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153節
“驛道?” 哈里微微皺眉。 帖木兒國也是有類似于大明的驛道,只不過前幾年損失太大,年久失修不說,配置的馬匹數量也不足,這些年好不容易喘過來,還沒恢復完整的驛道。 哈里心頭有些警覺,詢問道:“大明的藩王為何會出現在馬穆魯克之地?” 這是個關鍵的問題。 馬穆魯克居于帖木兒國之西,當年爺爺帖木兒西征的時候還與其國王干了一架。現如今大明的力量竟然出現在西面,豈不是形成了對帖木兒國的東西夾擊格局? 周忱看出了哈里的警惕與擔憂,含笑走出來,直言不諱:“尊敬的蘇丹,寧王出現在馬穆魯克,是受皇帝委派,想要開辟一條連通地中海與紅海的河道,為便于東西方的海洋貿易做準備,并無意對撒馬爾罕造成威脅。何況,也沒這個必要……” 沒必要。 哈里苦澀不已,確實,對付撒馬爾罕大明根本就不需要如此麻煩,搞個東西并進,以大明的強勢與火器力量,完全可以直接從西疆推過來,橫掃帖木兒國,沒有任何軍隊能擋住他們。 黃本固一句話解除了哈里的顧慮:“驛道與驛站依舊是帖木兒國的,只不過寧王與大明想要借助帖木兒國傳遞消息,當然,這件事是大明主動請蘇丹幫忙。” 哈里眼神一亮。 大明主動請自己幫忙,那是可以談條件的。若是以此為契機,配合上和親,說不得能夠爭取大明的援助,得到一批火器! 哈里笑了起來,心情大好:“大明國的事無小事,既然寧王如此說,只要大明皇帝應允,帖木兒國的所有驛站、驛道都可以為大明信使開門。” 一番商談,頗是順利。 待正式見面之后,哈里單獨邀請周忱、傅安等人進入后殿,表態道:“帖木兒國以大明國為宗主國,為表臣服,結好千年,我愿將meimei薩賓娜送往大明和親,還請你們轉知大明皇帝,哈里對大明的敬仰與歸順由安拉保證,不會有半點褻瀆。” 周忱沒想到哈里為了保證國家安全竟使用了和親的招式,這一招在歷史上確實發揮過不少作用,但周忱很難相信,如果朱允炆一定要消滅帖木兒國的話,會因一個女人收回出鞘的刀。 你哈里愿意犧牲meimei去換和平,大明皇帝也能為了更廣闊的和平而犧牲一個妃子。只不過大明確實無力西征了,哈里的這次示好,很可能會被大明皇帝接受。 周忱應道:“我會將消息帶回去,并請求西疆都司下令,沿途驛站做好接待。” 哈里放心了。 周忱、黃本固等人在離開王宮之后,便找到了拉提卜等人,從拉提卜口中得到了更詳細的寧王消息。 傅安面色凝重,對周忱、黃本固等人說:“西面的局勢變化超出了我們的預料,皇帝一直都在等待河道的消息,我建議你們不要停留撒馬爾罕太久,應早日啟程將消息傳報給金陵。” “后日就走!” 周忱想了想,下了決定。 總不能當日見過哈里,次日便離開,太過急匆匆,反而顯得事態很嚴重,容易讓哈里多疑。 隔了一日,周忱、黃本固帶使臣隊伍離開。 拉提卜、瑞內博等人則帶著周忱的信返回,以盡早告訴寧王,大明人收到了他的消息。 傅安、王全臻再一次回到金礦區。 寒風呼嘯中,大明迎來了建文十一年的除夕。 建文皇帝朱允炆英烈廣場,面對無數的百姓,宣告了新時代的開始:“四方戰事,終有休時!百業興盛,盛世可期!朕當竭盡全力,一如既往,治官場以求廉政,興水利以保耕作,推基建以行遠,廣文教以知孝悌忠義,壯軍威以賓服四海!” 建文十二年的鐘聲敲響終于敲響,一場場戰爭引起的舉世攻明,敵人都失敗了,一個個陰謀引起的禍亂,終也消停了。 回顧建文十一年,是大明對外戰爭最多的一年,也是多線作戰的一年,是強大國力支撐起一次次戰爭的一年,也是無數大明子民,全力支持戰爭、渴望永久和平的一年! 朱允炆站在廢墟的奉天殿外,盯著廢墟看了許久,轉過身,看向旗桿處飄揚的日月旗,迎著風微微一笑:“強敵環伺的時代結束了,全球部署的時代要開始了。大明不可能放棄那些土地,雖然這樣一來可能會造成割據,但大明人主導的割據,總好過讓盎格魯-撒克遜人來主導,那群強盜,還是老老實實待在自己的國家,莫要出海的好。” 空缺的位置,大明不去補,總會有人去。 太祖不主張擴張,不支持前往海外,但自己不能不支持,不能不對外擴張。 至少,需要將日月旗插在一些地方,永不褪色地飄揚。 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內治部署,六部安排 元旦的大朝會拉開了建文十二年的序幕。 