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5節
朱棣是一個大丈夫,一個能屈能伸,能裝能演的厲害人物! 他跪拜的是雙腿,不屈的卻是他的心! “起來吧。” 朱允炆抬了抬手,清冷地說了一聲,看著朱棣等人站起,說道:“太祖駕崩之時,朕只顧著遵遺詔而行事,忽視了皇家親情,致使燕王不能及時回京奔喪。此事,朕之過。” “皇上,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乃是太祖所囑,與皇上無關,過錯之論,并不妥當,還請皇上收回。” 方孝孺連忙喊道。 朱棣見朱允炆竟先發制人,將過錯攬了過去,再追問奔喪受阻的事,便顯得自己太過小人,只好被迫改了口,說道:“方學士所言對極,臣雖有委屈,但也不敢違背太祖之意。既是太祖所言,臣自當遵從。” 朱允炆嘆了一口氣,言道:“錯便是錯,一個不敢承認錯誤,直面錯誤的帝王,如何統御天下?朕一日三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做人做事,小錯可以改,中錯可以糾,大錯,不可輕饒……” “不可輕饒”四個字落在朱棣耳中,朱棣渾身一顫,抬頭看去,只見朱允炆正看著自己。 這是在警告自己,回頭是岸嗎? “還望諸位勤勉反思,廣開言路,若朕有所不對,也可上書奏陳,但需要一點,朕不需要風聞奏事,朕需要的是有理有據。言之無物,肆意攀陷,這種事,就讓它徹底結束吧。” 朱允炆的話,讓朝堂振奮。 尤其是從洪武朝活下來的臣子,終于松了一口氣,這意味著,皇上不會再采取“一言不合”便杖責百官,不會因為誰的惡意攀陷,導致株連。 朱棣聽聞朱允炆的話,也是暗暗點頭。 這個侄子,在治國方面,確實是有些手段。 朝堂之會,逐漸從焦點朱棣身上轉移了出去,開始談一些有的沒的,芝麻大的小事。朝堂結束之后,朱棣進入乾清宮,拜見太后呂氏。 大功坊,中山王府。 朱棣輿駕緩緩而至,中山王府外,魏國公徐輝祖,中府都督僉事徐膺緒,右府左都督徐增壽三人迎候多時。 徐達是洪武朝第一武將,朱元璋為了籠絡徐達,讓朱棣迎娶了徐達的大女兒徐儀華。 作為徐達女婿,燕王回京一趟,如何都需要去中山王府,見見自己的大舅子徐輝祖,畢竟,此時的徐輝祖可是朝廷武將勛貴第一人。 朱棣在北平府雖然風光,但畢竟遠離中央,不把關系打好,萬一哪天皇上想要對自己下手,連個通告消息的人,豈不是完了? 無論出于親戚關系,還是出于自己未來考量,朱棣都需要來。 車輿停了下來,朱棣從中走了出來。 徐輝祖等人上前行禮。 朱棣連忙攔了下來,說道:“三位內弟,無需多禮。” 徐輝祖冷著臉,并不熱情,只是堅持行禮,然后說道:“王爺回京,猶然遵循禮數,徐家若不行禮,豈不是失了禮節。” 朱棣瞳孔微微一凝,徐輝祖這句話,看似夸自己有禮,但實際上,卻是暗自責備,責備自己在早朝之上,長時間不跪拜行禮,缺乏禮數。 沒想到,三年多不見,一見面自己這個大舅哥竟絲毫不給情面。 看來,他的心,早已交給了朱允炆! 無法爭取! 朱棣內心給出了一個判斷。 “大哥,姐夫好不容易來一趟京師,如今來家里,只是親情走訪,何必如此嚴肅。姐夫,快快請進。” 徐增壽見氣氛有些尷尬,連忙說道。 徐輝祖狠狠瞪了一眼自己的弟弟,面色微沉。朱棣卻毫不在意,微微一笑,便進入府內,拜過家廟之后,方到主廳。 朱棣安排人將徐儀華給徐家的禮物搬入府中,代替徐儀華噓寒問暖,囑托幾位內弟注意身體之類的。 對于京營裁軍一事,朱棣想要詢問,卻被徐輝祖擋了回去。 在徐輝祖看來,裁軍乃是五軍都督府與兵部之事,燕王所節制的只是燕王三衛,不該問的,不應去打探。 人要有閉嘴的覺悟。 朱棣領略了徐輝祖的厲害與立場,臉上依舊保持著和煦的笑,只是深沉的目光中,多了幾分涼意。 第十八章 朱棣懂營銷與公關 朱棣在徐家并沒有耽誤多久,因為徐輝祖的冷漠態度,朱棣甚至連飯都沒吃,便草草離開。 這讓徐增壽對徐輝祖有些不滿。 在朱棣走后,徐增壽回到房間,帶著幾分怒意對徐輝祖直接發問:“大哥,姐夫乃是自家人,就不能好好招待一番嗎?” 徐輝祖冷冷地看著徐增壽,說道:“你給我記住了,不得與燕王太過親近!” “為什么?連自家親人都不能走動了嗎?” 徐增壽不滿地問道。 徐輝祖搖了搖頭,面色嚴峻地警告道:“你不是不知道,他今日在朝會之上站而不拜,若不是皇上施壓,你以為他會拜?若不是皇上重新安排了北平府的防務,你以為他會拜?你記住了,他的野心,足以讓徐家萬劫不復!” 