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書迷正在閱讀:離云很近的地方、瘋魔成癮、三十而已之一覺醒來我變三了、韓教官,今天訓練什么、和大佬假戲真做后爆紅了、一時一夕、爸爸的教學·皮膚饑渴癥、以下犯上(gl骨科)(原名:jiejie說她很直(gl骨科))、長公主發瘋后(NPH)、望北樓
兩人的相處是從什么時候起變的不再那么單純的?伊苒記得應該是在姬水生日那天。 11月11號,光棍節,姬水的生日。那天伊苒提著蛋糕去了姬水家,即是生日,她以為姬水家一定很熱鬧,敲門進去才發現屋里只有姬水一個人。 “生日快樂。”伊苒先把生日祝福送上,又把生日禮物遞給姬水,是她自己畫的并由自己裱裝好的一副葫蘆圖,鏡片裝,尺寸不是太大,60×60。 “謝謝,”姬水接過禮物看了又看,說:“畫的真好,字也漂亮,我這業余的果然沒法跟專業的比。” “你的字和畫也不差。” “那要看跟誰比,跟你就沒法比。” “我們就別互相恭維了,術業有專攻嘛。” “這倒是了。” “我以為你過生日會很熱鬧。” “我的生日一般是自己過,有時甚至自己都會忘,不過現在有個雙十一,想忘也忘不了了。”姬水輕聲說:“沒想到你會記得,你能來,真好。” 伊苒的心忽然疼了一下。 她幾不可聞地輕嘆一口氣,說:“今天你是壽星,開心些。想吃什么?我給你做。” “糖醋排骨紅燒rou醋溜藕片魚香茄子可樂雞翅……”姬水一口氣說了好大一串。 伊苒皺眉:“這么多?做到晚上也做不完。” “你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或幾個,要不要一起去買菜?”姬水俏皮地吐了吐舌頭,她是不會做飯的,伊苒的手藝又恰巧是那么好,所以伊苒每次來每次都會過一把當廚子的癮,而她也從不抱怨,甚至甘之若飴,因為每回看到姬水把她做的菜吃光她都會有一種十成十的滿足感。 一個多小時后,伊苒做了四菜一湯,姬水拿出兩瓶百威遞給她:“會喝酒嗎?” 伊苒接過酒,說:“會,不常喝。” “能喝幾瓶?” “不知道,沒醉過。你呢?” “我也是,沒醉過,那……今晚放縱一下?” “這倒沒有什么不可以。” 兩人一邊天南海北的聊天一邊慢悠悠地喝酒,不知不覺10瓶下了肚,廁所跑了好幾回,都有些暈,但沒醉,可見酒量都是不錯的。 姬水興致頗高,又從酒柜搬了一箱罐裝的青啤出來,說:“我叔叔前兩天剛郵過來的,據說是原漿,我們嘗嘗。” “青啤……你叔叔在山東?” “不,他有生意在山東,江蘇浙江也常去。” “哦,看樣子你叔叔生意做得挺大,”伊苒打開一罐,問:“你喜歡喝啤酒?” “不一定,”姬水指著酒柜,說:“你看,里面什么樣的酒都有,我只喜歡喝好喝的酒。只是咱們開始喝的啤酒就啤到底吧,摻和著喝不好。你呢?喜歡什么酒?” 伊苒搖頭道:“沒有特別喜歡的,好像什么樣的酒都能喝一些,不喝也絕不會想念它們。” 姬水盯著她看了幾秒,突然笑了:“該說你博愛好還是該說你冷情好?” 伊苒不置可否,低頭喝酒。姬水轉了話題,兩人又天南海北的聊了起來。 四罐酒又入了肚,這下終于都有了些醉意,大腦被酒精一麻醉,伊苒說話放開了許多,想問什么就直接問了出來:“姬水,你為什么極少提到你的父母?” 姬水反問:“你不也極少提到你的父母么?” 伊苒呵呵笑:“你從沒問過啊。” “那現在我問了,來,聊聊你的雙親吧,什么樣的父母才能養出這么溫順又清淡的女兒來?” “我清淡么?我的內心可是很火熱的。”伊苒喝口酒,說:“我爸爸是中學校長,mama在省博物館負責文物修復。” “書香門第啊。” “小老百姓而已。該你了,你父母呢?” 姬水拖著長音說:“我爸是小小公務員我媽是小小老師。” “鬼才信。小小的公務員跟老師能給你買這么貴的一套房子?不說算了,別騙人啊。”伊苒說著,刮了刮她的鼻子。 姬水揉揉鼻子,帶著幾分酒意說:“我沒騙你,我爸的確是為人民服務的公仆,就是官稍微大點,S省的副省長,mama是政法學院的教授。這些說出來沒意思,也就不愛往外說了。” 伊苒咂舌:“這就是小小公務員和小小老師的真面目啊!難怪你什么都懂,你才是真正的書香門第加高干子弟。” “別說的這么邪乎,外表光鮮罷了。”姬水倚著窗臺又打開一罐酒,嘆口氣,說:“我其實還有個弟弟,是我爸跟別的女人生的,那年我才17歲,知道以后竟也沒感到多大意外,身邊有太多這種事,看多了也就習慣了自己家里發生的這種狗血劇情。這些年我父母一直貌合神離,聚少離多,我爸的官越做越大,處事也越來越謹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桃花債倒是沒再有過,我媽知道我爸有外遇后心灰意冷,就一心撲倒了學術研究上,據說她也有個精神伴侶,不知真假。我曾經問過她有沒有,她說沒有,我倒希望她有,畢竟我爸干的事太過分了。這些年他們誰也不提離婚,不過都是為了各自的面子和利益罷了。我不常回家,他們給我買這套房子估計也是想從物質上補償我一下吧,也好讓他們那顆愧疚的心好受一些,也省的我埋怨什么。其實真的沒必要,一個人的私生活有污點不代表他就是壞人,就像郭沫若,私生活再不好也不能抹掉他文學上的成就。無論怎樣他們都是我的父母,而且給了我生命又給了我良好的教育,我感激還來不及,又怎么可能會埋怨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