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 最強的老婆是魔法少女、[綜漫] 二次元劇本沙雕化、[網王同人] 手冢君與我、[名柯同人] 坐標柯學世界,家人們撈我一把、[綜漫] 異議!法庭禁止劇本組、社恐喪尸也要被迫修羅場、克系世界眷屬收集法則、馴化儲君后我辭官了、仙尊他不想送助攻、詭異降臨
李世民的手微微握起,指節飛快地敲擊著龍椅的扶手。殿外,陰暗低沉的天上是重重黑黃的云,好似要塌下來一般。轟隆隆悶響的雷聲偶爾在云層之上響起,讓人無端聯想到“大廈將傾”、“風雨飄搖”之類的詞語。 李世民沉吟一瞬道:“廢棄明德宮和飛山宮的玄圃院,分配給遭水災的人家暫時居住;再按等級分別賞賜那些遭受水災的人家糧食布匹,稍稍挽回他們的損失。傳令黃河沿道各官員提高警惕,預防黃河泛濫,時刻注意帶領居民避險……” 他心焦如焚,連天的大雨毀掉了農田、莊稼,毀掉了平民的家,而他能做的再多,也不能讓已經流離失所的百姓立刻重回故土,在大水中亡故的魂靈重返人間。 李世民慢慢走下高高的帝位,走到宮殿門口,仰頭看著層云洶涌的昏黃天空,低聲道:“一民饑,乃我饑之也,一民寒,乃我寒之也。如今天降大雨,如同上天發怒。我愿意一人獨自承擔所有的罪禍責任,不要把這些災禍降臨到百姓身上啊。” 他的話音剛落,一面光屏就突兀地出現在太極宮前。一眾臣子一擁而上,幾乎是不管不顧地護到李世民前面,甚至擠得李世民一個趔趄。 “圣人!圣人!退后!退后!” 日光昏暗,顯得本就不似人間物得光屏更加奇特而神圣。 李世民的心鼓噪起來,他有些害怕。按理說,他也算是一個在歷朝歷代都稱得上號的明君,不會疑神疑鬼地害怕什么箴言讖語,但是曾經玄武門的歷史卻讓他對這樣顯然是神跡的東西心生恐懼。 畢竟自己曾經弒殺兄弟,逼父奪位…… 這樣的原罪,能被我多年來的勵精圖治抹消嗎? 李世民渾身都緊繃得微微顫抖起來。 正在這時,光屏上開始顯現了畫面,分不出音色的旁白也驟然出現。 【隋朝末年,天下群雄并起,唐國公李淵趁勢在晉陽起兵,逐鹿天下。最終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 其后,唐太宗李世民繼位,重視吏治,選賢舉能,知人善用,從諫如流,平定外患,穩固邊疆,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而唐太宗本人,則被四方諸國尊稱為“天可汗”。 在貞觀年間,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文化繁榮,僅僅就人口而言,“貞觀初,戶不及三百萬”,而到了下一位帝王即位時,人口就增長到了三百八十多萬戶。 唐朝初年,多位明君帝王鞠躬盡瘁,大唐國力不斷加強,開明包容,一派盛唐氣象。】 李世民的心本來懸吊在半空中,到了這時終于轟然落下。方才精力過于集中導致的緩慢心跳急促地躍動起來,他卻像是卸下了什么大包袱,一瞬間腰都挺直了好多。 當然,他也沒忘了悄悄把房玄齡拽到自己身邊去,問他:“這個……東西……” 他哽了一下,像是想用什么詞語描述,但卻找不到合適的詞匯,只好用“東西”籠統概括。 “房卿,依你看,這個東西是要做什么?” 從秦王時期就陪李世民一起走過的房玄齡默了默,很想說圣人我也不知道你接著看就完事了,但是看著李世民的眼睛,他只能說出自己的看法:“臣有兩個猜測,一是為這連日大雨而來;二是從光屏的內容看,有春秋之風,好似編年之史。” 頓了一下,房玄齡又補充道:“臣私以為此物狀似畫屏,又兼能發光,可稱之為‘光屏’。” 【直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出現。】 “玄宗?” 李世民有些不適地皺了皺眉。 這個號不像是正統的廟號,倒有點道教的味道在里面。雖然唐朝認老子李耳為先祖,立道教為國教,但是李世民一直清醒著,宗教就是宗教,不能越過皇權和政權。 這個后世帝王的廟號卻帶著明顯的道教意味,敏銳的李世民嗅到了一絲不祥的味道。 【早年,唐玄宗李隆基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一舉將唐朝國力推向頂峰。 他首先收攏了皇權,給自己整理出大施拳腳的一方天地,改元開元。然后,通過任命幾位有大才的賢相,李隆基整頓吏治、改革軍制、裁減冗員、賞罰分明,唐朝國力蒸蒸日上。 但是,正如魏徵在《諫太宗十思疏》中說的那樣,“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李隆基在取得不世功績之后便逐漸沉淪于奢靡享樂之中,最終“功成而德衰”,引發安史之亂的巨變,大唐一瞬間淪為戰火焦土。】 “魏卿果然是朕的鏡子啊!” 許是氣氛太過沉凝,李世民打破僵局,朗聲道,“魏卿,這封奏疏是你在未來寫的嗎?” 魏徵也知道李世民的意思——他不想讓現在的眾人太過困頓于未來的事。于是魏徵回答道:“并非如此,圣人,臣的草稿早已寫完了。” 言外之意,我已經寫完了。要不是突然下了一場大雨,大家都忙著賑災,這篇奏疏早就呈上去了。 李世民強行提起的笑容不由地一僵。 魏徵冷峻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但是李世民和魏徵的對話并不能消除眾人心頭沉甸甸的痛苦。 他們看著光屏上那些百姓哭號的慘狀、攜兒帶女的奔逃、不拘男女老少的征兵……那些畫面出現在他們的眼前,仿佛身臨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