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燕燕 第40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偷吻、折春枝、魔尊他暗戳戳攻略我、穿到七零帶娃,我躺平了、當小社畜渣了老板后、穿成虐文里病美人太子/事了拂衣去、在“全員惡人”的綜藝里擺爛爆紅、穿成知青女配[七零]、被上司暗戀后我卻、她始亂終棄了狐貍精
班主的話應了,他是他們這個戲班里活得最久的一個了。 戲班子不大,沒什么好角。班主□□好的丫頭,最后都賣給媒婆,不知道淪落到哪個臟地方去了。 他當時小,沒賣上價,班主才把他留下來的。 戲班子好的時候就在茶館,會扮丑的幾個叔叔婆婆上去說笑話,運景好的時候,能賺不少錢。 運景不好,就會讓人打出來。 戲班的人被打,是沒有公道可講的,也容不下他們分辨,抱頭跑就行了,跑慢了,家伙什都會被人砸光。 他小時候不明白,只覺得家伙什都是竹簍子、竹板,除了一個大鑼值點錢,別的都不值錢,扔就扔唄,扔了,他每回都趕緊跑過去撿,撿晚了就讓別人撿走了,還要往回要,也不是每回都能要回來的。 因為路上的閑人見著他們挨打的時候,不但不會罵,反而會樂! 樂得高興的時候,還會上前跟著一起打他們,打得他們落荒而逃,大家伙會跟著一起樂,哈哈的樂。 等到懂事后,他才明白這其實是不對的。 小時候不懂,就以為他們就是讓人打的東西。 戲班班主晚上喝濁酒喝醉了就哭,坐在裝家伙什的竹簍子前抱著哭。 “我們都不算人啊,就是給老少爺們取樂的玩意!” “挨打挨罵算什么?爺們肯用咱們取樂,那是瞧得上咱們!” 一邊說,一邊扇自己巴掌。 不能去茶館的時候,他們就在菜市口熱鬧的地方擺攤,玩雜耍,吞火、吞劍、頂盤子、踩高蹺。 比起茶館,在菜市口擺攤只能賺個熱鬧,這里看熱鬧的都是窮鬼,看完樂完,一哄而散,很少有往籮里扔錢的,還有倒搶錢的,到時又要打一架,唉。 他小的時候扮成女孩子去要錢,專找那看起來有錢的,穿得漂亮的男人,擠過去的時候,讓人摟住摸臉擰屁股都是正常的,他那時也覺得這是正常的。 戲班的人都沒得善終,這是班主自己說的。 也是他親眼看到的。 吞火的漢子是山西逃荒逃來的,沒學過,班主教了他幾天,就讓他上了場。吞火要先在嘴里含一口水,這樣火把燎進去的時候才不會燙傷。班主說按說應該讓他含冰的,但戲班窮,沒有錢買冰,含水也可以。 這個人演了沒幾天,嘴里就全是燙得發(fā)白的傷口,餅都吃不下去。 班主給他買了藥讓他喝,喝了藥,不能演吞火了,班主收他就是看他塊頭大,就讓他去演胸口碎大石。 他演了兩場,回來就吐了血,就這么死了。 班主沒老婆沒孩子,他倒是想娶,曾經(jīng)買過一個好看的姑娘,班主大概是動了心,想留下來當妻子,對那個姑娘很好。 最后五兩銀子就把她賣了。 那姑娘被賣主拉走的時候哭得很傷心。 班主也哭得很傷心,可也沒妨著他收錢畫押按手印。 他就知道,班主早晚也會賣了他的。 別看班主平時挺喜歡他的,跟他一起買來的姑娘小子都賣了,就留了他,但是,班主也不會一直養(yǎng)著他。 價錢合適就賣了。 這一天很快就到了。 他比那姑娘貴點,七兩銀子一吊錢。 姑娘小子哪個貴,這個沒有定的。 他自己看下來覺得,戲班里小子比姑娘貴。 因為小子可以當兩種人使。 用前面是小子。 用后面是丫頭。 姑娘只能以后老了當奶娘,用處沒有小子多。 賣他的時候,班主哭得特別慘,抱著他哭得像是他親爹。 “乖兒,你是去享福的,記住了,你是要去享福的!” 于英達就記住了班主的話。 他是要享福的。 ——不為享福,他為什么要吃這些苦呢? 他走了以后,就沒有人給班主送終了。 他是這么想的。 他以為班主留著他,應該是想讓他送終的。等班主老得動不了的時候,他還在戲班里,他就能一邊表演賺錢,一邊養(yǎng)著班主了。 至少能讓他每天吃一碗面條。 