大片土地。 不過這條水渠的情況卻是不容樂觀,很多地方己經淤積廢棄,從水渠的情況看,河北惠民渠己經多年沒有疏睿修理,引水效果大大減弱。非但如此。南河兩岸幾條大渠多是如此。 這里是南河的上游,這里的水利設施已經大多廢棄,而不像南河下游大盤堡轄區內那般,都已經重新修葺了。 為了保證屯田,從宣德年開始,朝廷曾陸續在南河兩岸開鑿修建了五大灌渠系統:北平坡渠、河北惠民渠、中惠民渠、南惠民渠、公務渠等。圍繞這五條河渠,周邊又密密修建了各樣小型的池渠,灌溉周邊高達幾萬畝的田地,劉衍在大盤堡時修葺的水利設施,就屬于這些河渠的末端。只是多年沒有修治,這些水渠現在能發揮的效果不到三成,劉衍看到許多原本優良的田地都成為了荒野。 農歷的十月下,這天氣越冷。戴璟彬揉了揉自己滿腮虬髯的臉面,他對劉衍稟報道:“大人,我夏河寨前千戶所城的屯田精華,大半是位于這南河兩岸的平川上,可嘆的是,這里的大部土地,都是屬于收不上稅糧的免稅田。” 依戴璟彬說的,這千戶所城附近的屯田地。原本都是屬于普遍軍戶與民戶的田地,每年向朝廷交納大批的夏稅秋糧。 不過到了現在,這里的大片良田土地,軍戶的屯田,一大半被千戶所城、衛城各級軍官占有。剩下的軍戶的田地,又有一大半被當地文人士坤,豪強地主所占有,原本土地上的軍戶民戶,己經大部成為他們名下的佃戶。能擁有自己軍田民田的軍民百姓,在這千戶所城附近己經很少。 從戴璟彬的講述中,劉衍知道夏河寨前千戶所軍戶屯田原本有三萬多畝,到了現在,幾乎有兩萬多畝都被各級軍官所侵占。 這些豪強文人武將,他們侵占大部良田,卻又千方百計地躲避稅糧的征收,沉重的負擔,都轉嫁到最底層還擁有農田的軍戶頭上,造成他們更加的貧苦甚至是直接破產。 戴璟彬說道:“大人,下官與你說實情。我千戶所城軍戶的屯糧征收,每年定額稅糧是二千一百石。然下官上任后。每年征糧不到一千兩百石,且一年比一年少,軍戶不堪盤錄,逃亡不斷。今年夏日韃子兵又入寇,不少軍戶家中都有丁壯戰死,不但撫恤金沒有著落,而且家中耕種之事也沒人去干,到明年夏,屬下估計千戶所城的軍糧征收恐不到一千石。” 戴璟彬嘆氣補充道:“上官催促得緊,每每責備,下官苦啊!” 劉衍點頭,說道:“兵焚過后,十室九空,田歸富戶,富者益富,貧者益貧。如此分化循環,軍民安能不苦?稅糧收不上來,你在這個位置上也是難辦,老戴啊,我理解你。” 戴璟彬聽了更加感激涕零,往日的下屬成為自己頂頭上司的尷尬,現在己經完全消失不見,他只想好好地抱住劉衍的大腿,做出一番事業來。讓劉衍覺得器重他是個不錯的選擇。 劉衍看著眼前的大片田地無聲的嘆了口氣,從這些文人武將手中征糧是不可能了,龐大的利益反撲,會將劉衍撕成粉碎。窺一斑可見全豹,經過劉衍這些天的調查,千戶所城各的所有能撈取利益的地方,商業,礦業等,全部被豪強地主文人武將分割完畢,自己要使軍民富足,只有另辟蹊徑了。 夏河寨前千戶所不同于王家莊,這里面的利益勾連深如大海,劉衍雖然是一處防守官,可也只是小小的千戶官而已,大明的千戶官多如牛毛,劉衍清醒的明白自己有幾斤幾兩,在自己手中的實力真正強悍起來之前,絕不會將自己放到利益集團的對立面去,只會借勢而為。 許銘跟隨劉衍日久,他自然明白眼前的情形,他說道:“千戶所城附近,應該還有大片的荒地吧,我們不從那些文人武將手中征糧,參照王家莊的老辦法,另外開墾荒地,分給那些沒有田地的軍戶百姓,應該可以開辟出一塊新的天地。” 戴璟彬道:“許銘兄弟,你說得容易,要開墾荒地,需要多少錢糧?靠近水源的地方,可都有豪強占據。在無河渠之地開墾農田,這投入就大了,所有的水利設施都要重新開挖!” 在南河邊上,當地的文人武將不愿意拿出大批的錢糧來興修水利,對于灌溉不便的地方,他們其實也是大打灌井,投入太大時,他們也一樣選擇了放棄。 對于普通的軍戶百姓來說,他們更是有心無力,其實大明一向鼓勵開墾荒地,只是墾來的荒地最終又被豪強侵占,而且越來越沉重的稅役,又迫使他們放棄耕地,逃荒別處。 