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名柯同人] 偵探們都以為我是渣男、[名柯同人] 威士忌今天被逼瘋了嗎、[排球少年] 他說月色之外、[綜漫] 論六眼與普通人的適配性、[綜英美] 如何避免成為羅賓鳥、[HP同人] 長腿叔叔、[綜漫] 肝帝辭職不干了
張衡本是不緊張的,但每一個碰見他的人,都會問他七八月會不會發生日食。 眾人對日食既害怕又好奇,害怕日食降臨恍如末世的場景,但又好奇日食會不會真像張衡說的那樣只是一種自然現象。 “不要緊張,錯了也不打緊,你能算出來已經是很大的進步。”劉隆安慰張衡道。 張衡苦笑一聲,拱手道:“承蒙圣上厚愛,下臣怕是要辜負圣上的期待。”越臨近他預測的時間,張衡就越懷疑自己。 劉隆卻笑起來,道:“探尋自然奧秘的道路上充滿了曲折。張師傅即便是錯了也不怕,一代人做不完還有下一代。” 劉隆雖然對科技史不了解,但他知道步入近代之前,種花的科技一直是領先世界的。 這可是張衡預測的日食,如果出問題了,一定是某個基礎原理沒有考慮到。 張衡聞言心中一暖,他現在整個人充滿了矛盾。 他熟讀儒家經典,擅長辭賦,又有吏才,本想以能臣文士聞名于世。然而,無論是皇太后還是皇帝都看重他在天文算數上的才學。 皇太后因為他擅長天文算數,延請他為帝師;皇帝因為他擅長天文算數,將天文歷法的事務托付給他。 醫卜星象,倡優蓄之。司馬遷的這句話道盡了從事此道之人的心酸,其中也包括張衡。 在探索天文星象中,張衡享受追尋未知的美妙與快樂。但他抬起頭來,看到周圍的同僚,心中充滿了矛盾,經常陷入了自我懷疑。 “我這樣做有意義嗎?” “當然有意義了。” 張衡不知不覺將心中的話說出來,稚嫩的小皇帝斬釘截鐵地回復了他。 “張師傅,你為什么認為你的研究沒有意義?”劉隆反問張衡。 張衡張了張嘴,眼神迷茫地盯著劉隆。 劉隆坦然回視:“這次日食出現的時間,若真如張師傅預測的那樣,這就證明日食根本不是什么災異,也與君王的德行無關。天下之人根本無須懼怕日食。” 劉隆說完指著自己又道:“以前有人說蝗蟲是災異,但自從朕吞蝗蟲后,天下百姓勇于滅蝗,敢于從蝗蟲口中奪回自己的糧食。” 張衡道:“這不一樣。” 劉隆輕笑:“洪水浩浩湯湯,有大禹治水;天現九日炙烤大地,有后羿射日;王屋山綿延千里,有愚公移山。這就是華夏一族,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并為之努力與抗爭。” “張師傅你也是在做這樣的事情啊。日食月食以前人人懼怕,然而你就敢去研究,更令人驚喜的是你還得出了結論。不論成與不成,張師傅你的行為已經接近古之圣人了。” 張衡聽了,心田綻放出姹紫嫣紅,欣喜激動之余又有些羞赧。 “圣上謬贊,下臣怎敢與古之圣人相比。” 劉隆點頭道:“比得比得,張師傅,你不要妄自菲薄。自古以來名將賢臣少之又少,像張師傅這樣精通經史和天文算數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天下大治,國威遠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不僅要靠軍事實實力和教化,還要百姓衣食豐足。這就是所謂的倉廩實而知禮節。” “倉廩實除了百姓辛苦勞作外,還需要像張師傅這樣的人才。莊稼缺水,張師傅你們改進水車設計水渠,為莊稼送去水。” “但是莊稼的生長不止需要水,還需要陽光、土地、肥料和防蟲病的藥物。如果有一天有人能夠精準破解莊稼生長的奧妙,對癥下藥,那么畝產幾十石都不是癡心妄想。或許有一天,咱們的后人還能在禾下乘涼呢。” 張衡聽到這話,臉上不禁露出笑容。 “除了食,還有衣、住和行。現在婦日織一匹,若紡織工具改進后,說不定每日能織五匹、十匹、百匹。” “還有住,現在百姓多住黃泥屋,夏怕雨冬怕雪,我 希望將來一日百姓也能住進寬敞明亮的屋子。而且呀,說不定未來朝發北海暮到蒼梧不是夢。” 張衡聽得熱血沸騰,豁然開朗,對他的研究又充滿了信心。 劉隆最后總結道:“張師傅不要懷疑自己,順著自己的內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朕會支持你。” 張衡深吸一口氣,長揖道:“多謝圣上,臣還有一事相求。” 他說著從袖口掏出兩本奏表,道:“臣請率人前往郡國,觀測天象。” 劉隆接過一份奏表,命人將余下的一份送到崇德殿處。大約從劉隆挪到德陽殿后,大臣上奏表時一般會上兩本一模一樣的,一本送崇德殿,一本送德陽殿。 劉隆放學后經常留在崇德殿,看的都是送到母后這里的奏表,德陽殿的奏表他很少看也沒時間看。 像張衡這樣請求外出觀測天象的事情,不涉及朝局,無須和母后商議,劉隆自己就能下決定。 “張師傅,你還要去日南郡啊?”劉隆看完張衡的奏表,吃了一驚。 張衡是咬著牙狠下心做出這樣的決定。他想給自己一個交代,但是今天聽完皇帝的話后,更加堅定去日南的決心了。 張衡鄭重地點點頭,懇切道:“請圣上成全。” 劉隆深吸一口氣,又緩緩吐出。像張衡這樣頂尖的科技人才,東漢最是缺乏,劉隆恨不得將人供起來。 “可以,但需要周全準備。你先回去,我考慮一下。”劉隆見張衡態度堅決,只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