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027節
萬青林放下望遠鏡,笑了笑:“看樣子,那里確實是安藝國的指揮位置,就是不知道福島氏、淺野氏、毛利氏在不在一起。傳令,瞄準三里外小山丘,全火藥彈,速射五輪,爭取將整個山坡給我轟沒了。” 命令傳至,軍士準備就緒。 “放!” 大福船驟然一傾,萬青林連忙cao作好船舵,穩住船只,在船只剛剛穩住不久,船只再次一顫! 一枚枚火藥彈騰空飛去,直沖著小山丘而去。 福島隼人冷笑地看著這一幕,還不忘調侃:“讓他們打又如何?” 淺野南山剛想笑,卻看到火藥彈正在朝著小山丘墜落而來,臉色頓時大變。 毛利三郎惶恐不已,轉身就往后跑,可還沒走出十步,身旁就傳出一股熱浪,直接將毛利三郎掀至一旁,重重倒地。 福島隼人忘記了逃命,看著黑色的東西飛過來,已經快到了身前,這才驚慌失措地逃,然后后腦勺被直接砸中,整個人趴在了地上,血瞬間流淌出來…… “不要!” 福島隼人伸出手,想要將一旁的火藥彈撥開。 轟! 福島隼人整個人翻滾起來,待止住之后,額頭與身上插著一塊塊鑄鐵碎片,已是毫無氣息。 淺野南山畏懼不已,躲在一棵樹后,眼見一枚火藥彈落了下來,竄出山坡,直接跳到了河水之中。 水流很急,淺野南山根本游不動,只能順流而下…… 山坡之上,炸裂的聲音不斷,樹木折斷,就連山石也被炸地坑坑洼洼,明軍的火藥彈似是無窮盡,覆蓋了山坡,又覆蓋了山坡以北。 萬青林想的是,看不到敵人在哪里,那就全打一遍再說…… 堆在山坡后的倭軍主力被炸死無數,密集的軍隊,給明軍的殺傷帶來了極大便利。河流兩岸的倭軍也差點崩潰了。 明軍如神明一般,窮盡所有力量竟都無法打傷他們,而他們一旦還手,卻是毀天滅地的殺戮。 修羅之地。 鐮刀在收割! 大明是死亡之神! 留在這里,將會被他們無情的屠戮。 倭軍潰逃了,發瘋了一般朝著北面的山道前進,萬青林等人一看,有路可走,那可是水師的失誤。 船只調整方向,神機炮的角度與火藥量再次調整,隨后便是一輪覆蓋! 想要逃命的倭軍陷入絕望,原本就狹窄的山路,直接被石頭、樹木給封死,前面的軍士無路可走,后面的軍士瘋狂推搡,人拉人,人爬人,人踩人。 在頭頂火藥彈飛來時,開始人殺人! 萬青林看著這一幕,這群人如同瘋了,抽出刀子對準了自己的人,就在這山腳下,開始了瘋狂的殘殺。 “他們為何這樣?” 軍士不明白,問萬青林。 萬青林盯著遠處廝殺的倭軍,淡淡地說了句:“他們想借殺戮掩蓋畏懼,趕走死亡,他們——已經被殺戮控制了。” 寶船之上,駱冠英放下望遠鏡,對楊榮說:“倭軍果然不一般,狠起來連自己人都殺。” 楊榮坐在椅子里,搖晃著說:“倭國還不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強,這不是他們想象中的戰爭,這也不是他們可以想象出來的戰爭。以前皇上說過一個詞,叫做時代,冷兵器時代,火器時代。現在我總算是明白了一點,這兩個時代,如同兩個年紀的人。大明已是青壯大男孩,而倭國,充其量只是個小男孩。” 駱冠英哈哈大笑:“你是說,姐夫的大男孩計劃,其本意是說,我們在欺負小男孩?可為何偏偏選擇在安藝國?” 楊榮環顧周圍,輕輕說:“興許,和這里地勢廣闊,島嶼眾多有關,廣島之地,適合用兵。” 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蒸汽機車鐵道構想 咣—— 巨大的石柱從半丈高的位置轟然落下,順著槽位,精準地砸在通紅的鐵塊之上,火星四濺,鐵塊表層黑色如皮的東西,直接被震飛出去。 石柱緩緩被升起,下端底面的黑鐵散發著熱氣。 匠人伸出夾子,將鐵塊調整了下位置,看向一旁cao作蒸汽機裝置的匠人,匠人cao作著,石柱再次墜落,沉重的力道全灌在了鐵塊之上。 “皇上,龍江船廠使用蒸汽機鍛鐵,已打造出更高強度的鐵,不日可以拿去試驗。” 公輸巧笑呵呵地說著。 