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222節
“晝夜因日出日落而成,四季又是為何而成?地星之上,有些地帶一年如春秋,有些地帶一年炎熱如夏,有些地帶酷寒如冬,有些地帶四季分明,這又如何解釋?我認為,無論是晝夜還是四季,光與溫度,都與太陽有關,這個關系到底是怎樣的,與地星存在于虛空之中是否有關聯,于謙不知……” 有郭嘉樂、于謙拋磚引玉,討論便開始進入熱潮。 航海院的院長喻興海站出來,對郭嘉樂與于謙的看法表示高度贊同,并命人取來了地星模型,對眾人喊道:“這是航海院結合輿圖,環球航海制造的一個球形輿圖,用于模擬地星,皇上看過之后,將其命名為地球儀,并提出給地球儀安裝支架,這才有了它。” “結合一次次航海經歷,甚至出現過黃昏與日出長達幾個時辰的情況,可見地球或太陽是運轉的,唯有運轉,才可能出現這種變化。航海院聯合欽天監分析,傾向于地球是圍繞著太陽旋轉,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的地球時時刻刻都在運動,諸位請看這地球儀……” 朱允炆緩緩走入格物竹林,坐在了人群后面,對于發現自己的人微微搖了搖頭,仔細聽著這一場具有時代變革意義的集議。 地圓說被證明存在,其影響絕不是航海一件事,而是整個學問體系的事。 既然是地圓說,地球自轉、公轉這些學問自然而然會出現,相應的,萬有引力也會逐漸被發現被證實,力學的研究也將進入到全新的階段。 長達十幾年的思維改變,尤其是改良儒學與永嘉學派等影響,國子監監生的思維已具備了創新性與拓展性,他們不再是迂腐的固執信書的人,因為新學問書中并不存在,他們更為自信,堅定自己才是新學問的先驅。 地球儀的出現,將會成為改變大明人認識世界的視角,只不過這個地球儀并沒有完全標注所有島嶼、土地,像是北極熊、企鵝、袋鼠等地都沒在地球儀上。 世界很大,總需要一代一代的人接力去開發,所有的使命不可能都壓縮在幾十年一代帝王里。 朱允炆仔細聽著。 陶增光與胡元澄從彈道計算的角度,認為存在某一種力量將火藥彈從天上拉下來,而不是一直飛行下去,除了火藥彈自身的重量之外,還有其他的力參與其中。 對于飛天,陶增光喊道:“早年間,皇上對我說過飛天是可行的,只要速度足夠快。這些年來,二炮局進行過一次次實驗,發現飛天確實存在可能,只不過局限于眼下火器的動力不足,無法完全突破某個速度……” “既然地球是圓的,我們就一定可以離開大氣之外。熱氣球無法做到這一點,是因為熱氣球需要空氣。若是火器可以超越熱氣球的高度,飛到沒有空氣的地方,說不得就能抵達天上,然后回頭凝視地球……” 胡其儀連連點頭。 越高,空氣越是稀薄。 再高下去,空氣一定會不存在。 熱氣球上不去的地方,火器能上去嗎?這需要多強大的動力與能源才能做到? 沒有人知道二炮局的研究進行到了哪一步,但有一點很清楚,二炮局的人更精神、更得意了,只要看看陶增光臉上的紅潤,胡元澄的驕傲就知道,二炮局一定在火器上取得了新的進展,至少是出現了一些令人興奮的突破。 毛舟泰登上臺,這個從航海院出來的將領只經過兩年的歷練便成為了獨當一面的人物,看著自信講述的毛舟泰,朱允炆微微點頭。 江山代有人才出,這對大明來說是好事。 當郭文星拄著拐杖站在臺上時,看到了人群里的朱允炆,當即喊了出來:“皇上。” 眾人聽聞,連忙看去,然后紛紛起身行禮。 朱允炆無奈地起身,笑著抬起手:“都起來吧,這是國子監學問的盛宴,朕不請自來,諸位莫要分心,該怎么說,便怎么說,你們站在新學問的門外,朕相信你們,一定可以進入學問大殿,成就你們的輝煌,大明的輝煌!” 胡濙、葉靈兒等人笑了。 朱允炆并沒有打算干涉眾人的研究,國子監已經有了清晰的前進方向,沒必要去影響他們,在留下一番鼓舞的話語之后,便選擇了旁聽,鼓勵這些天才說出自己的見解與認識。 宋斷斷站了出來,談論起來:“既然所有人都認為存在著一種神秘的力量,我們應該給這種力量起一個名字,以用于后面的研究。” 