徐增壽見徐輝祖越說火氣越大,連忙低下頭聽訓,然后說道:“大哥說的是,一切都聽大哥安排。” 徐輝祖知道徐增壽素來親近朱棣,見他聽了進去,也便不再說什么。 現在的徐輝祖,已經沒有多少精神去管理徐家了,因為新兵之策正在一步步推進,而這,則是徐輝祖立足朝堂,贏得朱允炆認可的第一大事! 只要新兵之策落實到位,徐輝祖相信,別說朱棣,就算是九大塞王聯手,也不是京營的對手! 從古至明,當兵只為了拿餉銀,吃皇糧,換言之,只是為了活下去而已。 可現在不一樣了! 這些兵,將會擁有極強的信念,擁有拱衛大明,捍衛大明的崇高信仰。 他們是朱允炆手中最強大的兵,他們會為了帝國的未來,燃燒自己,縱是化作磚瓦,也在所不惜! 《孫子兵法》六如:“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不過只是強調士兵的速度、勇猛、忠誠與整齊劃一,卻從未將士兵的思想放在重點之上。 朱允炆創造性地加入了思想建設,并提出了一批從未見過、新穎的訓練新兵之法,讓徐輝祖驚訝,找兵訓練了一番,各個滿頭大汗,可見訓練內容雖然簡單,卻極為錘煉體魄。 不僅如此,朱允炆還下令改善京營伙食,設置了一個京營家屬司,專門負責京營士兵家屬事務方面的管理。 如果士兵與家人生了重病,皇上出五成的醫藥錢。 如果士兵家人被地主打了,或者家里的地被占了,亦或是惹了官司,別慌,直接找京營家屬司,京營家屬司出面負責跟進。 如果京營家屬司處理不了,就上報給五軍都督府。 如果五軍都督府都處理不了,還可以上奏給皇上。 總而言之,士兵是皇上的士兵,是大明的士兵,士兵的家屬,應該沾光,應該榮耀。 就算哪一天戰死沙場,帝國也會給予厚恤,除了一次性給予二十兩或二十石米外,還會給予長達十年期的持續補貼,每年都會給家里補貼五兩銀子或五石米。 如此制度,自然引起了戶部的反彈,畢竟相對起以前的制度,士兵戰死了,只需要一次性給予三十六兩或三十六石米,后續的支出,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不知道皇上用了什么法子,竟說服了黃子澄等人。 如今的京營士兵,幾乎個個都希望為朱允炆賣命,如果朱棣不長眼,真的懷有二心,那他的下場,將會是極慘。 徐輝祖正是清楚新兵之策的厲害,所以才更擔心朱棣,對他冷漠一些,不僅是給朱棣警告,更是對朱允炆的忠誠。 如今朱允炆明顯改變了最初的態度,對自己更為信任,這一個月以來,召自己入宮的次數,多達十余次,而曹國公李景隆,卻一次都沒有入宮。 就連新兵之策,都沒有讓李景隆參與其中。 這其中的意味,徐輝祖還是讀得懂的。 徐輝祖去了京營教場,配合兵部侍郎鐵鉉,落實各種政策,推動新的練兵之法。 朱棣也沒有閑著,從中山王府離開之后,也沒有回燕王府,而是去了其他藩王府邸,接連十余日,朱棣不是與藩王敘舊,便是走訪功勛大臣,像曹國公李景隆、武定候郭英等。 一些人認真接待,隆重以對,給足了朱棣面子。 一些人則虛與委蛇,小心應對,做做樣子。 無論如何,朱棣都以禮相待。 朱棣要的,并不是做客,而是,輿論! 南京城的人先前聽聞朱棣“不拜皇上”、“有違臣禮”,但畢竟只是聽聞。如今親眼看到朱棣走街串巷,拜訪故交老友,禮遇有加,一團和氣,先前的聽聞,便被徹底擊破。 “燕王對客人尚且如此有禮,怎可能不拜皇上?” “一定有小人誣陷燕王。” “燕王乃是忠孝之人,絕不會作出那種事。” 于是,輿論風向改變了,贊揚朱棣的聲音越來越多。 朱允炆在武英殿聽聞劉長閣的匯報,笑得很是開心。 沒想到,朱棣還是一個懂得自我包裝,自我推銷,制造輿論,擴大影響的人。 不得不說,朱棣的公關與營銷,很是到位。 朱允炆甚至收到了不少贊揚朱棣的奏折,話里話外,都是在告訴朱允炆: 朱棣是燕王,雖然上朝的時候沒給你面子,但你也別生氣,畢竟燕王是諸王之首,北方統帥,千萬不能動他,一旦動他,必有大亂…… 這些奏折中,有些是武將勛貴,有些是五六品小官。 盤根錯節,究其本源,無一例外,都與朱棣存在著接觸,關系非比尋常。 “燕王,是否去了岐陽王府?” 朱允炆瞇著眼問道。 劉長閣微微點頭,稟告道:“是。” 朱允炆有手輕輕敲打著桌案,突然想到了什么,從桌案上抽出了一份奏折,輕輕說道:“廣東布政使來報,海匪猖獗,屢次進犯廣州諸地,這可是一件大事啊。” 劉長閣不說話。 朱允炆指了指為朱棣說話的一堆奏折,對劉長閣說道:“整理出一份名單出來,朕用得到。” 劉長閣抱著奏折走了。 八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