朱允炆走向一旁,看著一條條長達三丈的鐵軌,微微點了點頭:“先行打造十里鐵軌試驗吧,地址可選好了?” 公輸巧看向萬海平與阮安。 萬海平上前一步,肅然道:“按照皇上旨意,已在金陵城外找尋合適之地,目前已找到三條。第一條,選在后湖至金川門、獅子山一帶。可以打通后湖運輸線,讓后湖火器直接運抵江口。” 朱允炆想了想,搖頭道:“后湖以北是山,獅子山外還有山,要在這里修出鐵道,恐怕需要耗費很大人力,免不了開山鑿路,太耗人力與時間,第二條呢?” 萬海平微微點頭:“第二條選在馴象門、江東門、定淮門一線。這里人少,民居不多,地勢平緩。” 朱允炆看了看萬海平,依舊不滿意:“你所說這一線在外郭,而且需要路過至少四條河道,不說難度,就問一句,造成鐵道之后,有何用處?朝廷花費巨資打造鐵路,需考慮實用二字,它不能成為擺設,也不應遠離百姓。” 萬海平猶豫了下,跪了下來:“皇上,還有第三條線,只是還請皇上恕臣不敬之罪。” “如此大禮,看來你選了一條了不得的路線,起來說吧,恕你無罪。” 朱允炆抬手。 萬海平面色凝重,看了一眼公輸巧等人,嚴肅地說:“皇上,臣等勘察過,既要保證鐵道修筑速度,還要保證鐵道可以運載大量貨物,臣以為,可以聚寶門外為起點,向北經過三山門,過莫愁湖商業圈東側,穿江東門,向北修至長江岸邊,打造第二個龍江碼頭!” 朱允炆微微瞇起眼,看著萬海平:“你說的穿江東門,是何意?” 萬海平低頭。 阮安走了出來,直言道:“皇上,穿江東門,指的是穿過江東門以南的城墻,通過城墻將鐵道修出城外,然后向北修鐵路。” 朱允炆愣了下,想著路線大致走向,微微皺眉:“通過城墻,你們該不會是想鑿開城墻吧?” 萬海平、阮安等人點頭。 公輸巧見朱允炆眉頭緊鎖,連忙說:“皇上,聚寶門、三山門、莫愁湖、江東門,皆是京師繁華之地,商業重地,貨物運送頻繁,且有河道之便,一旦有戰事,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調撥大量糧食、軍用物資至長江岸邊。” 萬海平指向龍江船廠的方向,嘆息道:“龍江船廠雖屢次擴建,畢竟處在河口之外,有其天生不足,難以維持更大規模的營造、維護。臣等認為,是時候將龍江船廠一分為二,將木質船只與純鐵船只制造,分開區域營造。修筑鐵路的同時,應完成龍江船廠二廠的建造,以更出色的碼頭,幫助朝廷最快轉運物資。” 朱允炆沉默不語。 公輸巧、萬海平、阮安忐忑地看著朱允炆。 便在此時,湯不平匆匆走來,至朱允炆身旁,低聲說了兩句。 朱允炆面色變得凝重起來,看向公輸巧等人:“鐵道路線一事,報給兵部、五軍都督府與內閣審議,另外,讓戶部也參與進去,畢竟這件事耗費巨大,若不知會夏元吉,他可是會找朕發脾氣的。” 萬海平等人恭送朱允炆離開,阮安嘆息道:“看來,皇上對我們所選的路線并不太滿意,這事奏上去,兵部怕是第一個反對。” 梁尚才贊同阮安的看法,頗有些無奈:“別說路線問題,就是這件事,怕也有些難做。你們應該聽到風聲了,京軍調出去五萬,名義上是接收北平軍營,實則是檢驗新的后勤局,移兵在北,隨時準備戰事。” 公輸巧擺了擺手,打斷了幾人的議論:“戰事什么的,與機械工程院、龍江船廠無關,就莫要所想了。兵部雖然會反對我們所選路線,可皇上畢竟沒有反對,說明事還是可成。現如今,我們需要做好人才、器械、物資儲備,調精銳攻克蒸汽機車中的難點。” “皇上既然下發了《蒸汽機車鐵道運輸構想》,我們也一致認可蒸汽機車能快速轉運大量貨物,那就應該專注問題,研究出來可行之策。從南美洲帶來的橡膠樹,已經提煉出了一些橡膠,這些東西對于解決閥門穩固、泄露等問題上,作用不小,還需加大研究。” 萬海平、阮安等人連忙點頭。 公輸巧拿著拐杖,呵呵笑了笑:“我老了,你們還年輕,一定要扛得住。想想那一幅構想,未來的大明山河將不再會有任何人能割據!即使遠在西疆之地的山河,也將被鋼鐵嵌固在大明的基石之上!