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我在哥譚當房東的日子、[綜漫]馬甲攻略屑男人的可能性、[綜漫]身為普通人的我如何在橫濱直播、[綜漫]白月光皆是我馬甲、這片海我承包了[直播]、[綜漫]關于我開局就是火影這件事、[綜漫]審神者加班拯救世界、[綜漫]宿儺是我亡夫、[綜漫]被男人包圍的硝子小姐、[綜漫]從零開始的馬甲人生
, 顧家自前朝便是世家,歷代人才輩出,到了 本朝又接連尚了幾位公主,論門第遠勝林家,顧巖又是當世大儒,桃李滿天下,門生故舊繁多,人脈極廣,算來顧湛也是正經的皇室血脈,林家雖也是世家,但也是本朝開國之初才發家,且族中歷來人丁凋零,支庶不盛,相差實在有些懸殊,因此先前林如海根本沒有想過與之結親的可能。 至于顧湛,林如海也見過數次,說一句少年英才也不為過,年紀雖不大,卻生的聰慧清俊,人品、學問都是出類拔萃的,更難得的是毫無紈绔習氣,據自己歷年所見的少年公子,尚無幾人能與之比肩。 且顧家家風清正,有四十無子方可納妾的家規,顧湛雙親又早已亡故,黛玉若是嫁過去,上無公婆,過去后便可自己當家做主,不會有婆媳之慮,可謂是四角俱全的好人家。 不過即便如此,林如海也沒有立刻松口,而是考較了顧湛大半年,又問了黛玉的意思,才松口同意。 黛玉與顧湛先時也時常見面,二人心中皆如意,兩家才定下了這門親事。 李紈聽罷,心下十分為黛玉歡喜,先前她還一直擔憂命運的力量太過強大,黛玉的將來會不會仍舊如原著中一般悲慘,如今總算是徹底安下心來,想了想又對顏慧道:“女孩兒家成婚太早極易傷身,林meimei如今還小,最好再等幾年才行。” 女人家生孩子本就危險,黛玉又生的單弱,如今調養了數年,雖已與常人無異,到底年紀小,身子骨還沒有長開,并不是適合生育的時候。 顏慧聽了笑道:“我和姑媽也是這樣說呢,玉兒明年才十五,成親的事倒不必著急,林大人也說了打算多留她兩年,再者湛兒后年秋闈也要下場,故兩家商議定了成親的事等過兩三年再說,到時候湛兒有了功名,玉兒也大了,正合適。” 李紈點了點頭,正欲說話,忽見黛玉與映雪捧著幾支紅梅進來,兩人忙掩了口,岔開了話頭。 于是大家說笑,又烤了一回rou吃,冬天日子短,不覺已打了四下鐘。眾人起身,都到廊上看了一回梅花,就到黛玉上房用晚飯。顏慧母女直到點燈后才回府,不必細說。 顏慧原本打算次日還席,邀李紈與黛玉去府上逛一逛,誰知江知 府忽然患病,沒過幾日又因接連不斷下雪,城外許多百姓的房屋都塌了,顏慧作為知府夫人也忙著安排救災之事,又要照看丈夫,沒片刻得閑,可巧月底又是江映雪及笄之禮,江家闔府都忙的團團轉,這還席之事只得暫且擱置了。 這日晌午,李紈正在暖閣里烤火,看著丫頭們做針線,忽有小丫頭傳話:“劉大娘來回話,說前兒奶奶叫打聽宅子的事有眉目了,來請奶奶的示下。” 李紈聽了便叫進來細問。 劉大娘進來請了安,方回道:“那座宅子原是本地一位曹姓鄉紳所有,宅子倒是極好,共有二進,前后共有四十來間房屋,修建的甚是雅致,只是聽說咱們要買房子,那家人便說要價四千兩,少一分都不肯賣。” 李紈聽了便問道:“你去瞧了沒有,這宅子可怎么樣?” 李紈聞言微微蹙了蹙眉,道:“先前不是說三千兩嗎?怎么平白又長了一千兩?” 劉大娘聽了這話無奈道:“原本是三千兩,只是偏巧又有兩家來看房子,都想買這宅子,那姓曹的越發有恃無恐,死活都不肯松口,只說價高者得。” 李紈聞言低頭想了想,最后搖頭道:“罷了,還有沒有其他合適的?” 劉大娘忙道:“倒是還有幾處,只是地段好的宅子都不夠寬敞,寬敞的大宅子又偏了些,都不如這處合適;另外有一處宅子倒好,四進的大院落,還帶有一個花園,十分寬敞,只是地段不大好,在西門外的秀水街上,周遭住的都是些商販,人來人往的,有些吵鬧。” 李紈聽罷不禁蹙眉,沉吟半日不語。 劉大娘見狀忙道:“奶奶先別急,明兒我再去其他地方打聽打聽,指不定就有合適的呢。” 李紈聞言點了點頭,道:“你先去打聽著,有了消息再來回話。” 劉大娘答應著,告退出去了。 晚間賈蘭回府,李紈便跟他商議搬出去住一事,賈蘭年紀雖小,但從小到大,李紈有什么事從來都會征詢他的意見,從來不因他年紀小而擅自做主。 賈蘭聽完沉吟片刻,點頭道:“媽說的也有理,總不好一直打攪林姑姑府上,只不知媽看中了哪座宅子?” 李紈將白日劉大娘打聽到的消息 告訴他,蹙眉道:“原本曹家那座宅子倒是不錯,只是如今那家人獅子大開口,我們也沒必要上趕著。” 賈蘭聽罷低頭沉思,忽然想起一事,笑道:“媽不必愁,我知道有一處宅子,地段好,地方也寬敞,媽保準喜歡。” 李紈忙問是哪里,賈蘭笑道:“不是別處,就是先生家隔壁的金府,同先生家只隔了一條小巷,共有四進,地方寬敞,前后五六十間房屋,還帶有一個精致的園子,十分清雅,只要三千六百兩銀子。” 李紈聞言一怔,道:“這樣地段的房子少說也要四五千兩,怎會這般便宜,其中定有緣故。” 賈蘭笑道:“媽猜的不錯,我也是先前聽管家爺爺說起過,聽說那家祖上也是大戶人家,只是多年下來也沒落了,那家主人早年因病去了,只留一個兒子,守著些家產度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