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燭影刀聲
李重關笑道:“羅前輩哪里話來,咱武林中講究的是以功夫取勝,更何況英雄不不問出處。”、眾人正沒如何處,只聽一人口宣佛號“阿彌陀佛,李施主果然神通廣大,得此異人相助,這一陣確是你略勝一籌,在下等無話可說。”此人中氣充足,雖說在眾人吵鬧嘆息之聲中,可此人聲音仍清清楚楚傳入耳中。眾人看時,正是少林寶蓋大師。 眾人略一安靜,只聽得寶鐘大聲道:“師兄既然發了話,我等也不好多說,可還有二陣呢,李重關,你也不要高興得太早。”李重關并不答話,只是微微頷首冷笑,似乎頗有勝算。 羅空山轉頭向少林眾僧,道:“各位高僧,這第二場咱就和島主比一下內力,哪位英雄出場,此陣極為關鍵,失了這陣,則第三場兵器也不必比了。”其實,就是他不說,眾人心中又怎會不明白這中間道理,只是不想說出來而已。 李重關笑道:“少林各位高僧不必著急,先商量一會,我們這邊的人選卻已有了。”說完,雙掌輕輕拍了幾下。 只見后堂布簾輕輕一揭,悄無聲息地走出一人。 眾人見到此人,心中無不一驚,原來出來的竟是一個瘦瘦高高的道士,一張臉型如枯木,身子如一根竹竿。全身上下竟如沒幾兩rou。而且臉色灰沉沉的,太陽xue也平平的,看不出有什么內功在身。 其實此時堂內有很多內家好手,無不知道內力練到一定境界,必定面泛紅光,太陽xue高鼓。而再往后能練到返樸歸真,則又恢復平常樣子。但古往今來,能練到返樸歸真的,也只瘳瘳數人而已。人人都不能相信眼前這個瘦道士內力已到了如此境地而在江湖上卻默默無聞。 李重關笑著續道:“我這位朋友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原人氏,這下各位不會再有什么說法了吧。”只見這道士繞過堂前主桌,來到眾人面前,打個稽首道:“貧道無淵子,向在終南山修道習真,初出江湖,各位多多關照。” 寶蓋心想:李重關既讓此人上陣,必有驚人藝業,在座中原武林人士,要說內力之強,哪能比得上少林數百年絕傳的純陽內功。這陣如果輸了,不單少林,中原各家各派只怕再難在江湖立足。看來非得親自上陣不可了。 想到此處,袍袖一拂,大步上前,也向那道士合什道:“哈哈哈,原來是無淵道兄,失敬失敬,貧僧乃少林末學寶蓋,還請多賜教,這場比試,就由貧僧以少林功夫討教道兄的全真絕學。” 那道士正是終南山全真派中一位輩份很高的人物,這次李重關化了極大力氣才請得他出山,今聽得寶蓋一下報出他的來路,不由一驚。雖說他適才自報終南山,但終南山乃道家勝地,門派何止數百家。其實寶蓋也半是猜測,因為出門前聽掌門師兄說過,幽冥島和終南山全真派近來來往甚密。故此將他一軍,竟猜了個正著。 那道士一怔之下,隨即省悟,心下暗想,你說我是全真派的,我也不否認,也不承認。估算著你是瞎猜的。當下淡淡一笑,道:“大道無門,天下一家。都是老子南華門人。寶蓋大師不必多言,請出招吧。” 寶蓋見他不愿多談,當下沉聲道:“好,武林中人,以武會友,自也不必多言,請吧。”也不客氣,雙掌向那道人前疾推而至。那道人喝聲好,也是雙掌平平推出,四掌在空中相交,啪的一聲,兩人均是一震。隨即分開,略一聚氣,再次交掌。這次聲音倒是沒聽到。但兩人竟平平向后彈出數尺遠,可見掌力在伯仲之間。 眾人還沒看得仔細,二人掌力已是第三次相交。楊小乙看得眉飛色舞,嘴里還叫道:“大師,加勁,一掌拍翻了這牛鼻子,啪。” 可這一次,眾人卻沒聽到二人掌力相交的聲音,四掌相交,竟沒發出半點聲響,身子也沒震退半步。寶蓋和那無淵子如兩根樹樁般僵持在當地,紋絲不動。約過了半柱香的功夫,兩人身子漸漸半蹲成馬步,頭上熱氣騰騰直冒,猶如蒸籠一般。眾人都知道兩人均使上了上乘內力。無不屏氣靜觀。 又過了半盞茶的光景,兩人從馬步半蹲漸漸變成了盤腿而坐的姿勢。頭上熱氣更甚,寶蓋的灰布僧袍和那道人的青色道袍皆已被汗水濕透。寶蓋臉色漲得通紅,那道人的臉色劫越來越白。眾人皆知寶蓋氣上涌,已不能支撐多長時間,看來那道人要勝。其實他們卻不曉得寶蓋使的是少林派純陽內力,而那道人恰好相反,乃是純陰先天之功。其實兩人內力都已耗得差不多了。 