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未來皇帝后我咸魚了 第66節
太后倒也不用皇帝端著藥碗一勺一勺往里喂,而是先由著皇帝象征性地喂了幾口,而后直接端起了藥碗,將碗里的藥一飲而盡。 “皇帝自己病著,還有這份孝心,過來侍奉哀家吃藥,真是辛苦。” 皇帝道:“只要母后安好,這點小事又算什么?” 太后點了點頭,道:“那邊事情都處理好了?” “已經都處理好了。”皇帝道,“老大先關到了南苑,老大家里的王妃和孩子也都先軟禁在了自己府上。至于其他的事情……等再過兩日,朕問過刑部和宗人府后,再行發落。” 太后闔著眼輕輕點了點頭:“這次也多虧了直隸總督、紀王的配合,事情才會這么順利。” 皇帝也道:“是啊,幸而老李和紀王來得及時,正巧老四也還在京中,都是出力不少。” 太后一聽皇帝開始夸贊蕭攸,瞬間氣不打一處來。 “皇帝可莫要忘了,當初敏貴人母子的給哀家和你帶來了多大的麻煩。” “這事朕自然沒忘。”皇帝道,“只是這一碼歸一碼,不管怎么說,這次老四的確是干了不少事的,要不是他帶人包抄了王府,老大也不會這么快束手就擒。” 太后冷笑一聲,道:“不過也就是是想多要一些恩賞罷了。他和老大原本就不對付,如今又遭了太子厭棄,這么賣力也是該當的。若是他要什么恩賞,你就多掂量掂量,哀家估計,不是差事就是爵位,皇帝自己把握便是。” 一大早被太后說了這么一通,皇帝走出慈寧宮時,心中就有些老大不爽。 這次事件太后的一些行為,他也不是不知道。 太后平日里把持著后宮,什么都說了算,出了這次的事情后,反而并沒有想往常一樣插手,而是隔岸觀火起來。 皇帝甚至開始懷疑,如果這次贏的人不是自己而是老大,太后也許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她的好大孫。 也因著這些事情,皇帝心里有些不怎么舒坦。 太后此時越說老四不好,皇帝心里就憋了一口氣,越發覺得老四是個好的。 起碼不管結果如何,當知道大皇子起兵謀反,攻占皇城之時,他是堅定站在自己這個父皇一邊,和禁衛軍聯手攻城的。 等皇帝到達議政殿時,幾位平常議政的大臣都已經到了。 皇帝看了一圈,問道:“太子怎么沒來。” 趙國公道:“太子殿下今天晨起覺得頭暈不適,太醫說是這一路上勞心勞神,有些累著了,建議休息,他卻堅持不肯,說是用過藥后就過來。” 皇帝嘆氣:“太子這次也是受了不少的累。今兒也沒什么大事,叫他不必過來了,多歇息會兒是正經。” 趙國公連連感嘆陛下仁德。 皇帝擺了擺手,開始切入正題。 如今的事情已經很明朗了。 遠在京中的大皇子聽說父皇病倒了,這就快要不成了,便冒天下之大不韙私自調兵攻陷了皇城。 他們今天議事的重點也是清算大皇子及配合攻城屬下的問題。 這畢竟是個得罪人的活兒,刑部尚書、大理寺卿和監察御史都在,也就沒輪到蕭攸等人說話。 皇帝聽一長串人名和罪行聽得頭疼,讓刑部尚書理個單子到時呈上來叫自己再看。 作為一個皇帝,最起碼的就是要做到賞罰分明,罰人的事情說完后,自然就說到了論功行賞。 吏部尚書錢大人和武恩侯一致認為,除了直隸總督李大人和紀王之外,晏王殿下也立下了極大的功勞,都應該好生嘉獎才是。 皇帝想起了方才太后的話,把目光對準了蕭攸:“你的幾個兄弟這次都跟了朕南巡,你身上還有差事,難免落下了你。可誰承想,你那糊涂大哥竟然在京城鬧到了這般地步,不管怎么說,這次也是多虧了你和你王叔幾個力挽狂瀾,不知你可有什么想要的恩賞?” 蕭攸道:“此次回京途中,兒臣跟紀王叔在路上聊了很多,發現和王叔相比,兒臣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需要歷練,所以想要請旨,代替紀王叔去駐守褚西,再歷練上幾年回京更好地為父皇分憂。” 皇帝方才也一直考慮太后那幾句話,覺得老四一定會跟自己要一番恩賞,卻不想對方根本沒有,還是一心想著這不討喜的差事,覺得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老四的表現和太后的態度也形成了鮮明對比,高下立判。 “既然你不知道想要什么,朕到時想想再說。”皇帝的心情也沒由來的好了起來。 又商定了幾件論功行賞的事情后,皇帝有些乏了,便叫著眾臣暫且退下,余下的事情改到明日再議。 就在眾人告退離開議政殿后,沒過一會兒,皇貴妃的舅父徐閣老又折了回來。 皇帝正在閉目養神,看到徐閣老回來,微微睜開了眼睛:“老徐,你這會兒怎么又回來了?” “臣年紀大了,這段時日記憶也有些壞,方才離開之時突然想起一事,怕等到明兒議事之時便給忘了,故而過來找陛下一說。” 皇帝來了興趣:“什么事?” 徐閣老道:“四殿下不能代替紀王駐守褚西。” 皇帝奇道:“這又是為何?” 徐閣老道:“依著我朝舊例,向來是只有親王才能擔任這份差事,也能壓得住人,四皇子年輕不說,如今也不過就是個郡王,故而微臣覺得……” 皇帝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繼續說下去。 