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書迷正在閱讀:[霹靂]亂花漸欲迷人眼、向流星雨的許愿[狼人殺]、[邊伯賢同人]你如初陽綻放、穿成海王師尊后我一心分手、當月神嫦曦[洪荒]、[綜漫]身為路人NPC的我要教5T5談戀愛、[綜英美]我在歐洲當女王、溺于深海(人魚X少女)、小狗狗(年下1v1)、本反派竟成了主角之友
可以想象的到,祝心柔陪同珍妮?汪來西域找自己,很大程度上是不了解內情,錯把自己當成了真的劉文武,兩人一旦發現自己是冒牌的以后,會是什么后果?李文和想當然地知道后果。 現實狀況是珍妮或許并不能分辨的清,但「當量」斷然是了解的,她或許不是很熟悉劉文武,但她熟悉自己,她的誕生就是依托庫姆族科技研發的衍生態仿真人的項目,她熟悉自己猶如熟悉她自己一樣,甚至單憑氣息就能有鑒別。 權衡利弊李文和打定了主意,躲是斷然行不通的,真要一個搞不好,「當量」再要是「一怒為藍顏」,那麻煩就大了,以「當量」當下的能量,不論采取何種摧毀方式,成本都不會低。 雖然在李文和眼里「當量」算得上是衍生代高精尖產品,但就本質而言無非等同于一臺光波爐。 ——11.09.11:59. 接見室里有著無數獨立的一對一間隔,透過半透明的塑鋼隔檔,李文和看到了周邊「749」成員的身影,他既渴望又焦灼地張望著入口,那里有著十多扇安檢門,所有人通過時都必須交出自己身負的金屬物品,拒不交者將被視同自愿放棄接見資格。 事實上,對于珍妮?汪的蒞臨,劉文武手機有過信息提示,羈押期內無法持有手機,好在但凡有消息,「749」成員都會摘抄到紙上讓管教傳遞進來,除了比較常見的關懷問候之外,最讓李文和懵逼的就是一個人——「G5」。 這個名為「G5」的名字,是劉文武儲存于電話本里的名稱,李文和茫然到了極點,劉文武手機里的電話本上是清一色的數字字母組合,或許只有其本人才能對得上號。 這個名為「G5」的號碼,沒有只字片語的字體,全是清一色的經緯度符號,從7號凌晨開始,每隔兩小時發送一個,而且都是夜間,李文和看得出是地理位置坐標,只是很難理解是何意。 李文和并沒有見過珍妮?汪,所以也就壓根不存在有什么身為人父的感覺,但他又不得不繼續裝下去,這也是劉文武臨別前的囑托——善待珍妮。 如何善待?李文和并沒有實質性的答案。更何況有了祝心柔的介入,劉文武的掩蓋身份都有可能不保,這真是計劃趕不及變化,李文和甚至有了繳械的投降準備,他知道自己扛不起也沒得抗。 已經看到部分家屬拖家帶口的蜂擁而入,偌大的接見室里瞬間傳出陣陣嘈雜,人聲鼎沸處在一種刻意的壓抑之下顯得有些刻意的壓迫的需要,給人一種需要釋放的情緒,李文和嘗試性地體會著,感悟著,突然有種身處囚籠的困獸之念…… “33562!”傳來管教的喝令。 “嗯!”李文和條件反射般的應答。33562是拘留馬甲上的序列號碼,但凡有叫號,一般情形下是有詢問,要第一時間應答,每一個在押人員都有一件單屬于自己的帶號碼的馬甲。聽到管教呼喚都應該答到,但李文和總是忘記。 “這么些天了,還記不住,轉區接見!”管教訓斥道。 轉區接見是個什么性質,李文和沒有絲毫概念,自打進了拘留所還沒有過一次接見,管教示意李文和離開隔檔,跟隨自己朝右后方向走,李文和只能遵從,回顧接見大廳,熙熙攘攘人頭攢動的滿是人群,貫入耳脈的多是悲喜交加的飲泣聲,使得李文和在這一刻突然間感覺自己重又回到的人世間。 突然間,入口處傳來一陣嘈雜,伴隨著一陣刺耳的電流碰撞聲,聽著很像是什么機器短路了…… 人員跑動以及人們的驚恐驚叫混雜在一起,時隔不久,即恢復了貫入人群。 李文和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她揚了一下半途而廢的右手,一副狐疑懵逼的眼神遮擋在口罩之上,是「當量」。 她的身旁站著一個怯怯然又滿是企盼神情的少女,額頭上插著墨鏡,戴著口罩,西京人有戴口罩的習慣,與其他人相比,兩人戴口罩的裝束顯得有點兒鶴立雞群,很是特別。 李文和沒有多想,轉身走回了隔檔,身后傳來管教的喝止,李文和沒有理會,一如既往地重新回到離開時的位置。 重新傳來身后管教拔高音量的喝斥,李文和不敢有駐足,他清楚「當量」的辨識程序可以波及整個大廳內的一切事務,并在極短時間內甄別出自身需要的信息。 對于世事蒼涼和人情世故「當量」不存在鑒別,她的自以為是源自程序設定,畢竟「當量」存留于人際社會的時間并不長,她所有的應對都起源于祝馨柔的記憶,更或許是祝馨柔的記憶中有著無數至今都無法釋懷的不解導致「當量」顯得很沉穩內向。 正如當初「當量」很是不解祝馨柔何以會在2000年9月13日不辭而別,表面上像是她因為想念孩子了,迫于急切地想回歸故里,但事實上祝馨柔并沒有回鄉,不過是從劉文武的生活中逃了,準確來說是她拋棄了他。 「當量」曾經不止一次地問過自己,當時的李文和又焉能了解,只能借假設性的疑問搪塞「當量」的發問,這無形中就會給「當量」形成若干可能存在的假設性,導致「當量」羅列出若干種可能性卻又無法獲得驗證而悶悶不樂地苦思冥想。 直到武梓儀復制了祝馨柔的手機號以后,從其與劉文武的微信聊天記錄里找到了答案,「當量」得知后,釋然后陷入的境界是李文和乃至整個研究體系都不曾有過預判和感知的,那是一種非人類正常情緒境遇下的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