不管百官站在奉天廣場冷不冷,大明已隨著爆竹聲除舊迎新。 緊張的大戰事終于結束了,雖然有些地方還有些亂,但已不足以威脅到朝廷安穩,甚至都不需要朝廷動用太多的民力。 和平,真正降臨到大明國土,大明子民再也不用擔心游牧民族的入侵。 沒了外敵,朱允炆開始騰出手來整頓官場與朝廷,面對禮部尚書董倫等人道:“禮部當以國子監、府州縣學教化事為主,盤查各地教育,一旦發現無德、無識、無憐憫之心、態度懶怠,不能傳道、不能授業,不能解惑者,一律革除出教化之內。” “前段時日,安全局奏報,上海縣教諭酒后嚷嚷,說岳飛不是民族英雄,應該剔除出教材之中,還有人說太祖開國戰爭殺戮無數,是制造苦難的暴君!呵,朕這些年來還真是寬容了,岳飛不是英雄,他算是什么東西,也配說出這樣的話!” “若無太祖開國,豈有如此盛世之基,僅僅是匡扶華夏之功,便足以讓太祖名傳萬世,功蓋千秋!一個小小的教諭,竟連這點都看不穿,如何能留在縣學之中?禮部當與刑部一起,擬出《英烈法》,但凡是污蔑、貶低、抹黑大明英烈與民族英烈之人,不配為大明子民,當放逐于南疆塔克拉瑪干沙漠,讓其自生自滅!” 吏部侍郎兼國子監祭酒李志剛聽聞之后,也不由得憤慨。 這酒后狂言之事確實存在,還是縣學的生員舉報出來的,李志剛深感痛苦,也頗是無奈,不等董倫承擔責任,先站了出來:“皇上,此事是臣等失職。” 這幾年中,大明大力推行文教,初等學院、縣學、府學、國子監已成為了一個完整的體系,而位于最下面的初等學院,其數量很是龐大,一個縣域之內,少的有三十幾座,多的則上百。 數量的短時間增長,導致先生數量嚴重匱乏,縱是國子監不斷輸送人才,可也架不住如此規模的擴張,而初等學院的增多,縣學、府學也必然需要跟著擴張,更讓先生顯得緊俏。 為了不耽誤文教事,地方上將一些識字的人拉出來充當先生,缺乏對這些先生的把控與嚴格審核,這也讓不少地方的先生良莠不齊,出現一些先生無道德、無是非觀,思想不良也成了無法避免的事。 國子監不僅負責整個國子監的運作,還負責整個教育體系的監管,地方上出了問題,國子監確實有責任。 朱允炆嚴肅地看著李志剛等人,沉聲道:“國子監每年結業之人有三千余,這些人不可能全部進入朝堂,你作為國子監祭酒,需要做好引導,鼓勵監生去朝廷最需要去的地方,引導他們主動進入府州縣學與初等學院。” “文教千古事,豈能馬虎?粗放的文教不是朕想要的結果,也難以培育出真正的人才。國子監想要多出點力,害群之馬不能留,毀我文教根基者不能留!” 李志剛肅然保證:“臣將盡早完成博士、教諭、訓導等考核方略,推行于各地,并派人員訪查,以期將不足以勝任文教之人趕出文教之內!” 朱允炆滿意地點了點頭,將目光看向戶部尚書夏原吉:“燕王將于元宵前后班師回朝,賞賜之事戶部可否準備妥當?” “已準備妥當。” 夏原吉坦然。 朱允炆最終還是同意了戶部加印寶鈔的意見,市面上對寶鈔的需求越來越大,經濟在發展,寶鈔的數量不可能一成不變。 這批寶鈔通過賞賜的方式流入民間,加上遷都不遠,各種花費定是不少,想來不會對市面上寶鈔構成嚴重威脅,不至于引起明顯貶值。 “土地,朕再強調一次,土地問題是國之根本問題,國子監推演歷代王朝,發現土地問題是導致百姓流離失所、地方割據武裝壯大、放大天災后果、引起戰爭的關鍵。” 朱允炆再一次對準土地政策,厲聲道:“第一次清丈土地已過去多年,戶部今年再次清丈土地,并準備好回購一批土地。官吏士紳、大戶人家,只要男丁未成婚,未成家,一律定好其田畝上限,超出上限田畝,一律收回府州縣與朝廷!” “土地兼并,朕不允許在大明朝再次泛濫!這是一件得罪人的事,也是一件遲早要辦的事,朕不希望十年之后再辦,也不希望留給后代子孫來辦,萬千壓力與阻抗,都沖朕來吧。清丈土地,全面遏制土地兼并,收回土地為朝廷所有,官田禁止流轉,租給百姓耕種按二十稅一收稅!” 解縉、楊士奇深深吸了一口氣,終于還是對士紳大戶下手了。 不過官員都挨了一刀了,疼都疼過好一陣子,對這個結果已經無感了。畢竟現如今建文皇帝強勢,威望又高,專斷獨行一點誰也別想拉回來。 不患寡而患不均,官員田都少了,你們這些大戶也得跟著一起少,要不然不公平…… 朱允炆再次開口:“包括佛門、道門、藩王、公侯勛貴,全部納入清丈對象,不管他背后是誰,朕讓你們一查到底,若有人阻攔,可立奏!” 夏原吉清楚朱允炆的決心,也明白這將是一次比開國初期更全面、更徹底的一次抑制土地兼并。