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第43節
聞母在佛前給榮烺上了三柱香,感謝榮烺的寬宏大量。 第65章 殿下 正文第六十五章 出來一日,辦了兩件事,榮烺心情頗是不錯。 回宮的路上,姜穎等人聽榮烺講了那書鋪子的來龍去脈,聽說里頭有宗室的孩子,姜穎自己也算半個宗室,“這也還罷了。只是得告訴他們個輕重,以后甭宮里的書還沒賞完,他們就刷刷刷全都偷印出來了。” “光顧著問他們的事,倒忘了這事。”榮烺十分大度,一笑了之,“算了,反正三品以上的誥命也賞過了。下次再同他們講吧。” 待回宮后,榮晟帝也在萬壽宮,見閨女回來,叫到跟前問她出宮都去了哪里,中午在順柔公主府上用了哪些膳食。 榮烺大致說了。 待榮烺說完,林司儀做了細致補充。 對于聞峻寧幾人的事,鄭太后點頭,并未說榮烺做的不對,倒是說,“這幾個孩子挺有機緣。” 榮烺說,“非常奮進。且祖上為朝廷流過血流過汗,我想,就算了。外頭人生活挺不容易的。” “賺些生活無妨。但偶爾也要看一看,查一查,別讓人借你的名義生事。”鄭太后道,“這既是保全你一番苦心,也是保全他們。” “嗯。我知道的。”榮烺說,“不能讓他們跟建國后的許多罪臣似的,有善始無善終。” 鄭太后一笑,“你這史書沒白讀。” “一般吧。主要齊師傅教的好。”別看齊師傅總叫人生氣上火,榮烺從不說齊師傅壞話。 榮晟帝問,“史太傅講的如何?” “也行。雖然有點不實用,道理是對的。” 榮晟帝笑,“還頭一回見有人說圣人的書不實用的。” “道理都是對的,可也太不講人情了。”榮烺說,“圣人著書總是講許多大道理,可我覺著,人心是有偏私的。若什么事都按大道理來,就太沒人情味兒了。” 一時,有太醫院院判過來,呈上鄭國公的脈案。榮烺湊邊兒上一起看,小小面孔露出擔憂,“不是開春說老國公身子骨轉好么,怎么又病了?” “人上了年紀,身子骨兒就弱了。”鄭太后看了看脈案,問了鄭國公的情況,便讓太醫退下了。 榮烺說,“讓老國公好好養養。這入秋了,正是滋補保養的季節。” 鄭太后看她這樣體貼,一笑道,“是啊。” 榮烺素來體貼,只是因她三月一次的出宮額度,又引來徐妃的嘮叨。徐妃平生心事,無非就是不放心娘家。 今年徐國公的周年忌也過了,按理孫輩孝期九月即滿,至今未有起復旨意。徐妃心里就記掛娘家,榮烺過去請安時跟榮烺念叨。如今徐妃倒是改了那九曲十八彎打聽的毛病,也不跟榮烺耍心眼兒,就直接說不放心,想讓榮烺幫著打聽打聽,看徐家孫輩能不能起復。 榮烺說,“父皇成天過來,母妃您問父皇不就得了?” “你父皇還不是聽你皇祖母的。正因他常來,倒不好顯得偏頗。” “我問就不偏頗了?不一樣偏頗么。” “你父皇是皇帝,你是我閨女,這能一樣么?陛下是為萬民做主的,你偏著你親娘,這多正常。” “那你怎么不找我哥?” “你哥成天念書還念不過來,他不如你機伶,你成天守著你皇祖母,挑你皇祖母心情好時再問。” 榮烺實在受不了她親娘的叨叨,只得替她問問。 這事兒怎么個來龍去脈,榮烺如實都告訴母親,“我真受不了我母妃那絮叨勁兒,成天沒旁的事了。” 鄭太后道,“她親自來問我不一樣?” “她要這么聰明,就好了。”榮烺也覺著母親笨笨的,指使她來問,那跟自己問有什么不一樣啊。 鄭太后看榮烺長吁短嘆的,好笑,“這也不值當發愁。” “我就愁我母妃這偏著娘家的樣兒。”榮烺拿塊蜜糖糕咬一口,“這可愁什么,朝廷也沒旨意說不許徐家人謀差使,只是沒賞差使罷了。自己尋路子找個差使便罷了,這還用問么。” 鄭太后小有驚訝,“你怎么想到的?” “明擺著的呀。外祖父去的不大光彩,去歲連奠儀都沒賜,今年怎么可能額外賞差使。朝廷不賞可也沒罰,那就自己去謀唄。好賴的,先弄個差使干著唄。” 榮烺邊說邊吃蜜糖糕,覺著這樣簡單的道理,怎么還不懂呢。 鄭太后道,“你直接跟你母妃說就是了,何必來問我?” “我要不問就這樣說,豈不是假借祖母的名義,那多不好。”榮烺覺著外祖家有點丟人,不過,她是皇室公主,她的身份也不來自外祖家,也就不在意了。 鄭太后道,“你就這樣跟徐妃說就行了。” 待再去麟趾宮請安,榮烺把這事跟母親說了,母親果然十分歡喜,雙手合什念聲佛,“不敢奢求你父皇賞賜官職,只要容他們自己謀官,也就是了。” 榮綿奇異,問榮烺,“你什么時候跟皇祖母問的,我怎么不知道?” “哥你功課忙,還不是母妃,跟我叨叨有一千八百回。” 徐妃笑,“哪兒有那么多遭,也就十來遭。” “反正我聽的耳朵都長繭了。”