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向能量
對于房東大嬸的吹噓,有一種偽新貴的虛張聲勢,其實內心中掩藏的,是自卑。她無一不刻在內心想:等了這么多年,為什么我家還不拆遷呢? 當然,這也是牌友們安慰她的話:“急什么,你家那大的面積,越在后面,價格越高,等房價漲起來了,你家拆遷,那不成了千萬富翁了?” 一邊是房東的驕傲似謙虛,另一方面是牌友那種“茍富貴勿相忘”的期許,大家都暫時陶醉在快活的氣氛里。 其實,自家的房子什么時候能拆,那期待卻是等不了的。自家兒子早就收不住心了,靠房租吃瓦片,雖然不窮,但也得瑟不起來。只要無法得瑟,許多想追的姑娘,就會被那些摩托車手帶走。時不我待,荒廢青春。 但是,修車師傅,卻飽含著正能量。本來,他家也與冬子家相似,當年,也是廠里的處理房,后來,也低價買下了另外一家的房子,算起來,也有兩套。當年大部分下崗工人都南下打工,或者到市場擺攤?;驗榱寺焚M,或為了本金,出售了自己都瞧不上的老房子,現金為王,落袋為安。結果,今天,這些房子卻變成了金疙瘩。 最開始,他家并沒有在拆遷范圍,因為離得有點遠。但后來,他們家又被重新劃為拆遷對象了。原因很簡單,他家在湖邊,而那個湖,要做清淤整治工作,而需要的施工作業面,也就是沖出來淤泥水,那一個專門溝管,必須通過他家。于是,他們當時那幾家人,也成了拆遷戶。 他陪了兩套房子,一套準備自己住,另一套準備出售。他家有一個姑娘已經出嫁了,不需要等房結婚。 哪怕一套房只值五六十萬,但銀行里有五六十萬現金,對于一個工人來說,也是飛來橫財,可以保證晚年無憂。這可是很多人的畢生追求。 但這個消息,很少有的知道,因為師傅不說,徒弟們也沒到他家去過。只有原來廠里的老同事才明白,他家的位置及現狀。所以,消息散布出來,已經是幾個月后的事情了,七號門附近的熟人,才開始跟師傅玩笑起來。 “你這滿臉油污的,搞么事呢,有房有錢,趕快收攤,帶上老婆去旅游,莫讓她再在街上賣毛線了。” 師傅的老婆,在明堂路市場賣毛線,已經賣了十幾年了,雖然也掙得出來幾千塊錢,但起早貪黑的,陪人笑臉,也比較辛苦。當地普通人,尤其是老年婦女中間,還有手工打毛衣的習慣。但現在,手工打毛衣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大家有了錢,也喜歡直接買成品毛衣了。所以,這種賣毛線的攤子,越來越少,而這位修車師傅的老婆,是僅剩下的幾個做這生意的人,望著客戶日薄西山。 “嘿,你不曉得我老婆?她固執起來哪個拗得過?她說,只要容城有幾個人在打毛衣,她就堅持做那最后的賣毛線的人,她的性格,你曉得吧?” “曉得曉得,當年只準你晚上喝點酒,幾十年的工友,硬是沒人看到你早上中午喝過,除非放假前?!?/br> 因為修車的人,在車間有可能有安全事故,偶爾也會開車試車,喝酒增加危險,師傅的老婆就有了這規矩,把師傅管得嚴。 當然還有同一車間的,懂行的人,問話就不同了?!盎镉嫞氵@一個月修車帶賣二手車,起碼賺一兩萬吧,勸嫂子別擺攤了,夠用就行了,你還準備給女婿掙好大個家業?多玩哈子不好?” 鄰居的牌鋪就在不遠處,這位工友也正準備到牌鋪去的,估計是三缺一,想找師傅加入。 “嘿嘿,這就是你跟我不同了,當年,在廠里,你為么少我兩級工資?我就喜歡修車開車的,我把修車當快活,一天不沾機油,我這手就癢。你嫂子喜歡打毛衣,喜歡賣毛線,也是愛好。我們是辛苦命,喜歡的都是干活的事,不像你那么清閑,打麻將釣魚,都坐得住。” 對方顯然很服氣:“嫂子打的毛衣是漂亮,但又不跟我打,你穿的是溫暖牌,我們都曉得。你是個勞碌命,哪個跟你比工資呢?你這家伙,聞到汽油都是香的?!?/br> “也莫說我了,丁老三,你曉得吧?” “他啊,焊接組的那個?摳了一生,當年吃煙,都自己躲在一邊吃,也不能我們散。