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淹三光篇
但這次的結果更出人意料,上次是《百官圖》,這次是四項原則,呂夷簡的回答就多了四個字“越職言事,薦引朋黨,離間君臣”你說的那些我統統抹殺,拒不回答!因你這樣說話本身就錯了“越職言事”你現在是開封府尹,不是知諫院的右司諫,朝廷有規矩,亂講遭雷劈! 范仲淹看清了,這就是個政治流氓。對自己提出的真材實料的證據完全避而不答,用了12個字的官腔,就想把這些罪惡都遮過去?想得美!沒門!他再次拿起了筆,根據呂夷簡這次的十二個字繼續上書答辯。我是對的,道理、甚至真理都在我這邊。就算有人不懂,我也要把他們教育懂了! 這就是范仲淹的行為和他的想法。可你現在不是在課堂,而是在官場!這是誰說得對,誰才勝利的地方嗎? 不過要說明的是,這時的范仲淹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己有他的勢力了。那就是他的力量之源——道德人心。范文正公之所以有名,是因他引領了大宋的一潮流——君子。 可問題是“君子”們的標準就真是絕對正確的嗎?什么是對、什么是錯,這世上真有個不變永恒的標準嗎?你真能保證自己永遠都是百分百正確的嗎?如不能,你憑什么去要求別人,甚至命令別人去服從? 我按照對的做了,所以只要你們與我不同,那么你們就是錯的。你們就是小人。那對這世界,究竟是好、還是壞呢? 不過要強調的是,如“君子”“小人”的黨爭思維狀態能一直延續下去而不走樣的話,也許不會有所謂的南宋,北宋就會一直存在。它之所以滅亡了,是因連這樣的準則都沒法堅持,后來的黨爭根本就與對錯無關。只與意氣、只與恩怨有關!說到這,筆者不由提前發一句感慨:司馬光,你這個老頑固、老混蛋! 回到當時,來看下范仲淹的勢力都包括了哪些人:李纮、王質、余靖、尹洙、歐陽修…都是些文學閑職的年輕人,共同特點是學問好,才學高,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之所以聚到了一起,除舉國科舉制讓他們在同一個考場追求分數外,更重要的就是詩詞文章。他們聚在一起。每日里行風雅之文,憂天下萬眾之事,日子過得既輕松又神圣,直到他們的帶頭大哥范仲淹與黑惡勢力交上了火。他們也再坐不住了,之后才有呂大宰相的12字回批中的“薦引朋黨” 朋黨,你們知不知道就是這兩個字,往遠里說,把大宋的江山社稷給毀了。往近里說,你們把范仲淹直接廢了。 所以景祐3年(1036)5月9日。范仲淹被剝奪京城一切官職,罷免其天章閣待制、權知開封府,貶去饒州做地方官。 而這幾位聲名顯赫的年輕人在“薦引朋黨”的罪名下主動站了出來:我們就是范仲淹的朋黨,他是個賢人君子。與他為朋,幸也! 看著很失禮,甚至很欺君,但做得光明正大。因我們是“行天下之正路”就是要讓朝里的jian邪。對!就是首相呂夷簡!要讓他看到:沒誰能一手遮天,壓制所有正義之聲! 歐陽修是眾人之中最為獨特耀眼的一位大明星,原因是他的招法實在太匪夷所思。神妙莫測。就在大家全力以赴修理呂夷簡時,他突然間轉身把槍口對準了一毫不相干的人——知諫院的右司諫高若訥,歐陽修寫了封私人信件過去,大罵他身為諫官,就是以前范仲淹的那個位置,居然眼看著呂夷簡這大jian邪在朝廷里橫行霸道,卻悶聲不響。你還是個讀書人嗎?每天還恬著臉出入朝堂,與士大夫為伍,真不知羞恥二字怎么寫! 高若訥懵了,緊跟著就勃然大怒,剛剛結束的倒閻文應事件中,他就是帶頭彈劾的人。