現(xiàn)在他也走了,班主現(xiàn)在已經(jīng)老得不成樣子了,沒人給他送終,他能活多久呢。 于英達覺得自己也挺沒良心的。 離開戲班之后,從沒想起過里面的人。每回想起來,都想的是他們還能活多久?去茶館表演的時候,會不會讓人再趕出來? 打架的時候,會不會打不過,被人砸了頭? 他被賣了之后,戲班里就沒有年輕人了,全是一些沒用的老頭子老太婆,他們沒本事沒力氣,可能最近只能去做乞丐了。 這樣一想,他又覺得他被賣了,可能真的是來享福的。 因為被賣了之后,他就住進了大房子里。 有干凈的衣服穿,有熱呼呼的湯喝。 雖然也會挨打——可他在戲班里也挨打啊,還沒吃的。 雖然需要做些姑娘的事——可他在戲班里也沒少受罪啊。 雖然不一樣,但都是受罪,也是一樣的。 人嘛,就是為了一口吃的,一身穿的。 吃得好,穿得好,就是享福了。 總比吃不好,挨餓受凍強吧。 他從這家,到那家,名字一次次的改,最后他都記不住自己的名字。 他慢慢長大了,從自己管不了自己去哪家,到后面可以自己挑主家,日子也越過越好了。 從北京城出來的時候,他想過要重新開始。 以前認識他的人都在北京,現(xiàn)在到了新地方,沒人認識他,他不就可以重新做人了嗎。 但他不會別的營生。 他發(fā)現(xiàn),還是老本行更好。 他現(xiàn)在不是小時候了,經(jīng)驗多了,知道避開禍事,專往好事上奔,他的日子就自然而然的越過越好了。 他始終記得班主的話。 ——他是要享福的! 他買了房子,買了下人,買了個女人。 他曾經(jīng)想認真娶個老婆,生個好孩子,好好養(yǎng)大的。 但是他又覺得自己的種不好。 他見得多了,壞種長不出好苗。 他不是什么好東西,生出來的孩子估計也不是好東西,要是像自己就更糟心了。 可是,如果不生孩子,他留在這世上的東西是什么呢? 能叫人記住的,究竟是班主給他起的“秋蟲”。 還是他自己為了改命,起的“于英達”這個名字呢。 可笑的是,“于”這個姓氏也不是他自己的。 他不記事時就被賣給班主了,怎么可能記得住自己的姓? 這個姓,是他曾經(jīng)的一個恩主的姓。 也是對他最好的一個恩主。 人老了,心不老,仍然想樂呵,就買了他,一半充子侄,服侍他起居,一半做丫頭,關起門來陪他樂。 雖說關著門的時候這個老頭有點煩人,但打開門的時候,這個老頭還是不錯的,正經(jīng)教了他寫字。 他一個十七八的大小伙子,認認真真學習《千字文》,比什么都認真。 這個恩主死了之后,他怕他家里的人找來打殺了他,再說是他害了人,他就趕緊收拾了這家里值錢的東西跑了。 第二個待他好的人就是廖太太了。 廖老爺學了新鮮玩意,把他買回去樂。廖太太嫌棄得很,可他討好幾回,她也就不煩他了,還說他比女人省事。 廖老爺只想讓他在家里待著服侍,廖太太卻愿意讓他穿上衣服出門做事。 他這身衣服,是廖太太讓他穿上的。 他陪廖太太打牌,送她出門吃飯,接小少爺從學校回家,慢慢的,他就算不在床上,也可以做一些事了。 第三個,就是祝女士了。 他跟廖老爺、廖太太的事無人不知,廖家的朋友見到他,只有鄙視和調逗兩種人,最好的,也不過視而不見,假裝沒他這個人。 唯獨祝女士。她的目光平平的掃過去,將他與這屋里的人看做一體。她既不覺得這些人比他高貴,也不覺得他比這些人下賤。 廖老爺、廖太太,在她的眼中,跟他是一樣的。 廖太太是很討厭祝女士的,她只喜歡祝女士的慘事。她對著祝女士很親熱,背過去卻只愿意居高臨下的俯視她,將她失親的事再三的說起,將她被丈夫拋棄的事不停的對人講。 廖老爺喜歡祝女士的錢。他也曾經(jīng)想占祝女士的便宜,但在祝女士成了廖太太的牌友后,他才打消了這個惡心的念頭。 他常常想,他與廖老爺在祝女士眼中只怕是一樣的,都是想占她便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