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隨侍者有韓信和項籍,方巖和霞。隨從護衛(wèi)安全的,仍舊是英布率四十武士。 以及一個智武侯張良。 因為東胡異動,隨從武士翻倍之外,始皇陛下還給了他一道可調兵的圣旨和一枚虎符。 許他如遇緊急,可于各郡郡尉處調兵支援。 …… 另一邊,武寧候李左車,帶了十名親信隨從和門客。 首次乘坐鋼鐵神獸,神行前往代郡。 第126章 廣武君李左車 李左車穿甲戴盔,腰佩精鋼寶劍,一張披風獵獵風中。 站在昔日趙長城之下,于延水岸畔。 身后是三萬秦軍的營地。 他們中有的曾隨王翦王賁父子攻楚、越、燕與齊之地。后來分散駐守在燕趙齊地一帶諸郡。 就如當下駐守河西郡與西域東郡的王離大軍。在攻陷一地之后,若無調令,便鎮(zhèn)守當?shù)馗骺?,亦是威懾?/br> 李左車手持始皇帝旨令與虎符,于代郡營中點足三萬兵卒。又星夜兼程,趕往代郡、上谷郡邊境一帶,抵御東胡。 今日路過此地,不由心緒繁雜。 岸畔的李左車一身戎裝,卻有謀士雅姿。 此時望著大父曾守過的長城,面目冷然。 大父屢建功勛,支撐趙國危局,時人皆知:李牧死,趙國亡。 趙王遷卻是聽信jian計,奪取大父兵權,并隨之陰謀殺害了大父。 如是自毀長城,趙國被秦攻破亡國,也真是因果報應,大快人心! 李左車覺得,雖是秦使計離間,然與國征戰(zhàn),敵我不容,陰謀計策、陽謀攻伐,百般手段都是理所應當。 因此大父無辜被害,固然有秦之過,然最恨還是本應是倚仗后盾的趙王,竟直接奪取大父兵權,并將其殺害! 眼前頹圮的長城,豈不正是趙國自毀之? 你趙王殺我大父,我李左車占你趙國后裔之位。 使趙國裔嗣斷絕、宗廟無繼,一如燕國,哈哈,豈不又正是因果循環(huán)! 如此,也算是恩仇如云煙,皆能盡消了。 “昔日某大父鎮(zhèn)守邊墻,抗擊匈奴,今日某至舊地,以御東胡?!?/br> 李左車仰頭北望,“亦當不令胡夷侵擾,方不墮大父之名!” 身旁一名精壯矍鑠的老翁道:“武寧候一朝得到信重,又有此大志,必能御東胡于境外,使邊境萬民日敢行于道、夜可安于枕?!?/br> 當日險些為東胡人擄掠回去成為奴隸,后幸為仙使所救的老者,及幸存三十幾名村人。 回到村里時,房屋早已被一把火燒得精光,又埋葬了因做奴隸無用而被殺害的老人與嬰孩。 正在此時聽聞武 安君后人李左車到達代地,領兵以御東胡。 老者便帶領三十幾名村人,前來投奔了李左車。 青壯應征入軍營成為士卒,婦人則附從軍營,為士卒縫補漿洗。 他們生于邊疆,生死已經見慣,便也不再怕死亡。今日死或明日亡,已無甚區(qū)別。 然東胡燒他們房屋,殺他們老小,這仇總要報的! 前來投靠昔日武安君之孫的麾下,便是順理成章的了。 “老翁信某,某絕不敢辜負。” 李左車方才知曉他們的遭遇,決定接納他們。 事實上,像老翁他們這般趕來投奔者,為數(shù)不少。一路行來,陸續(xù)已有大幾百之數(shù)。 一是近來東胡侵擾,時人對東胡仇恨正濃,投軍殺敵方能稍減心頭之恨。 二則是東胡劫掠之下,已無屋棲身,無糧下鍋。 聽聞因數(shù)種高產仙糧豐收,軍中糧餉日漸豐裕,已能如數(shù)及時發(fā)放,入得軍中,或許能免于餓死。 三則,也確有聽聞昔日武安君之孫大名,聞名來投的。 “稟報將軍!”有士伍來稟。 李左車收回思緒,“稟來。” “武信侯遣使來信,言曰:仙使一二日便至,請武寧候急速北上護衛(wèi),兼又防東胡來襲?!?/br> “傳令下去,停止歇息,繼續(xù)北上!” …… 第二日,日跌時分。 李左車率軍趕到時,仙使馭使鋼鐵神獸,也已如期而至。 代郡北境,處于農牧結合地帶,地形是山地、丘陵、川地相間。 萬里長城第四段——代郡、上谷郡與漁陽郡段,便是由此而始。 也即是第四工程隊的開工起始點。 此時,在這遠看是山、近看是川的平野之上。 高大威嚴如山岳的六尊鋼鐵神獸,有挖掘基坑者,有就近取材切割條石者,又有來回搬運條石卸在空地。 而后亦有起吊條石壘放基坑,rou眼可見的速度之下,倏忽之間,條石就已壘砌出來一個基座。 李左車雖不曾親眼見過‘仙使馭使神獸壘砌登仙臺’的場景,但也見過咸陽的登仙臺。甚至一路上,還見過馳道旁飛速后退 的夯土或石壘登仙臺。 因此一眼便知,這是在壘砌舉行開工暨賜福大典中所需的高臺。 李左車的親信與門客,時時隨侍在側。 望著眼前之景,其中一人驚嘆道:“割他山磐石如脂膏,舉百石條石如鴻毛!” “此情此景,無愧是仙使神通??!” 親信門客之中,無人不曾觀禮過賜福大典,少有人不曾見過神獸神速,但卻有不曾見過平地起高臺者。