那是多么的勇敢,才半年沒到,正回味無窮呢,突然就變成膽小鬼、無恥人了?歐陽修你算老幾,敢這么罵我?但憤怒歸憤怒,高若訥沒寫信回罵,而是把歐陽大才子的原信上交,請皇帝親自過目:您看一下吧,有這么當官的嗎? 歐陽修只是插曲,重中之重仍在范仲淹身上,他在鉆牛角尖,他不怕死,就怕糊涂,定要把這件事是怎么失敗的整清楚!想來想去,他的目光集中到一個人身上。 沒能扳倒呂夷簡,這人干系也很大。可說此人是當時宋朝唯一能對抗呂夷簡的人,無論資歷、威信、名位還是在皇帝眼中份量,都只在呂夷簡之上,如他能及時動手相助,呂夷簡早就卷鋪蓋回家了。但讓人憤怒的是,這人從始至終袖手旁觀,根本無動于衷。 當罪惡出現時,助紂為虐是錯的,漠然視之同樣也是錯的,尤其是身有力量可阻止的人,當做而不做,更是在犯罪! 本著這原則,范仲淹確定了這個人,且直接找上門去。他要當面質問:天理公道,朝廷法典,所有真理都在我一邊,你為什么不幫我? 這句問話是宋史中至關重要的一契機,它是一代名臣范仲淹苦悶悲憤到極點,忍無可忍才問出去的。痛心疾首,追問到底,他的臨界點到了。這句話和對方的回答,就是范仲淹超越大宋所有人,被朱熹譽為三百年間第一人的根源所在。 偉大的蛻變,終于開始了! “明揚士類,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獨少此耳”王曾王大人,您身為宰相,理應弘揚士大夫的正氣,可您袖手旁觀,獨善其身,您的盛德,在這方面有重大缺陷! 沒錯,這能壓制呂夷簡的人就是王曾!以他當年對抗丁謂、制約劉娥的聲望及多年首相的資歷,無論從哪點來說,呂夷簡都無法望其項背,如他適時出手,那就絕不是越職言事,呂夷簡就必須一條條回答。而到了那一步,范仲淹深信呂夷簡就完蛋了,因《百官圖》上都是實據。根本就沒法狡辯!但王曾卻偏偏躲在一邊看笑話,從始至終不吭聲。那好吧!我今登門拜訪,請問您到底是為什么,真的是金口難開?這一次,他如愿了,王曾靜靜的凝視他,輕輕地說——“夫執政者,恩欲歸己,怨使誰歸”又是十二個字,可范仲淹一聽。立即就呆住了。從字面上看,完全答非所問,并沒回答自己為什么要無動于衷,可其中含義卻非常深邃。 從字面上講,應這樣翻譯——手握國家權柄的人,如想讓天下之恩惠皆歸于己,那么相應的怨恨之情想推給誰? 深一層含義,則應這樣解讀——手握國家權柄的人,如只想讓大家說他的好。不讓大家說他的壞,這是可能的嗎? 這是在說:呂夷簡定是壞人嗎?他做的都是壞事嗎?做得越多,就越招人嫉恨,只有什么都不做的人。才沒人討厭!一語驚醒夢中人,范仲淹猛然自省,自己做的都是對的嗎?一些最基本、平時絕不懷疑的原則觀念在他心里生出了問號。 是要建設,還是要破壞?回想這些年。自己在地方上的確又治水又救災,做了很多實事善事,可只要一進入京城。就立即投入了破壞之中。如繼續按著這樣非黑即白的觀念繼續做下去,扳倒呂夷簡之后還要再做什么?再去扳倒誰?一生就只是在打壓、攻擊、謾罵中過日子嗎? 誰做事,我就在邊上鉚足了勁等著挑他的錯,這樣的我,就是君子嗎?觀念的改變帶來思想上的飛躍。范仲淹再不用王曾解釋什么,就明白了王曾不出手的更深一層含意。如王曾出手,那就是大宋朝首、次兩相間的對抗,以前有太多例子證明,只要出現這樣局面,無論對錯,都是同時下臺的結果。那樣是解恨了,可國家誰去管?大宋朝堂上下打成一鍋粥,就是你范仲淹的盼望? 黑、白之外,還有千萬種色彩,要走對國家最有利的那條路。