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沒有,全部燒了。這個村從來沒有在森林中,取得一分錢的林業收入,他們只會把樹木砍倒燒掉,利用灰燼做肥料。”朱技術員如實說道。他接著問趙彬,“趙局長,我們要不要找社長談一下?” 趙彬擺手:“現在不找社長,過段時間,我還要來。走,我們到對面去看看。” 兩人從一條毛毛小路,向山下走去,到了山底,越過一道小溪,來到對面山上。趙彬和朱技術員在長滿荊棘的矮樹叢中走了會,忽然聽到有水流聲,像是從山彎那邊傳來的,趙彬對朱技術員說:“我們去那邊看看。” 兩人撥開前面的藤條荊棘,踩著沒膝的大草,慢慢來到山彎里。這里果然有股山泉自上而下汩汩地流著。 趙彬坐在水邊一塊巖石上,摘下草帽,扇著風,一面問朱技術員:“這里山勢不陡,又有水,村民為什么不筑水田?” 朱技術員回道:“這里的人,祖祖輩輩都只習慣種苞谷,他們不會造田,也不懂種水稻的技術。” 趙彬揮著草帽,驅趕面前的蚊子,說:“以后得慢慢改變他們的種植觀念。” 朱技術員在趙彬揮動草帽時,忽然看到他的袖子,被荊棘抓破了,就連忙說:“趙局長,你衣服破了,是這只袖子。” 趙彬抬起右胳膊,果然看到襯衣肘彎處,不僅破了,還有血跡。他脫下襯衣,察看傷口,還好不嚴重,就噗嗤笑道:“我怎么沒感覺疼。” 朱技術員呵呵笑道:“因為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別的事情上了。” 趙彬和朱技術員歇了會氣,又順著泉水向山上走去。爬到山頂,趙彬站在一個無遮擋的高處,向山溝里面望去,只見一座座綠色的山巒連綿不斷。朱技術員指著遠處,對趙彬說:“那邊樹木有點少的地方,是棲云高級社,再往里面走,就是原始森林。” 趙彬說:“如能把這些山,一座座地開墾成梯田,無論栽植水稻,還是種旱糧,都能提高產量。” “是的。”朱技術員認可道,接著說,“趙局長,已下午兩點鐘了,我們回去吧。” 趙彬說了聲好,便和朱技員朝山下走去。 趙彬回到招待所房間,見桌子上擺著一本《蕨薇縣志》,知他要的東西,科長已借來。晚飯后,趙彬坐燈下,看《蕨薇縣志》,邊看,邊把認為有價值的內容摘錄下來。 第二天,朱技術帶趙彬又去了即有水田,又有旱地的地方,了解情況。 趙彬在蕨薇縣共待了六天,跑了四個鄉,五個高級社,然后帶著大量的調研資料回到石谷。 回來的第二天,趙彬在局會議室,聽取展覽館籌備小組的匯報,又去老城電影院門前的平壩,察看展覽館動工情況。接下來的兩天,他聽取了各科技術人員的工作匯報。第五天,趙彬又下鄉了。 趙彬這次下鄉調研的地點是,白鷺縣糧食產量最高的清水鄉木荷高級社。 那天早上,他和白鷺縣農業科劉技術員,乘一輛開往四川的長途客車,車行至深山峽谷入口處,兩人下車,朝公路旁一條小路走去,沒走多遠,進入峽谷。 山谷里有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溪,趙彬見溪兩岸山林繁密,樹木高大,便問劉技術員:“這一帶不是刀耕火種吧。” 劉技術員說:“這里沒住人。” 趙彬詫異道:“沒住人?木荷高級社的人,住哪里的?” “住在老里頭,一個山頂上的。”劉技術員答道。 趙彬心里有些納悶,這一帶自然環境這樣好,離公路也近,木荷高級社的人,為什么要舍近求遠?”不過,他沒多想,因這個問題,現在不在他思考范圍內。 趙彬起初以為沿這條山路,可以走到峽谷的另一端,可沒想到,在他們行約十幾里路后,正前面忽然出現一座大山。山遠看,似一堵上尖下寬的圓柱形“石門”;巨大的“石門”,像從天而降將峽谷鎖住。只是“門”受形狀的限制,峽谷并未全部封死,以致溪水流到山腳時,拐向右側山縫中的小溝,叮叮咚咚的朝前流去。 趙彬把眼鏡推了推,留意觀看這座大山,因還有點距離,他只隱約看見,山上像纏了無數條綠色的寬絨布。 劉技員見趙彬目不轉睛地望著對面那座山,就向他介紹:“趙局長,山上那些綠色植物,是種的水稻。” “是種在梯田里的嗎?” “是的。木荷高級社的人,就住在這山頂上的。” “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壯觀的梯田,這山可不小啊!” “就是因為他們修了這么多梯田,糧食產量才高。” 趙彬點頭:“這次,得好好向他們取經。” 兩人走到山腳下,劉技術員帶趙彬從山右側一條石板路,朝上走去。 趙彬上來,見梯田都不怎么寬,多半只能栽兩三行稻苗,知是山高坡陡的緣故。趙彬一面往上走,一面觀看田里的稻苗,他見禾苗長得綠油油的,就對劉技術員說:“難怪這里糧食產量高,你看,這些稻苗長得好粗壯。” 趙彬走到一丘水田邊,蹲下來,扒著一株苗子邊看,邊問劉技員:“一株水稻可以分多少蘗?” 劉技員說:“水稻分蘗與品種、栽插密度、肥水有關。一叢水稻的分蘗,分為有效分蘗和無效分蘗,有效分蘗一般約6-15個。” 趙彬點了點頭,站起身,繼續朝山上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