雖說那一幕還很遙遠,正如皇上所言,可能是百年,二百年!” “沒關系,子子孫孫無窮盡,我們這一代多做點,子孫就輕松一點,我們這一代多解決一些問題,子孫就能騰出精力去解決更復雜、更深的問題。我們需要用畢生的努力,將后代高高舉起,讓他們踩著我們的肩膀,我們的頭,去望遠,去問天!諸軍,共勉吧。” 萬海平、阮安等人肅然起敬。 這一代人研究的意義,不就在于此? 武英殿。 朱允炆拿起加急文書,快速掃過,下令:“傳值房中所有人來。” 內侍答應。 值房設置于內閣之內,是鑒于當下局勢風云驟起,朱允炆特意設置的,不僅內閣解縉、楊士奇、鐵鉉需要每日值守,不得離開,就連五軍都督府的徐輝祖、段云,回京的袁岳,水師都督府的李堅,調入兵部聽差的楊溥、宣青書,京軍大督官楊烽火,第一任后勤局侍郎呂毅等,也被安置在值房之中。 這一批人,構成了大明最核心的軍機要務團隊。 很快,十余人便走入武英殿行禮。 朱允炆拿起文書,嚴肅地說:“西北加急文書已送到,瓦剌正在集結,而這已是半個多月前消息,眼下瓦剌極有可能已在動作。” 徐輝祖面色陰沉:“如此說來,果是有計劃的調動!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大明待他們不薄,竟想要對大明下手!皇上,是時候提升備戰等級,準備出征事宜了!” 鐵鉉站出來,剛想說話,朱允炆就擺了擺手,嚴肅地說:“別急,還有其他消息。” 眾人有些錯愕。 朱允炆又拿出一份文書,遞給解縉:“念吧。” 解縉接過,看了兩眼之后,頓時一驚,看了看朱允炆,這才念道:“據云南都司與沐晟消息,車里宣慰司內部發生動亂,刀暹答被其子刀更孟所殺,刀更孟掌握大權,積極籌劃造反事宜,各地土司聽聞消息,蠢蠢欲動……” 楊士奇冷著臉,沉聲說:“八百大甸的覆滅,還不足以給這些土司一個教訓嗎?” 楊溥嘆了一口氣:“土司在當地始終把控著權勢,土地是他們的,百姓是他們的,名義上歸屬朝廷,實則是割據一方。他們本身孤絕,罕與外交流,誤判局勢,也是可以理解。只不過在這個關頭,這個時間上鬧事,想來是有人在暗中策劃,看來,西南方向需要留意了。” 鐵鉉冷哼一聲:“朝廷想要改土歸流一直都沒有進行,就是為了體現朝廷寬宏仁慈。他們不作亂還好,既然要作亂,那就一起收拾了,順便改土歸流,將那里的百姓完全納入府縣管轄之下,徹底取締土司!” 徐輝祖贊同:“皇上,土司問題不解決,始終是個禍患,自洪武朝至今,土司以下犯上,作亂頻仍,雖屢次鎮壓而不改,當行有效之策。臣認為,何處作亂,就應將改土歸流推至何處!現如今,國子監可是有一批結業監生,無處安置!” 朱允炆看了一眼袁岳,對解縉說:“繼續。” 解縉正色:“據茶馬古道商人消息,據安全局消息,烏斯藏內部對大明即將派軍駐守十分抗拒,已有大小領主站出來,公然反對大明駐軍!” “這群人也敢對抗朝廷?” 宣青書有些錯愕。 袁岳站了出來,正色道:“皇上,是時候讓那一萬軍士返回京師了。烏斯藏哪里反對大明駐軍,哪里阻礙大明駐軍,哪里就應該有戰爭,有日月旗在。臣聽聞烏斯藏是距離天最近的地方,正好,我愿帶兵送他們一程,讓他們上天!” 烏斯藏的反水,雖然有些出乎意料,但在各處急報的大環境下,也不顯得那么重要。 說到底,那里是高原,他們再怎么嚷嚷,也不敢跑到高原下面來作亂,那里的局勢,朝廷未必需要即刻發兵討伐。 朱允炆清楚,多線作戰,兵家大忌,而想要破局,最關鍵的就是各出對策,有拉有打,有防有不打,小打有大打,有大打有往死里打。 一股腦,不分輕重,傾瀉力量去作戰,看似勇猛,實則是空耗力量。現在局勢開始明朗,該跳出來的,也都跳了出來,是時候安排應對之策了。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戰爭的基調 一道道黑色的旗幟插在沙盤之上,局勢瞬間變得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