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當昏君 第351節
哭號著的商容暗自佩服自己的機智,只有自己這種通曉祭祀三朝為官的老油條,才能做出這么圓滑的安排。 也只有自己這種與貴族曾有姻親的人,才知道祭祀最看重什么,只要場面功夫做足,便是貴族也難以挑出毛病。 看看,這才叫為君分憂啊! 十八萬大軍約莫哭了一分多鐘,再久就裝的不像了,雖然是自己騙自己,但也不能露餡啊! 商容也停止哭號,開始念祭文。 也就是些“追念先祖,不勝惶恐,徒增哀思”之類的內容,畢竟黃帝的具體所作所為,還真說不太清楚,空白的六百年擺在那兒,有太多記載不明的東西。 十八萬大軍沒想到祭祀這么繁瑣,基本上個個面無表情,眼神仿佛死掉了一樣,硬撐著,只覺得十分無趣。 這倒不是他們不敬黃帝,而是因為這些人大多都是奴隸成軍,別說祭祀了,放在幾年前是要被當做祭品的,比尋常人更加不喜祭祀,甚至可能他們就有親朋,是被主家以“祭祀黃帝”為由,給殺掉當做人牲、人祀的。 不少人想到這里,不由得將手中兵刃握得更緊了,如果不是紂王,在一場如此浩大的祭祀中,他們恐怕就不是站著祭祀先祖了,而是躺著被當做先祖的祭品。 子受見下頭的人昏昏欲睡,也沒什么人注意到自己,右手往皇袍的袖子里一縮,一個小瓶入了掌心。 行軍得吃飯,我是老大,吃點好的,涮羊rou不過分吧? 既然要吃涮羊rou,隨身帶點調味料,也不過分吧? 子受的食指在小瓶上輕輕一點,瓶內的花椒粉便隨風飄揚。 離子受最近的商容鼻子一癢,忍不住打起噴嚏,祭文也停了。 誰知這一個噴嚏出來,接二連三的又是一陣噴嚏,將士們噴嚏不斷。 子受佯怒,叱喝道:“好大的膽子,竟然在祭拜軒轅黃帝的時候咳嗽,驚擾先祖安息,破壞祭禮!” 商容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一個兩個咳嗽就算了,一大片士兵全在咳嗽,這是大不敬啊! 可他也發現,這事情有些詭異,怎么將士們全都不約而同的咳嗽起來了? 這不合理啊! 難道是黃帝對這場祭祀不滿意? 商容瞪大了眼睛,傳聞黃帝乘龍升天,也就是說,黃帝還沒死,是不是黃帝接受祭祀時,發現沒有牲畜,沒有酒rou,而發怒了呢? 甚至……以往是有人牲、人祀的,現在卻沒有,會不會是軒轅黃帝要將這打噴嚏冒犯祭祀的人,都拿去當做祭品? 這倒不是商容推崇人牲、人祀,畢竟他的眼光還沒有脫離時代的局限性,人牲、人祀這種傳承了幾百上千年的東西,即使一時廢除,也很難徹底從他的腦子里離開,也因此,是子受最穩定的昏庸值來源之一。 下頭打噴嚏的士兵也惶恐起來,萬一真被殺了當作祭品怎么辦?不被殺也不行,不被殺還可能是活祭啊! 商容想了一會兒,想出言讓紂王息怒,這些將士可以稍作懲罰,卻不能真殺,祭祀方面,還是征調附近的百姓家用,再隆重辦一次,擾民也就擾了吧,祭祀先祖的事更大。 子受則左右看了看,沒找著趁手的桌案,只得跺了跺腳,道:“朕思來想去,諸位將士一同咳嗽,絕非常事,朕對風水之術略知一二,倒是看出了一些端倪。” 將士們一聽,紂王不是治罪,咳嗽好像是另有其他原因,懸著的心頓時放了下來,紛紛屏息凝神戰戰兢兢地聽著,是啊是啊,大家同時咳嗽也太詭異了,咱們絕對不是故意不敬黃帝的啊! 子受見此,則開始忽悠。 看風水?這個世界還真有風水一說,修仙的都懂,不過自己肯定不懂。 好在這次隨軍的人里也沒有懂風水的,隨便忽悠! “朕看過這里每一座山脈,甚至每一棵樹木的形狀,風水之術,大抵不出于形勢、方位,印臺山與橋山對立,因山勢隆起,故名印臺。” “而那隆起的印臺,卻正對黃帝陵之口,以至于陵墓晦暗陰沉,視野極窄。” “前些日子還好,朕還未發現異常,今日朕登上這祭祖臺,視野寬闊,一目望去,此前巍然聳立的印臺山,那山巔印臺處,竟上歪下扭,上半截看著極為別扭,下半截又參差不齊,整個山體雖說不是千瘡百孔,卻也歪七豎八。” “這與橋山相對的印臺山,表面上風風光光,實則是一座兇山,壞了整座橋山、整個黃帝陵的風水!” 商容有點啞口無言的感覺,雖然陛下說的頭頭是道,但怎么總覺得有點不靠譜呢? 也沒聽說紂王研究過風水啊! 不過下頭的將士卻是信了,他們本來就沒啥文化,也沒接觸過懂風水的人,看紂王說得言辭鑿鑿,怎能不信。 而且剛才打噴嚏的是他們,他們自知犯了錯,心虛,紂王這一番兇山的解釋為他們開脫,再好不過。 子受很是滿意,既然是兇山,該怎么辦? 遷陵啊! 他大聲道:“剛才必然是軒轅黃帝所授,陵墓正對兇山,壓制了風水,為今之計,只有遷陵,諸位將士須挖開地宮,將黃帝陵寢遷至云夢山!” 等到風水一說被戳破,事態爆發,昏庸值就來了。 黃帝陵你紂王也敢挖?!后頭是不是還得挖伏羲陵、神農陵? 子受確實是這么打算的,把先祖的陵墓遷到一起保護起來,多好啊! 