我們班長問他啥原因,他說他抽的煙孬,沒資格跟我們打堆。” “對啊,人家老婆是從農村來的,一人工資養全家,哪里像你當年,父母有退休工資,自己也是雙職工,抽的紅金龍,喝的小黃鶴樓,人家跟你交往不起呢?!?/br> “哎?他在哪里去了?當年下崗后,不知道他跑哪里去了?!?/br> “人家發達了。人家跑南方廠里打工,技術過硬,工資高得很。回來又把鄰居的房子買了,現在拆遷要得三套房呢?!?/br> “我朝!”老工友吐了口痰:“鳥槍換炮,想不到他還有這個鐺。那不喜死,他老婆怕一生也沒想到過今天吧?” “哼,你猜丁老三在干啥?人家有新生意了,正在整門面,準備開一個不銹鋼門窗店子,搞防盜網呢。他的活沒得話說,那生意,肯定差不了。” “活是沒問題,六級焊工,相當于技術員了,大廠出來的,現在八級都考得上。他錢沒掙夠?” “不是錢掙夠了沒有。你想想,天下的錢,哪里有掙完了的?什么時候是個夠?這不光是錢的事,這是價值。自己的價值,通過鈔票體現出來,自己還有用,在社會上還有意思,懂嗎?我勸你,把修車的技術拿起來,給我打工委屈你,但你自己可以開一個嘛,現在車這么多,莫說修汽車了,就是修摩托,也不少你賺。” “嗨,你不曉得我?耐不得那個煩?!惫び驯慌其伒呐朴押白吡?,師傅望著他的背影,搖了搖頭。 這個工友,父母也是容鋼的退休職工,算是容鋼第一代建設者。他是頂替父親接班進來的,這種老工廠子弟,父母作為老職工,還是有優勢的。挑崗位時,他不愿意到煉鋼煉鐵車間,嫌那里太熱太苦,于是進了機修車間,進了汽修班。 汽修是個技術活,他學得不痛不癢的,但基本的活,總算是看會了。畢竟,跟著這么多高手在一起,自己也成了半個高手。但是,這種整天跟機油打交道的生活,并不是他的所愛。他愛的東西,在工廠之外。拿個收錄機,穿個喇叭褲,跳個月光迪斯科,做一名八十年代的現代青年,才是人家的追求。 詩與遠方是那么誘惑,但夢想卻直接得很,就是找個漂亮的姑娘。他的老婆算是漂亮的,畢竟條件在那里擺著。當年的容鋼是容城的絕對老大,父母又職工,自己又是技術工人,那簡直是當時容城的貴族。貴族只會跟貴族聯姻,另一個漂亮的廠職工子弟,跟他結婚了。 結婚時,他們幾乎到了人生的巔峰,雙方家長都是雙職工,夫妻也是雙職工。如果容城縣長只有一人在工作,父母是農村的,那縣長的家境,也不一定有他家的好呢。 本來的工人,具備了成為公子的條件,這恐怕連武鋼的人,也沒有這個資格吧。此所謂,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當然,這工友后來的人生,就開始了下坡路之旅。原因與大勢當然不細說,但越來越憤世嫉俗是真的。 這條街上,許多家的悲歡都與時代有關。也許許多容鋼人,都會有些許的抱怨,但這種類似于拯救的拆遷,又會讓許多人狂喜。 悲喜之間,人與人的過去的工友關系,就日漸分野,容鋼的老工友們,再也無法在情感上,扭成一個整體了。過去那種吃大鍋飯時的親密與平等,再也找不見了,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反正,整個容城,已經變得不同。至少,活力,比以前大多了。 追求那平淡如水的安寧,是一種安定感,但這是老年人特有的追求。在安定的情況下,哪個不抱有一點夢想呢?年輕人,才會展示活力。在這樣一個古城里,久已蟄伏的活力,仿佛被地底下挖掘出來一樣,曬在人們面前。 安逸太久的人,好像已經動不了了,他們沒辦法起跑,因為夢想沒有了,覺得自己不如當個看客,來得舒服一些。但是,這種看客,其實是最不舒服的。因為,我們觀看體育比賽時之所以會興奮,那是因為我們是啦啦隊員,我們是鼓掌的,我們是真心為運動員的拼搏喝彩的。 但是,社會發展中的看客,基本上收獲的,只能是失落。有人說,人的生命到了最后之時,最后悔的一句話是:我本可以。是的,望著別人跑遠了,甚至看不到別人的尾燈,你的看客生涯也就只剩下顧影自憐。 人都跑光了,你評價誰?誰在聽你的評價。人是社會關系的產物,當全社會丟下你跑了,你還剩下啥? 