產出抵不過投入,造成的結果,就是夏河寨前千戶所附近有大片的荒地閑置。卻是無人愿意前去開墾。 南河邊上,文人武將不愿意拿出錢糧修茸水利,劉衍同樣也沒有興趣拿出錢糧來疏睿這些河渠,為這些收不上稅糧的田地作無用功。 劉衍說道:“別無他法,只有開墾荒地一條路,投入雖大。只要熬過最初這一關,將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劉衍估計,在離河渠遠的地方開墾荒地,只有挖掘磚石深井,各種成本算上,需要二十多兩銀子,每井可以灌田二十余畝,雖然劉衍可以想出種種辦法來節省財力,不過最終的投入還是非常大。 這時候,劉衍便分外想念后世那些紅著、土豆等高產耐旱作物,可惜的是,這種高產作物要移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沒有適應當地地理氣候的相應良種,就算找到這些作物。勉強種植上去,產量也達不到滿意的效果。 大明崇禎年間,楊鶴、洪承疇、張彝憲等人治理陜西時,為了干出成績,張彝憲曾在陜西當地強制推廣紅薯與白薯,結果卻是鬧出了民變。事實上,紅薯等高產作物一直到清時的乾隆年間,才在中國北方廣泛推廣,這其中不是官府不盡力,而是種子的問題,紅薯的高產種子直到滿清中期才培育出來,此時明末是沒有的。 劉衍估算今后幾十年內,那些的高產耐旱作物,自己都不用想了,不過從大盤堡與王家莊的經驗得知,只要有一個良好的制度與規劃,讓軍民們安心屯種,解決軍民們的吃飯問題還不是難事。特別是夏河寨前千戶所這個地方資源這么豐富,只要好好經營,完全可以讓夏河寨前千戶所成為靈山衛的富饒之地。 劉衍在后世對明末歷史和地理研究極深,根據夏河寨前千戶所地理的了解,這夏河寨前千戶所。也就是后世的膠南縣境內,開墾的耕地面積達四十多萬畝,其中大部分還是水澆地。從隆慶年開始,夏河寨前千戶所還種起了各種蔬菜和高粱、玉米。眼下就算其中有幾萬畝田地被豪強所侵占,余下的田地開墾起來,完全可以解決軍民們的耕種需求。 不但如此,夏河寨前千戶所境內還有大批的山地林場,北面的鐵撅山,南面的瑯琊山,都是很好的林場所在,面積高達近兩百萬畝,為劉衍蓄養牛羊馬匹和大范圍飼養家禽等牲畜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后世膠南縣的畜牧業也非常發達。夏河寨前千戶所境內還有豐富的煤、鐵資源,可以為劉衍發展軍事手工業提供大批的生產原料。 后世膠南縣人口有三十萬之多,清末時,也有人口達十萬左右。這么多耕地資源,養活三十多萬不敢說,養活十萬人口還是可以辦到的。 看著眼前廣闊土地,劉衍心頭豪情涌起,用兩年的時間,養活境內的所有軍民,并練出一支五千人的精銳半火器化軍隊,這就是劉衍任防守官的遠景目標。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一切的阻礙,自己都會以雷霆之勢,將其蕩平! 到了十月二十六日,天氣更是寒冷,刺骨的寒風不時從厚厚的布簾內吹進來,給屋內帶來一些寒意。 “聽說,防守大人從千戶所城外回來了。大冷的天氣,也不知道這些天他在城外干什么。” 此時是在百戶遲許的府上,屋內燒著熊熊的炭火,加上醇香的烈酒,屋內幾人都不由有些醉意。 圍在桌旁的除了遲許外,還有百戶黃文賢、鎮撫官王毅傳幾人,此時說話的是身材極為肥胖的百戶黃文賢。 聽了黃文賢的話,遲許沉吟片刻,說道:“聽聞防守大人協同管屯官戴璟彬,到處視察田畝,他不會是要對我們那些田地征收稅糧吧?” 鎮撫官王毅傳說道:“這個只管放心,我料那劉衍沒這個膽量,他也不會那么魯莽,他真要這樣做,便是與整個千戶所城文人武將為敵,他還想在這城內待下去嗎?” 接著,王毅傳陰沉的臉上露出一絲冷笑,說道:“劉衍還年輕,治理經驗不足,千戶所城這個地方,他吃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