喻興海、羅封、郭嘉樂等人都贊同。 給出一個名字,哪怕所有人不知道這力量因何存在,但它確實存在,并影響著這個世界,總需要有個名字去研究,去探索。 胡濙站出來支持宋斷斷:“賦名是對的,沒有名,如何去格物,如何寫下文字。國子監引領學問,需要對新學問冠之以名。至于這名字,依我看,便交給皇上來取吧。” 此話一出,誰也不會反對。 畢竟日月之力、宇宙之力,帝王命名最是合適,別說朱允炆在這里,即便不在,那也應該送文書過去,請旨給名。 朱允炆推辭一番,可無奈眾人不答應,只好走上高臺,笑道:“學問便是學問,與朝堂沒太多關系。既然你們一心相請,朕便為這種力取個名字吧。萬物相互之間,總有一股神秘的力量牽引。古人云,牽一發而動全身,朕希望你們,可以牽引這一股力,去劈開所有的障礙,點燃華夏的科技火焰!” “如此,朕將這一種神秘的力量,稱之為牽引之力,名曰引力!萬物皆有引力,有引力,我們的地星才會漂浮在虛空的宇宙之中,有引力,我們才會站在大地之上而不是墜落虛空,有引力!探索并掌握萬有引力的奧秘,是你們未來探索的方向,也是華夏文明踏上更高巔峰的開始!” 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妣吉之死 黃昏,紅霞漫天。 賢義王府后院很是安靜。 突然,急促的腳步聲踢開了門,推倒了盆栽。 妣吉走出房門,看著歸來的捏烈忽,眼底滿是憎惡,可眼見捏烈忽走近了,卻起身盈盈一笑,溫柔地說:“王爺,今日喝得可還高興?” 捏烈忽停下腳步,從身后拿出馬鞭子,沖著妣吉身上便是一頓抽打,然后話也不說,丟下馬鞭就走。 妣吉強忍著疼痛,依舊笑著行禮送走捏烈忽。 遠處的護衛宗宿看到這一幕,忍不住地心疼起來,待確定無人之后,宗宿摸到了妣吉房門之外。 夏日炎熱,窗戶沒關。 宗宿暼了一眼,只見房內的妣吉坐在桌旁,已然換了一襲紅裝,似是嫁衣。 妣吉輕聲啜泣,低喃道:“莫不是只有我死,他才肯不再折磨于我。若我有勇士,豈能受這種欺辱……” 宗宿心頭充滿火熱,再也忍不住推門走入房內。 半個時辰后,宗宿早已離開。 入睡的妣吉突然被吵鬧聲驚醒,管家布和驚慌失措地喊道:“不好了,王妃,王爺溺死了!” 妣吉連忙穿好衣服,走出門,緊鎖秀眉:“說什么胡話,之前王爺還好好地,怎么會溺死!” 布和哭喪著說:“這,小人也不知為何,王爺竟墜在了池塘里,救上來的時候已然沒了氣……” 妣吉急匆匆趕了過去,看到捏烈忽渾身是水,肚子微隆,手上還有一些劃痕,像是蓮莖劃過。 “讓開!” 安全局指揮同知顧云帶人趕來,對妣吉拱了拱手,然后便命人勘察現場。 捏烈忽畢竟是太平之子,也是朝廷冊封的賢義王,不明不白死了,安全局需要介入調查。可調查一番發現,捏烈忽確實是溺水而亡。 找來下人詢問,都說不知為何捏烈忽會在醉酒之后跑到池塘邊。 顧云到了池塘上的小橋之上,看著被砸折的一片荷花,托著下巴想了想,最終轉身走向妣吉,對妣吉道:“王妃,賢義王的尸體暫且放在這里,待我等請示過皇上之后,再做決斷。” 妣吉悲傷不已,拿著手絹哭泣:“一切聽從皇上安排。” 顧云帶人匆匆離去。 妣吉命人將捏烈忽的尸體抬到偏殿里,然后換了麻服,跪在尸體旁守著。 武英殿。 朱文奎收到消息后不敢怠慢,至乾清宮找到朱允炆,稟告道:“父皇,賢義王薨了。” 朱允炆接過文書,仔細看了看,平靜地說:“他能活到現在,也是個奇跡。” 朱文奎不解:“父皇的意思是賢義王并非意外溺死,而是他殺?” 朱允炆哈哈一笑:“妣吉是一個要男人命的女人,跟著她的男人沒一個好下場,捏烈忽的死,不用查也一定與她有關。” 朱文奎想了想也是,妣吉在“克夫”這方面可以說是個“傳奇”,不知道是命格的問題,還是陰謀手段太多了,但凡是與妣吉有染的男人,就沒一個活長久的。 捏烈忽是第四個,他也不例外的死了。 朱文奎不安地問:“此事應該如何處置?” 朱允炆想了想,道:“這件事交給朕處理吧。” 安全局、刑部確系賢義王意外死亡。 