在座諸人看得入神,哪知他二人已到了決勝負的關健。只聽得寶蓋一聲大喝,二人身子都是劇震,彈出數丈。那道人萎頓在地,寶蓋嘴角也滲出幾絲血絲。寶鐘大師眾人一齊搶上。李重關那邊也圍到道士旁邊。 只見那道士喘息著道:“島主,貧道學藝不精,有負島主重托,這一場未能勝出。這次回山之后,必定重新修習。”說完,啷啷嗆嗆爬起身來,慢慢走了出去。 李重關倒不生氣,淡然一笑,道:“寶鐘大師,看來我們是勢均力敵啊,不過這第三局比的是兵器,不知你那邊誰人出馬啊。”寶鐘大師道:“阿彌陀佛,李施主忒也過謙了,這一陣勝得實是僥幸,承讓了。聽島主口氣這兵器方面,島主是勝券在握了。不錯,貧僧未出寺之時,便已聽說,島主家傳絕學長于劍術,幽冥島看來是有恃無恐啊。” 李重關道:“大師過獎了,我幽冥島么,對劍術確是小有所長,不過應這一仗的么,確是另有其人。”寶鐘大師似乎頗為意外,口中“唔”了一聲,心下確是十分疑慮,原先料到李重關必然會恃幽冥島劍術之長而派其弟子或甚至親自出馬,在這關健的第三陣中以求必勝。想不到他竟棄長就短,另派他人。難道這其中另有什么隱秘。當下不及細想,道:“既如此,那就請李島主出人吧。” 李重關笑道:“大師乃有道高僧,辦事也這么急么。”寶鐘被他搶白,臉色微變。只見李重關右手一舉。內堂門簾一揭,一人緩步踱出。 眾人不由眼前一亮。你道何,倒不是這人長相有什么特別,特別的是他手中執的一柄長劍。只見此劍通體長四尺有余。劍身窄狹但卻光亮如鏡,直可映人毫發。然此劍卻是極薄,在此人手中不住顫動,光華映得眾人眼都有點睜不開來。眾豪之中不泛劍術名家,對劍都是極有研究,以生平得一名劍為榮,一見此劍,不由得齊贊一聲好劍。 只聽得執劍的這人,踱到堂前,身子站定,雙手一拱,道:“中原各位英雄請了!”,聲音不大,但堅定有力。眾人起先只顧看劍,此時聽得他發聲,才開始注意此人,只見此人身穿一件青袍,臉上蒙了一塊青巾,看不清面目,也不知多大年齡,只是一雙眼睛精光四射。就這樣往中間一站,當真如淵停岳峙,一派大宗師的風范。在場諸人,如寶鐘,寶蓋,羅空山等修為甚高的人,一見此人一舉手,一投足,心下無不為之震懾。就這份氣度神韻,已從氣勢上勝了三成。 羅空山站起身來,咳嗽一聲道:“閣下便是代表幽冥島李島主來出戰這第三場的么。”此人并不答話,只是微微點了點頭。羅空山道:“既是如此,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何必藏頭露尾,在天下英雄面前不肯以真面目示人呢。”此人沿未答話,李重關笑道:“羅老前輩,你是前輩名宿,說話可不能如此啊,咱門比武比的是功夫,至于人家是什么人,露不露面目,這是人家的私事,咱又何必多問呢。” 寶鐘大師點頭道:“李施主說的也是,只要這位英雄能勝了這場,我們中原武林從此不過問幽冥島之事就是。” 羅空山道:“大師,既是如此,你看這一場這們誰人出戰。你們少林剛剛勝了這場,余下這場該由其它門中出手了吧。”其實,以寶鐘、羅空山等人的修為一看此人出場,但知此人必是劍術上的大行家,在座諸人中,未必有人是他的對手。要說劍術之能,當時首屈一指的乃是天南的點蒼,但這次點蒼好手卻均未在場。 寶蓋略一躊,正自沉吟,只聽木魚僧哈哈一笑,對李重關道:“李老兒你把我在禁在島上自以為jian計得逞,想不到我還能脫困,不但脫了困,而且你還給我送了個弟子來,無風,你過來,你不是少林弟子,這一陣由你來打,也沒人說我少林強出頭。哈哈哈哈。” 無風聽得木魚僧如此說,當下答應道:“大師,在下武功雖弱,卻也不懼,只要大家不怕我不能勝,這一場我來一試。” 眾人剛才雖見過無風進來,但并未仔細觀察,見這少年二十歲上下,面色英朗,梭角分明。但心下無不捏一把汗。木魚僧吩咐幾位少林晚輩弟子,將擔架抬到寶蓋身邊,寶蓋俯下身來,與木魚僧低低說了一陣話,眾人不時見寶蓋臉露微笑,頻頻點頭。 此時,一人悄悄上前,將一包袱交與寶蓋大師,大師將寶袱接過,掂了一下,又交給木魚僧。 果然,寶蓋大師,轉頭對羅空山及眾豪道:“羅老前輩,眾位英雄,這位小哥雖非少林弟子,而確是身負驚人藝業,我看這一陣就交由他如何。”