老四什么恩賞都沒要,只要了這樣一個尋常皇子都不稀罕的差事,他若再否了這件事情,于情于理都是說不過去的。 想到這里,皇帝難得大方道:“這有什么難?老大的親王如今已經革了,如今也沒有更合適的人選。既然非親王不可擔任這件差事,那朕給他一個親王也就罷了,他也當得起。” 第69章 交鋒 太后敗下陣來。 封蕭攸為晏親王的圣旨很快下到了王府。 陸想容接到這樣的旨意十分吃驚, 轉頭就問起了蕭攸今天在宮中究竟發生了什么。 蕭攸一時也有些不大明白。 但一想到后來徐閣老留下來了,又去找父皇一番對話,便基本就明白了事情的大概經過。 因為最近京中大多數人都過得不好, 而他們卻過得實在有些太過順利。 陸想容收到這份圣旨后, 第一反應并非歡欣鼓舞,而是憂心起來。 眼下不知道皇帝什么意思,是不是在捧殺,里面又會不會有太子的陷阱。 蕭攸看出了陸想容的擔憂,對她解釋道:“大概是朝中有人幫著說話了, 父皇也是順水推舟。終歸是好事,咱們也不必擔憂太多。” 蕭攸看陸想容還在深思這件事情,怕她傷神, 便連忙轉移話題道:“如今城中已經太平,明日就著人去把衡哥兒接回來吧, 我也許久沒見到他了。” 聽了這話以后,陸想容瞬間高興起來,也不想這些令人頭疼的事情了。 “這敢情好,衡哥兒在外頭待了這些日子, 怕是也一直想著我們呢,這會兒接回來正是時候, 到時見了父親, 不定多高興呢。” 衡哥兒會一直想著他們嗎? 想起兒子見到自己時毫無情緒波瀾的樣子。 蕭攸覺得, 倒也未必。 也許是他們這些做父母的一廂情愿了。 = = 皇帝宣旨完畢后,一向消息靈通的慈寧宮太后也很快就知道了這件事情。 對于蕭攸要封親王一事,太后大吃一驚,起身時候太急甚至差點兒摔倒在原地。 記得那天皇帝去議政殿之前,她明明千叮嚀萬囑咐, 讓皇帝莫要中了老四的圈套,不要隨便給恩賞。 結果皇帝不光沒有把她的話聽進去,還直接給了個大的,把老四升格封為了親王。 太后覺得這件事情有些莫名其妙。 難道在皇帝這里,她的話都不好使了么? 太后覺得自己一顆都等不下去了,非要這會兒去找到皇帝,把事情問清楚才行。 太后叫人準備了轎輦,一路來到了乾清宮中。 皇帝今天心情不錯,胃口也好,此時正坐在那里,聽著小曲兒吃嘉妃親手新做的豌豆黃。 太后過來后,皇帝開始變得有些糾結。 依著禮數,他應該將自己的點心同太后分享的。 可今天嘉嬪這豌豆黃做得不多,那白玉碟中統共也就四塊兒,皇帝方才就著茶水吃下了三塊,如今只余了一塊。 嘉嬪的小曲兒唱得好聽,點心做得也實在好吃。 皇帝終歸有些舍不得將這唯一的一塊兒點心獻給太后,于是他快速地將最后一塊點心塞進了嘴里,為了防止點心噎到自己,又拿起一旁茶杯,將杯中水一飲而盡。 等到快速完成這一系列動作后,皇帝才拿帕子擦了擦手,邀請太后坐了下來,并詢問對方這個時候過來究竟所為何事。 看皇帝跟個沒事人一樣,還在這里聽曲吃點心。 太后氣不打一處來,卻又無可奈何,她強壓住心頭怒火,對皇帝道:“老四要封親王,這樣大的事,怎么之前從沒聽皇帝跟哀家提起過。” 太后進來之后,嘉嬪就停了歌聲,此時正自顧自低頭擺弄著手上那支象牙鳳頸琵琶,此時聽了太后這話,忍不住出聲插話。 “皇上決定的事情,自然有皇上的道理。難道皇上每做一個決定之前,還要征求后宮和大臣們的意見不成?太后又不是那垂簾聽政黃太后,日日在慈寧宮中安享晚年,皇上又為何要在做事之前先詢問您的意思?臣妾以為,這并不合規矩。” 當年惠宗在位的時候,強勢的太后黃氏的確是曾經垂簾聽政了很長一段時間,和攝政王一直把持朝廷,致使皇帝不能親政。 后來惠宗一朝上位后,即刻消滅了攝政王的勢利和太后的爪牙,把朝廷弄了個天翻地覆。 后來不管是民間話本還是庫存史書,對于這段歷史的說法都很不友好。 皇帝自然不愿自己在后世落得和惠宗一樣的評語。 面對著太后的責問,皇帝不甘示弱:“這是在議政殿議事時,朕臨時做出的決議,倒也沒想著提前告訴母后。” 太后此時也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 她恨恨地看了在一旁架橋撥火的嘉嬪一眼,心中再生一計。 既然圣旨已下,要封老四作親王的事情不好反饋,那么能想法子降低這個王位的價值也是好的。 太后斂了神色,對皇帝道:“老三這個郡王封了也有些年頭了,皇帝就沒想著也給他升一升爵位?” 皇帝皺眉道:“老三這些年一直病著,對朝廷的貢獻也是實在有限,若是貿然封作親王,怕是也不好服眾。” 除了這些表面上的原因外,皇帝對于三皇子這個人還有一些疑慮。 老三這么多年一直身體不好,從未跟隨他出過門。 而這次他心血來潮帶了老三一起南巡,就出了這些事情。而老三病了這么多年,不論怎么養著貼多少珍稀藥材進去都不見好轉,也不知是不是在被什么東西壓著。 皇帝心中隱隱覺得,這個兒子有些不詳,故而更是歇了給他晉封親王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