這個消息讓妣吉放松不少,當天中午,朱允炆便出現在了賢義王府。 皇帝親至,這簡直是給足了賢義王面子,哪個王爺死的時候皇帝來吊唁過?就連馬哈木、把禿孛羅聽聞消息之后也羨慕不已。 朱允炆到的時候,捏烈忽已經躺在了棺材里,妣吉、阿寨都跪在棺材前盡孝,看著這一幕,朱允炆不由感慨:“賢義王能放下恩怨,選擇順從大勢,為大明與瓦剌友好做出過卓越貢獻與犧牲,朕前來送他一程,也是應為之事。” 這并不是虛偽之詞,當年捏烈忽的老爹太平不愿意投降大明,主張帶族群遷移,后來太平死了,是捏烈忽穩住客列亦惕部,并帶部落臣服大明,這才有了瓦剌全面歸順。無論捏烈忽當年是出于什么原因做出的這個決斷,他都為和平解決瓦剌貢獻頗多,免去了戰火。 一番吊唁之后,朱允炆讓阿寨等人先退出去,只留下一個妣吉,上前拍了拍棺木,輕聲道:“你應該很清楚,一個不小心從橋上墜落的醉鬼,不太可能砸壞遠一點的荷花,至于為何不見呼叫聲,想來應該還有一個人在水里。” 妣吉皺眉,盯著朱允炆:“皇上說這話是何意?” 朱允炆淡然一笑:“意外還是謀殺,朕不清楚,你還不清楚嗎?” 妣吉凝眸,嚴肅地說:“自然是意外。” 朱允炆搖了搖頭,正色道:“捏烈忽雖然風流,可這幾年一直無后,誰來當新的賢義王,還是說,到此為止?妣吉,你是個聰明人,朕需要一個交代,才能讓賢義王的義子接手爵位。這棺材,做得不夠大。” 妣吉臉色一變。 朱允炆笑了笑,轉身走向門口:“七日之后,朕希望能看到個結果。這里不是草原,而是大明的京師。魑魅魍魎的手段,就不要再出現了。” 妣吉癱坐在地上。 朱允炆離開了,當天晚上便收到了妣吉自縊身亡的消息。 這個恐怖的女人,終究還是死在了自己手中。 朱允炆不愿留她,是因為此人的手段太過陰毒,為了一個目的,不擇手段地犧牲任何人。哪一日,她若是有異心想要弄起點亂子,死幾個人才,那可是大明的損失。 與其手軟,不如送她離開。 妣吉用捏烈忽與自己的命,將阿寨扶持到了賢義王的位置。 阿寨失去了親人,悲痛之余,不得不從國子監退出,并按照大明禮儀,為父母服喪三年。剛在國子監研究出一點苗頭,正準備進入匠學院深造的阿寨,以這種方式結束了國子監的生涯…… 有人盛贊妣吉殉葬,有人惋惜捏烈忽的死,但所有人不清楚的是,最大的損失其實是阿寨,這個富有才華與機敏的年輕人,徹底失去了跟上國子監研究的機會。 順寧王府。 巴嘎木從國子監返回,找到父親馬哈木,將課業文本遞了過去,道:“父親,國子監出了一個新的名詞,叫萬有引力,是建文皇帝賜名。大明的科技,似乎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馬哈木的憂愁 巴嘎木同樣是國子監的監生,修習的課業除了儒學、數學外,便是匠學與兵學。 每一日課程,巴嘎木都會仔細記錄下來,待到休沐的時候返回家中,將記錄下來的冊子交給父親馬哈木。 馬哈木仔細翻看著這些古怪的學問,皺眉道:“我們腳下的地星當真是圓的?草原上看過去,從來都是天圓地方。” 巴嘎木苦澀地回道:“父親,地圓說是東路與西路水師兩路人完成的,參與其中的水師將士好幾萬,國子監航海院更是全部參與其中,這種事不可能作假,他們確確實實從東西兩路各自返回大明,地圓說已是蓋棺定論,不容質疑。” 馬哈木揉了揉眉心,一臉苦相:“當年聽聞過大明水師強大,可沒想到他們竟然強大到了這種地步。當年也聽聞過國子監的學問多厲害,可到頭來,還是低估了他們的學問。萬有引力嗎?好奇怪的名字,好深奧的學問。” 巴嘎木重重點頭。 自從瓦剌臣服大明之后,貴族一開始留在金陵,后來搬到了北京,貴族之子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修習學問,這是大明朝廷的一個條件,朝廷兌現了當年的所有承諾。 國子監的學問比汪洋大海還恐怖,巴嘎木自認為是個努力之人,可因為小時候沒學習過漢文,從零開始追,自然快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