眾人雖覺驚詫,但這位少林高僧向來行事周密,極少行險,不然少林方丈寶幢大師也不會派他上島。這關鍵一陣既然敢交與這少年之手,看來,這中間必有說法。不過此時不宜多問,只聽得楊小乙、時梁君等齊道:“一切聽大師吩咐。” 木魚僧一招手,無風從他手中接過包袱,木魚僧又低低吩咐了幾句。因為聲音極低,眾人聽不太清楚,只是略微聽到“...刀法...招...妙用...”。無風點頭。 當下,無風越過諸人。來到此人面前,此人一見無風,眼中不易覺察的閃過一絲驚異,但一閃即逝,瞬間就恢復了神定氣閑。大概他沒有想到中原武林竟會派這樣一個單薄少年來出戰。 只見無風來到此人面前,將右手包袱輕輕抖落,隨著那片黃布飄落地上,他手中已出現了一柄黑沉沉的長刀。 這包袱中包著的竟正是那柄天刀!!! 那人看到此刀,眼睛一亮,似有些驚異,又有些羨慕。 無風將刀一提一執,輕輕橫在胸前,正是“站刀式”中第一招“山岳有峙”。那人將手中劍一豎,向前平平推出,乃是劍術中最常見的“中平劍”中“排山倒海”這招。看來,他想在一開始就以氣勢上壓倒無風。 無風與此人一交上手,開始時并不覺如何吃力,將天刀刀法施展開來,如行云流水,極是酣暢。但不多時,但覺那人劍招漸慢,但劍氣中漸漸生出一股綿力,無風每欲刀勁暢吐之時,就是使不得全力,刀風被劍氣所滯,隨劍勁流轉。 無風心下不由暗暗吃驚,當下將劍越使越快,想要以快打慢,擺脫糾纏,但無論他刀法如何變化,天刀就如陷在一團膠泥之中,就是脫不得粘滯。到得后來,天刀完全隨那人之劍而動,似有一塊極大磁鐵欲將天刀吸去,好幾次,無風幾無法掌住刀身,天刀險些脫手飛出。恰如一葉小舟從風平浪靜的港灣驟然駛入巨江大海,穿行于驚濤駭浪之中,一會兒被巨浪拋起,甩上浪尖,一會兒又被卷入浪谷,陷于旋渦之中,每一個巨浪打來,那掌舟之人都無力相抗,任由那浪打風吹,隨時都有被巨浪吞沒、傾覆于浪底之險。 無風心中雖急,但靈臺清明。尋思道:“我手中這柄天刀,中原大俠當年籍以縱橫天下,刀還是此刀,刀法也還是此刀法,只是使刀之人不同,誠然以臨敵決勝經驗,自已與中原大俠相去千里,但要說刀招之巧妙,大俠已盡數載在書中,而自已也已熟諗于胸。以這天刀之重,刀法之至剛至強,天下刀劍之中只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件,本應是別人的兵刃被它所攝,但對方一把軟劍,風吹得起,入水不沉,竟能將如此重的天刀帶動,如激水漂石,疾風吹絮。當年威震天下,驚破敵膽的天刀,為何到得自已手中便如此束手束腳!如是周大俠遇到今日之敵,他又會如何應對?難道他別有奇招?”一想到刀招, 無風突然記起,天刀總訣中曾有言道:“天刀七式,無法無招。臨敵機變,莫落舊套。敵強則強,敵弱我消。存乎一心,其巧其妙。”無風福至心靈,突然悟到,天刀名為七式,只是以刀式而言,而刀招精義則在無窮變化之中,書中曾說當年周大俠每臨強敵,必創新招,其實是敵人先出了新招,天刀自然而生出的變化。無風念頭轉到此處,不由精神一振。 其實,與無風對陣那人心中更是吃驚,他大概萬沒有想到無風這少年小小年紀竟能在自已修為數十年的綿劍之下支撐這么多時。 一開始他以為,對付這少年,憑自已在劍術上的造詣,用普通劍招就可勝cao勝券。想不到這少年刀法之精妙遠在自已意料之上,當下不由豪氣勃發,漸漸使出自已近年來苦心鉆研出的一路“綿劍”,這路劍法,平時極少使用,只因極耗內力,而且如果對方內力勝過自已,則這軟劍極有可能反將自已所傷。適才他見無風刀招雖妙,但內力似不太強,故冒險一逞。果然,無風刀招漸慢,為已方內力所吸,心下不由暗喜。 此時夜色漸濃,廳中早有人點起明燭,這閣子在海邊,而海風極大,窗戶雖已關上,但仍有海風從門口吹入,不知是為海風還是刀劍之風所激,燭影搖搖晃動,忽明忽暗。要不是這么多人在,這里當真有點幽冥地府閻羅王殿之感。 眾人觀無風與此劍客一場惡斗,無不屏息靜氣,無不暗自慶幸,無不嘆服寶蓋大師識人慧眼。心下均想,要是換了自已上場來戰這人,只怕數招之后便已無法應付他這軟劍奇招。那中原武林從此顏面無存,自已必成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