榮烺說著還揉揉耳朵。 徐妃拿點心給她吃,“嘗嘗這奶糕,特意給你做的。”又拿塊糕給兒子,“這糕是給你做的,既不甜也沒奶腥味兒。” “還有這種糕?”榮烺好奇,湊過去,“哥,給我嘗一口。” “還有哪,別搶你哥的。”徐妃另給她拿,榮綿已經遞到meimei嘴邊,榮烺咬一口,面色古怪的咽下去,“這怎么跟啥都不放的餑餑似的。” 榮綿咬一口,還真是。 榮烺笑不可支,“這誰做的,可真有才。不放糖不放奶,這不就是素餑餑么,哪兒是點心啊。” 榮綿也不禁笑起來。 徐妃自己嘗一口,還真是。她撐不住也笑了,與榮烺道,“偏你促狹。”又說,“等你下回出宮提前跟我說一聲,我有些物件,你帶給你外祖母,再替我看看她老人家好不好。” 榮烺堅決不幫這忙,“您見好就收吧。要不我擺出大儀仗駕臨徐府看看外祖母,到時就好看了,謀啥差使叫你黃啥差使。” “呸呸!少說這晦氣話。”徐妃一想,還是謀差使要緊,遂聽了榮烺的話,說,“那就以后再說。” “祖母說了,讓您以后有什么事直接問她,不讓我幫您傳話。” “我不是發怵么。我又不似你,得太后喜歡。”徐妃倒也有自知知明。 榮烺天生愛照顧人,給她娘出主意,“您這不挺會照顧人,平時做些點心煲些湯水送過去,祖母瞧著也高興啊。” “太后從來不吃別的膳房的東西。” “那就做些針線,抄些經文。” 徐妃想了想,縱兒女都是她的,且她必是個有后福的,可此際還是得與萬壽宮交好。她道,“你這話也有道理。我明兒就抄經。” “心得誠。心誠則靈。” “我能不誠么。”徐妃現在想想,也覺著自己當初被家中變故打擊的失了分寸,得罪了萬壽宮。不然何至小小的事都要讓閨女代為問詢呢。 倘她依舊與萬壽宮有姨甥之情,如今也不至尷尬。 榮綿溫和的坐在一畔,聽母親和meimei說話,倆人都是嘴皮子俐落的那一路,說起話來抑揚頓挫,又快又有趣。 榮烺出的這主意還真不賴,鄭太后雖則待徐妃依舊不冷不熱,也懶怠與她說話,但徐妃隔三差五的送些針線,送些自己抄的經文,做足禮數,鄭太后雖依舊不喜,也和軟了些。 倒是沒多久,禁衛軍發生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中秋前,鄭太后晚上讓當值的內閣大臣,連帶宮中內值的朱雀衛大將軍楚將軍,還有尚宮局、內侍省一起,choucha當值禁衛。 這是鄭太后突然間的choucha,不過也不是沒有先例,自鄭太后掌朝以來,一年總得抽檢幾次,這也是宮中禁衛當值肅整謹慎的緣故之一。 結果,卻是查到有禁衛飲酒。j 令人難以啟齒的是,這飲酒的禁衛小頭領不是旁人,便是鄭國公的長孫鄭衡。 尋常沒品階的禁衛也不敢飲酒。 內閣大臣、禁衛大將軍、趙尚書、李內侍都見了,這事斷然瞞不得。 第二日,此事呈報鄭太后。 榮晟帝看母親臉色不大好,便說,“阿衡年紀尚輕,年秋深夜寒,我聽說只是飲酒驅寒,小懲便罷了。如今鄭國公身子不大好,倘知得此事,焉有不惱的,何苦再添煩惱。” “這事不急。待晚上孩子們過來,也讓孩子們學著些。”鄭太后說。 榮晟帝便未再言。 榮綿下午放學便會來萬壽宮,這是鄭太后讓他看奏章的時間,雖則如今榮綿尚小,也得開始學習旁聽處理朝務之事。 榮烺愛湊熱鬧,她也會過來一起聽。 鄭太后說了這事,問兩個孩子的看法。榮綿知道鄭家是祖母的母族,便也說,“阿衡不是外人,雖有錯,議親而論,可輕判。” “輕判至何處?”鄭太后問。 榮綿掂掇著祖母的意思,“不若訓斥幾句,罰些俸祿。” 榮烺聽著,不禁看向兄長,明顯有旁的意見。鄭太后問,“阿烺你說呢?” 榮烺說,“禁衛不是別的差使,這關系到宮中安危,旁的事輕些則罷了,叫內閣、大將軍、尚宮局、內侍省一起抓住,這要怎么輕判?” “那你說怎么斷?”鄭太后繼續問。 “不重責就是恩典了。按律法,該怎么著就怎么著。”榮烺對當值禁衛飲酒之事非常不滿,“身在禁衛,當值還敢飲酒,這不犯傻么。” 榮晟帝說,“畢竟是親戚。” 榮烺可不這樣看,“父皇,親戚多了。難道因是親戚,就能枉法,不用心當差了?今兒給這親戚講情,明兒能那親戚循私,宮里都沒法度了!” 榮晟帝說,“先時不還說要有人情味兒么。” “這怎么一樣呢?要是咱們私下看他犯傻,提點幾句算了,反正也沒旁人知道。如今內閣、禁衛軍,還有尚宮局、內侍省都曉得了,這還怎么偏他?”榮烺問祖母,“祖母您說是不是?” 榮晟帝撫額,“罷罷,朕也說不過你。” 鄭太后對榮綿說,“朝中之事,不可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