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草色a免费观看在线,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综合激情五月丁香久久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國公夫人日常在線閱讀 - 國公夫人日常 第171節

國公夫人日常 第171節

    自出了這件事后,三皇子雖然深恨姚氏之父不省心,可他為了皇長孫的名聲也不得不四處奔波為姚氏之父打點。

    啟和帝雖然最后看在皇長孫的份上沒有給姚氏之父判刑,但他還是抄沒了姚氏娘家的家產,并將姚氏娘家全家趕回了原籍。

    三皇子妃固然覺得大仇得報,但姚氏卻在三皇子面前哭成了淚人。

    可三皇子此刻卻沒有了憐香惜玉的心思。

    因為啟和帝雖然最后沒有治姚氏父親的罪,可他卻當著其他幾位皇子和大臣們的面,責罵了三皇子一通,說他不知道約束身邊人。

    三皇子當時被罵得渾身是汗,既擔心啟和帝會因此事對他心冷,又擔心朝臣們會因此轉頭其他兩位皇兄。

    他從乾清宮出來后,已是雙腿發軟,可大皇子和二皇子卻是一副志得意滿的模樣從他身邊走了過去。

    三皇子自是知道啟和帝這么一責罵他,自是遂了他這兩位好兄弟的意。

    他雖氣的牙癢,卻又不好說些什么。

    被啟和帝責令閉門思過的半個月后,二皇子妃生下了啟和帝的第二個皇孫。

    這個皇孫才是正兒八經的嫡子。

    這個皇孫一出生,原本在幾位皇子的爭鋒中落于下風的二皇子,一躍成為京城的熱門人物。

    而更讓三皇子氣悶的是,他兒子出生時,啟和帝只讓成妃賞賜了姚氏些東西。而他老人家自己是沒有賞賜姚氏的。

    但此次二皇孫出生,啟和帝卻單賞賜了二皇子妃東西。

    三皇子雖然知道,這是因為二皇子妃才是啟和帝的正經兒媳的緣故,可到底氣悶。

    而大皇子作為啟和帝的長子,看到弟弟們都有了兒子,自己卻沒有,急的嘴角都上火了。

    皇子們之間的暗流涌動自然影響到了后宮的妃嬪。

    魏若聽貴妃說近來淑妃和成妃經常在宮內找小嬪妃的麻煩,倒是原本在幾人間稍顯浮躁的德妃近段時間沒那么高調了。

    因為宮里近段時間比較不安穩,再加上樂太妃這段時間一直閉門不出,貴妃便也沒打發人過來接晏哥兒。

    直到中秋節后,陛下見宮里有些烏煙瘴氣的,就斥責了皇后、淑妃和成妃幾句,那幾人才不敢在宮內拿小嬪妃出氣了。

    陛下又借著太后壽辰的功夫,請內務府的人排了幾出戲,到太后宮里演給她老人家看。

    宮內的氣氛才松快了起來。

    五皇子一開始常念叨著要接晏哥兒進宮玩,但貴妃總是不許。

    他是個鬼精鬼精的孩子,看到貴妃面容有些嚴肅,便也不常問她。

    只偶爾會隨口說一句,今日能不能接晏哥兒進宮,若是貴妃臉色仍然嚴肅他就不提了。

    宮內氣氛好了之后,五皇子就又對貴妃提了一次接晏哥兒進宮的事情,他見貴妃面色略有些松動便知道這事有戲了。

    五皇子就一直纏著貴妃讓她接晏哥兒進來。

    貴妃就同意了五皇子的請求,當天就把晏哥兒接進了宮,又留著晏哥兒在宮里多住了幾日。

    到了十月中旬的時候,晏哥兒差不多一歲多一點了,他已經能搖搖晃晃的走路了。

    魏若覺得便也放心的把他送入了宮中。

    她自己則繼續陪著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間或去秦宅看看秦老夫人和侯老夫人等人,如此生活過的倒也相得。

    不過她到底還掛念著平寧公主的事情,幾次入宮時都仔細觀察幼妹的臉色。

    平寧公主卻恢復了往日的活潑,彷佛那日魏若看到的情景都如曇花一現般似的。

    未等魏若有機會和平寧公主談心,啟和帝就說他要帶著宮妃臣下們去京郊狩獵。

    自查處貪腐一事后,京城眾人皆是一片人心惶惶之態,縱使后來啟和帝態度轉變,眾人也未因此放心多少。

    如今,見啟和帝說要帶朝臣們去京郊狩獵,京城內的王孫公爵和朝臣們無不削尖了腦袋,想要擠到啟和帝狩獵的隊伍中,以求能在此行中討好啟和帝。

    沉寂了許久的京城再度熱鬧了起來。

    不過縱然他們有心想要去狩獵,啟和帝所帶之人仍然有限,大部分人還是依舊留守在京城,只有啟和帝身邊的親近臣下和器重之人才能跟著他一起去京郊。

    李浩淼也被啟和帝放到了此次京郊狩獵的臣下名單里。

    近一兩年的功夫,至少在明面上,李浩淼已經不再插手朝堂的事了,后面又有萬有齡的崛起。

    朝廷眾人也漸漸忘記或是自動忽視了李浩淼這個人。

    這次李浩淼被啟和帝重新帶在身邊,眾人不禁在想,難道陛下想重新重用安國公了?

    可眾人又想到近年大周朝風平浪靜,外無憂患,內無動亂,而李浩淼又是武將。

    啟和帝派他去戰場自是不可能的了。

    難道他是想讓安國公重新掌握京郊大營?