所以王曾選擇了沉默,至于什么君子、小人?見鬼去吧!沒這些珍稀動物,不分得這樣清,趙匡胤不也把宋朝天下打下來了? 當天范仲淹心神恍惚離開了王曾,他似看到了另一條道路,可不知該怎么去走。但走,是一定的了。他必須離開京城去饒州。十里長亭仍有人送他,不過只有李纮、王質二人了,他們舉杯致意——“范君此行,尤光” 從“極光”到“愈光”再到現在的“尤光”范仲淹至此己是三光了,他己成為君子道德士人們的一面旗幟。可光陰似箭,范仲淹己48歲了!一生至此,老之將至,成就何在?難道就只是些虛幻的、于國于民都沒什么用的圣賢光環嗎? 范仲淹凄然苦笑,再沒上兩次的熱血激昂——仲淹至此己是三光了。下次如再送我,請備羊一只,就當是給我的祭品吧。說完上路,從今而始,忘身許國,要做實事! 21日,歐陽修被貶為夷陵縣令。余靖,尹洙也分別貶官。于是西京洛陽的推官蔡襄寫了首詩,題名《四賢一不肖》,四賢者,范仲淹、余靖、尹洙、歐陽修也。一不肖者,高若訥也。蔡襄此人文才極高,這首詩迅速從西京傳到東京,又從東京輻射全國,最后竟連百年好合的友邦遼國也被驚動了。 當時正好有契丹使者入宋,該仁兄不知出于怎樣的心理,花重金請人抄寫了這首詩,回幽州后就貼到了城門上,讓所有胡漢居民觀看——大宋朝里好熱鬧,文化好昌盛,連罵架都可寫成詩! 而呂夷簡授意自己親信、侍御史韓瀆出面,奏請皇帝在朝堂上樹立一張榜,即有名的“朋黨榜”從此嚴禁結黨營私,組建非法小集團。尤其強調一點,絕不允許百官越職言事! 站在歷史的大天空下,鳥瞰這場轟轟烈烈的君子運動,范仲淹和他朋友的奮斗應說也有了些成果,起碼范仲淹的心靈得到了升華。但目光飄過宋朝邊境,就會發現它們分文不值。異族人己野心膨脹,磨刀霍霍,快到生死存亡的關頭了,還玩這些有什么用! 11月4日,保慶皇太后楊氏駕崩。趙禎非常傷感,這是他童年時代真正意義上的慈母。沒說的,一切葬儀從優從厚。 這一年,李元昊改元大慶。7月,開始掃蕩河西走廊上最后殘余的回鶻勢力。重新攻下瓜、沙、肅3州,滅亡沙洲回鶻,徹底控制了河西走廊。針對吐蕃唃廝羅,李元昊不計代價攻打蘭州,筑城瓦川會,留兵鎮守,斷絕吐蕃和大宋的通路。 更重要的是李元昊做成了一件事:他創制了黨項文字! 今日的我們應很清楚:一個民族之所以能流傳千古,哪怕早已滅亡,都能在歷史長河中留下自己的名字,最重要一點就是擁有自己的文字。從突厥開始,回鶻、契丹、黨項以及未來的女真、蒙古、滿族都將創造自己民族的文字。而匈奴、鮮卑…曾經光輝燦爛的歷史轉眼即逝,就算留下些模糊的傳說,也不被史學家承認。為什么?就是因為沒有自己的文字! 李元昊排除了重重困難,在黨項第一智者野利仁榮的幫助下,沒經過自然衍化,就硬生生創制出了一種全新的文字。運用了漢字的“六書”即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六種構字原則,其中會意字占大多數。具體的筆畫比漢字繁復。撇、捺等斜筆多,沒有豎、鉤,整體形狀就像一棵棵未經修剪的野生樹,主干太少,枝杈太多。但無論怎樣,它出現了,且在最開始就形成了12卷之多的“蕃書” 李元昊極端重視,它被命名為“國字”頒行之日舉國歡慶,立即向族人中推廣。且設立了“蕃書院”“漢字院”選擇學生教學,畢業生專門用來把漢字和黨項字互譯。 從此國內的法令文書都用蕃字,與宋、遼的外交文件也分成了正副文本,副本用黨項字存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