不過前提是土行孫給點力,能找到位置,除了黃帝陵,其他陵墓便是妲己、申公豹等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 挖黃帝陵自然不需要十八萬人,地宮里估計也容納不了那么多,所以子受先下令封山,尋常人不得上橋山。 子受不知道挖陵遷墳要多久,由于姬發正帶著大軍打羌人,出于安全考慮,他又下令在山上做了層層警戒。 萬一姬發在回師途中探到大商十八萬大軍包括紂王全在橋山,直接兵圍橋山或是點把火,可就涼透了。 在多重布置下,整座橋山宛如一座軍事要塞,五步一哨,十步一崗,一些險要隱蔽處更是布滿了暗哨,隱隱可見草木間寒光閃爍,顯然有強弓硬弩潛藏其中。 這是奴隸們成軍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也算得上不錯的訓練,子受覺得,這樣的防衛,西岐兵馬若是想強行攻山,只怕很難。 至于傳聞西岐軍中的哪吒、韋護等人,倒也不用太過擔心,封神未起,向劫掠西岐的羌人復仇可以,但他們還真不一定敢對大商的兵馬隨意出手。 商周因果,也不是一兩個闡教三代弟子能左右的。 子受帶著近衛與部分御林軍通過甬道,來到黃帝陵前方的空地。 陵墓氣勢恢宏,肅穆莊嚴,還有一些熊、羆、貔、貅、貙、虎等獸類雕像,畢竟黃帝是個很專業的馴獸師。 而在這地底下,便是陵寢地宮。 子受很好奇,史上第一次記載祭拜橋山黃帝陵的記錄,是漢武帝,而按照后人考古,橋山黃帝陵最早也是成于秦代,商朝根本不可能有。 可事實就是,在封神世界觀的商朝里,黃帝是存在的,黃帝陵也是存在的,那個死活扔不中大拇指的腳印子,也絕對黃帝本人留下的。 那這地宮里,到底有啥? 晁田在外頭負責布防,李烈打頭進入地宮,殷破敗則在子受身邊護衛左右。 沿著甬道一級一級往下走,遷墳大軍漸漸適應了黑暗的環境。 大禹定鼎九州塑龍脈后,人族就不一樣了,不僅有看報就能識字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古人因為營養不良導致的夜盲癥也沒了。 甬道兩側都是石壁,腳步聲回蕩在石壁上激起一陣一陣的回音。 子受與遷陵大軍一路走到了甬道盡頭,眼入眼簾的是一道狹窄的走廊,再沿著走廊走一陣,便是一道巨型石門。 石門一眼望不到邊,左右兩邊的石壁凹凸不平,有明顯的人工鑿刻痕跡,門后就是陵寢所在。 左找右找找不到什么機關,反倒是一個小兵無意間輕輕推了一把,將巨型石門給推開了。 子受無言,越發覺得給黃帝遷陵是個明智的決定。 黃帝時期的人們太樸實了,一路上連半個機關都沒有,最后一道關卡,看著極為唬人的石門卻連暴力拆卸都不需要,隨便就能推開。 現在是知道黃帝陵的人少,盜墓也不算盛行,以后呢? 只要盜墓賊進來后看見的不是乘龍升天的黃帝本人在笑嘻嘻的招手,不管里頭有啥,都得被搬空,翻出尸骨扔在地上也是常事。 第442章 大兇之兆 黃帝陵下頭有兩道門,一扇是石頭門,另一扇是青銅門。 所以石頭門背后,還是門。 子受估摸著雙重門大概就是黃帝時期最強大的防盜措施了,奈何青銅門和石頭門一樣,一推就開。 青銅門之后,則是終極秘密。 最前頭的幾個小兵見到青銅門之后的光景,心中充滿了震撼。 他們似乎正身處于一座宮殿里頭,四周裝點著夜明珠,宮頂是一片純黑墨玉,頂上鑲嵌著各種珠寶,墨玉為穹,珠寶為星,讓人眼花繚亂。 殿內畫棟雕梁,鐳金為柱、白玉作欄,四處雕繪獸紋云影,既有陵寢的莊嚴肅穆,又有一股君臨天下的霸氣。 畢竟尋常人還真沒錢修鑄這種陵墓。 子受連連咂舌,這還只是黃帝的衣冠冢,真要是黃帝本人的陵寢,又該是什么規格? 子受下令,金銀珠寶勿取半分,目的是找到衣冠,抬走。 商容被這些亮閃閃的裝飾晃瞎眼,這時才想起正事。 是啊,這里寶物這么多,防御又這么薄弱,今日幸好來的是紂王,若換做他人,宮殿焉存?黃帝陵墓焉存? 確實該遷走,加些機關也比兩道破門要好。 遷陵小分隊四下搜索,他們所在的這處宮殿似乎格外大,一眼往不著邊,還分了好幾個偏殿。 偏殿之中,則堆放著錦帛,錦帛上,記載著各種物品的制作方法。 “這是制鼓方法!” “這是舟車圖!” “這是……農學經算?” “這好像是星圖!” 便是敖烈與殷破敗也驚呼不已,這其中竟還有兵法戰陣。 子受嘴角抽了抽,卻是覺得有些不妙。 他手上拿了份錦帛,上頭就是個陣法,八門金鎖陣,比起現存的戰陣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再隨手拿起一份,制弓的方法。 看起來平平無奇,細細一品很有問題。 啥弓能射四百步啊?還帶連發? 這是神臂弓還是諸葛連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