    這么一想,朝臣們就又將目光放到了安國公府這里。

    其中,以現忠勇伯萬有齡對安國公的復出,或者說他自以為的復出,最為緊張。

    在向京郊行進的路上,他一直在著意觀察李浩淼的一舉一動。

    不過,李浩淼卻目不斜視的騎在馬上,對周遭投來的一切目光全都視而不見。

    他想的是仍留在京中的魏若和老太君。

    此次來京郊狩獵,自是可以帶上女眷的。

    無論是貴妃還是李浩淼都有心想要讓魏若一起來京郊。

    不過就在魏若準備收拾行李的時候,老太君忽然又病倒了。

    雖說請太醫來看過之后,太醫說老太君只是著涼了并無大礙,可魏若身為國公府的當家主母,怎么都不能丟下老太君,自己來京郊狩獵了。

    她便留在京里同老夫人和妯娌們一起照顧老太君。

    李浩淼既遺憾魏若沒法一起過來,又憂心正在生病的老太君。

    祖母的身體看著康健,幾次請太醫過來看,太醫也都說無事。

    可老人家畢竟年紀大了,李浩淼等人都擔心她這么三番五次的生病會損傷身體元氣。

    他盤算著等從京郊回去,就讓家下人去楊南一帶尋訪幾個善于調養身體的醫娘。

    楊南那邊富商頗多,其人也多喜歡保養,那邊的大夫們對于如何調養老年人的身子有著十分豐富的經驗。

    李浩淼正一面騎馬一面兀自想著事情,就見陳福騎著馬從御駕的方向過來了。

    看到陳福過來的朝臣們見狀就假裝若無其事,實則在暗中豎起耳朵,聽陳福和安國公在說些什么。

    陳福是來傳話的,他對李浩淼說啟和帝讓他過去一敘。

    李浩淼聞言便夾緊馬背,跟著陳福往御駕的方向趕去。

    看到安國公被啟和帝的親信大太監畢恭畢敬的請到了前面后,周遭的朝臣們心里都有些酸酸的。

    有那多嘴的朝臣知道萬有齡一直想和安國公較勁,便故意在他面前挑唆道:“果真是朝中有人好辦事。安國公雖然交了兵權,現在身上也沒什么差事了。可只要有貴妃娘娘在,陛下就忘不了他。”

    那萬有齡自年少時就把李浩淼看做勁敵,真是彼時李浩淼實在風頭太勁。

    萬有齡縱使有心與他相爭,也爭不過他。

    這兩年,萬有齡憑著安西剿匪的功績風頭日盛,自覺自己今后就能壓李浩淼一頭了。

    哪知道此番京郊狩獵,啟和帝竟將李浩淼也帶到了身邊,且他還表現的對李浩淼十分的信重。

    萬有齡的心里自然有些不舒服,可他縱然心中不快,卻也知道作為一個合格的朝臣,此時他最應該做的是,想辦法里間啟和帝和李浩淼之間的情誼。

    這樣他和大皇子一系才會受益。

    不過也不能把安國公府打壓的太過了,畢竟大皇子還有二皇子和三皇子兩個勁敵在。

    若是他明面上和安國公府上起了爭執,只怕二皇子和三皇子就要漁翁得利了。

    這么一想,萬有齡就覺得自己應當先將那絲爭強好勝之心祛掉。

    一切且等大皇子登上皇位后再說。

    啟和帝將李浩淼叫進御駕內也不是為了別的。

    隨著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年齡漸長,朝臣們和三位皇子之間的勾連就越來越深了。

    此次他之所以下定決心收拾那些貪官污吏,一來是為了充盈國庫,二來是為了打擊一下三位皇子的勢力。

    這么一番查處,他就發現三位皇子對朝政的滲透比他想象的要深。

    有些忠心于那些皇子們的朝臣竟然于朝政上糊弄他。

    他們遞上來的折子也是經過皇子們的默許才那樣寫的,而折子上寫的那些內容也是皇子們想讓他看到的內容。

    啟和帝知道后不免升起一股心驚之感。

    他當初自以為自己能平衡好三位皇子之間的關系,所以李浩淼上交兵權時,他就順水推舟的同意了他的請求。

    可在看到三位皇子的勢力發展的比他想象的更深后,啟和帝又覺得自己是不是應該重新把李浩淼抬起來以制衡三位成年皇子。

    但他又有別的顧慮。

    李浩淼是貴妃的女婿。

    那些嬪妃皇子們原本就因為自己對貴妃寵愛有加,對她心生忌憚。

    不過因為之前貴妃一直無子,而后來她雖說生了皇子,但安國公府在貴妃生子后就沉寂了下去,且五皇子在人前又一向是一副調皮搗蛋的模樣。

    那些人覺得貴妃母子暫時不是什么大的威脅,所以才一直沒有對他們下手。

    他擔心若是自己真的再把李浩淼抬起來了,那幾個成年皇子擔心五皇子威脅到他們的地位,反而擰成一股繩子,先合力來謀害貴妃母子。

    這并不是啟和帝想要看到的。

    可他卻也不能看著三位皇子再這么成長壯大下去,必得找個法子去消磨他們的實力,讓他們內耗才是。

    啟和帝舉棋不定之下,便想先來探一探李浩淼的口風。

    君臣兩人在御輦內對坐,共飲一杯茶后,啟和帝便問了李浩淼是否有起復的打算。

    他一聽啟和帝如此問他,再一聯想到京城近日發生的事情,便明白啟和帝應當是覺得三位皇子的勢力增長太快了,他想找個人牽制幾位皇子的勢力。

    這本就是君王的平衡之道,李浩淼自然也能理解。

    但他卻不想在這個時候,去做君王手中的那把刀。

    概因此時并不是一個好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