所以,在這個全民跑步的時代,你坐著不動當看客,你不光是落伍,你恐怕連說話的人都找不到。你沒看,街邊喝酒吹大牛的人,他們的對手也不越來越少了嗎? 人們之所以不能忍受孤獨,除了缺乏安全感之外,更重要的哲學意味是,他們缺乏作為社會的參照物,沒有參照物的物體,不知道自己的運動狀態。誤以為自己是靜止的,其實是大浪淘沙、隨波逐流。落花于流水之上,以為自己與水的關系是相對穩定的,行走的是兩邊的岸。其實,自己走到哪里來了,將要到哪里去,莫說自己不能作主,連判斷的依據都沒得。 孤獨的人往往會在心底深處算出疑問:我是誰?我在哪里?將要去哪里? 這種高層次哲學問題,會把一般人逼瘋。所以,有人說過,只有大jian與圣賢,才可以孤獨,普通人,承受不了。 而這里面,就有一位正能量的高手。這位高手,已經成了容城一個標桿,還當選了人大代表,他的名字叫胡富貴。 他其實是早期下崗,進入收廢品行業的人。當然,當年的鋼耗子與他無關,他只收廢紙與塑料瓶之類的。憑著一點點資本積累,利用當年在電工班學的一些技術,他后來改行,收舊的電器,大街上,用一個干電池喇叭喊:“收舊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蹦锹詭c梁子湖邊上口音的聲音,幾乎成了許多容城人早年的回憶。 那些年,他把這些電器收來,維修過后,便宜賣給農村,也算是有些賺頭。 其實,當年電工班跟他一起下崗的,大多數都跑到外地,跟別人打工去了。比如武漢,裝修市場特別發達,弱電裝修,就需要電工。大廠出來的電工,技術過硬,還是很受歡迎的,收入肯定比當年在工廠里高。 但是,他離不了家,他家有一個因車禍癱瘓的老婆,整天端屎尿喂飯的,還經常推老婆出來曬太陽。 過去,收廢品時,他老婆就坐在里面,記賬或者給錢。后來,他收電器,一個大板車,有時也帶著老婆出來兜風,老胡蹬三輪車,吼吼神的。那一種恩愛,讓老人們看了,都既憐惜又羨慕。 后來,電器維修積累了一些錢,他又開了一個電器商店。賣家用電器。他因為自己有修理技術,所有在他家買的電器,如果壞了找他修理,他只收材料費。所以,白天賣電器,晚上加班修電器,成了他的日常。 他成了這方面的專家,用他的話來說,除了機器的殼子不好修,其他的,他都奈得何。 因此,他的電器商店生意也就比別人好些,圖的是他搬不走的信譽和壞了就可以修的放心。 搬不走的信譽,在熟人社會,可是金字招牌。 從電器商店到品牌電器專賣店,他經歷過一次次的升級,如今,他已經擁有一個商場了。這個家用電器賣場,可不僅僅是家用電器,還賣手機之類的東西,已經成為容城的老招牌了。 一個底層工人的逆襲之路,只因為他當年,沒有成為憤青。有人問他,當年為什么要守著這樣一個老婆,下身癱瘓,面部浮腫。他的回答很有意思:“我記得她年輕時,漂亮的樣子?!?/br> 這句話,簡直就是詩。一個工人,為什么會變成一個詩人呢?不是因為他讀了書,也不是因為他有什么文藝上的追求與探討,而是因為,他把生活的苦難,活成了藝術。 他至今認為,自己一生的技術,其實只體現在老婆的輪椅上,他為此,還專門申請了專利。有一家輪椅廠,開出幾百萬的高價,要收購,被他拒絕了。最后,武漢一家廠子,答應與他合伙開廠,他只用這專利算是技術入股,占有公司兩成的股份。這個廠子,現在生意很好,工廠也開到容城了,給當地,帶來了豐厚的稅收。 他的輪椅,當年是專門為老婆設計的。憑畜電池,cao縱扶手上的手柄,就可以自由駕駛,這沒什么稀奇。最厲害的是,它可以上下樓梯,安全快捷,這純屬創新了。 整個裝置加起來,也只不過三十幾斤重,普通人都搬得動,充電方便,續航時間長,極大地解放了癱瘓病人的活動空間。 胡富貴這人,父母死得早,把岳父母養老送終后,就以給養老院作慈善為快樂了?;旧希@種人,是以換錢并且付出為人生方式的,物質精神雙豐收。 還有一個農村人來容城的典范,她是個寡婦。年紀輕輕的,就死了老公。