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34.《新民報》創(chuàng)刊號
臨近五月,萬物復蘇,草長鶯飛。 雖是清晨,此刻的平陽郡城卻人潮涌動,熱鬧非凡,只要是人流密集的地方都支起了一個木制流動攤位,上面寫著「售報處」叁個字。 大街小巷還有許多孩童于人群中竄來竄去,嘴里唱著同一首奇怪歌謠。 “愛你孤身走暗巷,愛你不……” 對不起,放錯了。 如果在唱有穿越者,仔細聆聽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們唱的分明是地球上的《賣報歌》。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 “兩個銅板就買一份報……” 沒錯,元槿籌備已久「新民報社」,旗下第一份報紙《新民報》創(chuàng)刊號今日終于發(fā)售了。 她找來那么多小朋友學唱《賣報歌》,為的就是用神曲洗腦群眾,把報紙創(chuàng)辦消息傳播出去。 無論在哪個朝代都不要小看神曲的力量,它的洗腦能力就像音樂屆的狗皮膏藥,越是不想聽,旋律在腦子里就越揮之不去。 所以,現(xiàn)在整個平陽郡都知道了《新民報》發(fā)售的消息,也會唱這首《賣報歌》 元槿很早就想做一份屬于共和國的報紙,雖然這個世界并沒有報紙,但好在有活字印刷,在她召集人馬,聘請了一些熱愛文學的讀書人入職報社,花了一周時間排版定稿,審核過初版后就吩咐下去印刷了。 至于為什么需要報紙,主要是起到一種宣傳和控制輿論的作用,以后有什么面對民眾的消息都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出來。 很快,一沓沓散發(fā)著油墨芳香的報紙被工作人員運過來放在流動報攤上,為了節(jié)約成本,《新民報》目前是以周刊形式發(fā)售。 “報紙是什么新奇玩意兒?” 報攤四周早已圍得人山人海,有人躊躇不前問,小綠豆眼充滿好奇。 “兩個銅板一份,你買份不就知道了。”售報員樂呵呵說。 兩個銅板對現(xiàn)在生活富足的平陽郡居民來說不過是零花錢而已,哪怕看不懂,買回去墊桌腳也行啊。 會識字的讀書人已經(jīng)花了兩個銅板將報紙拿在手里,大聲朗讀給還沒脫盲的群眾聽。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新民。」 ——《一代人》 作者:顧先生 這是《新民報》創(chuàng)刊號的頭版引言,簡簡單單樸實無華的兩句卻刊登在報紙最顯眼的位置。 “這也能叫詩?” 在場已經(jīng)有學子嗤之以鼻,這不是大白話嗎?不講格律,沒有韻腳平仄,也配叫詩? “黃兄此言差矣,此詩乍一看不知所謂,其實蘊含深刻的道理。” 一年輕文人搖著折扇含笑道,眼里透露著懂王的智慧。 “何以見得?” 又有路人擠了過來,都想聽聽這位文人有什么高論。 “諸位都曾被大楚壓迫,還要時刻擔心起義軍進城屠戮,這樣饑不果腹,朝不保夕的日子,難道還不算黑夜嗎?” “可是,哪怕身在黑夜,總有人心懷大義!” 講到此,李姓文人正襟危坐。 “若不是首領來到我平陽郡,引導我等走上光明之路,此刻諸位只怕還處在黑暗之中!” “茫茫黑夜,顧先生做此詩為的就是希望我等永遠記住,哪怕是尋常百姓,也要身處黑暗,心向光明。” “一代人指的便是天下人,我和你,還有諸位。” 李姓文人說得慷慨激昂,引起一片歡呼,有讀書人開始重新咀嚼這首詩的含義,越想越覺得此詩立意深遠。 “敢問李兄,新民又是什么?” 這位李姓文人其實是元槿找來的“托”,實際也是新民報社工作人員,專門負責對付那些抬杠的。 只見李兄表情頓時嚴肅,對首領府邸方向遙遙一拜。 “新民自然是我平陽一直推崇的民主共和了。” 眾人聽后也是一臉尊敬,紛紛朝首領府邸方向拜去,拜完催促讀書人繼續(xù)朗讀報紙下面的內容,接下來是一首長詩。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銹出幾瓣桃花; ……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 看它造出個什么世界。」 ——《死水》 作者:聞教授 “看不懂,有沒有仁兄為我等講解一番。” 眾人皆是一臉迷茫的表情,古人第一次接觸現(xiàn)代詩,看不懂也在情理之中,為了方便百姓理解,元槿還貼心的在每首詩下面加上了個人賞析。 細心的讀書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這首《死水》下面標注的詩詞注釋,他激動的大聲念出來。 「“死水”比喻了在帝國主義壓迫統(tǒng)治下黑暗腐敗的大楚皇朝,“絕望”二字是作者在控訴這個無可救藥的亂世現(xiàn)狀,巧妙傳達了作者對大楚皇朝以及“嗜血人屠”薛忘這類反動軍閥的咬牙切齒之恨,整首詩充滿nongnong的諷刺意味,表達了作者對現(xiàn)實的憎惡,以及對新世界到來的熱烈期盼之情。」 原來如此,眾人恍然大悟,《死水》真是一首發(fā)人深省的好詩! 很多讀書人卻是沒想到原來詩詞也可以這樣寫,白話成詩,真是奇也怪哉,雖然直白,卻句句直擊人心。 為了豐富報紙內容,《新民報》也是接受群眾投稿的,元槿也沒想到這幾首詩會影響平陽郡之后開啟一波詩詞改革新浪潮。 更有人驚呼“聞教授真乃吾知己也!”,恨不得立馬找到對方結交一番,可惜他們只能跟聞教授神交了。 元槿之前在誓師大會上有關共和的演講經(jīng)過潤色也刊登在了《新民報》創(chuàng)刊號上。 當讀書人朗讀完這篇關于共和的論述后,在場眾人全都默然無語,內心出了驚濤駭浪,更多的是憧憬,憧憬共和實現(xiàn)的美好明天。 “民主,自由,平等,原來這就是共和!” 有學子神情激動當場大吼,無論是誰都早已受夠大楚皇朝的殘暴壓迫,如果能掌握自己的命運,誰還甘愿成為封建帝制下的犧牲品呢? “欲救大楚,唯有興民權,改民主!” 幾位年輕的學子搬來桌子踩在上面呼喊,圍過來看熱鬧的路人越來越多,已經(jīng)把整條街擠得水泄不通。 也有人怒斥此番言論是妖言惑眾,欲改共和,必將亡國! 國家怎可沒有皇帝?自古以來皇帝就是手握無上權力的存在,哪怕朝代更迭,也只是換個人當皇帝而已,從未有人想過沒有皇帝的世界是什么樣子,更加無法接受共和理論的是部分階級受益者,畢竟晚清時期還有“保皇派”呢。 也許,未來大楚皇朝的“革命派”與“保皇派”還會持續(xù)一場很長的思想斗爭。 元槿深知,必須要喚醒民眾覺悟,刮骨療毒,才可能徹底推翻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 所以她對《新民報》創(chuàng)刊號內容非常重視,還在結尾處刊登了一段將對后世影響深遠的準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