雖說這次動作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土地兼并問題,但夏原吉相信,只要官田不流通,土地兼并的速度將會大大延緩。 為國事,為數百年基業,自己當為! 皇帝得罪人,人家惹不起。 戶部得罪人,人家惹得起啊。 說到底,壓力還是在戶部,在清丈、盤查環節。 “兩年內,臣保證完成!” 夏原吉肅然道。 兩年! 這可是一個很緊迫的時間,大明土地無數,想要一點點清丈明白,處理妥當,面臨的問題與阻撓無法計數。 只兩年,確實有些短。 朱允炆深深看著夏原吉,微微點頭:“朕給你兩年。夏愛卿,你要做好大明管家,家里的田產、人口,糧食,全都有數方可。” 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大膽假設之下的地圓說 楊士奇很擔心夏原吉,兩年清查的時間實在是太少了,要知道第一次清查,用了四年時間才收尾。 夏原吉不是一個說大話的人,只對朱允炆提出了一個請求:“皇上,臣需要禮部、國子監、府州縣學一起配合,共同參與到清丈之中。” 朱允炆笑了。 不得不說夏原吉這一招實在是精妙。 前些年清丈土地的主力是國子監監生與縣衙、鄉里百姓。但這一次,夏原吉改變了策略,選擇以國子監、府州縣學為主,以縣衙、鄉里百姓為輔。 如今的府州縣學規模已開始起來,拉出來做點實踐課自然是沒問題的。只要錯開區域,加強監管,不讓學生清丈自家鄉里的土地,想來清丈進度與結果還是可以保證。 這種策略擱五年前依舊行不通,但現如今,已具備了這個條件。 朱允炆指示禮部與國子監配合戶部做好清丈工作,然后看向了工部尚書黃福:“戶部清丈田產不僅得罪人,壓力也大,但工部的事也不少,朕希望工部可以分清主次。” 黃福出班,正色道:“皇上,工部已確定了三大工程,三小工程,只等二月審議,一旦戶部應許撥給錢鈔,便可全面推行。” 夏原吉臉色有些難看,每年二月朝廷進行各部財政預算審核,這是最難的日子,也是戶部最頭疼的時候。 拋開官員俸祿,軍餉,賞賜,皇室宗親支給與賑災銀外,剩下的財政會被各部往死里瓜分,每年都吵得不可開交,為了幾萬、幾十萬貫錢鈔鬧個不停。 今年工部搞出來了了三大工程,三小工程,這就是先亮了刀子,準備切去一塊肥rou了。 “具體說說。” 朱允炆饒有興趣。 黃福清了清嗓子,聲音高了幾度:“三大工程,即鐵路工程、水利工程與鐵艦工程。火車橫空出世,其未來在貫通南北、連通東西上的作用不容忽視,打造鐵路是必然之事。水利方面,需要加大各地淤塞河道清理、水井開挖、堤壩維護,準備于各地打造水庫,減輕地方洪澇干旱對耕作影響……” “鐵艦工程,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打造純鐵蒸汽機船只八百艘,以滿足朝廷控制海洋,供應海外飛地,并接替淘汰下來的老舊木船。同時計劃打造一至三艘純鐵的大寶船,只不過這項工程難度太大,尚在論證之中……” 朱允炆對工部的安排很是認可。 老一批的木船在海上已經堅持了許久,再維修的成本日益增加,尤其是蒸汽機的使用對木質結構船的壽命影響很大,未來幾年是木船不斷淘汰的高峰期,也是鐵船下海的高峰期。 “純鐵的大寶船,暫且擱置吧。”朱允炆否決了這一項計劃,對黃福等人說:“純鐵大寶船的難度大,成本高,速度緩慢,優先建造純鐵大福船,適當增大一些也是可以,等兩三年沉淀之后,再啟動純鐵大寶船的制造也不遲。” 黃福應下,繼續介紹:“三小工程雖帶有小字,卻也不小。其一,混凝土道路工程,工部希望花費十年時間,將主要官道全部鋪成混凝土道路。其二,印刷工程。匠學院在活字印刷上有了新的進步,工部希望借此機會,推動活字印刷代替雕版印刷,以更快做好教材與相應典籍的印刷。其三,整頓與清查各地礦場……” 朱允炆微微點頭,看了一眼夏原吉,見他沒什么動靜,便說道:“那就擬好文書,做好預算,二月共議。” 黃福了然,退了下去。 朱允炆看向刑部尚書暴昭:“《大明律》最初修于洪武七年,這些年來雖對部分刑律作過調整,然時過境遷,總有一些條款已不適用當下。刑部當聯合都察院、大理寺,做好刑律內容的修訂。日后每五年或十年,安排一次律令修訂,將不合適的改了,將沒有涉及的內容添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