她是從農村嫁進城的,當年也算是村花級別。但老公死了,有人勸她再嫁一個算了。她不同意的原因,是因為婆婆還在世,要為她養老。 從自學理發開始,辦一個理發店。周游于大量心照不宣的顧客間,保持著不卑不亢的距離。從年輕人的時尚發型到老年人的染發,她都會。心靈手巧這個詞,好像是專門為她設計的。 后來,名氣與生意都越來越好了,收的徒弟也多了,于是就開了連鎖店。她的連鎖店有一個特點,所有理發師,都是她的徒弟,技術與態度這兩項,都是她新手調教出來的,深得當地人信賴。 成了富婆,姿色不錯,當然有更多的人想心思。當然會受到拒絕,當然會遇到失敗。有人憤憤不平:“她嘛,徒弟里面,那帥的年輕帥哥,怎么會看上你?哪怕是同性的美女也不少,你就死了這份心吧。” 這種猜測,純屬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她卻從來不辯解,自己不婚的原因。 直到有一天,她婆婆去世后,在葬禮上,她大哭一場,大家才明白原因。 原來,她從農村來的,嫁進城里,自然就矮了一截。剛進門時,做好了飯,全家人上桌子,公公與丈夫喝酒,她都不敢上桌子,在廚房吃。但婆婆幫她撐了腰:“無男無靠,男人在外面是英雄,但回了家,女人才是主人。無女無主,你們兩個男將,都得聽媳婦的?!?/br> 是婆婆把她請上了正席,她不動筷子,全家人都得等著。 她是念著這份尊重,才堅持了這么些年。 “媽呢,我回娘家,你都要悄悄給我塞錢呢,咱家不富呢,你盡力了呢,怕我回家,鄰居笑話呢,爹娘看不起呢。全天下的人死絕了,只有你在幫我撐場面呢。” 這連哭帶說的,才讓大家明白,女人一旦講起義氣講起感情來,會舍得自己一生的時光。 正向的能量無處不在,只是在今天,它可以讓你雙豐收。在存量社會里,你太講理性,太講風格,你讓別人占多了,你就占少了。 但這兩人的經歷證明,他們付出得多,讓別人占得多,但自己也沒少得。這是為什么呢? 這是因為,整個時代,已經進入增量時代。你只要不斷的努力,你的財富會不斷增長,在增長條件下,你給別人一點,并不影響你絕對數量的遞增。 當年,彭總給冬哥上過課,說過經濟學中的復利原理。當生產發動起來后,工商業社會的增量現象,就有可能成為常態。 他問過冬子一個問題:“你把錢存銀行,假如存一百塊,按通貨膨脹不變的情況下,十年后,它會自動變成一百五十塊,多出來的那五十塊,是誰給你的?” 當時冬子有點懵,對啊,怎么憑白就多出來了呢?以前自己總認為是物價上升帶來的,購買力沒變化,只是數字變了。但彭總的前提說得明白,假如通貨腫脹不變。 “其實,是整個社會發展的紅利,支撐著你的利息?!?/br> 這就是增量社會的秘密,整個社會的生產發動了,所有人都在掙錢,你的付出,都有利息回報的。 你付出了本金,有人付出了勞動。結果,兩人一分賬,都得到了利益。 最怕的是一種人,既不愿意掏本金出來,也不愿意付出勞動,只是在那里評論。 沒有本金的人也不要灰心,只要你干,就可以收獲這個增量紅利。時代在前進,你跟著就行了,跟著大家的步伐,你也就前進了,不用太刻意,也不用太聰明,自然有胡富貴那樣的帶路人。 而今天,冬子覺得,他們這兩位正能量,最大的貢獻是,他們帶動了徒弟與員工,讓他們也成為可以養家湖口的人掙錢人。 而自己的價值,不僅從保留住父親的品牌,而且從擴大就業,增加稅收這個角度來看,也是有價值的。 所以,在保持品牌上,如果能夠擴大規模,或許是更有意義的一件事呢。比如,冬子眼前的這兩個年輕人。一個小向一個小熊,一個月接近萬把塊錢,已經成了老家里的頂梁柱了,他們自己,也換了新手機,偶爾會在老鄉與同學的電話里,得瑟起來。 更莫說,小樊與小蔣,這兩位,已經在開始討論,是否要在容城買個商品房的事了。畢竟兩人月收入兩萬多,對付房貸那每月幾千元錢,很輕松。 小樊當年的理想,僅用這一年的時間,好像都看見曙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